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入侵現代第235章 《學徒》首秀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科幻>> 科技入侵現代 >>科技入侵現代最新章節列表 >> 第235章 《學徒》首秀

第235章 《學徒》首秀


更新時間:2025年07月23日  作者:鴉的碎碎念  分類: 科幻 | 超級科技 | 鴉的碎碎念 | 科技入侵現代 


1967年11月14日,佛羅里達州的卡納維拉角發射場籠罩在陰沉的雨云之下。

這里有一個新的名字,叫肯尼迪航天中心,但NASA的雇員們仍然喜歡叫它卡納維拉角。

林燃也更喜歡這個名字,肯尼迪航天中心會讓他想到2020時空,他希望在1960的時候能夠全身心的沉浸在這個世界里。

在發射臺39A上,負責執行阿波羅12號的土星五號火箭在這里矗立。

這次執行登月任務的,除了奧爾德林還在外,其他兩位分別換成了在指揮艙飛行員理查德·戈登、登月艙飛行員艾倫·比恩,共同構成登月三人組。

按照原時空阿波羅航天項目的慣例,宇航員在執行完就需要進行輪換,第二次登月壓根輪不到奧爾德林。

這也算是蘇俄開辟的一種傳統了,尤里·加加林執行過載人航天任務后,為了保護功勛宇航員,就把他們當成是神像給供起來。

林燃則不然,林燃屬于把宇航員當耗材,奧爾德林好用就一直用。

阿姆斯特朗嘛,你沒有試圖收買我,你就往后稍稍。

尼爾估計怎么都想不到,自己會因為另外一個時空的尼爾和巴茲,而失去如此多的機會。

這一次登月總統林登·約翰遜和副總統漢弗萊·羅伯特親臨現場。

對白宮而言,這也是沒辦法中的辦法。

原本林登·約翰遜是不想來的,他覺得自己第一次來就夠了,第二次派漢弗萊副總統作為代表前來就行。

架不住來自越戰前線的丑聞太多,他不得不來避避風頭。

什么作弊老虎機榨干一線士官賣命錢,這種頂級好活都被整出來了,林登·約翰遜有點扛不住壓了。

至少在這里,在教授的主場,該死的記者們不會問讓他感到難堪的問題。

話題拋給教授,雖然會讓林登·約翰遜有種被忽視的感覺,但被忽視總比被一直批評要好得多吧?

再怎么樣,林燃也不會是他競選總統的對手,林登·約翰遜如是想到。

而且隨著華國重回GATT,他和林燃間隙全無,又是親密無間的好伙伴。

在這,還能聽到教授吹捧自己,比起呆在白宮,被東廳的白宮記者問各種各樣他完全不知道該怎么回答的問題,要好太多了。

當天風速高達151.7節,非常非常的高。

發射倒計時前一個小時,雨點敲打著參觀室的窗戶,遠處云層又黑又低,像是快要掉到地面上一樣。

林登·約翰遜擔憂道:“教授,今天天氣可不太好,如此厚的云在天上,我們真的要在這樣的條件下發射阿波羅12號嗎?

這是不是太冒險了?萬一閃電擊中火箭怎么辦?我們可不能讓宇航員冒無謂的風險!”

林燃解釋道:“總統先生,我替宇航員們感謝你的關心。

誠如你所說,今天的天氣受一個從大湖區延伸到墨西哥灣的低壓槽影響,冷鋒正通過佛羅里達北部,帶來了不穩定的空氣層。

雷達顯示云層在800到10000英尺之間,局部有濃積云,這也是積雨云的前身,云頂高達23000英尺,還有輕雨和可能的冰晶形成。

這些條件確實增加了大氣電荷的風險,但根據我們基于當前發射承諾準則,對潛在危害進行評估后認為不能直接向活躍的雷暴云發射風險就完全可控。

總統先生,你知道,要是直接向雷暴云發射會導致自然閃電打擊。

但在這里,我們的電場計顯示表面電場強度在100伏/厘米以下,沒有活躍雷暴信號,沒有持續的閃電活動或雷達回波表明即時威脅。

所以,我們可以繼續推進這次發射,因為火箭軌跡不會直接穿越云層核心。”

林登·約翰遜疑惑道:“教授,聽起來怎么感覺有點隨意。

能仔細解釋一下,既然積雨云這么危險,有干擾火箭運行的可能,我們能不能換一天,或者增加類似避雷針之類的保護?

