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親媽重生,為炮灰兒女撐腰!第236章 “明明習慣了”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年代親媽重生,為炮灰兒女撐腰! >>年代親媽重生,為炮灰兒女撐腰!最新章節列表 >> 第236章 “明明習慣了”

第236章 “明明習慣了”


更新時間:2025年09月01日  作者:南飛一客  分類: 言情 | 現代言情 | 婚戀情緣 | 南飛一客 | 年代親媽重生 | 為炮灰兒女撐腰! 


被顧嬋點到的人臉皮火辣辣。

當著這么多人面兒,面上無光,當即惱道:“你咋說話吶,我是你的長輩,你就這么跟長輩說話的……”

顧母過來時聽見這話,沖進去,氣得推她一把。

“你誰長輩?拿長輩壓誰呢!”她擋在顧嬋身前,氣勢洶洶瞪過去。

“我家阿嬋咋樣還輪不到不說,還長輩……我呸!”顧母呸了過去,“你有個長輩樣子嗎?我閨女可沒有背后說人閑話的長輩!”

她火力全開,嗓門兒也不是一般的大,唬得人縮脖子。

顧母年輕時就潑辣,幾個兒子長大后,更是不好惹,尤其是三兒子出息后,腰板挺得直直的,誰也不杵。

她也沒抖起來,逮著人欺負,只是誰要是欺負自家人,她是不許的,高低得跟人干一架。

以前老三媳婦不懂事,因為她,顧母總和長舌婦拌嘴。如果對罵厲害,還會相互扯頭花……

再之后,林昭突然管孩子。

之后顧母再無破綻,走路都生風。

然后到顧嬋。

——衛向東為救人住院,命懸一線,靠媳婦兒借錢治病,

因為這。

村里某些嫉妒心強的,聚在一塊看顧家笑話,說的還忒難聽。

誰讓顧母日子好過呢。

兒子像樣兒,兒媳也孝順,除那已經和顧家脫離關系的小閨女,再無糟心事,過得那叫一個順心。

只要顧家出個事,某些人見不得光的小心思便會冒出來,好似看顧母笑話,能讓她們感受到勝過顧母的歡愉。

聽著顧母毫不留情的話,道德綁架顧嬋的婦人有些破防。

她臉色鐵青,理不直氣不壯地哼一聲,扭屁股離開。

瞧見撿柴回來的孫女,氣急敗壞地罵:“大半天了,撿這么點柴,是不是偷懶了……”

邊罵,蒲扇大的手掌拍在小丫頭的背上。

小女孩又小又瘦,那么點大背著比自己還重的柴火,看的人心酸。

心疼孩子的人家早接過去了,可惜投生在那么個家里。

小女孩躲了下,卻還是正臉朝地摔下,鼻子磕在石頭上,磕破了皮,汩汩鮮血流出,她哇哇大哭。

“哭什么,笨手笨腳的,站著都能摔。”

見孩子哭得厲害,惱極,出聲威脅,“還有力氣哭,再哭晚上別吃了!”

聽到這話,小丫頭瞬間止住哭聲,抹掉臉上的血。

小身子一抽一抽的。

背起柴,跟上她奶。

這一幕,落在顧母等人眼里。

“造孽啊。”顧母年紀大了,自家日子好過,心越來越軟,看不得這個。

明明習慣了。

仍不忍。

李老太嘆氣,“誰說不是呢。”

她們是都更看重男丁,可也沒不把閨女孫女當畜生使啊。

有些人真是心黑手毒。

顧嬋眼神同情,卻沒做什么。

這樣的事,豐收大隊有,他們大隊也有。

更甚至,這才是常態。

像三弟妹娘家那樣的,喜歡女兒勝過兒子的,少之又少。

她爹娘是不曾虧待她,她卻知道,爹娘也更看重兒子。

不奇怪。

鄉下兒子越多底氣越足,兒子意味著勞動力,能干活,能傳宗接代,還能給爹娘養老,更受器重正常的啊。

這是天然的優勢。

顧嬋想的開,所以從不計較,不計較就不會跟自己過不去。

她深吸一口氣,“娘,回家吧,我還有事找大嫂二嫂呢。”

顧母立即知道,她要說的是啥事。

“對對對,先辦正事。”

狠狠瞪一眼被拔出蘿卜帶出坑的、傳自家閨女閑話的長舌婦,拉著顧嬋和兩個外孫的手,帶他們回家。

走的飛快。

兩個石頭跟著跑。

離顧家還有幾步路,顧母問起正事。

“阿嬋,你的工作真定了?”

