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生從領悟道經心法開始第二百八十三章、秘辛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仙俠>> 長生從領悟道經心法開始 >>長生從領悟道經心法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八十三章、秘辛

第二百八十三章、秘辛


更新時間:2025年07月26日  作者:執筆初心  分類: 仙俠 | 幻想修仙 | 執筆初心 | 長生從領悟道經心法開始 


沈卿秀翻開《國史》,迅速看完其中的內容后激動的道:“果然是這樣,沒錯,這就是大齊仙朝當初那些遺民所建造的國度,當真是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啊。

金烏宗和天脈宗私下里費盡心思尋找了這么久,卻不曾想最終讓一群孺子揭露了這張神秘的面紗。”

隨后,沈卿秀開始用講解的語言來幫助宋長生進行理解。

原來,在數萬年前,大齊仙朝在血墟界內損兵折將,又經歷了一場較大的動亂,強盛的大齊仙朝就此由盛轉衰。

在幾代人王的努力下,支撐了大齊仙朝兩萬余年,后來,十萬大山的妖族入侵,大虞仙朝也趁火打劫,大齊仙朝陷入了兩線作戰的尷尬境地。

還好這時候位于北邊的大魯仙朝已經覆滅,曾經的幾位重臣為了搶奪資源和地盤打得不可開交,否則大齊仙朝要面對的就不僅僅是面對東西方向的兩個敵人這么簡單了。

大戰持續了數十年,大齊仙朝的有生力量被不斷的消耗,卻仍然看不見勝利的曙光。

這場曠日持久的大戰最終以大齊仙朝最后一位人王駕崩而結束,從上古時期一直傳承至今的強大仙朝就此分崩離析,無數別有用心者開始趁機搶奪地盤和資源。

期間甚至出現了好幾個自立為王的,但這些人最終都被群起而攻之,最終湮滅在歷史長河之下。

而就在這些人為了爭權奪利打得不可開交的時候,大齊仙朝王室僅存的一支血脈帶著仙朝禁衛以及部份忠心的近臣秘密轉移到了此處,進入到了這個被他們稱之為“遺珠”的小世界。

原來,他們早就料到會有這么一天,在很早之前就開始做準備,最終找到了這樣一座法則之力健全,資源豐富的小世界,美中不足的是,它的面積不夠寬廣,不過,作為王室的一條退路卻已經足夠了。

他們事先秘密的往里面遷移了一部分凡人和修士,讓他們在其中繁衍生息,存儲資源。

仙朝覆滅之后,他們便趁機逃了進來。

雖然早有準備,但王室損失十分嚴重,金丹修士更是僅剩一人,根據《國史》之中的記載,他名為齊正桓。

他在“遺珠”小世界的王城之中稱王,成為了大齊仙朝歷史上唯一一位以金丹修為登基的人王,開始休養生息,積蓄力量。

而此刻的大齊仙朝或者說是大齊修真界,則迎來了最為混亂的一段時期,內部征伐頻頻,外部還有妖族和大虞仙朝趁火打劫。

大量的修士隕落其中,無數的凡人成為妖族的血食。

最后,一批又一批勢力被扶持了起來,大齊修真界由此變得穩定起來,元氣開始緩慢恢復。

而處于“遺珠”小世界內的仙朝遺民實力卻不斷被削弱,到最后,除了人王突破金丹期之外,竟然找不出第二位金丹修士,復國自然也就成了奢望。

聽完沈卿秀的敘述,宋長生不由得咋舌道:“這么說來,小世界里面這位人王倒不是偽王。”

沈卿秀微微頷首道:“不錯,他手中有傳國玉璽,又身負王族血脈,確實是實打實的人王。”

“按理來說,他們準備的如此充分,實力也不亞于一方老牌的金丹宗門,怎么會突然覆滅呢?”

根據宋青熙等人在小世界中的所見所聞,那方人族國度應該是猝然毀滅的,即便是將大齊修真界當時所有的勢力全部加起來,也不可能做的這么干凈。

“難道是天災?”

宋長生不由得聯想到了當初的梧桐小世界,也是在域外流星的沖擊下驟然覆滅的,能夠這么干脆利落的毀滅一方國度,應該也只有天災能夠辦得到了。

沈卿秀淺啜了一口香茗,眸光閃爍道:“不是天災,而是人禍。”

“人禍?”宋長生的眼底不由得如此了一抹驚詫,難道是因為什么血祭之類的邪惡秘法?

