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撿到東皇鐘,重鑄妖天庭!第572章 真金角遇上“假金角”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仙俠>> 洪荒:撿到東皇鐘,重鑄妖天庭! >>洪荒:撿到東皇鐘,重鑄妖天庭!最新章節列表 >> 第572章 真金角遇上“假金角”

第572章 真金角遇上“假金角”


更新時間:2025年08月29日  作者:點墨金蟬  分類: 仙俠 | 神話修真 | 點墨金蟬 | 洪荒:撿到東皇鐘 | 重鑄妖天庭! 


天界。

三十天層,浩渺無垠,云蒸霞蔚,氣象萬千。

孫悟空一路踏云而行,風風火火,穿宮越殿,過闕登樓。

一路上,所遇的守殿神將、巡天仙官,一見那道肩扛金箍棒、氣勢飛揚的熟悉身影,無不神色肅然,躬身垂首,口中連連唱喏:

“參見大圣!”

“大圣安好!”

天界規矩森嚴,等級分明,以下犯上是大罪。

縱然有些神仙私下里或有微詞,然在這公開場合,在這眾目睽睽之下,皆不敢對齊天大圣有輕慢不敬之辭。

孫悟空咧嘴嬉笑,毛茸茸的爪子隨意一揮:

“免禮免禮,都忙你們的正事去!”

言罷,孫悟空又一路橫沖直撞,如疾風般穿梭于瓊樓玉宇之間,所過之處,流云翻涌如浪,仙氣紛紛退避,似皆懼其威勢。

終至三十天層深處。

但見前方云海翻騰,似有巨龍隱于其中,攪動風云,氣象陡變。

一座宏偉絕倫、飛檐斗拱纏繞著億萬載不散七彩祥云的森嚴神閣,拔地而起,巍然懸于虛空!

那閣樓通體籠罩在迷離的七彩寶光之中,虛實難辨,神異非凡,僅僅是遠遠觀望,便已令人目眩神迷。

閣門之前,數名金甲神將,手持門板般厚重的巨闕仙劍,按劍而立,身形挺拔如峰巒矗立,一股肅殺之氣彌漫開來,凜然不可侵犯。

然這些神將的神目瞧見孫大圣親臨,臉上肅殺之氣瞬間消散,無比恭謹地撤步讓開,合力打開那霞光四射的重重禁制大門,唱喏之聲洪亮:

“恭迎大圣法駕!”

“大圣千秋!”

孫悟空滿不在意地擺擺手,笑道:

“不必多禮,我今日帶個新認識的朋友一起過來逛逛。”

“還望通融一二。”

言罷,孫悟空招呼身旁的蕭辰一步踏入。

那些守門的金甲神將,從蕭辰的仙官腰牌上一掃而過,識趣的沒有多問。

穿過如水波漣漪般蕩漾流淌的光幕結界,樓閣的核心處隱現眼前。

孫悟空對此地熟稔無比,幾步上前,“吱呀”一聲便掀開了仙絲門簾,推開了那扇刻滿玄妙道紋的沉重烏木大門。

豁然間!

眼前天地驟變!

門后并非雅室華堂,而是一片開辟于仙家妙法之中的獨立小世界!

三十天層的深處,玉京天寶闕市。

但見瓊臺玉閣,于流轉不息之七彩云霞間層巒迭嶂,錯落有致,此等天上宮闕,人間難尋。

有長虹臥波,勾連八方亭臺,連接起這仙家盛景之各處。

氤氳的霞光猶如實質的綢緞錦帛,在空中緩緩流淌,與無處不在、沁人心脾的奇香交纏不休。

瓊樓玉宇錯落浮空,亭臺水榭點綴其間,奇花異草釋放著醉人清香。

“天王……”

“元帥……”

“真君……”

眾多仙家身影流連其中,或身披瑞靄,于玲瓏玉臺高談闊論,論道談經,言辭間盡顯仙家智慧;或三兩成群,于飛閣瓊樓間品茗笑談,談笑風生,逍遙自在。

閣樓仙殿鱗次櫛比,匾額仙文熠熠生輝。

“太白閣”——篆字古樸蒼勁,丹霞之氣隱隱浮動,很明顯就是太白金星的。

“水德閣”——匾額以碧波為紋,絲絲縷縷的水汽蒸騰如煙,氤氳縹緲,定是水德星君無疑。

“瘟神閣”——森然陰氣撲面,周遭隱有慘綠煙霧繚繞,生人勿近的氣息昭示著瘟癀大帝的權威。

“財神殿”——金光萬道,瑞氣千條,璀璨的寶珠光芒幾乎刺得人睜不開眼,似那金山銀海,不是財神爺趙公明的寶殿還能是誰?

