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北非戰場結束盟軍軍神的誕生(6.5k二合一)
第155章北非戰場結束盟軍軍神的誕生(6.5k二合一)
于鋒這邊在直播間內,調出地圖,看著地圖解說著:
“目前北非戰場里,帝國與意大利王國的勢力范圍,已經被壓縮到了北非這一角。”
“隆美爾那邊已經回到柏林了,目前對面的指揮官是意大利王國的高級將領梅塞。”
“盟軍這邊的指揮官是英國聯邦的蒙哥馬利司令,以及美自由聯邦的艾森豪威爾元帥。”
“那個梅塞不太清楚。”
“不過艾森豪威爾名人堂里面倒是有。”
說著,于鋒這邊調出了艾森豪威爾的介紹。
德懷特·戴維·艾森豪威爾(待解鎖)
稱號:盟軍統帥、五星上將
軍銜:美自由聯邦陸軍五星上將
人物生平:1890年生于得克薩斯州貧困家庭,靠勤工儉學考入西點軍校,蟄伏軍旅25年,44歲仍是中校,19411944年從上校連升六級至五星上將,創美自由聯邦紀錄。指揮火炬行動(北非登陸)和霸王行動(諾曼底登陸),集結300萬盟軍、9000艘艦船,以“聲東擊西”戰術成功開辟歐洲第二戰場。
名人名言:“在準備作戰時,我經常發現計劃是不中用的,而規劃則是不可缺少的。”
專屬劇情:待解鎖
專屬傳記:待解鎖
注:參與突尼斯戰役,可解鎖“盟軍指揮部”劇情,近距離觀看艾森豪威爾與蒙哥馬利、巴頓的戰術爭論動態場景。
看著艾森豪威爾的介紹,于鋒這邊都牙疼:
“說實話,真的夠離譜的。”
“3年時間,連跳六級升到五星上將。”
“這不開掛了嗎?!”
“不過也確實有東西的。”
“光是指揮這么多人和艦船,就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開辟歐洲第二戰場應該就是諾曼底登陸了。”
“說起來游戲剛開的時候,我們在諾曼底登陸戰場,可是被虐慘了。”
“只是這都打好幾年了,沉浸式劇情的時間線,還沒有走到諾曼底登陸呢。”
“不知道沉浸式劇情模式的‘諾曼底登陸’會是什么樣的。”
于鋒這邊在直播間內說著。
直播間內的水友基本都玩過諾曼底登陸,不過這已經是修改過之后的了。
分成了好幾個登陸點,許多水友感受不到難度。
但是當初可只有奧馬哈海灘一個登陸點,一小時死十幾二十次可太正常了。
于鋒的言語間有些感慨,隨后又切回了話題:
“目前我所在的英國聯邦第8裝甲旅與新西蘭師一起,正在向阿卡里特河方向進攻,大部隊那邊則是在進攻哈馬地區。”
“帝國那邊隆美爾一走,其他的將領真的擋不住盟軍的進攻。”
“目前勢力范圍還在不斷壓縮,這次應該不會輕易死了,我準備當個戰地記者。”
“爭取活到最后,完整地直播這場戰役。”
由于身份是指揮官,加上目前完全是壓著帝國打的狀態。
于鋒這邊干脆拿個望遠鏡,就待在車里,看著自己麾下的部隊戰斗,上面下達什么命令自己就執行什么命令,可不能輕易死了。
上次的死亡,到現在于鋒想起來都氣得牙癢癢。
從到現在才知道隆美爾回國的消息就知道,那些美自由聯邦的大兵,真把自己當失血過多胡言亂語的傻子了。
要知道這都快過了一個月了。
但凡上報一點,都不能這時候才知道隆美爾回國了。
早半個月知道,那也能差不少事呢。
有機會見到那些美自由聯邦的大兵,高低揍他們一頓,讓他們看看到底誰是傻子。
于鋒這邊看著自己麾下的部隊戰斗。
3.27日,盟軍抵達哈馬地區。
3.28日,帝國開始撤退至阿卡里特河陣地,但馬雷特防線被盟軍攻破。
