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良程氣得心口一陣陣發痛。
于照安趕緊將人扶住,“李相,你可要撐住啊!朝廷不能沒有你,天下不能沒有你。”
“李相千萬撐住。”
“爾等狂徒閉嘴,休要胡言亂語。陛下即將入殮,爾等速速退去。”于照安拿出右相的派頭,厲聲呵斥。命令守衛將趙明橋一干人統統趕出去,趕出太極宮,趕出皇宮。
陛下薨逝,三大營繼續包圍皇宮已經毫無意義。是時候安排三大營退出京城。
之后后續皇位繼承人的選拔,于照安眉眼微微一掃,垂眸思索,這篇文章究竟該怎么寫。
李良程被安排下去歇息。
宮人上前為老皇帝入殮。
后宮嬪妃們聽到敲鐘,紛紛趕來,卻都被攔在了殿門外。并被告知,等天亮直接去靈堂哭靈,不必在寢殿聚集。
嬪妃們不服。
奈何他們當中,沒有誰屬于真正說話有份量的人。
老皇帝沉迷修仙,多年不進后宮。就算進后宮,也只是吃吃飯游玩而已,已經許久不近女色。后宮一干事務,向來都是幾個嬪妃商量著處理,至今沒分出誰大誰小。
最最關鍵的是,王爺皇子們看似都有機會爭奪皇位。這個時候身為皇子們的母妃,若是跳出來,一個不好,就給兒子爭奪大位增加障礙。
在后宮多年,沒有蠢人,略一思量,嬪妃們就放棄了爭吵,決定先聽從朝臣的安排,按兵不動。等看清楚局面再出手也不遲。
反正,眼下看起來,機會均等。
一動不如一靜!
朝臣們考慮皇位繼承人,自不會忽略外戚這一重要因素。
外戚,后宮嬪妃,有時候就是決定勝敗的重要因素。
“于相還沒歇息嗎?”
“今晚如何睡得著。千頭萬緒,需得細細思量。”
于照安看著不請自來的陳觀復,“陳世子半夜不睡,又是為何?”
“下官來找于相,是為了三大營退兵一事。此事,下官愿意出面。”
“自該由你出面。”于照安很痛快,當即批了條文,等天亮后,陳觀復就可以拿著批示的公文出宮。
陳觀復一頓保證,定將事情辦妥。
接著他遲疑一二,“陛下突然薨逝,令人措手不及。皇位空懸,若是不及早確定皇位繼承人,恐怕京城難以安定下來。”
“哦!聽這語氣,陳世子莫非已經有了主張?”
“主張談不上,只是有一點淺見。”
“說來聽聽。”于照安也想看看,陳觀復能說出什么花來。
陳觀復斟酌一二,“這幾日,下官一直在思量,兩年之內,京城接連震動,背后都涉及到正統二字。正統一破,人心就散了。人心一散,就要生亂。如今陛下薨逝,下官以為,朝廷理應撥亂反正,再立正統。”
于照安有些意外,“這是你父親平江侯的意思,還是你個人的想法?”
陳觀復輕聲說道:“我現在代表侯府。”
言下之意,他的意思就是平江侯的意思,也是勛貴們集體意志。
于照安曲指輕輕敲擊桌面,“張國公他們,也是如此?”
“差不多。大家堅持認為,必須借此機會再立正統,恢復天下信心,讓天下都知道朝堂的決心,新朝的決心。”
“這……”于照安沒有急著表態,“此事我需要時間考慮。”
“理當如此。”陳觀復說完正事,當即起身告辭。
等人一走,于照安一個自言自語,“真有意思。勛貴當初不肯保忠王,如今回過頭來又要替忠王出面。這牌打的,敢情是要故意折騰一番嗎?”
朝堂上下內外,有誰能被稱之為正統二字?
唯有忠王殿下,昔日太子。
他是當之無愧的正統。
原配嫡后所出,老皇帝唯一的嫡子。自幼接受帝王教育,被眾多大儒稱贊,夸其品性端方,良善,擅納諫,學問扎實,體恤下屬,了解民間疾苦。恨不得將一切溢美之詞都用在他身上。
就是這么一個,被眾多大儒教導出來的太子,在沒有犯大錯的前提下,說廢就廢。廢太子簡單,正統被毀才是大事。
這一年來,無數人心心念念著正統二字。眼看老皇帝過世,正統得以恢復,已經有無數人按耐不住,蠢蠢欲動,要搞一波大的。
陳觀樓在天牢歇息的時候,突然聽到皇宮方向傳來的鐘聲,蹭的一下,就從床上坐了起來。
來不及跟手底下的人說一聲,直接翻越房頂,朝著皇宮方向飛奔而去。
皇帝薨逝!
皇帝竟然死了!
他躲在皇宮一角,望著徹底醒過來的皇宮,望著燈火通明的太極宮。
皇帝特么的死得也太突然了吧。
難道潘娘子下毒成功了。
觀察了一會,看不出具體的問題,他果斷回到天牢。
天牢獄卒都被鐘聲驚醒,大家三三兩兩聚在一起,人人面色復雜,不知該喜該悲。
陛下死了!
被朝臣們唾罵多年的老皇帝,就這么突然過世。
“大人,眼下該怎么辦?”幾個班頭湊上來,請示道。
陳觀樓斟酌一番,“在三大營正式退出京城之前,一切照舊。陛下過世,很快就是新皇登基。無論誰來當皇帝,首先就是要查祭臺爆炸案,必須給天下人一個交代。都準備好了,天牢即將迎來一波大的。”
“陛下沒立下繼承人吧。”
“太子都被廢了,哪有什么繼承人?”
“那誰來當皇帝?”
“誰當皇帝還說不準,一天兩天之內肯定討論不出來。三大營不知道會不會退出京城。”
獄卒們議論紛紛,開始猜測哪位皇子王爺有機會問鼎皇位,繼承大寶。
當肖金問陳觀樓誰會當皇帝,陳觀樓隨口說了一句,“說不定忠王殿下這回能翻盤當皇帝。”
“忠王怎么可能,他都已經被廢了。”
“才被廢一年,朝中大把的人支持他。如果今天,忠王已經被廢十年八年,我可以肯定皇位跟他沒關系。區區一年,無數人還沉浸在他被廢的悲痛中,這個時候其實最好爭,天時人和都有,就差個地利。那幫東宮屬官,外加朝臣,自會替他補上缺的那一環。”
“還能這么玩嗎?沒聽說廢太子還能翻身的。”
“哈哈,各朝有各朝的稀奇事。大乾朝創造幾個稀奇事,不出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