顧嬋點頭,“真定了。明天就上班。”

顧母滿臉喜氣,“好,好事。”

她拉住閨女的手,眼里含淚,“沒想到你會有這么好的前程,太好了。”

怕顧嬋成工人心變了,顧母眼神嚴肅,“阿嬋,向東對你好,你可不能……”

余光捕捉到兩個石頭,急忙把話咽回去。

她咽回去及時,顧嬋仍是聽出親娘話里的言外之意。

“娘!”她羞惱地紅了臉,“我不是那樣的人。”

“工作是向東讓給我的,我要是……還做不做人了?”

顧母知道阿嬋性子好,不會做出那種被人戳脊梁骨的事,知道歸知道,該說的得提前說。

“娘知道你懂事,有些話說到前頭,反正你心里有數就行。”

她拉著顧嬋坐下,“我閨女以后也吃商品糧了,娘真為你高興。”

“以前哪想過啊。”顧母都不得不感慨閨女好福氣。

顧嬋笑笑。

她倒寧愿男人沒受傷。

雖然醫生說好好養著,不會有事,但是沒到那一天,她還是會擔心。

“向東身體好著吧?”顧母關心地問。

“好著呢。”顧嬋說,她男人情況不穩定,她也放心不下呀。

“你回娘家,她是你婆婆照顧著?”顧母又問。

“嗯。”顧嬋頷首,“我早該回來這一趟了,之前不放心向東,也抽不出身,這才沒回來。今天我婆婆過來,我就把人留了下來,讓她照看她兒子一晚,我回來辦事,明早再回去……”

她開著玩笑,“娘,有我和兩個石頭住的地方吧?”

顧母輕拍閨女的背,“你說呢?”

“你出嫁的時候,我和你爹就說,不管你嫁出去多久,你要是想回來,家里總有你住的地方。”

如今她還是這句話。

聽著這話,顧嬋仿佛回到剛出門的時候。

爹沉默著,眼眶卻發紅,娘字字叮囑,都是不放心

她眼睛染上一絲紅。

“娘,我記得呢,突然說這個干嘛。”

情緒激蕩下,嗓音都是澀的。

小石頭懵懵懂懂。

“娘?”他無措地喊。

顧母摟住小外孫,“沒事,你娘有工作高興的,等她緩過來就好了。”

小石頭信以為真,露出靦腆的笑。

顧母牽著小外孫進屋拿吃的,林昭送老兩口不少東西,老人舍不得馬上吃完,總愛囤著,給孫子孫女分點,給外孫分點。

大石頭沒跟上去,他跟梆梆來妹出去瞎跑了。

院子。

趙六娘收回借出去的錢,還有一包點心。

她滿臉笑,“都是一家人,這么客氣干啥。”

話雖如此,大姑姐這么行事,讓人心里很舒坦啊。

顧嬋道:“應該的,給梆梆幾個吃。”

她這么一說,趙六娘沒再客氣,“成,我替他們收下。等梆梆幾個回來,我會告訴他們,這是大姑給他們買的。”

回屋放好東西,趙六娘很快又出來。

坐到顧嬋旁邊,不見外地問:“大姐,你去棉紡織廠的食堂,是干啥呀?”

“配菜。”

趙六娘一拍大腿,“配菜好。”

她眼睛發著光,“能偷學不?”

顧嬋一噎。

“這也說的太……直接了。”她表情有些哭笑不得。

趙六娘端凳往她顧嬋那邊湊湊,“在自己家呢,咱倆又是親姑嫂,拐彎抹角給誰看呀。”

這話很有道理,顧嬋道:“能學,不是偷學,可以光明正大的學。主廚跟給我安排工作的那家人認識,老先生打了聲招呼,主廚提出他做飯我可以在旁邊看。”

聽說主廚很厲害,以前是大酒樓里的,什么都會做。

“好事啊。”趙六娘都有點要嫉妒大姑姐的運氣了,好在她這人想的開。

“甭管啥手藝,能學到手里,都不會浪費。”

顧嬋也是這么想的,贊同地點頭,“我會好好學的。”

“我信你。”趙六娘眼神篤定,“你勤快能干,干啥不成,只要給你時間,你能把那位主廚的看家本領都學會。”

顧嬋沒這自信,趕緊擺手。

沒等她說話,趙六娘豪爽地拍她肩膀,“要有信心。你可以!”

顧嬋無奈地笑。

“好吧,我可以。”

趙六娘:“這就對了。”

之后,顧嬋又去還了大房的錢。

外債清零,渾身輕松。

她離開大房,天已經暗下,星星很亮,伴隨幾聲蟲鳴,人走在鄉間小路上,特別愜意。

尤其顧嬋剛經歷那么一場“因禍得福”,此時此地,心真的靜了下來。

一道亮光由遠及近。

“大姐。”顧玉成的聲音響起。

顧嬋快走幾步,朝他招手,“是我,你咋出來了?”