4.5日,盟軍強攻阿卡里特河防線,遭到帝國裝甲部隊拼死抵抗。
4.7日,盟軍這邊再次進攻時,卻發現帝國這邊的陣地空無一人,加上各方的情報收集,才知道帝國和意大利的部隊已經退守突尼斯和比塞大港口。
而這也是軸心國這邊在北非戰場最后的掙扎了。
于鋒這幾天的直播,打得太順利了。
讓一直以來被帝國陣營壓著打的玩家們,看得都很爽。
而且是肉眼可見的地圖中,帝國勢力不斷縮小。
此時極星官網的論壇內。
討論這段劇情的人也不少,不少人拼湊劇情,搞出了完整的戰爭過程。
雖然初期因為英美兩邊指揮體系的不協調,導致卡塞林山口戰役失利,讓隆美爾逼退50多公里。
但是隨著艾森豪威爾的調和,加上大膽放權。
直接將美2軍的指揮權交給英國聯邦,后期完全配合起來的英美聯軍,直接以碾壓的姿態橫推意大利和帝國聯軍。
只不過可惜隆美爾因病回國了。
不然藍星玩家們也想看看,這種局面下,隆美爾有沒有什么辦法。
畢竟隆美爾是帝國名將,名人堂的名人。
那美自由聯邦的艾森豪威爾也不差,未來的五星上將,同樣入選了名人堂里面。
而且就從大膽放權這一做法,就能夠感覺出也是個不走尋常路的將領。
不然誰敢把自己國家的軍隊,交給其他國家指揮。
不過藍星玩家們想想的話,覺得英美聯邦這邊壓倒性的優勢,帝國那邊補給嚴重匱乏,怕是隆美爾過來也無能為力。
‘沙漠之狐’是沒錯,但前提裝甲坦克得有燃料動起來啊
藍星玩家這邊看著這種進攻和指揮,總算找到了一點自信,不過更多的是討論,其中就有蒙哥馬利的。
因為從各個玩家的身份不同,劇情不同,拼湊出來完整的突尼斯戰役后。
玩家們發現這個英國聯邦的蒙哥馬利司令的指揮,也相當可以,戰術靈活,難怪能夠跟隆美爾對抗。
只不過唯一的問題就是.為什么名人堂里面沒找到呢?
是位置不夠嗎?
畢竟隆美爾都是名人堂里面的,這個能跟隆美爾較量的英國聯邦將領,不應該寂寂無名啊。
一時間很多藍星玩家想不通。
不過這也不是什么最重要的事,藍星玩家這邊討論半天無果,就把話題轉移到了其他地方。
極星論壇里面的一個置頂帖子。
投票選出誰是你心中最強的‘地球’將領
極星這邊雖然沒有給出官方排名,但是不妨礙藍星玩家這邊自己搞事,收集了在各個戰場上活躍的將領。
隨后開啟了投票,還被論壇中的幾名管理員置頂。
帖子內雖然:
蒙哥馬利(7288112票)曼施坦因(7187225票)
古德里安(6982247票)艾森豪威爾(5871247票)
朱可夫(7052472票)戴高樂(1578727票).
目前雖然還沒有整理出排名。
不過看其票數,近期活躍的將領票數比較高,首當其沖的便是指揮北非這邊部隊,即將結束北非戰場的蒙哥馬利。
以及剛剛在哈爾科夫戰役中,逆轉局勢的曼施坦因。
由于玩家們的軍銜都上來了。
所以參與劇情時,跟上面的高級將領偶爾能夠接觸到,不少玩家出來為自己陣營這邊的‘地球’將領拉票。
甚至已經有人開始買票了。
好在發現及時,直接大批量短暫禁言制止住了。
這情況也被匯報給了趙鳴。
而趙鳴這邊也注意到了論壇里面的帖子,看著上面的將領。
就這個票數.認真的嗎?
看著這個帖子下面,還有人因為崇拜蒙哥馬利,為他鳴不平,這樣的將領為什么不能入選名人堂。
趙鳴的嘴角微動。
不知道等市場花園行動劇情出來后,體驗過后的玩家還會不會支持蒙哥馬利。
看著票數遙遙領先的‘蒙哥馬利’,以及帖子下面都快給他吹成軍神了,什么力挫隆美爾,結束北非戰場等等.
