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道研究所創辦后的第四年,先天五行功被正式推演出來,但因為限制要求實在太多,所以實際沒幾個人修煉。
但至這一年起研究人員大量增加。
同時有大量項目組成立。
武道基礎原理等相應教材,也正式進入編撰程序。之前很多人根本就沒有創造武功秘籍的概念,甚至于認為只有大宗師,才有資格去創造武功秘籍啥。
所以最開始招來的那些學生,他們大多數并不是創造,只是根據自己的經驗,對自己修煉的功法進行適當改造。
將某些方面發揚光大。
又或者將某些特性剝離出來。
實際來講,讓他們去講原理是根本講不出來的,直到如今,通過四年時間讓他們創造出大量新功法,總結經驗等等,才有了編撰相應原理教材的基礎。
除此之外,還有大量研究人員的主要工作是,分類整理,修改完善秘籍。
將所有武功秘籍根據特性分類。
同時還不是要求統一標準分類。
一個小組是將武功秘籍根據五行進行分類,一個小組是將武功秘籍根據主修經脈不同進行分類,還有一個小組是根據適合什么性格的人修煉進行分類。
編撰成對應分類的目錄集。
方便搞不同研究的人查找。
總而言之就是,對于整個武道體系的精細化研究,原理分析,是直到四年之后這才正式開始,前面都是打基礎。
同時即便如此。
整體進度的推進也很慢。
將經驗轉變成理論,還要保證理論的準確,沒有那么容易,因為很多時候經驗不一定準確,可能只適合某個人。
可理論要是不準確的話。
整個學科大廈就無從談起。
所以每一條教材的基礎理論,都必須經過千次,甚至于萬次的重復驗證。
確定沒有問題才能寫到書本上。
后續如果發現沖突的問題,那就完了,前面全部都要重新驗證,不少人想要放棄,比如巫行云,她是又賣慘又賣老的表示,自己真的實在干不下去了。
就那樣吧,不想修仙了。
后來包括段譽、蕭峰,等等大量武林中人都表示他們不想干了,想退出。
一來是,現在做的這些工作對他們而言相當枯燥無聊,而且看起來對他們也沒多大幫助,有這時間他們寧愿去修煉武功,至于此事有多偉大,未來能夠造福所有百姓,那跟他們有什么關系?
他們只愿意采眾家之所長。
完善自己修煉的武功。
二來就是他們閑散慣了,現在這種日子過三年五載也就罷了,一直過下去是真受不了,自由對他們而言很重要。
這種天天上班的日子受不了。
對此后希也不好強求,畢竟心已經不在這了,把他們強留下來有什么用?
所以只能對他們做出一定限制要求后放他們走,并且要求他們繼續完善自己的武功秘籍,完善后要上交研究所。
不然那么多秘籍讓他們白嫖了。
一番折騰后,等到研究所創辦第五年的時候,研究所里的人不增反減,只剩下原來的一半。其中大部分要么是道士和尚,那么就是各大家族送來的科舉種子,純粹的武林中人,少之又少了。
后希知道,她之前想錯了,不是所有練武的都能靜得下心來搞研究,搞研究和練武的可能有一定重合,但重合的絕對不多,看來還是得尋找科研人員。
而不是練武的。
練武的有經驗不錯,但沒耐心,沒有研究能力也不行啊,沒有經驗還可以學,沒有耐心,沒有研究能力沒辦法。
而且這一情況對后希而言還不是最嚴重的問題,最嚴重的問題是,隨著各種秘籍不斷外傳,不少家族不大愿意把自己家讀書種子送來了,而搞科研肯定還是聰明人,遠比努力啥的更加重要。
武林中人的不靠譜也顯現了出來。
所以后希更得留住讀書種子了。
為此她是不得不違背當初禪位之后就不再干預朝政的計劃,跑去找她弟弟詳談一番,請她弟弟出了一個新政策。
那就是將研究所與武道司合并,研究所的人都能在武道司擔任高位,研究成果等同政績,如果研究成果比較重要的話,甚至還能封爵等等,吸引人才。
科舉為什么能吸引大量聰明人?
無非就是能當官,是吧!
所以在研究所,包括研究學院吸引力降低,新生血液減少的情況下,后希只能將之與升官發財和封爵,靠掛到一起,借政策的力量吸引更多的聰明人。
總不能強制要求某某某入學。
只能靠政策偏向進行引導。
人都是趨利的,沒有好處,光講發揚精神,為了天下百姓啥的那有啥用。
后希自己都堅持不了多少年。
利誘比其他啥誘惑都好使。
隨著相關政策新鮮出爐,并且給貢獻較大的四位真人都封了伯爵,賞賜千兩黃金后,總算又開始有源源不斷的聰明人往這匯聚,大大補充了新鮮血液。
小主,這個章節后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后面更精彩!雖然他們暫時沒能力幫上多少忙。
但四五年后不就有能力了嗎?
再之后便是慢慢發展進步唄。
第二十年的時候,完整的武道基礎理論教材正式編撰成功,對于武學的研究總算不再純靠自身經驗和個人天賦。
開始有了完善的教材學習進步。
第三十年,研究所正式推出大量經過修繕過的武功秘籍,就是在原有武功秘籍的基礎上,使其變得更加精妙,或者減少副作用,乃至于降低修行門檻。
第四十年,研究所推出個人體質天賦判斷問卷,就是根據過去四十年從全國各地收集到的數據,出一百道題,只要認真,并且寫真實的回答,最后就能根據結果判斷大概屬于什么類型體質。
以及適合修煉哪些功法。
沒錯,先天五行功修煉難度較大的問題依舊沒有解決,其他方向研究適合全民修煉,且效果很不錯的功法也沒能成功,反倒因為數據庫豐富的原因,先前考慮過,但覺得太難的辦法實現了。
讓所有人修煉適合他們的功法。
因材施教。
雖然暫時依舊無法判斷某個人最適合哪個功法,至少能將范圍縮減到四五門功法內,然后挨個試一試就行。四五門功法總比面對成千上萬門功法簡單容易許多,最多一年就能判斷哪門功法與他們最契合,然后修煉那門功法便是。
但想要完美契合,那沒辦法。
只能自己自創。
怎么自創呢?當然就是后續進入武道研究學院,然后通過學習相應的武道基礎原理教材,基本上只要學通了,就能自創一門與自己百分百契合的功法。
如果自學能力不錯,也可以買書。
買回來自己學。
后希可沒在教材設置任何門檻,只要智商正常的人,自己認真學,加上隨書附贈的教材解析,應該沒什么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