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文豪第89章 白沙先生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宋文豪 >>大宋文豪最新章節列表 >> 第89章 白沙先生

第89章 白沙先生


更新時間:2025年07月27日  作者:西湖遇雨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西湖遇雨 | 大宋文豪 


合江縣醉仙樓二樓雅間內,此時已然是燈火明耀。

外面天陰的很,窗牖半開,晚風裹挾著長江和安樂溪的水汽徐徐而入,倒是消解了幾分夏日暑熱。

主座還空著,這位置肯定是李磐的,不過他還沒來。

而旁邊的位置坐的全是本地縉紳,都是在合江縣有頭有臉的人物。

陸北顧和黃靖嵇撿了個位置坐,他倆來的算早的,盧廣宇等三人還沒來呢。

不過這也不算失禮,因為他們的時間確實不算充裕,都考了一天試怎么都得回家收拾一下,再往這邊趕是需要些時間的,跟這些已經早早來到此地的本地縉紳們比不了。

桌上已擺開菜肴,雖然還沒上全,但一眼望去能發現全是硬菜臘肉拼盤,一看選的就是上好的臘肉,紅白相間,油潤透亮;莼菜銀魚羹,青翠的莼菜間雜著細嫩的銀魚,湯色清亮;還有一尾清蒸鰣魚,魚身覆著姜絲、蔥白,淋了澆汁,鮮香撲鼻;另有一盤炒時蔬,用的是新摘的野菜,青翠欲滴。

酒還是這邊最有名的“鳳曲法酒”,盛在青瓷酒壺里,配了容量不大的素白瓷盞,讓他們淺酌慢飲。

東側屏風后,兩名女樂工皆著素色褙子,不施濃妝,一人執板,一人抱琴。

兩人輕撥手指,奏的是《竹枝詞》的調子,曲聲清幽,不疾不徐。

《竹枝詞》最出名的當然是前唐劉禹錫的那句“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但實際上劉禹錫取材源泉便是瀘州這一帶同名的民歌,這種被稱為《竹枝詞》的小調多寫愛情或風景,在瀘州流傳甚廣。

席間偶爾有堂倌來添酒上菜,也皆是步履輕緩,不擾雅興。

本地縉紳們都在小聲聊天,他們這些學生干坐著當然不是回事。

隨著排名第二的朱南星到來,黃靖嵇說道:“若是這次提前小測,能考過,選到了白沙先生,那恐怕不僅追上上舍那些人所需的時間會變得更短,而且就是搏一搏今年的州試,都未嘗不可能!”

“是啊,這畢竟是白沙先生啊。”

剛坐下的朱南星點頭說道:“當年在白沙山下隨他讀書的,光是中了進士的,一只手可都數不過來了。”

陸北顧聽得暗暗蹙眉。

他雖然對宋史有了解,但也不是這個時代每個稍有名氣的人物,他都能把字號之類的都背出來的。

于是他開口直接問道:“敢問二位口中的‘白沙先生’姓甚名誰?”

黃靖嵇一怔,旋即答道:“白沙先生姓李名畋,乃是太宗淳化三年進士,后來歸鄉守孝期間曾在都江堰附近的白沙山講學,天圣年間以大理寺丞知榮州,如今剛剛致仕歸川,被瀘州州學所延聘。”

“好家伙!太宗淳化三年的進士?”

陸北顧在心里簡單算了算,這得是六十四年前的事情了。

也就是說這位白沙先生哪怕是十幾歲考中的進士,現在最少也得八十歲了,這資格可真夠老的而能在大宋這種極度殘酷的科舉制度下,親手帶出來好幾名進士,其科舉教學的功力確實可見一斑。

“怪不得兩位這么關注這個小測,倒是在下孤陋寡聞了。”

話是這么說,其實陸北顧心里也有疑惑。

那就是這種信息,按道理來講,都是應該不讓競爭對手知道才好,但為什么黃靖嵇和朱南星會當面討論呢?

而朱南星接下來的回答,倒是給他解惑了。

“哎,我們也就是想想罷了歷年州學提前小測,能通過者寥寥無幾,能通過才是怪事,更何況今年能有機會選到白沙先生當老師,難度只會更高,基本上是不可能有人通過的。”

“能不能也得試試。”黃靖嵇問道,“進州學得是下個月的事情了,陸兄這段時間有沒有興趣一起準備一下小測?”