抱歉,最近實在太多事情不順利,要是這次發射再遇到危險,我實在不敢想媒體們要怎么報道這件事。

《戰無不勝的教授在約翰遜總統身上遭遇滑鐵盧》我光是想想都知道媒體會怎么報道,要是這次發射失敗,媒體們肯定會把責任全部歸結在我身上。

我終于體會到當年尼克松的心情了,你無論做什么都是錯的。

教授,所以我想多問幾句,避免真的出現意外。”

坐在一旁的漢弗萊副總統憋笑憋的很難受。

林燃笑了笑:“當然可以,總統先生。

積雨云的危險在于它們內部的電荷分離,上升氣流攜帶正電荷到云頂,而下降的雨滴和冰晶帶負電荷到云底,形成強大的電場,有時高達幾千伏每厘米。

而我們的火箭本身就是一個龐然大物,足足有364英尺高,巨大的導體,加上尾焰延伸的電離尾部,會扭曲這些電場線,將火箭頂端的場強放大數百倍,可能達到三十萬伏每米,這個場強足夠引發空氣擊穿。

這不是自然閃電,而是觸發閃電:火箭提供了一個低阻路徑,讓云中的電荷釋放,就像插進高壓電容器的針一樣。

我們的發射塔有接地系統和避雷針,能處理地面打擊,但一旦火箭升空,它就成了移動目標。

如果場強過高,能量釋放遠超火箭自身的靜電積累,那么就會出現危險。

好在我們一直都有用大氣噪聲探測器和電場計監測這些,但今天的數據顯示風險可控,它們都沒有超過閾值。”

林登·約翰遜點頭,然后又問道:“教授,這些固然聽起來科學,但如果出問題呢?宇航員會怎么樣?你們有備用計劃嗎?”

林燃心想,林登·約翰遜最近果然過的戰戰兢兢的,連對我的信心都有所降低了。

“絕對有,總統先生,我們的土星五號火箭設計考慮了電氣瞬變,固態設備最易受影響,但燃料電池和慣性導航系統有冗余。

如果發生打擊,我們的地面控制中心可以指導機組切換到輔助電源。

比如信號調節設備到Aux模式,來恢復其運行。

機組成員奧爾德林、戈登和比恩,他們經過模擬訓練,能在幾分鐘內重置系統,使用星象導航重新對齊慣性平臺。

歷史上,我們沒發生過這種低海拔陸地觸發,但畢竟我們的火箭發射歷史很短,如果今天發生,對我們來說也是一件好事,我們又積累了更多的經驗。

至于預案,我們會中止任務或切換到軌道停車模式評估損傷。

因此長遠看,這次發射會幫助我們完善準則:比如,未來禁止通過云頂高于10000英尺的積云,或中層云厚度超過6000英尺的冷鋒云,以減少發射窗口風險。”

林登·約翰遜:“好吧,教授,不愧是你,和你待在一起,總是能讓我安心,而不是像麥克納馬拉那樣,每次半夜把我叫醒的電話都是糟糕的消息。

還是和你們這些科學家打交道好,尤其是你,教授,你總有辦法讓我放心。

希望一切順利,你知道的,這不僅僅是科學,還是政治。

保持警惕,如果云層惡化,我們需要隨時叫停。”

林登·約翰遜先揚后抑提醒著林燃。

林燃理所當然道:“當然,總統先生,我們的控制中心在進行實時監測。

如果電場突然升高或雷達顯示回波增長,我們會推遲,你放一萬個心,我不會拿自己的口碑開玩笑的。”

隨后林燃聲音低了下去:“更不會拿巴茲他們的生命開玩笑。”

這句聲音很小,在雨滴敲打玻璃聲中顯得若有若無,但林登·約翰遜聽得格外清楚,他拍了拍林燃的肩膀:“當然,我們都不希望看到我們的英雄出現意外!”

