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高福利武學研究院→、、、、、、、、、、、、、、、、、、、、、、、、、
禪讓典禮前一天,后希與太上皇又協商一番,最終共同定下了一條祖制。
用來約束之后的皇帝。
那就是后世皇帝,在位時間不得超過三十年,且有條件的情況下,最好在位二十年就退位,免得出現老年昏庸。
現在皇族不像過去了,小孩子動不動就夭折,同時壽命也不長,比如說即將繼位的趙傭,三次氣血蛻變,只要過程不出意外,起碼是一百八十歲起步。
他今年才二十三歲。
真到死再退位得等到啥時候?
而且歷朝歷代,哪有幾個皇帝能幾十年如一日的做個明君圣君啊,但凡活得久些的,晚年都得鬧出些幺蛾子。而這些活得久的才活多久,才活到六七十歲呀,活到八十的都相當罕見,所以不加這條祖制,后希他們是真的不放心。
還是有點約束的好。
不然天下焉有一百六十年太子乎。
為啥這么說呢?因為趙傭已經有兒子了,長子今年正好三歲,如果他真活到死再退位,那他兒子豈不是得當一百六十年太子,一百六十三歲才能繼位!
對于這條祖制,不論是百官還是趙傭本人都沒法有什么意見,因為制定這條祖制的兩位皇帝并不是雙標,他們確實做到了。比如如今的太上皇,就是在位十三年禪讓退位的,而后希鼎革也是正好整二十年,離三十年還差十年呢。
做完這些前期準備后。
接下來自然就是正式禪讓。
唯一就比較糾結的是,該如何稱呼禪讓后的后希,叫太上皇的話顯然不合適啊,因為太上皇一般默認是新帝的父親,后希是姐姐,屬于同輩,而且叫后期太上皇的話,叫趙頊什么,無上皇?
關于這點,不論百官還是趙傭都不敢擅自決斷,還是去問了后希和趙頊。
最終后希決定取消太上皇尊號。
以禪位前的年號加一個帝尊稱。
比如如今的太上皇,當年禪讓的時候是元豐三年,所以便尊其為元豐帝。
后希禪讓時是鼎革二十年。
便是鼎革帝,或鼎革女帝。
這么做原因很簡單,因為祖制,因為現在皇室成員,都能活很久。哪怕只按八十歲的壽命來算,出現兩三位禪讓的皇帝都很正常,以一百八十歲來算。
出現五六位禪讓的皇帝都沒問題。
到時候太上皇、無上皇、至上皇啥的,再往上,還能怎么編尊號?不如索性算了,直接以年號代稱,簡單省事。
等死了就以謚號代稱唄。
直到此事也結束,后希這才總算感覺自己擺脫了作為一個明君所要肩負的心理壓力和諾大責任。再然后,當然就是趕緊旅游放松,沒事玩玩野生動物。
今天給大象一個大逼斗,明天給熊貓來個舉高高,后天烤兩條鱷魚嘗嘗。
既不需要考慮百姓。
也不去想政務的瘋玩了半年。
后希才感覺重新找回自我。
再然后,當然就是回到汴京那邊開始辦正事,比如建立農研所,創辦農業集團,就是之前在年代世界那邊怎么搞的,現在還怎么搞。通過二十年的變法以及發展,如今各方面條件,雖然還是要比年代世界那邊開始創業差上不少。
但差距已經沒有那么大了。
至少靠著她身份帶來的便利,足以彌補上這些差距,唯一限制發展的主要還是在于人口不夠多,以及機械化程度不夠高。但人口不夠多,那就先少種一點田,少養點牲畜嘛,機械化程度不夠高,那就半機械化種植養殖,都一樣。
無非就是規模小點,慢慢發展。
這方面不需要后希費多少心,基本上照搬上一個世界的流程就行,而且因為政策方面會有很多優待,也沒人敢卡她之類,甚至于比上個世界還要省心。
于是乎后希便有精力多做件事了。
那便是創辦武學研究所。
她沒忘了,她輪回到這個世界的另一個目的就是,為主世界沒有覺醒血脈和傳承,同時天資較差的普通人,創造一門比較基礎,適合他們修煉的武功。
而且還是不影響未來轉修的武功。
這方面,她對自己是真的不抱太大的希望,還是集結眾生智慧更加靠譜。
所以在農研所和農業畜牧集團走上正軌之后,后希便將主要精力都放在了武學研究所上。并且為招募研究員開出了極其豐厚的條件,比如所有她收集到的武功秘籍可以隨便翻看,有了足夠貢獻還可以翻閱修仙秘籍,神魔煉體術。
又比如可以提供各等級的氣血丹。
其中修仙秘籍毫無疑問,就是后希從丁曉蘭那邊獲得的傳承,她的傳承中除了她自己修煉的上古煉氣術之外,其他修仙秘籍也多的是,只是等級沒那么高,拿點基礎出來應付屬于輕輕松松。
而且哪怕是最低級的。
也比天長地久不老長春功高級。
至于神魔煉體術,當然就是巫族的一系列煉體術了,巫族的煉體術,說是神魔煉體術顯然也沒有問題啊,不然就說是基礎煉體術,未免顯得有點低端。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第一百九十四章高福利武學研究院→、、、、、、、、、、、、、、、、、、、、、、、、、
除此外金銀就更是身外之物了。
絕對相當豐厚。
不過待遇這么高,具體要求當然也不低,最基礎的一點就是,武道修為起碼要達到先天宗師境界。其次便是有自創的功法,層次還不能太低,不能說只能修煉到三流,那不行,不說能修煉到先天,起碼也得能修煉到絕頂境界吧。
不過考慮到達到這個層次的很少。
所以后希還特地搞了個武學研究學院,要求相對較低,只要能創造出一門功法就行,哪怕是最基礎的功法。能創造出功法就說明他們多少有點天賦,進入學院學一學人體基礎啊,學一學醫術啥,再多閱覽一些各門派的武功秘籍。
說不定就有什么創新想法和成果。
重要的是,武學研究目前是沒有任何體系的,純靠天賦,所以武學研究學院創辦的另一個目的就是,盡量降低創造武學的難度,并且使之能夠成體系。
這方面有點像數學,很久之前數學的開拓創新,只能依靠天才。雖然現如今基本上也是如此,但通過細分,通過搞出了一整套的數學教材,很多天資一般的也能通過自己的努力解決一些小問題,小問題解決多了就能解決大問題!
還有一些數學問題的應用拓展。
肯定也不能全指望天才搞定。
人家不屑去研究這些簡單問題。
還是得天賦一般的開拓研究。
后希創辦武學研究學院的目的就是在此,希望能夠搞出一整套教材,使得創辦武學,能夠如同研究數學一樣,有一定路線依循,靠努力也能有所成果。
而不是全指望呂洞賓、達摩啥的。
況且他們創辦的武功,又傳下來多少,傳來傳去東西在,沒人能練的會。
普世性太低,只適合他們自己。
只有絕頂天才能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