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秘密分幾個等級?
三級。
秘密、機密、絕密。
不同的等級,泄露后,對國家安全和利益造成的損害程度也會有所不同。
所以當“絕密”兩個字被應雪蓮說出口后,曲脫脫立刻意識到了眼前這位不是普通人。
“那……有什么是能說的?”
曲脫脫小心翼翼地問道:
“我總得知道你的大概信息吧,不然我哪知道你擅長什么。”
她現在也反應過來了,如果只是普通的求職者,根本不會讓于大章這個刑警去安排工作。
這是有先例的。
之前于大章將葉智羽安排進了億盛集團。
起初曲脫脫沒當回事,只當是私下里走個人情。
況且葉智羽只是在人力資源部門任職,崗位也并不重要。
主要負責心理咨詢服務,解決情緒管理、壓力管理、心理測評及危機干預,另外協助人力資源部門開展心理健康活動。
看似活兒不少,其實就是個虛職,有他沒他都一樣。
可工作了一段時間后,曲脫脫發現這個葉智羽并沒有表面看起來那么簡單。
只要是找他面詢過的員工,精神狀態明顯好轉,說是換了個人都不為過。
就連那些性格內向的員工,在和他接觸后,也逐漸變得活潑開朗起來,說話辦事不再像以前那樣拘謹。
眾所周知,長期從事固定工作,會使人對工作和生活的興趣明顯降低,直至產生厭倦情緒。
這就是心理性疲勞。
如果不進行調治,有可能誘發神經衰弱、失眠等一系列精神障礙性疾病。
嚴重者還可出現抑郁癥、強迫行為。
各行各業都存在這種情況,所以有些企業就會設置針對員工心理健康的崗位。
心理治療師、心理咨詢師、心理健康專員。
可真正厲害的心理學專家不會到企業去做那種職位。
他們中的大多數人更傾向于在體制內工作,或者自己開設心理診所。
說得難聽點,企業中的那種崗位就是形同虛設。
可這次就偏偏出現了葉智羽這個意外。
自從他入職后,整個集團的工作效率都提升了不少。
億盛集團里有幾名高管,由于長期壓力過大,早就出現了失眠、焦慮等癥狀。
就醫吃藥也只能是緩解,他們始終在抑郁癥的邊緣徘徊。
隨著葉智羽在集團內的名氣越來越大,他們也抱著試一試的心態找了過來。
結果這幾名高管在接受了葉智羽的幾次心理治療后,不但停藥了,精神狀態也越來越好,就連失眠和焦慮的癥狀也全都消失了。
現在集團內部都在傳,葉智羽是曲脫脫花了大價錢從體制內挖來的。
這也間接地讓曲脫脫在集團內的口碑直線上升。
到目前為止,葉智羽已經被連續兩次加薪。
這種人才一旦被發現,肯定會被當成寶貝似的重用。
而眼前,又出現了一個讓于大章安排工作的人,看情況,這個人貌似比葉智羽還要優秀。
“這是我的職稱證書,還有個人簡歷。”
應雪蓮從行李箱中拿出一迭資料遞給曲脫脫:
“我個人能公開的資料全在這里了。”
曲脫脫接了過去,然后仔細翻閱起來。
于大章也好奇地湊了過去,不過他只看了一眼就將目光收了回來。
證書上的名字是王伊琳,這說明應雪蓮現在所有的身份信息,全都是國安給她重新辦理的。
為什么不說是偽造的?
因為她的學識是真的,國安給她辦理的職稱和學位也是真的,只不過就是換了個名字而已。
曲脫脫這一看就是十多分鐘。
她看得很仔細,因為這份資料超出了她的預期。
30歲的教授?
過往的工作經歷達到了絕密級別?
先不論其他的,如果這兩項都是真的,那在自己面前的這位,就是國內頂級的科研人員。
這樣的人會找不到工作?
這是多少企業上趕著都請不到的大神級人物。
合上資料后,曲脫脫盡量讓自己保持鎮定,她先看了一眼于大章。
這兩人早就培養出默契了,只是一個眼神,于大章就知道她在想什么。
沒有言語,于大章只是輕輕點了一下頭,表示她所看到的資料都是真的。
這下曲脫脫心里有數了,眼前這個女人必須要爭取到億盛集團。
“綠色能源領域你熟悉嗎?”
曲脫脫的目光落在應雪蓮身上,解釋道:
“類似于太陽能、風能之類的。”
可再生能源項目是億盛集團的主營項目之一,技術方面目前正在和一家科研機構合作。
他們一直想組建自己的科研團隊,奈何始終找不到合適的人選。
國內科研人員數量上并不缺乏,真正缺的是高端科研人才。
“不熟悉。”
應雪蓮搖搖頭,有些無奈地說道:
“你說的那些是能源行業的分支,不屬于科研行業,如果實在沒有合適的崗位,我也可以去你們那里組建個相關的技術部門。”
她這話說得相當婉轉,但屋里的兩人都聽明白了。
翻譯一下就是:你們那里的項目太低端,都不配稱為科研項目,我能去,完全是生活所迫。
于大章忍著笑,偷偷瞄了一眼曲脫脫。
只見她臉色不太好,嘴唇緊抿,一副被人輕視,但又無法反駁的樣子。
片刻后,她實在忍不住了,開口說道:
“不見得吧,現在就有一家科研機構在跟我們合作,而且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技術迭代。”
這也是她的底氣所在。
億盛集團之所以能搞得有聲有色,很大程度上要歸功于這家科研機構的技術創新。
應雪蓮聽到后,先看了一眼于大章,眼神中帶著些許無奈,似乎是不想去給曲脫脫解釋。
“既然都說到這了,你就給她說說唄。”
于大章能理解她的感受,給一個外行解釋,確實是一種痛苦。
“你們合作的科研機構是不是一直在生產環節進行技術優化?”應雪蓮看著曲脫脫問道。
“沒錯。”曲脫脫點頭應道。
“所以他們只是在進行基礎技術研究。”應雪蓮解釋道:
“這么做是為了迎合你們做應用技術開發及產業化,這種研究只是在降低成本并增強競爭力,而非純粹的科研活動。”
這次曲脫脫聽明白了。
應雪蓮的意思是,與億盛集團合作的研究機構,是在迎合他們做優化。
就好比智能手機一代又一代的更新。
而更新和創新是兩回事。
“你們每年投入在這方面的研發經費是多少?”應雪蓮又問道。
曲脫脫想了想,答道:
“大概在兩個億左右。”
“你們真有錢啊。”應雪蓮感慨道:
“兩千萬的項目讓你們干成了兩個億,也不知道是對方太狠了,還是你們人傻錢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