再入仕途第五十一章 民辦教師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再入仕途 >>再入仕途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十一章 民辦教師

第五十一章 民辦教師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成吉思汗的多瑙河  分類: 都市 | 官場沉浮 | 成吉思汗的多瑙河 | 再入仕途 
錢丁洋悄悄地離開了衡西縣,正如他悄悄地來,不帶走一片云彩。

一個星期后,衡西縣教委就下了文件,馬上恢復趙完成同志的教師身份,直接吃上了國家糧,的。

文件成了公辦教師。趙政策自然知道,這都是省委書記錢丁洋親自打了招呼,要不然沒有這個效率上確實讓趙完成當石頭中學的教師,這讓趙家人都傻眼了,石頭公社哪里有什么中學啊。

過了兩天,卻是教育局的小股長,趙政策的姨父唐春衡親自跑到趙家了,這可很難得啊。唐春衡一反過往的驕傲姿態,一進門就嚷嚷開了:“姐,姐夫,我來看你們了。”這語氣,好象平時關系很親昵似的,讓趙政策也有些佩服,貌似自己都還沒有那么厚的臉皮。

“喲,是春衡來了啊。”秦香蓮卻是很熱情,“來就來嘛,還提什么東西呢。”秦香蓮每次見了親戚臉上都是笑開了花,趙政策很是納悶母親為什么這么開心,這樣的親戚不要也罷吧。

“我來恭喜姐夫啊,要當校長了。”唐春衡滿臉的笑容,一邊說一邊把手里的袋子遞給了伸出手來的秦香蓮,“教育局已經和石頭公社談好了,成立石頭中學,就由姐夫當校長。”

趙政策也吃了一驚,這可比歷史提前了好幾年,石頭中學要八十年代中期才會有的啊。不過,聽說讓老爸趙完成當校長,趙政策還是很高興,以自己老爸的水平,教教小學還是沒有問題,要教初中的課程,只怕有些艱難。當然,這個年代的教師都是這個水準,教英語的更是只認識二十幾個英文字母。

當校長就不同了,課程會比較少,而且的多數是教政治歷史等課程的,照本宣科都不存在什么大的問題。

“當校長。”趙完成先是愣了一下,隨即馬上搖頭,“讓我教書還行,當官我可不是那個料。”

“爸,領導說你行,你就行!”趙政策卻是呵呵一笑,打趣道。

“就是就是,我聽說學區的主任還是小學文化呢。”趙路線也接話說道,馬上就被趙政策給瞪了一眼。開什么玩笑,以后學區主任就是老爸的直接領導了,你說什么壞話啊,不是添堵嗎?

趙路線嘿嘿笑了兩聲,跑到廚房里去殺黃鱔了。

“政策說得對,有省委書記親自點名,當個中學校長算什么呢。”唐春衡就笑著說,“我看,姐夫你當教育局長都合適。”

趙完成一聽,臉色明顯變了一下,估計是自尊心受到了一定的打擊。不過,趙完成最終還是沒有說什么,畢竟,公辦教師的編制都是錢丁洋給幫忙弄好的。

“中學辦在什么地方?”既然已經成了定局,趙完成就關心起這個問題來了。

“就在常家祠堂,那里房子多,開幾間教室是沒有問題的。”唐春衡就說,“和石頭公社的領導都談好了,每個年紀開兩個班,學區中學里凡是石頭公社的學生都轉到石頭中學來讀。”

“常家祠堂倒是個好地方,房子很牢實,環境也比較安靜。”趙完成很是高興地點了點頭,“清朝的常大人官居一品,是我們石頭公社里最大的官呢,他就是從常家祠堂出去的。”

“常大人是個好官,對子女的教育也很嚴。”趙政策也頗有感慨,“他的后輩中大多數都是搞技術的,做官的很少。”

“常家的第五代里,那可是能人輩出。”趙完成的表情很是神往,“聽老人說,常家一共八個兒子,那一代常家已經很是清貧了。有一次家里只煮了半斤米,全家人輪流去裝了一圈飯,最后鍋里還剩一兩米的飯呢。常家人的這種父子兄弟同甘共苦的情誼實在是后人學習的榜樣,人窮點沒關系,可德不能失!”

“正是,常家祠堂是個出人才的地方。”唐春衡今天的話語里透著奉承,反而讓趙完成有些不適應,“姐夫,你當石頭中學的校長,一定會桃李滿天下。”

“姨父,這石頭中學的教育經費,有沒有說好?”趙政策卻突然問道,“是由教育局直接撥款,還是由石頭公社出呢?”

唐春衡吃了一驚,這個侄子可比姐夫要厲害得多啊,一語就道出了最關鍵的問題,看來,能夠成為高考狀元不是浪得虛名啊!

“教育局撥一部分,石頭公社也撥一部分。”唐春衡就解釋道,“現在很多學校都是這樣的,教育局發基本工資,其他的福利待遇都是公社來解決。”

趙政策的眉頭就皺了起來,這個校長可不好當啊。在八十年代,所謂的基本工資是不保險的,教育局的經費都得不到保證,更別說教育局本身還要雁過拔毛,搞搞機關的福利和房子等問題,到時候基本工資就得不到保證。至于公社這里的錢,就更別說了,錢到了以后的鄉長書記手里,要想掏出來那可不是一般的難,這個官司可難打了。

這是一個惡性循環,教師拿不到工資,自然沒有心思教書,或者要想辦法從學生家長那里掏錢,強制訂資料,打慘住校,買校服什么的,五花八門都會出來。長久下去,教師的名聲就會壞了,不但和公社干部對立,還被學生家長咒罵,身份可就尷尬了。

教師沒有了地位,最終遭殃的還是學生。老師不好好教書,學生能成才嗎?學生不能成才,石頭公社就失去了后繼力量,血液得不到補充,怎么談發展?

教師是清高的,可沒有了物質基礎,再高的清高也不能當飯吃啊。

“那學校的老師也都從區里調下來嗎?”趙政策就問道,這可是個關鍵的問題。

“這可能有些難度,正在商酌當中。”唐春衡就解釋說,“區中學的教師都不大愿意調下來,估計要經過協調,才能調下來一兩個。師資力量不足的部分恐怕要請民辦教師了,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趙政策的眉頭就皺得更深了。民辦教師是國內的一個特色,是指中小學中不列入國家教員編制的教學人員。為農村普及小學教育補充師資不足的主要形式。除極少數在農村初中任教外,絕大部分集中在農村小學。一般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由學校或當地基層組織提名,行政主管部門選擇推薦,縣級教育行政部門審查(包括文化考查批準,發給任用證書)。生活待遇上,除享受所在地同等勞動力工分報酬,另由國家按月發給現金補貼。

趙政策也深深知道,接下來的二十年里,國家花了大量的財力物力來解決民辦教師的問題,可民辦教師實在是太多了,不是三年五載所能夠解決的。據統計,七七年,全國民辦教師人數多達四百九十一萬。

正因為如此,直到世紀之交時,民辦教師才基本退出了人們的視線范圍。

憑心而論,單就文化素質而言,民辦教師的水平是不夠高的。可在廣大的農村中,正是這些民辦教師撐起了農村的教育事業,為整個民族提高下一代的素質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可這些民辦教師的待遇問題,可也是相當難辦的。正因為如此,趙政策才替父親趙完成擔心不已。


上一章  |  再入仕途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