仙鶴振翅清鳴掠過云端,靈龜馱著寶匣悠哉巡弋街市。

“這個仙果殊為不凡,與我有緣……”

“這個丹藥,我剛好有些需求,正合我意……”

“真君,好久不見了……”

高階之仙官神使穿梭其間,或交換稀世靈材,目光如炬,挑選著珍貴之物;或品評無上道法,神情專注,探討著修仙奧秘。

真是好一派仙家繁華盛世!

此處。

仙丹靈藥、神鐵材料、仙禽靈獸、玉符寶瓶、奇花異果……各種奇珍異寶陳列其間,琳瑯滿目,寶光璀璨。

當然,也有一些法寶和兵器。

只是,以蕭辰如今的眼力,這些擺在明面上的物件,九成九只是尋常的后天法寶,早已難入法眼。

天界最好的兵器和法寶,大多出自太上老君和魯班大師之手。

而天界的高階法寶,大多都是玉帝親賜的。

比如卷簾大將的降妖寶杖,便是由魯班大師親手所鍛,待其官拜卷簾大將軍之日,玉帝親授以示榮寵。

而天蓬元帥的兵器—赫赫有名的“上寶沁金耙”,更是太上老君親采天材地寶,于八卦爐中精心熔鑄而成,原是用來鎮守凌霄丹闕的無上神物!

后被玉帝于敕封天蓬元帥大典之上,欽賜天蓬元帥此耙,以為其御節儀仗,彰顯威儀。

當然了。

如孫悟空那隨心如意、能翻江倒海的如意金箍棒;真武大帝蕩滌群邪、席卷乾坤的皂雕旗;東華帝君斬妖除魔、劍光通玄的先天純陽劍……

這些頂級法寶兵器乃是修行者的半條命,一般都會緊緊攥在手中,不會輕易拿出來交易。

不過在這玉京天寶闕市,有幾件法寶也還行。

閑逛之間。

“猴子,那個、那個……”

蕭辰也沒閑著。

他一邊不動聲色地“欣賞”把玩,復制法寶。

一邊借著孫悟空的面子,換了幾件合心意的玩意兒,以及一些珍稀的煉器寶材與蘊含天地精粹的奇異仙果。

“木德星君,好久不見了……”

“你這老道,可別誆騙俺老孫……”

孫悟空心領神會,笑嘻嘻地上前攀談,三兩言語間,便將蕭辰所需之煉材異果換到手中,盡顯齊天大圣之幾分薄面與威風。

孫悟空與蕭辰正信步閑游于這流光溢彩的天街寶市,感受著熙攘中的神仙逍遙。

忽然。

前方人群傳來一陣輕微騷動,引動了孫悟空和蕭辰的注意。

孫悟空和蕭辰定睛一掃。

只見兩位身著道袍、頭頂梳著雙丫髻的伶俐小道童,正背著手,悠然踱步于這仙氣盎然的天街之上。

其中一人,眉眼清亮,身著一襲光華燦燦的金色道袍,如同初生驕陽,銳利逼人,周身透著一股子蓬勃英氣。

另一人,容貌秀雅,則披著一襲素凈如雪、皎潔無瑕的銀色道袍,氣質溫潤平和。

奇異的是,二人所過之處,即便是那些老成持重的攤主、精于世故的星君門下的掌柜,也俱是微微頷首致意,神色間隱帶敬意,足見其身份在丹闕之中地位超然。

“咦?”

孫悟空腳步微微一滯,一雙金睛瞇了起來,閃動著驚訝光芒:

“這不是那金爐、銀爐兩個小娃么?”

“怪哉!”

孫悟空低聲嘀咕,抓耳撓腮:

“丹元大會火燒眉毛,就在眼前啦,八卦爐前正是添火扇風、熬煉金丹的緊要關口。”

“這倆小童兒怎的不看爐子護法,倒有閑情逸致在此逛市?稀奇,真真稀奇!”

