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這種東西我華夏大地自古以來就有,多生長于南方各地。
李慎很早之前就知道,只是李慎不知道在唐朝已經開始形成了規模種植。
而且還被作為貢品送入宮中。
李慎有些納悶為啥自己這十來年也沒有吃過甘蔗,別說吃,看都沒有看過。
“石頭,你在宮里這么久,你見過昆侖蔗么?”
納悶的李慎看向石頭詢問。
石頭點了點頭:
“王爺,奴婢見過。”
“啥?你都見過?那你們呢?”聽到石頭見過,李慎不信邪的回頭問春香冬梅。
兩個婢女也是點點頭。
“王爺,奴婢們也見過。”
“你們也見過?就和著本王沒見過是吧。
那也就是說,這昆侖蔗確實是貢品,入宮后都被分食了,沒有本王的份是吧?”
李慎歪著腦袋,瞪大了眼睛,他有些心疼。
自己每次入宮都會帶很多禮物,哪一樣不是最好的,可是自己連一根甘蔗都分不到。
自己的老爹也太摳門了,果然自己庶出的身份永遠也改變不了。
真的沒有想到自己這么多年來的付出,換來的是還是冰冷的家庭,和一個無情的父親。
李慎感覺很委屈,也很悲傷,自己的付出到底是為了什么。
書房中充斥著李慎的悲哀情緒。
所有人都能夠感覺到紀王在暗自神傷。
只是他們不知道紀王傷心的點在哪里,難道就是為了沒吃到昆侖蔗?
“石頭,那我母妃吃到過昆侖蔗么?”李慎強裝鎮定問道。
“回王爺,貴妃娘娘肯定是吃到過,而且每年都有份額。”
還好,自己的老媽還有,算他還有些良心。聽到石頭的回答,李慎心中安慰了許多。
只是想起自己沒有吃到甘蔗,心里又開始難過起來。
此時他也無心在談事情,對著王玄策吩咐道:
“玄策,本王想要做糖的生意,你派人去打聽一下,昆侖蔗多分布在什么區域。
哪里的最適合大規模種植昆侖蔗,本王希望全大唐的百姓都能夠吃上糖。”
“王爺是想要制糖?”聽到李慎的話,王玄策反問道。
“沒錯,現在的糖價格太高,就跟當初的香料一樣,都是王公貴胄專享。
本王希望可以增加產量,讓更多的人能夠吃的起,順便在賺一波錢。”
李慎點點頭。
“王爺,若是想要制糖,這昆侖蔗恐怕不行。”王玄策說了一句讓李慎意外的話。
“不行?”李慎有些驚訝,甘蔗不就是用來制糖的么?
既然甘蔗已經在大唐這么成熟了,不應該不知道這一點。
“玄策,這制糖一道,恐怕你并不了解。昆侖蔗就是做糖的。”
李慎猜測著王玄策雖然飽讀詩書,但也不是什么都會,估計他也不會制糖。
王玄策聽后行禮道:
“王爺,臣說的是昆侖蔗不宜制糖,但除了昆侖蔗還有其他兩種,
孟詵《食療本草》中有云:蔗有赤色者,名昆侖蔗。色白者名荻蔗、竹蔗,以蜀及嶺南者為勝。
荻蔗,白色,節疏而短細,堪啖或作糖稀。
竹蔗,顏色似竹,綠嫩薄皮,味極醇厚,專用作霜。
昆侖蔗,赤色,止可生啖,不堪作糖。
這其中竹蔗制糖最佳,多產于劍南道蜀地益州府,梓州府,綿州府一帶。
而嶺南種植比較雜,但面積最廣,所以才說嶺南者為勝。
荻蔗,昆侖蔗更適合生啖,制糖口感不好。”
王玄策說完看向李慎,只見李慎呆呆的看著他,張目結舌。
過了好一會李慎才閉上自己的嘴:
“玄策,你是不是把大唐所有的書籍全都看過一遍?這種奇聞雜談你也知道?”
李慎真的是由衷的佩服,自己都不知道的事情,王玄策居然知道。
看來多讀書是有必要的,至少能讓你裝X的時候更加順利一些。
說實話,李慎真的不知道,原來甘蔗還分品種的,他以為甘蔗都是他吃過的那種。
沒想到吃的和做糖的不一樣居然,真是活到老學到老。
“王爺說的哪里話,臣也是無事之事喜歡看看書而已。
這還要多謝王爺才是。”王玄策謙虛道。
“多謝本王?啥意思?”
“啟稟王爺,紀王府的藏書閣之中,存儲了海量的典籍和民間雜談。
朝廷里的所有書籍包括農耕紡織等等一應俱全。
所以臣才有幸能夠閱覽如此多的書籍。”
“啥?紀王府還有藏書閣呢?”
李慎突然感覺這個世界好陌生啊。怎么自己什么都不知道。
這不符合自己穿越者的設定啊,從甘蔗到藏書閣,自己是一點都不知道,這日子沒法過了。
“石頭,藏書閣的事你知道么?”李慎又問自己的跟班。
“這個.....”石頭有些猶豫。
“說實話。”李慎怒斥。
“回王爺,藏書閣奴婢也知道,就在王府的東側,挨著公主府那里,”看到李慎生氣,石頭連忙回道。
“怎么本王什么事都不知道呢?”李慎是真的惱怒了。
這么長時間以來,李慎一直以為自己運籌帷幄,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
沒有想到在自己眼皮底下的事情自己都不知道。
“這個.......王爺,其實藏書閣還是王爺下令建造的,以后數年時間了。”
石頭猶豫再三還是解釋道。
“本王讓建的?”李慎有些驚訝,他一點印象都沒有,紀王府太大了,很多地方他還真的沒有去過。
李慎抓頭掃視了一圈自己的書房,這里的藏書就有一百多冊,數百卷。
九成以上李慎都沒有看過。
這些書全都是各種經典,用來彰顯自己有文化,自己多么才華橫溢,博覽全書。
李慎有些納悶,自己那個時候是怎么想的,這里的書都沒有看完呢,還修了一座藏書閣。
自己是不是有些太高估自身的修養了,他哪有那自覺,沒事看書啊,聽書都能睡著。
只不過此刻他還得繼續裝下去:
“啊....沒錯,是本王讓人建的,本王自幼喜愛讀書,尤其是各類的經典,每日手不釋卷。
俗話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本王能有如此家業,也都是喜愛讀書的緣故。”
李慎李世民相關、、、、、、、、、
就在你最值得收藏的
閩ICP備1603715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