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嘞。”
其他人習慣于聽從他的指揮,齊聲答應。
火車站附近有青年旅舍,三人間一天三十塊錢。
顧彬要了兩間,登記身份證,付了三天的房租。
少年少女們初來乍到都很興奮,放下行李,短暫的休整后重新出發,前往此行的目的地外灘。
“我去,上海人真特麼的多。”
剛出旅館不久,少年少女們就對這個國際化的大都市有了新的體會。
王帆被乘客擠公交車的彪悍震驚了,可勁的吐槽。
“我在濟南坐車,從來沒看到過這么多人......”
吳萌也心有余悸,看著自己被踩得滿是腳印的小白鞋,欲哭無淚。
“不等了,打車。”
一連三輛公交車都沒能擠上去,王帆徹底服氣了,放棄了坐車的打算。
顧彬揮手招來兩輛的士。
坐上出租車,少年少女們又是一番非比尋常的體驗。
上海的出租車貴的離譜,而且堵車的時候也會計算費用。
從火車站到外灘,馬路上車多擁擠,表姐看著計費器上不停上漲的數字,心跳也隨之加速。
相距外灘還有一段距離,眼見計費數字已經蹦到了50塊錢,她再也忍受不了了,提前叫了停車。
出租車司機透過后視鏡瞥了她一眼,不滿的嘟囔。
鄉下來的土包子,沒錢坐什么出租車。
他說的雖然是上海話,表姐聽不懂,還是從他的表情里自動腦補出了鄙視的意味。
“我有點暈車,想下車透透氣。”
林熙雨心思玲瓏,借著暈車替表姐緩釋尷尬。
“鄉下人怎么了?”
表姐下了車,仍然氣不順:“早晚有一天,我會比你們更有錢。”
“咋回事啊,怎么下車了?”
顧彬三人乘坐的出租車緊隨其后,也停靠在了路邊。
“不坐了,太貴了。”
表姐煩躁的揮了揮手:“坐了沒幾里地,要五十塊錢,還不如走過去。”
“上海消費高......”
顧彬無奈的笑笑:“出租車是這樣的,價格貴了些。”
“貴就貴點唄。”
王帆滿心不悅:“不打車,不就還得擠公交,你想被擠成肉餅啊?”
“我不管......”
表姐心疼錢,誰勸也不聽:“反正我不打車了。”
“唉。”
顧彬頭疼的揉了揉眉心。
少年少女們在打車還是擠公交之間糾結許久,最終還是選擇了步行。
仗著年輕有活力,11路,腿著去外灘。
上海的老阿婆很熱情,遇到有人問路,都會非常耐心詳細的給人講解。奈何就是普通話不標準,夾著上海本地方言,讓人聽的一知半解。
顧彬連比劃帶猜測,好不容易才從兩位熱心老阿婆口中,打聽到了前往外灘的路線。
他用筆在紙上畫了一個簡單的地圖,帶著一行人,循著地圖的指引,在頗具上海老城區特色的弄堂里轉悠了好半晌,才從巷子里穿了出來。
“你們看,那個牌子上寫著南京路。”
“我去,終于到了,再走腿就廢了。”
“哇塞,南京路就是不一樣啊,好多漂亮的西式建筑,和剛才看到的老街老巷天壤之別,一街之隔,仿佛兩個世界。”
“上海的老弄堂真是讓我開眼了,竹竿子伸出來掛衣服,大褲衩子從上面掉下來,差點呼我臉上。”
“哈哈哈......”
走了許久,終于到達目的地,少年少女們都很興奮,滿身的疲憊一掃而空。
“熙雨,這次來的太值了,上海人穿的就是好看哎。”
“她們穿的牛仔褲,顏色式樣都好看,顯得腿又細又直。”
“羊毛衫也漂亮,摸起來手感賊好,又柔軟又舒適,反季買還便宜。”
“T恤更絕了,這么新潮的款式,在濟南見都沒見過。”
“哇塞,這才是真正的上海外貿服飾哎,買回去一倒手,肯定能賣爆了,賺大錢。”
表姐來了南京路,就跟發現了新大陸,挨個商場轉悠。
只要是衣著時尚的行人,不管人家是男是女,都要評頭論足一番,引來不少人的側目。
“你想倒手,肯定不能在南京路買。”
林熙雨有自己的見解:“南京路雖然商場多,價格也貴,這事不急,等我開了學,我幫你打聽一下,上海本地人都在哪兒買衣服,找到合適的進貨渠道再說.....”