蕭辰聞言,心中一動,目光定定地落在那金袍童子的身上:

“金爐童子、銀爐童子……”

“換句話說,這不就是西游世界中那原本的‘金角大王、銀角大王’嗎?!”

好巧!當真是——李鬼撞上了李逵!

只是,此時此刻。

究竟……誰是李逵?

誰又是李鬼呢?

蕭辰聞言,心中一動,再次向孫悟空確認道:

“猴子,你說這金爐童子和銀爐童子……莫非就是兜率宮中,太上老君座前,那看守金爐與看守銀爐的兩位仙童?”

“正是他們。”

孫悟空撓了撓脖子上的金色毫毛,篤定地補充道:

“往日俺老孫去兜率宮,尋那太上老君那個老倌兒蹭茶喝、討金丹吃。”

“俺十回倒有九回能瞧見這倆小娃在那兒添火扇風哩!錯不了!”

蕭辰聞言,再次抬眼,目光如鉤,細細打量著那對氣度不凡的道袍童子:

“這……金角大王,正主兒來了。”

依據《西游記》的原劇情,眼前這兩位仙童,才應是那平頂山蓮花洞威名赫赫的正牌金角大王與銀角大王!

西行路上,觀世音菩薩向太上老君借了金爐童子和銀爐童子,送他們在下界托化妖魔,考驗唐僧師徒的取經真心。

這金爐童子和銀爐童子占了平頂山,化名為“金角大王”和“銀角大王”,各持諸多法寶,和孫悟空賭斗,阻撓唐僧師徒取經。

然而,世事輪轉,因緣際會。

如今,他“金蟾大王”占了“金爐童子未來的名號”,化名為了“金角大王”,在下界也頗有名氣。

那這金爐童子,以后未必叫金角大王了。

不過,名號這東西,在這三界之內,亦講究一個先占者得!

名號這東西,就和“商標”一樣,誰先注冊了,那就是誰的。

“商標”被搶先一步貼上了,任你根紅苗正,也難免淪為后來的“山寨”。

眼下的情景,便是活脫脫的:

“李鬼撞上了李逵!”

“假金角大王”,狹路相逢“真金角大王”!

然而,名號之爭,說穿了也是名望之爭。

撞衫不可怕,誰丑誰尷尬。

撞了名號也不可怕,誰的名氣小,誰尷尬。

誰聲名顯赫,誰法力高強,誰便是世人公認的“金角大王”!

名氣小者,自然黯然退場。

避其鋒芒。

當然了,金角大王和銀角大王,其實可能是“沒有角”的,這只是他們的“化名”罷了。

金角大王(金爐童子)和銀角大王(銀爐童子),本來就是太上道祖宮中的仙童,不是下界妖魔。

在《西游記》原著描寫中,都壓根沒有提到他們頭上有“角”。

金角大王是:“頭上盔纓光焰焰……圓眼睜開光掣電,鋼須飄起亂飛煙。”

金角大王,其形容威猛,然無角之描述。

銀角大王是:“頭戴鳳盔欺臘雪……容貌英俊,顏如灌口活真君,貌比巨靈無二別。”

銀角大王,亦是儀態非凡,卻無角之蹤跡。

反觀那青牛精,原著中明明白白寫道:“獨角參差,雙眸幌亮。頂上粗皮突,耳根黑肉光……”

青牛精的角之存在,一目了然。

那么,金角、銀角之名,究竟緣何而來?

