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殿之內,韓琦話音落下。
葉梟也下定了決心。
暫時壓下此事,保密!
環顧所有人,葉梟輕聲道:“今日之事,朕不希望傳揚出去!”
“陛下放心,我等一定不會泄露此事!”
眾人齊齊躬身對他們來說,保守秘密,嘴嚴,是最基本的事情。
能夠爬到這個位置。
基本上沒有大嘴巴的。
當然,葉梟也很相信這一點。
就在葉梟準備讓眾人退下之時,范朝卻站了出來!
“陛下,臣有一個提議!”
“你講!”
“陛下可以不宣揚那人皇鼎之來歷,也不要將這些上古密辛讓尋常人知道,但是陛下可以宣揚關于陛下設立的功績金榜。”
葉梟輕輕捻動手指,這一點,他還真沒想到。
但是他馬上就理解了其中的好處。
果然,下一秒,范朝繼續說道:“陛下,三國固然聯盟,但是實際上,各國都有各國的心思,陛下將來想要一統人族,吸引更多他國人來投,就是對他們最大的削弱!
如今人族大部分有生力量雖然匯聚在前線!
可是這些人中,很多人并不是朝廷中人,而是江湖高手!這些人呢,說白了,對自身修為,勢必是更加看重的!
陛下設立的功績金榜也好,還有海元石等對修煉有所助力的好處,都可以去往其余兩國宣揚!說不定就有一些高手,因為這些好處前來!
而對一些出身低微,不受重視,修煉資源匱乏的百姓而言,他們就是拿命在博自己的修煉前程,這些人也同樣會考慮的更加細致!
咱們派出人手,一方面呢,宣揚陛下神異,有天地忽悠!可立功績金榜,另外一方面,就是宣揚這些實打實的好處。對咱們而言,不會有任何害處。”
“此事準了!便交給你去做吧。”
葉梟揮揮手,定下此事,直接交給了范朝。
這種事情,不需要他過多操心。
若是這點小事都辦不好,那就別干了。
范朝頓時欣喜。
說實話,他不是那種跟隨葉梟特別早的人物。
在葉梟集團中,屬于后來者。
因為主導了青州投降,甚至因此失了家眷,他算是成為了朝廷高層之一。
但是他很清楚,他能在這個議事團體中。
一方面是因為功績,另外一方面,也是葉梟在做給別人看,犧牲極大,立下功績之人,必然會給予更多的信任和機會。
可是機會有了,能不能在團體中立住腳,嶄露頭角,那就看他自己了。
現在,朝堂之上,蘇銘軒依舊是位高權重。
但是所有人都能看出來,他很多時候,會故意放權,也會主動交出一些事情的處置權限,給與朝堂上一些年輕臣子試煉的機會!
其中韓琦,劉恒,都是重點關注培養的對象。
可是對于范朝而言!
他可不會因此就放棄向上攀爬的機會。
他同樣想要相位。
想要那個位置,他知道,就必須更加努力的表現。
也必須更加主動的去做事情。
他聽到葉梟將事情交代給他,頓時大為欣喜。
“多謝陛下!”
其實朝堂之上,很多事情就是這樣,誰提出來,便由誰去負責。
否則事情做好做壞了,功績責任到底算是誰的?
而此時,一旁的韓琦目光閃動。
他感覺到了,范朝那種想要表現的心思!
其實真說起來,范朝對比他而言,年紀更大一些,也更加成熟。
在朝中名聲人望,也更高一些。
說實話,明眼人都能看出來蘇銘軒在培養后繼之人。
同樣呢,很多大臣,其實是摸不準葉梟心思的。
他們未必心服,也未必沒有其他心思。
只是不敢表露出來。
很明顯,范朝不在這之列。
葉梟也注意到了下面幾人的一些微表情。
對他來說,觀測這些事情,再簡單不過。
但是葉梟,并不在乎!
說白了,韓琦的確是跟著他最早的人,也頗有功績。
同樣呢,能力也不差。
但是這相位,還真就不一定給他。
包括劉恒,包括范朝,葉梟其實并不排斥任何人上位。
畢竟很多事情,還可以慢慢去看。
帝王權術。
最重平衡。
而忌憚一家獨大。
因為一旦形成一家獨大的層面,一方面容易讓臣子心生懈,另外一方面,也容易讓臣子沒有危機意識。
做事情容易糊弄。
就比如眼前這種情況,韓琦、劉恒、范朝,三人都想要表現自己。
那他們做事情的勁頭就不一樣。
范朝渴望權勢。
可是葉梟卻并不排斥這種渴望。
說白了,權勢這種東西,誰能不愛?
若是心如平湖,不起波瀾,反而不好掌控。
葉梟只是微微一笑,便揮手讓眾人離開!
很快,消息就在楚夏兩國傳開!
“聽說了嗎?那乾國皇帝,立下了功績金榜,凡屬上陣殺妖,都在金榜內有名有姓,能得到修為獎勵呢!”
“我怎么聽說,有人不止是得到了修為獎勵,還有武道領悟。”
“是是是,我也聽說了,好像是乾國什么姓孫的武者,家傳棍法,因此領悟出了一門絕技!”
“那乾國皇帝為何能做到此事,我夏國帝王,為何做不到?”
夏國境內!
一些消息不脛而走。
其實對于那些進入妖族戰場之人,此時還沒有什么影響。
可是對于許多還未曾上戰場的人,聽了這些消息,內心可就很難平靜了。
“可不是嘛,聽說人家乾國還給發放一種叫做海元石的海中礦石!能幫助修煉,咱們可好,除了一些酒肉銀錢,哪里有半點修煉資源!”
“哎,就是啊,都是為人族作戰,這差距也太大了。”
“都是一樣拼命,真是沒法說。”
人就是這樣,不患寡而患不均。
大家都少,沒有問題!
可是自己少,別人多,那就是問題。
特別是干著提著腦袋拼命的活,誰愿意比別人少半分?
范朝提出宣傳的這一點,也就是在放大楚人和夏人心中這種想法。
甚至此時,未曾被派往前線的游冀北在聽著眾人議論之時,內心也多少有些不舒服。
他一聲長嘆,沒有去打斷那些江湖人士的議論。
而是裝作沒聽到,只是這心中想法,卻有些波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