“好妹妹,這事就拜托你了。”
表姐喜不自禁:“羊毛衫年前銷售是旺季,咱們爭取多進點貨,趁著過年暴賺一筆。”
“行。”
林熙雨滿口答應:“我有了消息告訴你,具體要多少,到時候再商量。”
“就這么說定了。”
表姐信心十足:“羊毛衫前兩年我就聽我媽說過,在濟南很時興,她有好多同事,專門托人來上海買,穿著過年倍兒有面子。”
“反季買是便宜,但是季節不到,買的人少,也會壓貨。”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林熙雨比她考慮的更周到:“你想清楚,究竟買多少合適,別搞得自己資金緊張,又要賒賬,這次劉燁不在,可沒人愿意讓你提前支取工資了。”
“唉......”
表姐經由她提醒,小臉一垮:“我就是本金太少了,要不然真想大干一場......”
林熙雨真心實意為表姐著想:“我這里有3千來塊錢,可以先幫你墊一些。”
“熙雨,好妹妹,你真是太好了。”
表姐感動的稀里嘩啦的,抱著她在原地轉了一圈。
“好了好了......”
林熙雨哭笑不得:“別轉了,頭暈。”
“熙雨,姐不會讓你白出錢的。”
表姐把人放下,又來了精神:“賣衣服的事就算咱倆合伙,你負責進貨,我負責賣,賺的錢平分。”
“合伙嘛......”
林熙雨有點心動:“倒也不是不行,只是現在還不好說,萬一學校的事太多,我也不敢保證,能一直幫你進貨。”
“進貨不用你自己跑腿.....”
王帆耳朵尖,聽到姐妹倆的話,趁機插了一嘴:“找到合適的供貨商,長期合作,需要什么款式打個電話,她們就會把貨發過去......”
“我眼光不行。”
表姐難得謙虛:“款式花色還是得熙雨挑。”
“挑式樣沒問題。”
林熙雨悄然松了口氣:“這個我在行,只要不讓我自己扛著衣服,跑到火車站去發貨就行。”
“耶。”
表姐做了個勝利的手勢,心情振奮:“太好了,有妹妹這句話,我已經看到小錢錢在天上飛了。”
“熙雨,我真是佩服你......”
吳萌看的眼熱,也笑瞇瞇的湊了過來:“怪不得我媽說你聰明,你們一來上海就想到了賺錢的點子,不像我,光知道傻玩了,景色看了就忘了,一點長進也沒有。”
“阿姨這么說,你還真就信了?”
林熙雨謙虛的笑:“我有什么值得佩服的,是表姐想做生意,拉我一把,我也是沾了她的光。”
“以后我就跟著你混了。”
吳萌親昵的挽住她的胳膊:“你賺了錢,也拉我一把。”
“行。”
林熙雨滿口答應:“等我哪天也想當老板,自己開公司了,一準兒告訴你,咱倆也合伙做生意。”
“嗯呢。”
吳萌妥帖了,興奮的小臉紅撲撲的,一個勁的點頭。
“大家伙兒都挺有志向啊,都想開公司,自己當老板,我也不能落下。”
王帆被三位少女激起了好勝心,站在黃浦江邊,指著對面浦東新區正在新建的摩天大樓,豪氣勃發。
“早晚有一天,我要在那里,擁有屬于自己的一棟摩天大樓!”
“我們看好你!”
“加油吧,少年!”
