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重病的消息也同樣傳到了襄陽,這天上午,關羽護衛劉備來到了襄陽。
時值初夏,天下起小雨,劉表煮了酒和劉備坐在堂前,望著堂外雨絲,劉表感慨道:“五十而知天命,到了我們這個年齡,就能體會到人生如自然,一切都是上天注定,就像堂外的這場小雨,年年歲歲它都會來,也從來不會改變,這就是自然,人生又何嘗不是如此,爭來爭去,最后誰都一樣,都會化為塵土,沒有什么區別。”
劉備苦笑道:“兄長這樣一說,我就沒法啟齒了,今天又是白來。”
劉表呵呵一笑,“無妨,賢弟盡管直言,我感慨歸感慨,可既然吃著人間的白米,還是得做世間之事,不可免俗。”
“我聽說袁紹已時日不多,兄長知道嗎?”
劉表點點頭,“我也聽說了,最快幾個月,最長也就熬半年吧!他一死,幾個兒子就要亂套了。”
“兄長,曹操屯重兵于蕩陰、繁陽一線,一直沒有發動攻勢,他就在等袁紹去世,一旦袁紹去世,曹操必然會全力進攻河北,這就是我們的機會啊!南陽郡就在兄長手中,距離許昌不過兩三百里,大軍幾天內就能殺到許昌,如果兄長出兵十萬,許昌一戰可破,兄長就能把天子請到襄陽,兄長以漢室宗親的身份一呼百應,必能號令天下,襄陽將成為天下之中心,兄長考慮一下吧!這可是百年難遇的機會啊!”
劉表笑而不語,給劉備斟滿一杯溫酒道:“曹操是極為謹慎之人,恐怕事情不會像賢弟想的這么簡單。”
劉備見劉表沒有信心,心中不由大急,他索性心一橫,向兩邊看看無人,低聲道:“迎天子來襄陽,兄長若想取而代之,備必支持!”
劉表臉色大變,騰地站起身,后退幾步,厲聲道:“賢弟想陷我于不義嗎?”
劉備連忙躬身道道歉:“小弟肺腑之言,絕無惡意,請兄長勿怪!”
劉表擺擺手,“好吧!這次我就當你是無心之言,請以后不要再提。”
“小弟不會再孟浪!”
兩人又喝了幾杯酒,劉備便告辭走了。
送走了劉備,劉表開始有點坐立不安,劉備那番話就像捅破了一層窗戶紙,一下子把他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秘密暴露出來了。
劉表又何嘗不想登上九五之位呢?只是他的想法是等曹操篡位登基,然后他在襄陽繼承大漢正統,維護大漢社稷不滅,但他從未想過自己要取代天子成為天下至尊。
但劉備的一番表態,又讓劉表忽然看到了另外一種可能,天子立他為皇太叔,然后退位,他就是大漢天子了。
劉表負手望著天空蒙蒙細雨,這一刻,他竟然有些心蕩神搖。
就在這時,有侍衛稟報,“啟稟主公,蔡將軍有急事求見!”
劉表著實不想見到蔡瑁,每次蔡瑁來找他都是勸他立次子為嗣,著實讓劉表煩惱萬分,這不僅是蔡瑁一個人的態度,而是整個荊州士族集團的施壓。
躊躇片刻,劉表還是點了點頭,“請他來見我!”
不多時,蔡瑁匆匆走了進來,蔡瑁年約三十六七歲,長得高大威猛,不僅武藝高強,而且學識頗高,可謂文武雙全,同時家世顯赫,荊州八大家族,蔡、黃、鄧、蒯、龐、馬、楊、向,蔡家排在第一位。
也正是得到蔡家的全力支持,劉表最終才能坐穩了荊州。
目前蔡瑁出任劉表的軍師,手握軍權,被劉表所倚重,是荊州不折不扣的第二號人物。
雖然蔡瑁一直堅持立次子劉琮為嗣,讓劉表十分心煩意亂,但劉表心里也明白,這只是內部矛盾,畢竟劉琮也是他兒子。
蔡瑁走到堂內抱拳行禮,“卑職參見主公!”