細究之,金角大王之“盔纓為金”,銀角大王之“盔纓為銀”。

“角”的由來,是指的是金角大王和銀角大王頭盔上高高豎起的“盔纓”,這些裝飾遠看起來,如有角聳立。

金角,銀角故此得名。

“金角大王”、“銀角大王”的名號就如同“黃袍怪”一樣。

奎木狼者,本為天界星宿,因情思凡,下界為妖。

其身著一襲黃袍,故而被喚作“黃袍怪”。

黃袍怪“并非真是黃袍成精”,只是他穿了一襲黃袍罷了,故此被世人喚作“黃袍怪”。

此幾者之名,皆屬虛妄之設,以“表象而蒙人耳目,使人難辨其真身”。

其實,這些天界的神仙、童子、坐騎下界,大多都會改頭換面,重新換了一個面目。

當年,孫悟空被太上老君擲入八卦爐中之時,這金爐童子和銀爐童子說不定還在外面為孫悟空“扇風加火”,助太上老君煉化這孫悟空……

孫悟空自是見過金爐童子和銀爐童子的真容。

奎木狼和孫悟空也是有交集的,花果山之戰,奎木狼和孫悟空還交過手。

但是奎木狼一下界之后,孫悟空就不認識奎木狼了。

此皆因神仙下界,皆隱真形于凡塵,換凡貌以避天機,“改名號以掩身份”。

故而舊識難辨。

此時此刻。

孫悟空見到金爐童子和銀爐童子這兩頭“大肥羊”,心中歡喜,他眼中精光閃爍,暗含算計,立刻對蕭辰傳音道:

“過山老弟!好機緣上門了!這倆小童子可是那老君煉丹房的親近人兒。”

“他們手里面的好東西有不少。”

“手縫里隨便漏點,都是了不得的好東西!”

孫悟空搓著手掌,一副奸商嘴臉:

“我們且過去和他們攀談一二。”

“一來,俺過去找他們討幾枚丹藥吃吃,打打牙祭。”

他沖蕭辰使了個眼色,低聲道:

“二來,俺可是拍胸脯答應了萬圣小嫂夫人,要給她弄點太上老君的悟道仙茶,這不正撞送到嘴邊的機會?”

蕭辰聞言,隨即也是心中一喜。

太上老君身旁,有牧牛童子、金爐童子、銀爐童子……各司其職。

其中牧牛童子負責看管板角青牛,掌管金剛琢。

而這金爐童子和銀爐童子,主要是負責協助太上老君煉丹的,有煽火的芭蕉扇,有盛水的羊脂玉凈瓶,有盛丹的紫金紅葫蘆……

這些寶貝,隨便摸到一件,都是潑天的造化!

更何況,紅孩兒那“三昧真火”的根基之物,那八卦爐中的火磚……此間不正是弄到此物的上佳路徑?

轉念至此,蕭辰目光灼灼,立刻對孫悟空道:

“好!猴子,我那如意百寶囊里的珍藏,你盡可便宜行事。”

“便是用光了,亦無大礙!”

他壓低聲音,帶著一絲熱切:

“你且看看,可有法子……哄著他們,讓我們把玩一番那太上老君的裝丹的葫蘆、盛水的瓶子、扇火的扇子……哪怕只瞄上幾眼也成?”

孫悟空聽得直撓頭,猴臉上滿是不解之色,疑惑道:

“蛤蟆,你這算盤……俺老孫就糊涂了!”

“咱們那些寶貝也是辛苦‘采辦’來的,只換來摸一摸他們的寶貝?”

“這買賣豈不是虧到姥姥家去了?”

“不行不行!這種虧本的買賣,俺老孫做不得!”

蕭辰心中早有計較,神秘一笑:

“無妨,猴子。我自有妙用。你盡管依計行事便是。”

孫悟空雖滿腹疑竇,但見蕭辰目光堅定,便也不再多問,猴性中的果決占了上風。

孫悟空二話不說,一個靈巧利落的筋斗云,“唰”地一聲便落到了那金爐、銀爐兩位童子身前丈許之地,攔住去路,笑嘻嘻道:

“金爐兒!銀爐兒!真巧哇!”

“我聞得丹元大會火急火燎就在這幾日了,你們二位怎得還有這等閑暇功夫,跑到這闕市里來逛蕩消遣?”

金爐童子驟然被這從天而降的頑猴攔住去路,著實嚇了一跳。

待看清是那無法無天的齊天大圣。

金爐童子的臉上立刻浮現出濃濃的戒備,小手不自覺地在道袍邊捂了捂,似乎怕被孫悟空順走什么,連忙搶先道:

“你這貪嘴的猴頭!”

“今日撞見我等作甚?”

“丑話可說在前頭,我這兒可沒金丹給你打牙祭哩!”

那神情語氣,分明是曾被孫悟空“光顧”怕了。


上一章  |  洪荒:撿到東皇鐘,重鑄妖天庭!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