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娘子?”
趙溪月也是頗為意外,“這接連幾日沒有見到江娘子在汴河大街上擺攤,今日竟是在這里遇到江娘子……”
江素云面色略僵,訕笑了兩聲,“原是腌得咸鴨蛋有些接不上茬,便沒有再去街上。”
“這些時日在家中閑著無事,便想著出來討些活來做,也能補貼家用,碰巧經人介紹,這瓦子的戲臺子里頭需要幾個打雜的,做些搬搬抬抬的活,我便來做上幾日。”
家中無事,補貼家用……
趙溪月笑了起來,“聽街上其他人提及江娘子所在的主家十分仁善,想來果真如此。”
江素云的笑越發帶了勉強的意思,更是伸手撩了一下因為忙碌,散落下來的發絲。
這一撩,露出了半個額頭,使得趙溪月十分清晰地看見額頭上十分明顯的青紫。
且若是仔細去瞧的話,還能看得到江素云臉頰側邊和眉骨上,有還未完全散去的淤青。
這……
趙溪月一怔。
江素云急忙將方才撩起的發絲放了下來,低頭垂眸解釋,“前兩天去井邊打水,不小心腳滑磕了一下,磕到了井沿上面……”
“不妨事的,不妨事。”
江素云聲音越來越低,到了最后,細如蚊吶,幾不可聞。
趙溪月抿了抿唇。
戲臺管事的大步走了過來,“出什么事了!”
“無事無事,只是險些摔了一跤。”江素云急忙解釋,將背上的包袱往上掂了掂,好背的更穩一些。
“仔細些!”管事當下有些不悅,“若是摔壞了里面的東西,怕是你賠不起!”
“是是是……”江素云訕笑著回應,跟上其他人,一邊走,一邊沖趙溪月道,“待我咸鴨蛋腌好,我再去汴河大街上擺攤,給趙娘子帶桃樹枝子。”
“好。”趙溪月笑著應聲,“那我等江娘子。”
見趙溪月滿口應聲,且聲音中滿都是期待,江素云沖趙溪月咧嘴笑了笑,接著加緊了步子,跟上其他人。
趙溪月在原地思忖了片刻,仍舊挑著扁擔,往外而去。
如計劃的那般,一路叫賣,待到了肉鋪之時,扁擔兩端掛著的竹籃已經徹底賣空,騰出空兒來。
照往常一般買上了豬皮、面粉、花生油等必須之物,趙溪月便回到了住處。
晚飯,吃的是豆渣煎餅、梅干菜拌紅蘿卜和白米粥。
豆渣經過晾曬,事先又炒上一番,使得其完全沒有豆腥氣,再以面粉、雞蛋、土豆丁等混合,攤成厚薄適宜,兩面金黃的煎餅。
吃起來,外酥里嫩,滿口清香,滋味豐富不單調。
涂刷上一些趙溪月熬制的糖醋醬,酸甜可口。
或是卷上一點梅干菜涼拌蘿卜絲,清脆爽口,格外下飯。
即便是什么都不配,單吃上一張豆渣煎餅,也是滿口都是豆香滋味,十分美味。
“這豆渣餅吃著當真不錯。”韓氏連連感慨,又道,“若是晌午的梅干菜扣肉還有的話,用這個卷了來吃,必定會更加美味。”
“沒錯!”白春柳連連點頭表示贊同。
這美味的煎餅,被那扣肉的肉湯一浸,這一口下去的話,簡直不敢想有多美味!
只可惜,晌午的梅干菜扣肉因為滋味太好,被吃得是一干二凈,哪怕是最后剩在盤子里面的湯汁,都被白春柳用米飯擦了個干干凈凈。
此時若是再想吃什么煎餅卷梅干菜扣肉來吃,簡直就是奢求了。
早知道,下次就不那么饞嘴,不吃得那般干凈……
但話又說了回來,趙娘子制作的吃食,是少有的美味,想要控制住不饞嘴,那就太難了!
韓氏遺憾沒有嘗到豆渣餅卷梅干菜扣肉的美味,一旁的白春柳卻是嘿嘿一笑,起身去了廚房。
待出來時,手中端著一只碗,碗中不是旁的,正是晌午的梅干菜扣肉!
碗中唯有三片肉,卻有半碗的梅干菜,以及此時已經慢慢滲到碗底兒的小半碗湯汁。
“這……”韓氏頓時疑惑,“哪里來的?”
“這得問春柳了。”趙溪月吃吃直笑。
說真的,她有些佩服白春柳了。
明明是個十足的小吃貨,卻能夠在嘴饞的時候,擁有著極為強大的克制力,實在是難得的很。
“這是我晌午吃飯的時候,從盤子里面扒出來的幾片。”白春柳嘿嘿笑,“為的就是怕晚上嘴饞。”
說著話,白春柳將碗中肉片的其中一片,夾到韓氏手中的豆渣煎餅上。
怕肉片落地,韓氏急忙用豆渣煎餅接住,卻也十分疑惑,“你什么時候從盤子里面扒的肉,怎么我不知道?”
“就祖母去廚房添飯的時候。”白春柳得意地揚起了下巴,“祖母就說,我聰不聰明?”
“你這個小機靈鬼。”韓氏伸手摸了摸白春柳的臉頰,卻將手中的梅干菜扣肉片往白春柳手中送,“祖母年歲大了,不能吃太多油膩的,你吃。”
“祖母,同樣的謊話可不許一直說。”白春柳了嘴,“祖母快些吃吧,我這里還有一片呢,還有趙娘子的一片!”
白春柳又給趙溪月夾了一片。
“謝謝春柳小娘子。”趙溪月笑瞇瞇地道謝,又對此時堅持要把肉片給了白春柳的韓氏道,“韓大娘也別再推辭了,孩子的孝心,若是辜負的話,她怕是吃了肉片也覺得索然無味。”
“更何況,若是一開始就拂了孩子的孝心,往后孩子怕是就養成了習慣,只覺得你事事都不需要,往后哪怕你再有需求,她大約也想不起來了。”
韓氏是慈愛的祖母,享受白春柳的孝心,真正意義上是上慈下孝。
“是這個道理……”
韓氏想了想后,用力點頭,“我吃。”
豆渣煎餅卷著扣肉,再來上些許的梅干菜,塞入口中,香濃滋味,簡直無法用言語來描述。
而且,比著晌午時的滋味,更勝了幾分!
美味!
韓氏瞇起了眼睛。
翌日清晨,趙溪月照常擺攤售賣灌漿饅頭和五豆甜漿。
幾波時常光顧的食客離開后,程筠舟興沖沖而來。
“趙娘子,你拜托我打聽的事情,我已經幫你問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