劉表不想和他多談,直奔主題,“軍師說有急事,不知是何事?”
“啟稟主公,卑職接到探子快報,豫章郡目前正在積極備戰,士兵都已停止放假,官府大量從江東采購桐油,但市場上桐油卻很難買到,下雉的礦工也突破了萬人,豫章郡各地工匠也被集中到南昌縣,種種跡象表明,甘寧正在準備一場大戰。”
劉表沉思片刻道:“莫非他是想吞并廬江郡?”
“不會是廬江郡,他們已和江東結盟,承諾不會再跨過皖水,如果他們想吞并廬江郡,就不會和江東結盟了,卑職認為他們是想攻打荊州,要么是江夏黃祖,要么就是我們的長沙郡。”
“有道理,黃祖那邊有準備嗎?”
“黃祖也在備戰,他剛剛向我們借糧二十萬石,卑職正準備向主公匯報。”
“又要借糧!”
劉表眉頭一皺,“上次借了三十萬石沒還,現在又要借二十萬石,我哪有這么多糧食借給他?”
“啟稟主公,黃祖也有難度,他要維持四萬軍隊,但稅賦不足,他現在是二十稅一,武昌郡是三十稅一,一旦他再加稅,將有會大量人口逃去武昌郡,他現在已經難以維持。”
“那怪誰?我當初怎么勸他的,讓他不要修筑卻月城,他死活不聽,偏要修筑卻月城,將多年積累的錢糧都集中在一起,最后全被甘寧搶走,他自己犯下大錯,現在卻要我來承擔后果,這是哪門子道理,告訴黃祖,讓他精兵,維持三萬軍隊足夠了,他若不聽從,我一顆糧食都沒有。”
劉表對黃祖很不滿,當初黃祖但凡肯聽自己一言,不要修建卻月城,繼續維持西陵縣,他就不會敗得那么慘,現在卻要自己來承擔后果,拼命借糧,當自己是冤大頭,劉表著實有點忍無可忍了。
“卑職會轉告給黃祖,另外我們也要防備甘寧攻打長沙郡,卑職建議向江陵增兵,隨時可以增兵。”
“江陵已經有三萬軍了,還不夠嗎?”
“卑職建議增加到五萬軍,另外派二公子前去坐鎮,以形成對甘寧的震懾。”
這才是蔡瑁的真實意圖,讓二公子劉琮漸漸掌握軍權,只要軍權在手,劉表就算不想立他為嗣,最后也得立他為嗣。
讓劉琮坐鎮江陵,就是掌控軍權的第一步。
劉表雖然有點不太愿意,但考慮到江陵加上長沙郡,兵力已經占到自己總兵力的一半,確實必須由自己兒子坐鎮,長子劉琦是負責南陽,那么江陵這邊只能由次子坐鎮了。
劉表最終還是答應了,“可以,向江陵增兵兩萬,由二公子坐鎮江陵,蔡琰輔佐!”
在返回新野路上,關羽忍不住問道:“兄長勸劉景升北伐,他答應了嗎?”
劉備淡淡道:“我開了讓他無法拒絕的條件,不出意外,他一定會答應北伐。”
“如果劉景升北伐,兄長覺得有多少把握能成功?”
劉備搖搖頭,“有蔡瑁等人的掣肘,我估計劉表出不了太多的兵力,成功的可能性不大。”
關羽不解,“既然如此,兄長為何還要勸劉景升北伐?”
劉備嘆口氣道:“有的事情就算難以成功,我們也必須要做,不去做的話,天下人就會漸漸把我們忘記了,只有做了,天下人才會知道,還有一個劉玄德雖屢戰屢敗,但依舊在不遺余力地匡扶漢室。”
“兄長深謀遠慮,小弟明白了!”
兩人加快速度,在三百騎兵的護衛下,縱馬向新野縣疾奔而去。
9月1日低調上架,懇請書友們繼續訂閱,支持老高把這本書寫完
如有侵權,請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