趙鳴突然想到。
如果市場花園行動劇情出來的話,會不會被罵沒有邏輯。
這樣的‘軍神’怎么會搞出這么白給的操作。
但.他就是這么指揮的啊!
趙鳴的神色古怪,被罵就被罵吧,反正也不是第一個了,之前的不列顛空戰敦刻爾克不也是被罵沒有邏輯。
可這就是歷史事實啊,只不過藍星玩家不知道罷了。
不過這樣看的話,得在市場花園行動前,再添加一個劇情,比如蒙哥馬利的戰前演講等等,可以讓藍星玩家參與進去。
畢竟有‘軍神’的鼓舞,藍星玩家在跳傘的時候也會更加安心.
看了一眼論壇內的帖子,趙鳴就沒再去管。
都是玩家自發搞的,也不影響什么,趙鳴這邊直接打開了數據庫,調出了蒙哥馬利在市場花園行動前的資料。
選擇一個場景做出和參與的藍星玩家,近距離互動的場景。
另一邊。
于鋒這邊的沉浸式劇情模式,已經進行到了北非戰場即將結束。
雖然還沒有結束,但是僅剩的那點地盤,帝國也支撐不了太久。
英國聯邦這邊作為結束北非戰場的國家,一時間倒是吸引了不少新人的藍星玩家去看,與之相反的則是帝國直播間。
各個戰場的直播間內,都有藍星的水友調侃著‘主播快跑吧,帝國要無了。’‘北非都沒了,趕緊跑路吧。’
這樣的話語成為調侃的言論,充斥在各大直播間。
那些帝國陣營的主播也無可奈何,你跟我說也沒用啊,是我不想退嗎?
元首下令死戰不退啊。
一些日常系的主播,也同樣被這樣的彈幕調侃。
英國聯邦這邊的玩家一時間囂張起來。
而口碑也逐漸起飛。
只是很快一個直播間將網上的輿論掀翻了。
是一個帝國陣營的主播。
本身是個釣魚佬,聽說《第二次世界大戰:帝國的崛起》里面,是完全模擬的一個星球,有很多不同品種的魚。
所以就跑到了游戲里面直播,本身也有一部分粉絲。
開局隨機到了帝國的魯爾區。
因為沒有參加過戰爭,所以一直活著,魯爾區這里有水庫,加上這名主播本身就是來釣魚的,正好就近取材。
每天都是偷偷摸摸跑到水庫這邊釣魚。
直播間內固定有著三四萬人,都是釣魚佬。
雖然人數不多,彈幕也很少。
但是釣魚佬的含金量自然都知道,直播間本身也沒有什么事。
也沒有引發過什么熱議。
而他的沉浸式劇情模式內,時間線同樣是最新的,已經進展到了1943年的5月份。
視頻中的釣魚佬主播,一如既往地偷溜到水庫邊上釣魚。
直播間內也快速地上人,都是三四五十歲的釣魚佬。
只是剛釣了不到10分鐘。
天空中轟炸機的轟鳴聲響起,對于這個轟炸機的聲音,直播間內的水友們也熟悉,這都不知道聽多少次了。
前段時間鬧得熱度挺高的尋找信封的另一邊,就有人是魯爾區的,那一家子都死在了轟炸,兒子也死在了戰場。
只是這一次。
轟炸機有些不同,因為它的聲音越來越近。
正在釣魚的主播也發現了這種不對勁,抬頭看去,隨后就看到了令人驚懼的一幕。
那些成群結隊的英國聯邦轟炸機,并沒有針對城鎮轟炸,而是徑直飛向了魯爾區的水庫大壩。
然后。
密密麻麻的小黑點落下。
隨后那些炸彈向著打水漂一樣,在水面上一躍一躍地沖向大壩。
在直播間的視角。
只見爆炸接連不斷地在大壩上升騰,地動山搖,直播間內的藍星釣魚佬們都被這一幕驚呆了。
不會吧?他們在干什么?
這是犯罪啊!犯罪!
怎么能沒有人性到這種程度?轟炸大壩?那些民眾怎么辦?
不可理喻!怎么會這樣?!
瘋了,這是誰下的命令?!
這些三四五十歲的釣魚佬們,各行各業的都有,甚至也有些當官的。
所以言語間不會像其他直播間的年輕水友那樣過激,但是依舊被震撼,甚至不理解怎么會有人下這樣的命令?