沈卿秀并沒有賣關子,直接揭開謎底道:“小世界的法則力量雖然健全,但和大千世界相比終究還是有著較大的差距,而齊正桓本人也沒有那般妖孽的資質,這導致他遲遲無法突破到元嬰之境。

于是,他在晚年的時候,做了一件極其瘋狂的事情。”

說到這,她稍微頓了頓,一字一句,語氣肅穆的道:“他竟然打算煉化這方小世界的世界本源,以此來突破元嬰之境。

但世界本源乃是一方世界法則偉力的凝聚,蘊含難以想象的力量,哪怕是傳說中的那些大能者也不敢觸碰。

即便是一方小世界的世界本源,那也不是金丹修士可以染指的。

這么做的后果就是,齊正桓當場隕落,世界本源的平衡被打破,導致小世界法則崩壞,靈力潰散,法則力量化作潮汐,在一瞬間殺死了遺珠小世界絕大部分的生靈,只有少數人得以幸免。

而負責編纂這本《國史》的修士便是其中之一,他清晰的記載了小世界覆滅的全過程。

后來,他和其余幸存者一同收斂尸骨,將其葬入了事先打造的陵寢之中,做完這一切之后,而他也成為了守陵人。

至于其余幸存者的去向,文中并未談及,不過,在我看來,這座洞府應該就是那些幸存者的手筆。”

宋長生聽完后不由得默然,不得不說有點諷刺,一心想要復國的人王最后卻親手摧毀了他的國度,殺死了他的子民,將一方世界化作鬼蜮。

那些凡人到死都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事情。

但他也能夠理解齊正桓當時的心情,眼見自己漸漸老去,國力一天天衰落,他只有去賭一把,否則“復國”就真的只能存在于理想之中了。

只可惜,他失敗了,而失敗的代價卻又是如此的沉重。

雖然說賭狗不值得同情,但宋長生卻還是忍不住為其感到惋惜。

相比于他,沈卿秀看到的卻完全不同,她此刻的注意力已經完全被“陵寢”這兩個字給吸引。

自古以來,王者隕落都需要大量的殉葬品,想要找到失傳已久的傳國玉璽,陵寢是最有可能的地方,只可惜,《國史》之中并未明確記載陵寢的位置。

好在他們還未失去先機,一切都還有機會。

她立刻給趕回來送信的那名落霞城弟子下了死命令,讓他們以最快的速度找到人王陵寢所在地,然后不惜一切代價將那傳國玉璽給帶回來。

見她態度如此堅決和強硬,宋長生不由得有些心癢難耐,能夠讓落霞城以及金烏宗如此惦記,用腳趾頭想想也能知道這塊傳國玉璽不簡單,但更加具體的他就不知道了。

看出了他的好奇,沈卿秀的臉上露出了一抹淺笑道:“大齊仙朝每一位人王都是元嬰真君,你當真覺得這是王室人才輩出的原因?”

宋長生心中頓時一震,心中這么多年的疑惑此刻終于有了答案。

當初他還未成年的時候,經常便泡在藏經閣中翻閱各式各樣的古老典籍,其中就有部分對大齊仙朝歷任人王的記載。

從人皇分國以來,大齊仙朝每一任人王的修為最低都是元嬰真君,他當時還在感慨大齊王室人才輩出,倒也沒有多想,現在看來事情似乎并沒有那么簡單。

而讓眾多強者趨之若鶩的傳國玉璽或許就是其中的關鍵。

但宋長生卻有些不能理解,傳國玉璽應該也是一件法器,一件法器能夠幫助修士突破元嬰期?那未免也太駭人了一些。

另外,天道至公,就算它真的擁有這樣的神奇能力,那么,使用它又該付出多么巨大的代價?

這一次,沈卿秀卻沒有了給他解惑的意思,這些超出認知以及承受能力的東西還是不要過早的知道為好,相比于兩宗一城,現在的宋氏還只是一株幼苗,告訴他們太多不是在幫他,反而是在害他。

傳國玉璽是機緣,更是取禍之道,它能夠讓一方鼎盛的金丹宗門瞬間覆滅,若非齊王城和《國史》都是宋氏發現的,沈卿秀就連這些都不會讓宋長生知道。

宋長生心里也能夠明白沈卿秀是什么意思,他對那傳國玉璽雖然感到眼熱,卻絲毫沒有要與落霞城相爭的意思。

爭不爭得過暫且不論,就算拿到了又怎么樣,總不可能讓他一躍成為元嬰真君吧?

