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入仕途第十一章 晚上行動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再入仕途 >>再入仕途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一章 晚上行動

第十一章 晚上行動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成吉思汗的多瑙河  分類: 都市 | 官場沉浮 | 成吉思汗的多瑙河 | 再入仕途 
晚上去打泥鰍,趙政策做了充分的準備,腰子上面纏住一個魚簍,用來裝魚和泥鰍。還弄了一洗干凈的尿素袋子,用來裝青蛙。

“這個蓄電池太重了,我們兩個每半個小時輪換一次,不背蓄電池的人就拿手電去抓青蛙。”趙政策一邊走一邊說,“你先看我打一次泥鰍,很容易學會的。只需要站在岸邊,一邊走一邊往水田里移動鐵絲網,就會有泥鰍跳動的聲音,然后撈起來就可以了。看見蛇也不要怕,那鐵絲網往它身上一觸,就打得繃直繃直的,再用鐵絲網把它挑開就是了。可也要小心一點,千萬別用手去碰,它只是暫時暈過去。”

其實,兩個人都穿著長筒套鞋,倒也不怕蛇,就算踩到了蛇也發生不了什么危險。

“這青蛙會跳啊,怎么抓得到啊。”田心光就很是好奇地問。

“你用手電照住青蛙的眼睛,它就什么也看不到了,不敢亂跳,然后快速走過去,抓住它,就這么簡單。”趙政策就笑著解釋說,“不要怕弄出動靜,動作快一點就可以了,一般都可以抓住的。”

水田里的泥鰍黃鱔比趙政策想象中的要多很多,鐵絲網一下去,就聽到水里嘩嘩直響,往往一次就是電暈三四條泥鰍黃鱔。轉眼一想,趙政策就明白過來:這年代,田里基本上沒有打什么化肥和農藥,泥鰍黃鱔的死亡率可比后世里要少多了。而泥鰍和黃鱔的繁殖力都特別快,沒了天敵,自然水田里的泥鰍黃鱔要多很多!

趙政策自己想來也悲哀,自己好好一個常務副市長,卻被動地穿越了,來到這個溫飽問題都還沒解決的七十年代末期,背著這么龐大的蓄電池為了學費而打泥鰍,還真是凄慘啊!

可日子還得過下去啊,要好好生活下去,就必須先解決實際問題。既然來了,就要好好過,不白來一回吧。

田心光跟在后面見趙政策不停地往腰上的魚簍里面裝泥鰍黃鱔,也是大為興奮,以后天天有泥鰍黃鱔吃了,這生活水平可是提高了一個檔次啊!要是趙政策知道田心光有這個想法,一定會大罵他沒出息的,什么叫鼠目寸光,看看田心光就知道了。

“你跟著我干什么,去抓青蛙啊,試幾次就知道了,很容易抓的,就在田埂上面,看,那就有一只大青蛙。”趙政策就不得不提醒田心光,這改善生活還得著落在青蛙上面呢。至于用青蛙賣錢,那是想都不敢想的,就是到了九十年代,都有人專門查收的,還要罰款!

為什么啊,青蛙是益蟲!

可等到田心光小心翼翼地走到青蛙旁邊的時候,青蛙已經跳到水里面去了。

“你怕什么啊,步子要快一點,手也要快一點。”趙政策笑著搖了搖頭,這城里出來的人就是不一樣,嬌氣!農村里的孩子五六歲就能晚上抓青蛙了,還能釣青蛙!

其實,趙政策對釣青蛙是很有興趣的,只是因為都高中生了,還去釣青蛙,有些不好意思,再說,青蛙是益蟲,這是小學課本上面寫著的:小蝌蚪找媽媽!

趙政策之所以喜歡釣青蛙,是覺得這是門技術,比釣魚有意思多了。

別的小孩子釣青蛙,總是怕青蛙半路上掉下去了,就總喜歡在誘餌上面用小鐵鉤穿進去,靠鐵鉤鉤住青蛙的嘴,這樣就跑不掉了!

可趙政策卻不這么認為,首先拿鐵鉤釣青蛙實在太沒有藝術水平了,其次鐵鉤很容易掛傷青蛙的嘴巴,青蛙感覺到了會嚇得跑,第三,就算掉上來了,把誘餌從青蛙嘴里取出來很是麻煩,還有可能連誘餌都弄壞了,不劃算!

所以,趙政策釣青蛙是從來不用鐵鉤的,直接用細線把誘餌綁住,就這樣釣!別的小孩怕青蛙受驚嚇跑掉,都是小心翼翼的,等到青蛙把誘餌咬住了,就不大敢動了,一般都是估計青蛙被掛住了,才往上面提,可這樣往往讓青蛙沒有咬牢就掉下去了。

趙政策釣青蛙自有他的絕招,這個方法可不輕易告訴別人的,在趙政策的后世仕途生涯中也經常運用到!趙政策每次等青蛙咬住誘餌之后,都會使勁把線用力繃兩下。這樣,青蛙以為食物要逃跑了,自然不想讓到嘴的食物給跑了,就會使勁咬住誘餌往肚子里吞。

在這個時候,你把線連同咬住誘餌的青蛙拉上來,就算放到袋子里了,青蛙嘴里的誘餌都還沒來得及吐出來!