完全不講人道主義?
這些是在藍星上無法想象的,他們這些三四五十歲的雖然對這個戰爭游戲沒興趣,只是來看釣魚的。
但是此時親眼見證這一幕,也是腦袋發懵。
而更懵的則是那個釣魚佬主播。
水庫大壩被炸塌了,洪水裹挾著泥土和樹木,一個山呼海嘯拍過來。
轟隆——
這是大自然最憤怒的咆哮,也是視頻最后的聲音。
接著畫面就一片黑暗結束了。
這段時間,極星的游戲論壇和各大主播的直播間,都是在討論‘地球’二戰的走向,因為勝利天平已經傾斜了。
但是這時候英國聯邦突然的這個做法。
給所有人都打懵了。
根據許多玩家事后的統計。
英國聯邦這次轟炸魯爾水庫大壩,引發的洪水淹沒了3000多公頃的田地,被淹死的民眾不下3萬人。
3萬人,平民。
原本支持聯邦,英國聯邦的藍星水友們也懵了。
這是犯罪吧?
更重要的是,民眾在家待著招誰惹誰了,戰爭打起來都這么沒有人性嗎?
畢竟藍星這邊大部分都是反戰的。
結果現在發現,似乎在家里也不安全啊。
英國轟炸魯爾大壩的這件事,給藍星人潑了一盆冷水,也敲響了警鐘,一旦發生戰爭,感情在家待著也容易死啊.
而另一邊。
許多藍星玩家開始收集信息。
英國聯邦都這樣做了,其他的呢?
很快。
就有玩家通過網上的各種視頻整理出來一個視頻剪輯,標題名為
戰爭到底給誰帶來了利益?
視頻一播放,最先映入眼簾的便是剛剛劇情內發生的魯爾大壩事件。
英國聯邦的飛機掠過水庫,投下炸彈,山洪席卷整個魯爾區。
畫面一轉。
是已經被淹沒的魯爾區,渾濁的黃色洪水上面,漂浮著一具具的尸體,有老人的,有孩子的。
密集的尸體在水流旋渦的攪動下,逐漸聚集在一起,看上去少說有上百人,令人頭皮發麻。
隨后畫面一轉。
畫面浮現幾個字樣:
1942年6月10日,利迪策村
這名第一視角的玩家,剛剛跳過劇情,就聽到外面傳來嘈雜的聲音,正準備從床上起身去外面看看。
咣——!
屋里的木門被踹開,幾名帝國士兵直接將其按住,捆綁。
待到這名玩家被押到村長家的院子內后,發現整個村子的人幾乎都被押在這里。
男人們被捆綁著跪在地上,女人和孩子被送上卡車。
這名玩家此時還不知道發生了什么。
昨天還在收割麥田,怎么跳一下劇情就這樣了?
然而。
這村長家院內的男人們,很快就被行刑式處決。
而在被處決的過程中。
聽著那些帝國士兵罵罵咧咧的話,這名玩家也明白過來,這完全是因為帝國的大人物遇刺,所以開展的報復性屠殺。
大人物遇刺?屠殺?
你不找兇手,找個村莊屠殺平民泄憤?
情緒激動的玩家想要說什么,掙扎著。
然而下一秒。
畫面黑暗下來。
接著是日本.蘇維埃.不論是軸心國,還是同盟國。
都在劇情視頻中,暴露了極為殘忍的一面。
這些劇情以往沒有人注意,但是隨著發覺,藍星的人們才發現,這哪有好人啊?
一邊讓民眾的孩子去送死。
一邊炸死,屠殺平民?
不是?
怎么越想越不對呢?