“你這么晚沒回,爹娘不放心,讓我迎迎你。”顧玉成說,“快回吧,兩個石頭還沒睡呢。”

“這會了還不睡,是不是玩兒瘋了?”顧嬋想是,大石頭小石頭和梆梆幾個玩兒的忘了時間。

顧玉成:“沒玩,說等你回家就睡。兄弟倆操心你呢。”

顧嬋心里熱乎,嘴上卻道:“我在自己村,哪里有個坑都曉得,有啥操心的,”

顧玉成聽出她的口是心非,沒拆穿,只用手電筒照路。

“關了吧,月亮這么大,能看見路,別給爹把電用光,小心他教訓你。”顧嬋出聲。

“沒事,爹主動借我的。”他爹難得這么大方呢。

“等我發工資給爹買電池。”顧嬋說。

顧玉成忍不住笑,“還沒上班呢,第一份工資先出去了。”

“嗯,給家里人買東西,一點也不心疼。”顧嬋眼里都是笑。

娘家對她的好,她都記得。

要不是娘家兄弟嫂子借她錢,助她及時交上治療費,她男人可能會……男人如果沒了,他們這個家就垮了,她哪會有如今的好前程。

顧玉成了解大姐,她是個清醒的人,沒多說。

兄妹倆回到家,石頭兄弟見娘平安回來,才安心睡下。

翌日。

豐收大隊召開村民大會。

喊所有人到曬谷場集合。

這不是雙搶,又不是分糧的,村里人不知道啥事,心里都有點犯嘀咕。

去曬谷場的路上,三五成群竊竊私語。

連幾個知青都忍不住各種猜測。

“咋突然喊人去曬谷場,不知道又要說啥事,這么早,累都快累死了,讓人多睡一會怎么了?!”孟小瑩邊打哈欠邊捶腰,一副沒睡醒的樣子。

文懷遠沒忍住懟:“大隊長好像通知的是,全體社員速速來曬谷場,沒提知青,你可以不去,去就別廢話,我們好不容易和社員打好關系,別害得我們功虧一簣。”

他說話向來直,知青們都習慣了,孟小瑩也知道。

只是被文懷遠這么當眾點,她心里真的很難舒服。

“……我沒說不去。”孟小瑩委屈地說。

委屈是真的,不敢再作也是真的。

乖乖跟著,臉上再沒露出勉強的表情。

文懷遠沒管她是真心還是裝的,熱情四溢地和村里嬸子打招呼。

“李大娘,不是說去曬谷場都是有大消息嗎,咋忽然喊咱們過去啊?您消息靈通,知道不?”

李老太搖搖頭,腳下走的很快,“這我哪知道,你也別到處問了,等到曬谷場自己看。”

沒打聽到消息,文懷遠也沒內耗,應一聲,高高興興往曬谷場走。

他這副模樣落在眾人眼里,好些人對知青改觀。

拋開孟知青這樣的刺頭不談,文知青宋知青幾個都不錯。

一群人陸續來到曬谷場,都找地方坐好。

大隊部的干部走來。

會計手里拿著個大喇叭。

大隊長接過,試了試,有聲音,沒像之前幾次臨時罷工。

他神情更加舒展。

將喇叭舉到嘴前,開始說話。

“各位社員同志,今天緊急將大家喊過來,主要是有件重要的事要宣布。”

“這件事,關乎全大隊的生計,關乎大隊能不能搞副業增產增收,關乎各家各戶過年桌子上有沒有肉和糖,關乎娃娃們有沒有棉衣穿……”

他說出好幾個“關乎”,急得社員想脫鞋砸他,砸大隊長有扣工分的風險,社員們沒敢。

有個膽大的開始起哄。

“別關乎了,趕緊說重點,到底要干啥?!”

“就是就是,聽的人著急。”

“能不能趕緊說完,我一早起來沒上茅房,有點急。”

下面你一句我一句。

大隊的會計、倉庫管理員等,都無奈地看了眼大隊長的后腦勺。

還總嘀咕書記開會話多,他也不遑多讓啊。

大隊長胳膊伸向前,手心朝地,往下壓了壓。

“都別急,聽我慢慢說,這對咱大隊來說,絕對是天大的好事,其他大隊想都不敢想的大事……”

(本章完)

小說相關

就在你最值得收藏的百書齋


上一章  |  年代親媽重生,為炮灰兒女撐腰!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