不成元嬰真君,即便是成為金丹真人,身懷重寶也只有一個“死”字。

于是他轉頭看向說前來送《國史》的宋佑河道:“師叔說的你也都聽到了,回去告訴青刑和青熙,讓他們盡快找到陵寢的入口,并派人盡最大努力幫助落霞城奪取傳國玉璽。”

宋佑河的面色微微有些漲紅,他剛才全程參與了旁聽,對遺珠小世界的價值有了更加清晰的判斷,聞言連忙道:“請族長放心,孫兒這便出發。”

“切記,盡最大的努力。”宋長生再次強調了一遍。

沈卿秀微微頜首道:“師侄有心了,此事不管成與不成,落霞都不會忘記宋氏今日的功勞與付出。”

“落霞強則宋氏強,弟子不過是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幫助罷了,更何況,弟子不但是宋氏的族長,更是落霞城長老。”

宋長生點到即止,雙方都是聰明人,相視一笑,心照不宣。

如果傳國玉璽真的在那陵寢之中,落到落霞城的手里無疑是最好的結局,宋氏也能進一步交好落霞城,讓兩家之間的聯系變得更加緊密。

當然,前提是落霞城沒有過河拆橋,卸磨殺驢的想法。

這種可能不是沒有,畢竟傳國玉璽事關重大,若是真的得手,自然是知情者越少越好,再牢固的關系也抵不過“利益”二字。

但宋氏已經在不知情的情況下上了這條賊船,已經沒有他后悔的余地了,只能用這種方式來表明自己的態度。

當然,他從來不會將希望全部寄托在對方的仁慈上面,他必須要還要做另一手準備……

當宋佑河將宋長生的話帶給宋青熙之后,她卻不禁微微搖了搖頭道:“此一時彼一時,王城太大了,天脈宗和天劍宗修士都已經發現了它的存在,前不久落霞城弟子和天脈宗還發生了沖突。

現在四家弟子齊聚,水已經被攪渾了,就算找到了陵寢,這份機緣到底會落到誰的手里已經不是咱們兩家能夠控制的了。”

“嘖,攪渾了好啊,水渾才好摸魚呢,那玩意兒本來也跟咱們沒關系,要不是族長讓咱們盡全力配合落霞城,我都想返回家族了。”

宋路潼倒是看的分明,管它什么傳國玉璽不傳國玉璽的,反正都跟宋氏沒關系。

他們這次的收獲已經夠大了,雖然武庫的收獲不盡人意,但他們卻從別的地方找補了回來,賺的盆滿缽滿,幾乎相當于其余幾家的總和。

在他看來,宋氏根本沒必要跟他們摻合這些事情,激流勇退才是王道。

等將這些收獲消化完畢,宋氏的綜合實力至少能夠翻一倍。

宋長生何嘗不知道這一點,但他也是沒辦法,落霞城是不可能讓他們在這個時候下船的,只能一條道走到黑了。

不過,摻合也要分怎么摻合。

他對宋青熙等人下的命令是盡最大的努力,而不是不惜一切代價,這其中還是存在著很大的操作空間的,他相信宋青熙能夠領會他的意思。

實際上,宋青熙也確實理解了,她先是拜托宋路潼帶著宋佑麟以及這次在王城之中的所有收獲退出小世界,然后便帶著其余人和連思雨合兵一處,開始對王城進行地毯式的搜索。

天脈宗和天劍宗修士雖然尚不知道陵寢和傳國玉璽的事情,但他們卻清楚王城之中蘊含著機緣,是故,兩宗弟子一直有意無意的跟在宋青熙等人的周圍。

對此,連思雨亦是無可奈何,王城是無主之物,她總不可能趕人吧,那豈不是此地無銀三百兩?

失去了先機就只有各憑本事了。

近百人搜索了十幾個時辰,最終還是宋青熙從宋佑福找到的輿圖上面發現了些許端倪……


上一章  |  長生從領悟道經心法開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