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文豪第146章 甲上之選!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宋文豪 >>大宋文豪最新章節列表 >> 第146章 甲上之選!

第146章 甲上之選!


更新時間:2025年07月27日  作者:西湖遇雨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西湖遇雨 | 大宋文豪 


陸北顧隨著人群走出悶熱如蒸籠的考場,刺目的陽光讓他微微瞇起了眼。

那種“暫時告一段落”的感覺,讓他一直緊繃著的神經舒緩了不少。

他已傾盡全力,將這一個月以來所有的積累和感悟,都毫無保留地發揮了出來。

接下來,便是等待。

等待那決定他是否有資格參加集訓進而沖擊州試拿解額的關鍵排名。

因為四州所有的卷子都要拿到嘉州去判卷,也不會馬上重新分舍,所以等待的日子里,州學的氣氛都松弛了不少。

但陸北顧并未懈怠。

白沙先生布置的課業依舊如山,他每日往返于學舍與先生庭院之間,埋首于經書典籍和先生不斷增加的批注、模擬題之中。

那份刻苦,連李畋看在眼里,都暗自點頭。

而在位于上游眉州和下游戎州之間的嘉州,峨眉山腳下的州學里,學官們正擠在廨內辛苦判卷。

窗欞雖然大開,可人數太多,完全無濟于事。

嘉州州學教授陳元禮揉了揉發澀的雙眼,將手中一份墨義卷放下,端起涼透的茶盞啜了一口。

作為今年四州聯考嘉州方的閱卷官,他雖然不用直接判卷,但下面的學官遇到有疑難的問題都會拿著卷子來找他,所以連日審閱之后,早已是累得頭昏眼花。

做決定并非易事,好卷子不知道怎么評分他還能接受,然而面對那些或浮夸、或偏激卻偏偏寫的不算差的答卷,就頗有種“明知是九轉大腸也不得不吃一口再評價”的進退維谷之感了。

“教授,您看看這份經論。”

一位學官拿著一份卷子過來,聲音帶著幾分驚奇:“瀘州來的,這經論寫得著實不一般.只是不知道在甲等里該怎么判評?”

陳元禮接過,目光掃過卷首的糊名處。

——這是規矩,判卷時姓名是封住的,而今年的四州聯考因為緊挨著州試,需要快速出排名來確定集訓名額,所以未有足夠時間進行謄寫,只糊了名字。

而經論的題目是他親自敲定的,意在考察學子對儒家“仁政”核心的理解深度和應用能力。

陳元禮帶著一絲審慎,開始閱讀。

初時,他的眉頭習慣性地微蹙,評判著開篇引《易》點“仁”為守位之本是否恰當。

但很快,當“賦斂如饕餮”、“徭役如驅迫”、“法令如爪牙”三個精妙絕倫又觸目驚心的比喻躍然紙上,他那雙閱卷無數的眼睛驟然亮了起來。

隨著考生筆鋒如刀,將“苛政”那無所逃遁、摧殘生機的本質剖析得淋漓盡致,尤其是“畏苛政之甚于死”一句,直指人心,令他也不由得心頭一震。

“‘苛政之為虐也.其害也,無所逃于覆載,無時息于旦夕.三代殞命于虎,猶戀斯土者,非不畏死,畏苛政之甚于死也。’”陳元禮低聲念出,忍不住撫掌,“好!此喻切膚之痛,深得夫子本意!這考生對民生疾苦,竟有如此體察?”

他迫不及待地往下看。

當看到“養民”、“教民”、“任賢”、“節用”四條仁政之綱時,更是頻頻頷首。

這四條提綱挈領,切中肯綮,不僅是對經典的理解,更顯露出務實的經世之才,絕非紙上談兵之輩。

尤其是“節用”一條,聯想到如今大宋朝廷冗費、地方攤派日重的現狀,更讓人覺此論鞭辟入里。

待到結尾,由歷史興衰反證,再歸束于當世期許,文氣磅礴,收束有力。

陳元禮長舒一口氣,將卷子輕輕放回案上,眼中已滿是激賞。

“教授覺得如何?能評甲中嗎?”遞卷的學官問道。

“文理俱暢,義理精深!”陳元禮毫不吝嗇地給出評價,“破題精準,論述層層遞進,引證精當,更難得的是那份沉甸甸的憂民之心和經世之思!此卷經論,可為甲上之選!”

“啊?”

聽到這個評價,廨內判卷的學官們都很驚訝。

在大宋,州縣級別的考試,通常考生如果能夠做到完全符合答案要求,就會給予“甲下”的評價,相當于滿分;而如果考生答得確實出彩,比其他滿分卷子還明顯強一檔,則會給予“甲中”作為鼓勵;至于“甲上”,那就是既比滿分卷子強一檔,還得到了主考官的極度欣賞,才能破例給予這個評分了。

顯然,陸北顧因為事先了解了嘉州的判卷喜好,才能在本來寫的就非常好的基礎上,得到了最高的評分。

而傳閱了這份試卷以后,學官們也都覺得,這份卷子確實寫得極好,配得上陳元禮的評價。

有人提議道:“要不要看看是誰寫的?這倒不像是去年四州聯考第一名眉州蘇軾的文風。”

都說文如其人,去年的優秀考卷,四州州學的考官都是內部傳閱過的,所以對蘇軾有了解,就蘇軾那般灑脫豪爽的性子,便是寫“苛政猛于虎”,也絕對不會這么來寫。

“考完一起看吧,莫要壞了規矩。”

他示意眾人稍安勿躁,按捺住好奇的心情,待所有卷子初步評定完畢,進行最后的復核與排名時再看。

不過當陳元禮再次拿起那份糊名的經論卷,心中的好奇其實也達到了頂點:“究竟是哪位高才?去年四州聯考,似乎并無此等人物嶄露頭角?”

又過了兩日,終于到了登分排名的時候。

當負責經論的學官最終撕開糊名條,露出“瀘州州學陸北顧”的字樣時,官廨內響起一片議論聲音。

“這名字我好像有印象,是從哪聽到的來著?”

“今年的迎新雅集!”

“哦對對對,這學生是今年迎新雅集的頭名。”

陳元禮說道:“且讓我看看他的墨義成績如何。”

很快有人在眾多已經撕了糊名條的墨義卷中翻找,找到了對應的卷子。

“墨義比經論差點,但答得也還可以啊。”

陳元禮拿過卷子仔細審閱:“《春秋》這幾道題,引證的都正確,就是辨析有的還差點火候,看起來作為新生,功底還是稍微有些薄弱了。”

“把詩賦也拿過來看看。”

很快,負責詩賦的學官也拿了卷子過來。

“詩排律工穩,立意純正高遠,對仗很不錯,評乙上沒問題。”

“這《大禹惜寸陰賦》,氣象宏闊,清健雅正,更是將‘勤’之一字演繹得中正磅礴,雖然沒有特別出彩的點,但這份基本功也足夠評甲下了。”

“瀘州今年當真是出了個人才啊!”

看完后,陳元禮語氣里有一絲對瀘州州學的羨慕:“等集訓的時候,我得親自見見這個陸北顧。”

幾位嘉州學官聞言,對于陸北顧也是頗感興趣。

“好了,趕緊登分,然后列排名吧。”


上一章  |  大宋文豪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