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得封鎮國公主→、、、、、、、、、、、、、、、、、、、、、、、、、
“怎么了?到底發生了什么?孩子不是出生了嗎?快抱出來給朕看看!”
趙頊在聽到孩子哭聲時,就已經走上前去,然后是理所當然的聽到了屋內的嘈雜聲,還以為發生了什么事,趕忙焦急詢問里面,甚至于都想推門進去。
不過被身邊的內宦給阻止了。
畢竟產房不潔。
緊接著他便聽到了自己皇后中氣十足的吼叫聲,聽到了什么不可能,你們把我兒子弄哪去了,這一定是貍貓換太子,你們膽子未免也太大了,到底是受誰指使,把孩子交出來饒你們不死……
哪怕此時尚且不清楚具體的前因后果,靠著這些只言片語的話,趙頊也能大概猜出皇后生的恐怕并不是個皇子。
難以接受,故而才會如此,可是何止皇后她難以接受,他也難以接受啊。
這都宣傳一年紫薇星臨凡了。
結果生個閨女下來,這像啥話?
該怎么解釋女紫微星?
一時間,站在產房門口的趙頊甚至感覺自己有點頭暈,怎么會這樣呢?老天爺為什么會跟他開這么大一個玩笑?
當然了,不管他們夫妻再怎么無法接受,事實終究是事實,在沒人準備搞貍貓換太子的情況下,產房里怎么可能會多出一個嬰兒?所以,好一番混亂之后,他們最終只能無奈接受現實,那就是皇后頗具神異的一胎最終生了女兒。
消息傳出后,在場妃嬪們不但內心竊喜,表面上也都恭賀皇后生了公主。
不過高太后和曹太皇太后心情就不是很美好了,真是白瞎了她們的期待。
只強顏歡笑恭賀了兩句。
便紛紛起駕回宮。
一個公主也值得她們親自等候?
之后,趙頊雖然有些尷尬不滿,但是前面已經宣傳了一年,再怎么不滿他也不能表現出來。只能依舊裝作十分開心的樣子,宣布皇后生女,生產之時天上紫氣彌漫,是為祥瑞,普天同慶,大赦天下,并封皇后嫡長女為鎮國公主。
沒辦法,祥瑞天眷之類的名聲早就已經傳出去了,哪怕生的是個女兒,也只能捏著鼻子認了,盡量提高下封號。
而且她畢竟伴隨祥瑞入世,又伴隨祥瑞出生,怎么想都不會是肉體凡胎。
待遇好點也沒什么。
權當是個吉祥物吧。
消息傳開,民間很快議論紛紛。
表面上吧,大家都是說什么恭喜陛下誕女啊,恭喜鎮國公主出生,感謝陛下仁慈之類,但私下,那可就不同了。
真是好笑,一年前就說什么紫薇星臨凡,紫薇帝君下凡,結果就這?
誒,別這么說,至少祥瑞確實沒有問題啊,一年前的確是自東方天際飛來一道紫光落入皇宮當中,昨日皇后圣人生產的時候,皇宮上方飄著的紫氣整個汴京都能看到,還有不少人跪拜。
確實,這就挺神奇的。
我一直以為是書上寫的那些祥瑞都是后人編撰的,沒想到竟是真的。
再是祥瑞又如何?只是一個公主罷了,難不成還能繼承皇位?當什么圣天子不成?滿朝文武怎么可能同意?
鎮國公主,也不怕壓不住。
是啊,上一個活著的鎮國公主那可是太平公主,那是何等人物,直接跟她兄長爭帝位,參與數次政變的人。
何止是活著的,死后追封的也沒有啊,唯一的一位就是太平公主了。
靠著漫天紫氣祥瑞,咱們這位剛出生的鎮國公主,未來該不會也走上太平公主那一條路吧,那可就熱鬧了。
怎么可能?滿朝文武士大夫是吃素的?當年劉太后想效仿武則天,最后不也被我等士大夫給鎮壓,她連自己的親生兒子都沒有,還想效仿武則天!
為什么聽人傳說,這位公主未出生的時候,氣血就強勢到恐怖非人的地步,你們說有沒有可能又是一位平陽昭公主?能夠征戰天下的平陽昭公主?
太宗文皇帝的姐姐?
皇室崇文鄙武,哪個不以練武為恥啊?怎么可能會讓公主練武從軍?
說句不好聽的,哪怕這紫氣祥瑞是圣人臨凡,按皇室教養公主的方式養下去,最終也得成為一個平平無奇,中庸無比的普通皇室公主,嫁人了事。
本朝可沒一位出名的公主。
說到底只是個公主,再加上本朝公主,一直就沒什么存在感,再加上趙宋皇室那邊也是盡量低調處理,所以討論幾天之后也就沒太多人關注這件事了。
有關于公主的成長過程經歷。
也不可能隨隨便便傳出去。
不過這些并不影響鎮國公主茁壯成長,一來哪怕當今和向皇后對這個女兒不是很喜歡,但因為祥瑞的緣故也不至于苛待她,一切份例都按鎮國公主來。
鎮國公主基本等同親王。
享受的待遇和親王是一樣的。
正常情況下,公主的待遇是比不上親王的,最多只能與郡王相比,而且各方面限制也很多,榮譽尊號之類是有。
但權力就別想了。
鎮國公主特殊在什么地方呢?
鎮國公主不僅享受親王的待遇,還享受親王權利,擁有開府建衙的權力。
開府建衙就是參政議政。
甚至可以擁有自己的官員從屬。
不過這些是唐朝舊制,如今還愿不愿意遵守得打個問號,但哪怕不提權利的事,鎮國公主的福利待遇絕對不低。
三個奶娘不夠吃就三十個。
總歸餓不著她,資源豐富著呢。
二來就是,鎮國公主哪怕才剛剛出生,本身力氣也極為驚人,對她好的毫發無傷,有惡意,甚至于想要害她的。
拳頭一握,揮手打去。
起碼也是個重傷。
這種情況下想不茁壯成長都難。
結果就是,三年后鎮國公主便長的不比十歲孩子矮了,六年后更是堪比成人模樣,每次趙頊見她都是唉聲嘆氣。
如此神異,怎么就是個女兒呢?
再這么長下去怎么招駙馬?
要是皇子,六歲長這么高,滿朝文武哪個不得承認得上天眷顧,其他國家使臣過來,帶出去,那都相當有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