在官場上也是這樣,很多人就是太貪了,貪得太深了,到時候想吐也吐不出來,和深陷麻袋里的青蛙并沒有什么區別!

只花了半個小時左右,趙政策粗略估計了一下,應該打了有三斤多泥鰍黃鱔了,就大聲叫田心光過來換班,因為肩膀上面感覺沉甸甸的。這也難怪,十幾重的家伙背在肩膀上半個小時,是有些累!

“政策,我抓的青蛙夠吃一頓了。”田心光跑了過來,很是興奮地說。

“讓我看看。”趙政策解下來腰上了魚簍,幫田心光綁上,拿過尿素袋,還真有十幾只大青蛙,估計是有一斤出頭了。

趙政策也感嘆著七十年代的青蛙就是肥啊,不象八九十年代里,青蛙孫都被抓了吃了,哪里還能見到一兩重一只的青蛙啊。

就這樣,趙政策和田心光輪流換著工作,花了三個小時,弄到了半夜的時候。魚簍都裝滿了,估計有十五六斤泥鰍黃鱔了,青蛙也抓了十來斤,這還是趙政策抓大放小,只抓大青蛙的結果!咱也有保護生態環境的思想覺悟嘛,趙政策禁不住很無恥地想著。

回來的路上,在岔路口碰到了一個燈光,卻是黃小軍帶著黃小寶扎泥鰍呢。這也太落后了,趙政策禁不住撇了撇嘴。

“小軍,收獲如何?”趙政策嘴上卻打著招呼,畢竟黃小軍本性還是不壞的,只是仗著叔叔黃鐵芯在縣革委會當副主任,平時才有些校長,好勇斗狠,公社和大隊的干部也不敢管他。不過,黃小軍倒也不是個欺負弱小的人,只是脾氣不太好。

經過趙政策用人工呼吸救了小寶,又回揍了黃小軍以后,黃小軍倒是對趙政策很是服氣了,兩個人的來往還多了起來,這是趙政策也沒有預料到的。

“有三斤左右吧。”黃小軍不無得意地說。

“我啊,一魚簍,快裝不下去了。”趙政策就笑著說。

“你就吹吧,不會是帶著大家伙出來,卻是鬧空城計,不好意思吧。”黃小軍就湊了過來,開著玩笑,自然也是不相信的。

這也難怪,扎泥鰍雖然是個古老的技術活了,黃小軍技術也不賴,只是比起科學技術來,沒有辦法比啊。

扎泥鰍是一項技術活,首先你要自己親自動手制作扎泥鰍的工具。扎泥鰍的工具有:泥鰍針,電筒和簍子。扎泥鰍的針是需要自己制作的,這是需要跟大一點的孩子學習的一項技術。首先要去買一包縫衣服的針,找一把舊牙刷,把牙刷上的毛去掉。然后在煤油燈上把縫衣針的屁股燒紅,趁熱插進牙刷的頭子里,等冷下來,針就牢牢地粘在牙刷的頭子上了。這樣操作下來,一個牙刷頭子上要插十幾根縫衣針。一般分成三排,兩側的針,稍微帶一點點角度。這種工具在農村叫金扎子,很管用的!

這樣,晚上出去,一只手拿手電筒,照住晚上在泥上納涼的泥鰍黃鱔,用金扎子對準它扎過去,就可以把泥鰍黃鱔穿進去,基本上跑不掉的。

可用金扎子扎泥鰍和用電瓶打泥鰍比較起來,那可不在一個檔次上了。首先,扎泥鰍要用手電照著了才能扎,其次,這是個技術活,大家都知道,水會產生折射效果,形成一個虛影,這得靠經驗,眼色還要好,動作要快,否則的話驚動了水面泥鰍黃鱔早就跑掉了。第三,從瞄準到扎準,再取下來很費時間。

這就沒法比,用電瓶打泥鰍是個范圍度,鐵絲網周圍很大一大片都是在導電,這個范圍內的泥鰍黃鱔基本上沒得跑的,只需要撈就可以了!

“我日,真的有這么多啊。”黃小軍就嚷了起來,“你這個鐵家伙好使,什么時候也給哥們弄一個吧。”

(如果您看了之后覺得本文還對胃口的話,請點擊收藏,方便下次繼續閱讀。已經進入都市類新書榜,還要靠各位大大頂起)


上一章  |  再入仕途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