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自然。”程筠舟毫不遲疑地點了點頭。
動機十足,又有人證。
雖然那人證已經自盡。
但眾目睽睽,多人見證之下,連沈氏自己都說人證并無誣陷她的理由。
按理來說,這些已經足夠。
“可那沈氏,口口聲聲喊了冤屈,對所有的事情并不承認……”
“我的陸巡使哎。”
程筠舟笑著拍了拍陸明河的肩膀,“你雖任職左軍巡使不久,可于這斷案推理之事上也不是個生手,怎么連這個都想不通?”
“多少窮兇極惡,心思歹毒之人,做了事情之后皆是不肯承認,哪怕事實證據擺在面前,都還要死鴨子嘴硬一番,當真是有冤屈嗎?”
“根本不是!不過就是有那么點僥幸之心,只求著能抓住那么一丁點的生機,給自己留條活路罷了……”
陸明河打斷了程筠舟,“可你不覺得,整件事情過于碰巧了嗎?”
碰巧?
程筠舟神情一滯,“怎么說?”
“我們下午剛剛發現了尸首,碰巧就有張家奴仆張來順去瞧熱鬧,碰巧瞧熱鬧的這個張來順就是張懷安身邊,為數不多的知道外室存在的奴仆之一。”
陸明河道,“而碰巧,外室頭上所戴的發簪,就是張來順跟隨張懷安去買的那支,又碰巧,咱們去張家查問案情之時,隱忍了數日的何大有經受不住內心的折磨,對此事全盤托出。”
“又碰巧,這何大有手中就有致死的毒藥,而又碰巧,何大有吃下去毒藥的時間和分量,足以讓他在說完所有的話碰巧當場死亡,幾乎是坐實了沈氏的罪名。”
陸明河說完這些,不再言語,只是看向程筠舟。
若說只有一個碰巧之事,那的確是碰巧,但若是這些所有的碰巧都連起來的話……
就顯得十分刻意,并不符合常理。
程筠舟擰眉思索,許久后認同點頭,“的確過于碰巧了。”
“可凡事總歸講究一個動機。”程筠舟道,“若是何大有誣陷沈氏,他的理由和動機是什么?”
“論理來說,他是沈氏的陪房,生死榮辱,皆與沈氏綁在一起,他這般置沈氏于死地,怎么都覺得匪夷所思,連沈氏自己都想不明白。”
“可若是有人指使的話,此事對于指使之人又有什么好處?目的為何?”
得益人,總得有得益之處,才能明確動機為何。
可眼前狀況,這樣的人,似乎并不存在。
至少,張家之中,應該沒有。
若是外人,又如何能指使得動陪房奴仆去做這種事情,外人又圖什么?
“所以。”陸明河點頭,“這便是我們要查清之事。”
張家里面,必定還有他們不知道的事情。
思忖片刻,陸明河接著道,“明日一早,我們先提審沈氏,再去張家繼續問話。”
人見過的東西,聽過的話,做過的事情,心中必定會有印象,若想隱瞞,必須刻意規避。
而越是規避,這個想要被規避之事便會記得越清,記得越牢,也總會被時時想起,在不經意間吐露出來。
只要問話的次數夠多,夠頻繁,方式也夠多樣,那那些想要被隱藏起來的,必定都會曝露在陽光之下。
陸明河目光堅定,干勁兒十足。
程筠舟卻是瞬間蔫吧成了一團。
此時已經四更天過半。
若是明日一早便要開始忙活,那他睡覺的時間,只剩下不超過兩個時辰!
要命!
牛馬都沒他們這般辛苦!
程筠舟的臉頓時拉了下來,滿眼都是忿忿,“當初早知道你是這般不管下屬死活之人,說什么你到任之時,我都不會那般歡喜迎接!”
還送上了一支狼毫筆作為賀禮。
而現在,程筠舟只想將那支筆給要了回來,這樣他心里也沒那么氣!
陸明河伸手摸了摸鼻子,“十個灌漿饅頭。”
“什么?”
“明日晨起,我去給你買十個灌漿饅頭,送到你的案上,給你當了早飯。”
“十六……不,十八個!”程筠舟當下獅子開了口,“我要留一半,明日晌午熱一熱來吃。”
只有早飯可以吃灌漿饅頭,屬實是有些吃不夠的。
必須要連續吃上兩頓,方覺得稍稍有那么點滿足之意。
“成交。”陸明河滿口應下。
而程筠舟見陸明河答應的這般干脆,眉梢忍不住挑了挑,“我可先跟你說好了,這灌漿饅頭,你需得管上三日才行!”
陸明河,“……”
得寸進尺!
“我忽然想起,既是明日一早就要提審沈氏,時間上似乎十分緊張,還是不去買灌漿饅頭了……”
程筠舟,“!!!”
“好好好,一日就一日!”
程筠舟見好就收,免得得不償失。
陸明河笑著摸了摸鼻子,也打上了一個哈欠。
天兒,的確是有些晚了……
夜色漸褪,還不曾蒙蒙亮時,趙溪月便已是起床忙碌。
而今日,除了如往常一般做灌漿饅頭,趙溪月更是淘洗了昨晚泡好的五種豆子,拿笊籬盛裝入盆,端到了石磨跟前。
手搖的小石磨,個頭不大,搖起來并不算沉重。
一邊往石磨中放豆子,一邊拿小木勺往里添上一些清水,隨著石磨的不斷轉動,漿水從石磨縫隙中緩緩流出,順著底部的凹槽,匯集到一處后,再一并流入旁邊的木桶之中。
沙沙聲起,滴滴答答……
木桶之中的漿水漸漸堆集,越來越多。
待所有的豆子盡數磨完,趙溪月將木桶中的漿水用紗布濾去了豆渣,只留下白白的漿水,入鍋熬煮。
大火煮開,小火慢熬,撇去了表層沸騰時生起的一層浮沫,待熄火之時,再往里撒進去了些許砂糖……
“趙娘子這是磨了豆漿,要配著灌漿饅頭一并來賣?”起床灑掃的韓氏見廚房中一大鍋的米白,隨口聊了起來。
“是打算和灌漿饅頭一塊來賣,不過這說是豆漿,卻也與尋常豆漿不大相同。”
趙溪月說話時拿大木勺舀了半碗出來,遞了過來,“韓大娘嘗一嘗看,也給個意見。”
不是尋常的豆漿嗎?
那一定得嘗上一嘗才行。
畢竟趙娘子做出來的吃食,滋味必定是極佳的!
韓氏一邊應聲,一邊伸手接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