而視頻的制作者,似乎也發現了這個問題,所以各國屠殺平民的后半段,便是那些‘得利’‘或者下達命令’的家伙們。
有隨機成黑幫小弟的玩家。
看著城鎮中一封封陣亡通知書送下去,而自己的老大則是數著走私給敵人軍火的錢,夜夜笙歌。
有隨機成政府官員秘書的玩家。
看著那些高官吃著牛排,喝著紅酒,即使是自家的狗,喂得都是專供過來的法式鵝肝,然而出了大門,就化身正義使者。
忽悠著那些二十來歲的年輕人你們是國家的未來,藍星玩家看著那些神色興奮的年輕人。
視頻畫面一轉,變成了一具具尸體。
而畫面的最后。
則是那些帝國士兵,高呼著‘為了帝國’!是那些蘇維埃聯邦的士兵,高呼著‘為了祖國母親’。
死在了那個不到兩平方公里的馬馬耶夫崗上。
這一幕幕劇情視頻帶來的沖擊,讓藍星玩家的世界觀崩塌了。
這‘地球’里面的戰爭,遠比想象的要黑暗啊。
之前從來沒有想過這方面。
但是看著視頻中的軍火商人,政客,一個個賺得盆滿缽滿,冠冕堂皇。
對比視頻中被屠殺的無辜民眾以及死前都在高呼著的士兵。
誰是傻子一目了然。
這個視頻剪輯很快就被頂上熱搜,并且還是在各大聯邦的熱搜。
在這個沒有經歷過戰爭的藍星上,這個視頻揭露的黑暗,直接給了那些戰爭狂熱分子來了一個致命打擊。
據說某個軟件都被艾特崩了。
幾百上千人的群不知道有多少個,但是都在看過視頻后,各自艾特群的組織者,問如果打仗的話,他會不會第一個上。
然而即使各個群的組織者保證,但是退群的人數卻是越來越快,苦心經營數年,一夜之間土崩瓦解。
這一夜。
不知道都有多少狂熱分子恨上極星集團以及趙鳴.
藍星們玩家越挖掘,發現的黑暗越多。
很快。
1939年的蘇(蘇維埃)帝(帝國)互不侵犯條約就被扒了出來。
藍星玩家們都氣懵了。
當初剛入劇情時候還以為是自己的波蘭太弱,即使后面蘇維埃聯邦同樣侵占波蘭,也沒有往那方面想。
但是現在
合著特么你們當時是商量好的啊?
看著目前軸心國和同盟國,最大的兩個戰斗力和仇人,看上去針鋒相對,誰能知道之前還有這么親密的時候?
然而。
扒出來的遠遠不止這些。
還有美自由聯邦加入同盟國前,一直是在賣給日本物資,石油等等。
很快又有一名隨機到蘇維埃聯邦官員的藍星玩家爆出來的消息,炸裂藍星玩家的三觀。
蘇日中立條約
具體則是蘇維埃聯邦為了穩住遠東地區,與對面軸心國的日本簽了條約,雙方共同承認對方的扶持的勢力。
蘇維埃在國際社會上承認日本扶持的‘偽州國’勢力。
日本則是在國際社會上承認蘇維埃扶持的‘蒙外國’勢力。
這個條約在1941年就簽署了。
只不過雙方也一直互相提防,直到剛剛的1943年4月,這名藍星玩家作為蘇維埃的官員,參與了兩邊的會議。
蘇維埃這邊需要全力對抗帝國,所以遠東地區的兵力極為關鍵,而日本這邊在太平洋上被打擊得很慘。
想要增兵只能從共和國的東北地區進入,但東北地區那邊就是蘇維埃的遠東。
現在一個同盟國,一個軸心國,兩邊一拍即合。
而之前販賣給日本物資的美自由聯邦,則是轉頭通過“駝峰航線”給共和國那邊運輸物資去了。
許多藍星玩家發現,以前還是玩的太片面了。
就知道沖沖沖,死死死。
這要是在那些官員npc看來,不得看傻子一樣看他們?
不少藍星玩家,還是不斷隨機。
嘗試各種能夠接觸到高層的身份,想看看地球這邊到底還有多少秘密能夠發掘。
藍星玩家們這邊發酵的熱火朝天。
但是戰爭的進程一點沒受影響,‘地球’依舊每天都在發生戰斗。
而此時的斯大林格勒在進入1943年的5月后。
也開始重新集結部隊。
雖然兩個月前經歷了一場大敗,但是庫爾斯克這里防線凸出的部分,正是與帝國那邊決戰的好地方。
雖然國戰副本庫爾斯克會戰還沒有開啟,無法體驗多人聯機的感覺。
但是沉浸式劇情模式中的庫爾斯克會戰雙方,已經在集結兵力了。
推薦一本五組小伙伴的書喜歡航海的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