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文豪第115章 突破瓶頸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宋文豪 >>大宋文豪最新章節列表 >> 第115章 突破瓶頸

第115章 突破瓶頸


更新時間:2025年07月30日  作者:西湖遇雨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西湖遇雨 | 大宋文豪 


“時間緊迫!”

陸北顧立刻行動,就如同饑餓的旅人撲向盛宴一般。

而他的目標也很明確,那就是先看最近七年,也就是皇祐元年到今年的州試題目,感受最新的命題風向和評判標準。

他小心翼翼地攤開題卷,拿出自己帶來的筆墨紙硯,左手飛快地翻閱,同時右手在紙上奮筆疾書,記錄下那些振聾發聵的論點、精妙絕倫的破題、以及考官批語中透露出的微妙傾向。

陸北顧的眼睛在早晨幽暗的光線下幾乎要貼到紙上。

而隨著精神的高度集中,他忘記了時間流逝,也忘記了身體的疲憊,整個人完全沉浸在由頂級智慧構筑的汪洋大海之中。

偶爾,他會因為某個精辟的論證或一個前所未聞的觀點而停下來,反復咀嚼,眼神中閃爍著頓悟的光芒。

很多《春秋》方面的微言大義之爭帶給他的困擾,開始如同冰山消融般逐漸消散。

不知過了多久,一陣輕微的腳步聲在樓梯口響起。

還是那位小吏,他提著一個不大的食盒和一個裝滿清水的陶罐,輕輕放在離陸北顧不遠的一張空置條案上。

“快晚上了,用些飯食吧。”

小吏的聲音壓得很低:“晚上會有專門的兩個人給你帶燈上來。”

陸北顧這才從浩瀚的思緒中驚醒,抬起頭看到食盒和水罐,一股暖流涌上心頭。

他連忙放下筆,起身深深一揖:“多謝!感激不盡!”

小吏擺擺手,目光掃過陸北顧案上堆積的筆記和那幾乎沒動的炊餅,沒再多言,悄無聲息地退了下去。

陸北顧打開食盒,里面是兩塊胡麻餅,看起來并不干硬,應該是膳堂的晚飯,還有一小碟咸菜和一個煮蛋。

雖然簡單,但在這與世隔絕的藏書樓四層,卻顯得格外珍貴。

“應該是他自己掏錢買的.等出去了合該報答。”

他拿起雞蛋,感受著溫熱的觸感,就著咸菜和清水,第一次認真地、帶著感恩地吃完了這頓“加餐”。

食物的暖意驅散了剛反應過來涌上來的饑餓感,也讓他因過度興奮而緊繃的神經稍稍松弛。

這對于維持學習狀態來講并不好,因為慣性被打破的同時飯后頭腦開始犯困了,但對于他的身體而言非常重要一直這么興奮下去,是有危險的。

在補充了體力之后,陸北顧的目光再次投向那些承載著無價知識的題卷。

三天,三十六個時辰!

在保證身體不出問題的前提下,他必須榨干每一分每一秒!

陸北顧像一塊貪婪的海綿,瘋狂地吸收著,筆記越記越厚,思路越來越清晰,那層困擾已久的瓶頸,在這些前人智慧的反復叩擊下,似乎終于快要被他突破了。

窗外,夜色深沉,萬籟俱寂。

藏書樓四層里上來了兩個拿著唧筒和麻搭的雜役,他們就手持滅火器具坐在椅子上,看著陸北顧夜讀。

葫蘆燈那微弱的燈火,是這一片漆黑中唯一的亮光。

陸北顧那顆在知識深淵中執著探索、渴望突破的心,也在寂靜中無聲地跳動著。

不過,當時間過了子時二刻的時候,陸北顧還是選擇了席地而睡。

從子時到丑時,也就是從23點到3點,正是人體臟器休息造血的時間,這時候睡覺能夠以最少的時間保證身體最大程度的恢復。

他已經因為熬夜穿越過一回了,在不知道還有沒有第二回機會的情況下,不打算去冒險。

寅時的鐘聲悠長而清冷,透過厚實的墻壁傳入四層,仿佛來自另一個世界。

大宋規矩是將一夜分為五更,夜里報時多用聲音悠長的鐘,而寅時對應五更,通常會是五更五點(約5點)敲鐘100下,標志著夜間報時結束白天不怕擾民,報時多用鼓,一般是雞叫或雞人引唱后,鐘鼓樓早晨先撞鐘后擊鼓。

陸北顧睜開眼,短暫的深度睡眠將身體的疲憊和大腦的混沌盡數洗去。

體驗了一回早餐攤主作息的他慢慢地坐了起來防止頭暈,而兩個拿著滅火器具陪他夜讀的雜役聽到動靜,也跟著醒了過來,并沒有抱怨什么。

對于他們來講,這種特殊任務,州學都是會有額外補貼的.雖然不能交談,睡覺時間也不多,但這種坐在椅子上發呆就能拿錢的活兒,跟其他活兒相比其實已經很輕省了。

“勞煩點下燈。”

陸北顧手里沒有引火物,引火物是分掌在兩名雜役手里的。

他們就這么看著陸北顧再次精神抖擻地坐回了書案前,借著葫蘆燈微弱的亮光重新拿起筆。

兩人對視一眼,眼中都帶著幾分驚奇。

這位年輕人,也太能學了!

陸北顧沒有理會他們的目光,看著皇祐二年卷子上面的經典考題“鄭伯克段于鄢”,他已經銜接上了昨夜被打斷的思緒。

此刻,在身體得到充分休息、思維格外清明的狀態下,他再次凝視那份“甲中”答卷的破題句。

“‘克’者,力勝之辭。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

這是《左傳》的經典解釋,但這位拿到了“甲中”考生的精妙在于,他緊接著筆鋒一轉,引《穀梁傳》“克者何?能也。何能也?能殺也”,并巧妙地將其置于“鄭莊公處心積慮,養成其惡而后除之”的語境下,論證“克”字在此處蘊含的隱忍、蓄謀與最終雷霆一擊的殺伐之意。

考官批注也很清楚,“能融穀梁之‘能殺’于左氏敘事之中,見微知著,切中肯綮,非熟稔經義、貫通三傳者不能為也。”

就是這里!

陸北顧心頭猛地一跳,仿佛一道閃電劃破迷霧!

他之前執著于辨析《穀梁》與《公羊》在具體字義上的差異,卻忽略了《穀梁》本身對事件背景和心理的深度挖掘,以及如何將其精髓融入以《左傳》敘事為基礎的論述中,從而賦予經典以新的、更深刻的闡釋!

這不正是考官們青睞的“微言大義”與“通經致用”的結合嗎?


上一章  |  大宋文豪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