少年少女們難得沒有損他,非常給力的捧場。
“哈哈哈。”
王帆志得意滿,開心的放聲大笑。
此時此刻,沒人能料到,恣意飛揚的少年,在黃浦江邊的一句玩笑話,竟然一語成讖。
多年以后,他抓準時機,借著建筑業的東風,在當初許諾的地方,真的擁有了自己的摩天大樓,成為資本雄厚的一方大佬。
93年5月,上海地鐵1號線通車,從徐家匯到錦江樂園。
表姐難得來一次上海,自然是要玩一些新鮮刺激的項目。
地鐵和過山車都沒坐過,錦江樂園勢在必行。
少年少女們次日一早乘坐地鐵來到錦江樂園,興致勃勃的買了套票,打算將激流勇進,過山車,摩天輪,驟風飛椅.......,所有刺激驚險的項目,全都玩了一個遍。
然而,夢想很美好,現實很殘酷。
表姐坐啥都不暈,玩嗨了。
吳萌就不行了,從驟風飛椅上下來,吐了個稀里嘩啦。
王帆玩激流勇進,坐在小船的最前排,從高處沖下來的時候,被水淋了個濕透。
顧彬也沒能幸免,坐在最后排,也濕了大半個身子。
林熙雨稍微好點,沒有淋的太濕,但是明顯的感覺到從高處俯沖下來的那一刻,心口有點發悶。
激流涌進身體已經發出預警,她也就沒敢再嘗試更加驚險刺激的過山車。
一行人挨個項目玩下來,玩一個少一個,只有表姐和李亮堅持坐了過山車。
李亮個子高腿長,兩條大長腿縮在過山車的座椅中間很憋屈,受到強烈的沖力,碰的破了皮。
表姐完好無損,成了最后的贏家。
在市區繁華地段玩了兩天,又在復旦大學和華東師范大學兩所名校的校園里參觀游覽了一番,陪表妹辦妥入學手續。
表姐的上海三日游,玩的很盡興。
開學日期臨近,吳萌和李亮也要前往各自的學校報到。
表姐戀戀不舍的告別,和兩人一同踏上了返程的火車。
華東師范大學。
新生入學,校園里格外熱鬧,林熙雨來的早,分配宿舍的時候,床鋪也幸運的分到了下層。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后面精彩內容!→→、、、、、、、、、、、、、、、、、、、、、、、、、
她住的女生宿舍在六樓,是個六人間,長方形的筒子屋,有個南陽臺,室內面積不大,僅能容納三張床,一張桌子,一個臉盆架。
個人的洗漱用品放在臉盆架上,大行李箱子塞在床底下。
至于桌子,六個人共用,只能放個鏡子啥的,權當是擺設了。
“啊,我不要睡上鋪......”
“睡上鋪我害怕。”
“掉下來咋辦?”
“憑什么上鋪都讓她們先占了?”
“應該公平抽簽。”
華東師范大學英語系女生多,女生多的地方的是非多,下鋪住滿了,陸續而來的新生見只剩下上鋪,免不了會有所怨言。
林熙雨的宿舍也來了一位上海本地的女生,嬌滴滴的,鬧著要住下鋪。
她的父母被她鬧騰的頭疼,想要呵斥又舍不得,只能硬著頭皮在宿舍里看了一圈,將目光落在了林熙雨身上。
“這位同學,你能不能和我的女兒換一下?她讓我們養的嬌慣了些,睡覺也不老實,習慣亂翻身,在家里睡覺都能從床上掉下來,睡上鋪我們實在也是不放心。”
“行,叭。”
林熙雨見其談吐不俗,態度還算誠懇,有心結個善緣,愣神僅是一秒,就沒有任何猶豫的答應了。
“謝謝你啊,小姑娘。”
女生的母親沒想到她答應的這么痛快,先是一懵,繼而狂喜:“菁菁,快過來,謝謝你同學。”
“謝謝。”
女生叫李箐,見她肯讓給自己也很高興,不鬧騰了,聽話的走過來和她道謝。
“不用客氣。”
林熙雨客套的寒暄:“以后大家都是同學,相互幫助是應該的。”
“小姑娘,你叫什么名字?”
女生的父親聽到熟悉的鄉音,目露驚喜:“從哪兒來的,老家是哪兒?”
“我叫林熙雨。”
林熙雨落落大方:“山東人,家是濟南的。”
“山東人,好巧啊。”
女生的父親為了證明自己所言非虛,由上海腔變成了一口不算地道的山東方言:“我的老家也是山東的,祖籍曲阜,和濟南離得不遠。”
“噢噢,曲阜啊......”
林熙雨憋著笑,非常給力的捧場:“孔子的故鄉,很有名的,山東人都知道......”
“熙雨,這是我的名片。”
女生父親見小姑娘和自己算是半個老鄉,很是高興,從口袋里取出一張名片遞給她。
“以后菁菁就拜托你照拂了,這孩子從小讓我們養的有點嬌慣,受不了一點委屈,你多費點心,平時多幫襯著她點,我們也不會委屈了你,需要什么盡管說,周末放了假,和菁菁一塊兒來家里玩,讓你阿姨給你們做好吃的補一補......”
“謝謝叔叔。”
林熙雨接過名片瞅了一眼,見上面寫著某服裝外貿進出口公司,心跳不由得漏了一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