“樂意之至。”陸北顧應道。

實際上,這段時間陸北顧已經感覺到了,自己的實力已經來到了一個瓶頸期,進步速度沒有此前那么迅猛了。

這種水平考縣試拿第一當然沒問題,但更進一步之后,在州學里,如果還是靠自己悶頭自學,恐怕很難能在短時間內考入上舍。

這里面的道理自然再簡單不過.讀書備考雖然跟健美備賽那種“三分練七分吃剩下九十分靠教練扎針”不一樣,但也是講究個教育資源的,光靠自己悶頭苦學,進步速度肯定比不上既有天賦又有名師教導的人。

畢竟,能進州學的,無一不是十幾年來各縣縣學名列前茅之人。

這些州學生哪個沒天賦?可還不都是在州學里苦苦地熬著難以進上舍?

就算你是天才,怎么就能保證半年內就能追上別人小十年的努力?

所以說,想要今年考過州試,去參加那“千年龍虎榜”,名師輔導的加成肯定是必不可少的。

而名師教導到底有多重要,看趙抃教完陸北顧以后,陸北顧的詩賦水平進步有多明顯就知道了.這還僅僅是短期教學。

“如此看來,這小測倒是有必要去認真備考爭取一下了。”

陸北顧心中暗暗思忖。

又等了一小會兒,盧廣宇和另外一名同學也來了。

最后,李磐才姍姍來遲。

“令君到樓下了。”

李磐還沒進門,一桌人就都趕緊站了起來這些合江縣的本地縉紳們消息當然靈通,都知道這位百里侯馬上就要高升瀘州判官了,層次又高了一個等級,自然都不敢怠慢。

所以這場晚宴,說是宴請今年進入州學的五名學子,其實也有討好李磐的意思在里面。

李磐沒穿官袍,身著素色圓領襕衫,腰束革帶,進來看了眼眾人,笑著伸手往下壓了壓。

“都坐吧,不必拘謹。”

有了這話,一眾合江縣縉紳才敢坐下。

看到這一幕,陸北顧在心里感嘆道:“真就是官不言權,字字顯威啊。”

眼見正主到了,醉仙樓也加快了上菜的速度,堂倌們排著隊把菜肴端上來。

肉質酥爛,醬色透亮的紅燒羊肉,還有配著蝦仁、筍片的鮮湯豆腐,以及河蝦等等.

隨后便有識趣的縉紳輕拍手掌,喚來了舞姬助興。

跟妝容服飾清淺的女樂工不同,這批舞姬霎時引得眾人目光流連。

只見四名舞姬上了全套妝容,眉心貼著花鈿,唇上點著淡淡的胭脂紅,襯得肌膚如雪,明艷而不失雅致。

她們統一身著茜色羅裙,裙擺繡著金線纏枝紋,腰間束著杏色絲絳,就這么靜靜地站在門口。

這時,一名女樂工指尖一挑,琴弦轉調,奏起《柘枝引》的曲牌。

舞姬們踏著另一名女樂工的板點翩然入場,廣袖翻飛如蝶,足尖輕點地面時,綴在裙角的銀鈴便發出細碎的清響。

為首的舞姬手執一柄泥金團扇,忽而掩面,忽而斜展,扇面繪的折枝梅在燈火下時隱時現。

樂曲漸急,舞姬們忽作回旋之勢,茜色裙裾如花瓣綻開,腰間絲絳飛揚,竟似江畔驟起的緋色煙霞。

最妙的就是那執扇的舞姬,她倏地收扇俯身,再仰首時,團扇已換至左手,右手卻多了一枝新摘的花兒,順勢拋向席間。

那花兒不偏不倚,正落在李磐面前的青瓷碟邊,引得眾人撫掌輕笑。

而隨著琴聲忽轉清越,舞姬們聚作蓮花之形,廣袖層迭如蕊。

待最后一聲泛音裊裊散盡,她們齊齊斂衽行禮,額間細汗映著燈火,宛如晨露沾花。

舞樂迷人,滿座縉紳都未回過神來。

窗外忽傳來夜航船的梆子聲,混著女樂工的琴聲余音,倒似給《柘枝引》添了天然的尾聲。

“醉仙樓舞姬,果然名不虛傳!”

李磐哈哈大笑著說道。

隨后他又率先拿起酒盞,說了些“州學課業繁重,諸位當勤勉努力”之類的話。

眾人推杯換盞,幾杯酒下肚,自然也都放開了些,互相之間變得熱絡了許多。

窗外暮色漸深,江上漁火點點。

大約喝了一個多時辰,到席終人散時,李磐也是對著五名學生又特意叮囑道:“州學小試在即,白沙先生新任教職,諸位宜早作準備。”

眾人稱是,各自拜別。

而陸北顧卻被李磐單獨留了下來。


上一章  |  大宋文豪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