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小閑王第1735章 勸百姓生孩子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貞觀小閑王 >>貞觀小閑王最新章節列表 >> 第1735章 勸百姓生孩子

第1735章 勸百姓生孩子


更新時間:2025年06月26日  作者:悟途  分類: 歷史 | 傳統歷史 | 悟途 | 貞觀小閑王 


正當李世民沾沾自喜的時候,原本一本正經的場面,突然就變了畫風。

李慎一句還要開枝散葉打破了李世民剛剛所有的幻想。

剛才他還在想李慎是長大了,知道為朝廷分憂。

也知道辦一些正事了。

現在他覺得自己真是想多了,這個混賬東西,居然在談國事的時候,談論自己生孩子。

還什么眼下最重要的任務。

“混賬東西,身為皇子你不想著如何為我李唐分憂,整日就知道貪圖享樂。

難道國事還沒有你生孩子重要么?”

放下茶杯,李世民大聲訓斥起來,都恨不得上去踹兩腳解解氣。

李慎被呵斥后卻不以為意,他都習慣了。

反而理直氣壯的開口道:

“阿耶,這話就不對,兒生孩子不也是為了我李家開枝散葉,人丁興旺。

人多了,才能夠出現更多有才華的子弟。

再說了,生孩子就是國事,如今我大唐也就一千多萬人口。

這么點人怎么夠?

只有生孩子,才能夠增加人口,人口多了,勞動力就多了,可以做農耕,開荒種田。

可以做工匠,修橋鋪路,可以做府兵,開疆擴土。

阿耶,你說若是我們的人口翻十倍,我們大唐將會多么強大。

能夠出多少的人才啊。”

人口是第一生產力,人口少生產力就會降低,農耕社會生產力很重要。

聽到完了李慎的謬論,李世民卻是不屑一顧,這個道理他難道不懂么?

“哼,朕難道不知道人口的重要么?這還用你說?

就算再需要人口,我大唐也不缺你紀王府那幾個。

你就不要整日說忙著生孩子了。

有時間你就入宮跟你大哥聊一聊,把你的一些想法說出來,別管對不對,借鑒一下也好。

不要成天一副紈绔做派,你是親王,不是紈绔頭子。”

李世民冷哼一聲開始教訓起李慎。

李承乾聽完李慎的話也在跟著沉思,片刻過后才抬頭對李慎問道:

“十弟,人口確實重要,但應該如何勸導百姓生孩子呢?”

“這個問題問的好,眼下就是生孩子的最好時機。

如今我大唐一片盛世景象,糧食充裕,朝廷不僅要勸農,還要勸生孩子。

這樣十幾二十年以后,就會有大量的男丁,他們可以做很多的事情。

我倒是想到了一個辦法,就是不知道可不可以?”

聽到李慎說有辦法,就連李世民也好奇起來,朝廷下發過勸農的公函,可真沒有發過勸生孩子的公函。

以前是因為糧食不足,現在糧食充足,而且還很富裕,百姓理所當然的會生孩子。

朝廷從來都沒有管過。

“十弟,說說什么辦法?”李承乾趕緊問道。

“阿耶,大哥,我想的辦法其實很簡單,給好處。”

“給好處?莫非你先說給錢財?”李世民皺起眉頭,朝廷現在是有錢了,可也架不住往外給啊。

李慎知道李世民誤會了,連忙搖頭:

“不不不,給錢財可不行,那得多少錢啊?

我的意思是生孩子減稅。

我們大唐有租傭調三種,朝廷可以根據情況適當的減免。

比如說從今年開始,生一個孩子,我們減一點租,或者傭和調。

一直到孩子成年分田為止,也相當于朝廷出一部分錢幫百姓養孩子。

這樣做不但可以增加百姓生孩子的積極性,更重要的是方便朝廷記錄人口。

我早就說過,現在朝廷做的人口記錄不夠完善,只知道有多少戶,具體多少人都不知道。

朝廷應該知道大唐到底有多少人口,男人多少,女人多少,成年人多少,孩童多少,老人有多少。

這樣我們才能夠知道,大唐有多少的勞動力。

若是再細致一點,比如年齡的劃分,有多少讀書識字,有多少人會手藝那就更好了。”

李慎在侃侃而談,李世民和李承乾靜靜聆聽。

待李慎說完,兩人還在思索,片刻過后,李世民抬頭說道:

“高明,把剛剛老十說的話寫下來。”

“是,阿耶。”李承乾答應一聲,坐到龍椅上,揮筆疾書起來。

“那個...阿耶,沒有這個必要,兒就是信口胡說的,對與不對還不知道呢。”

看到這么鄭重,李慎反倒覺得有些不好意思了。

自己哪里懂什么治國之道,說的都是后世的一些基礎而已,是個人都知道。

沒有想到李世民竟然這么重視。

“朕倒是覺得你說的有幾分道理,大唐如今一片欣欣向榮,這十余年來,人口增加了很多。

現在國泰民安,糧食充足,正是添丁的時候。

是要做的精細一些,不然等以后人多了,想要記錄就更加困難。”

李世民沒有理會李慎的謙虛,他覺得李慎說的有道理。

上千萬人口,至少你要知道有多少男丁吧。若是以后遇到強敵,也知道自己這邊有多少人能上戰場打仗。

“可是阿耶,若是要做到十弟說的這么細致,就需要很多的人手。

地方衙門恐怕人手不足。”

李承乾一邊寫,一邊發表自己的見解。

“阿耶,我們這些年不是取士了很多人么,我們可以擴大取士,讓一些讀書人去做小吏。

人才我們可以按照人才的方法培養,但全國這么多讀書人,總有一些人是無望入士的。

我們可以給他們一個機會,從小吏做起。”

李慎立刻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讀書人越來越多,可能考中功名的一共就那么幾個,能夠做上官的更少。

弘文館里已經養了一批人了。

最主要的還是大唐的推舉制度還在,就算考到功名也不一定能夠當官。

很多人不用考功名,利用推舉的名額也能入士,

推舉制度可了不得,李慎舉得這就是朝廷最大的BUG。

官員,貴族都有一定的名額,甚至還包括地方州縣每年也有一定的名額。

這還不算,還有一種叫昭薦,也叫明鑒。

詔薦是朝廷繼續人才時的一種手段,皇帝為了得到某一官職的人才,下詔要求大臣薦舉人選。

比如有個什么事需要人去辦,無論是打仗也好,還是修宮殿也罷,就缺一個人。

皇帝就會讓大家推舉,然后經過審核選拔,最后入士。

(本文論點劇情需要,僅代表主角觀點,跟作者沒有關系。)

李慎李世民相關、、、、、、、、、

就在你最值得收藏的

閩ICP備16037155號1


上一章  |  貞觀小閑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