沒有意外出現,控制中心的監測指標一直都顯示著可以進行發射。

沒有異常,也沒有突然響起的警報。

當地時間上午11點22分,火箭點火升空。

火焰從底部噴涌而出,推力將整個結構緩緩抬起,撕裂了空氣。

機組艙內,奧爾德林緊盯著儀表盤,戈登監控著導航系統,比恩則負責登月艙的初步檢查。

起飛僅36.5秒后,一道閃電擊中了火箭,這是由靜電放電引發的,導致所有三個燃料電池瞬間離線,整個航天器切換到電池供電,但電池無法滿足需求。

“教授!天哪,那是什么!”林登·約翰遜驚呼。

不過林燃沒有時間管他,他湊到麥克風前,提醒著機組成員:“我們在測試中有測試過切換故障模式,把SCE切換到Aux!比恩知道開關的位置。”

52秒時,第二道閃電再次擊中,擊毀了姿態指示器。

卡納維拉角的地面控制中心,遙測數據瞬間變得混亂。

奧爾德林聽到林燃的聲音后,一下變得冷靜,他回憶起測試時對于這類場景的處置方法,他冷靜地下指令道:“飛行,E,試試SCE到Aux。”

比恩迅速切換了信號調節電子設備到備用電源,恢復了遙測。

數據顯示沒有重大故障,他隨后重新上線了燃料電池。

機組一度擔心閃電可能損壞了指揮艙降落傘艙的爆炸螺栓,但地面教授的聲音沒有響起,他們也就沒有再多想,任務繼續進行。

火箭順利進入地球停車軌道后,機組仔細檢查了航天器。

奧爾德林低聲調侃道:“我們差點就成烤面包了。”

地球上林登·約翰遜懸著的心終于放了下來,要是航天都再出事,他感覺自己得下罪己詔,然后把總統位置傳給漢弗萊了。

漢弗萊估計也想到了一起去了,當新的登月三人組重新點燃SIVB第三級發動機的時候,他臉上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失望。

指令艙在任務時間2:47:22進行跨月注入,推動航天器脫離地球引力,向月球進發。

3:07:42時,指揮和服務模塊“揚基快船”與第三級發動機分離,戈登執行轉位、對接口和提取機動,與登月艙對接,并將第三級發動機推向太陽軌道。

“巴茲,立刻對登月艙進行檢查,確保沒有因為閃電而出現意外。”

奧爾德林和比恩按照林燃的指示進入登月艙檢查,一切正常。

30:52:44時,進行中途校正,將軌跡調整為混合非自由返回路徑。

這是60年代,首次載人任務采用這種軌跡,延長了8小時到達月球軌道的時間。

當然本來也就三次登月。

延長時間同時也提供了更多規劃靈活性。

旅途中,機組通過電視傳輸向地球發送圖像,展示月球的壯麗景觀。

比恩,同時還是一個業余畫家,他對著窗外喃喃:“這看起來像一幅抽象畫,灰色和黑色交織。”

奧爾德林拍了拍他的頭,“比恩,這樣的景色,你很快就會覺得乏味的,不過小伙子,我在第一次來的時候,也表現得和你一樣。”

比恩點頭道:“博士,在這方面我們還得多向你請教。”

過去大家叫奧爾德林軌道交互博士,現在則是博士,連姓都沒有了,這樣的稱呼得益于奧爾德林登月第一人的名號,也讓他頗為受用。

這下我也是沒有前綴的博士了,奧爾德林每次聽到這個稱呼,內心都會有暗喜的情緒。

在太空中也不例外。

他心想,自己叫博士沒毛病啊,月球上唯一的博士舍我其誰?還有必要要加姓氏嗎?

他們調整作息,模擬月球重力下的活動,討論著即將到來的精確著陸,目標是風暴洋,靠近先前的無人探測器測量者3號。

11月18日,任務時間83:25:26,服務推進系統燃燒352.25秒,將航天器插入月球軌道,高度170.2x61.66海里。

第一次月球軌道上,他們將清晰的月球表面視頻傳回地球。

107:54:02時,指揮和服務模塊與登月艙分離,30分鐘后,指揮艙推進器燃燒14.4秒,將兩者分開2.2海里。

著陸階段開始于109:23:39,登月艙下降推進系統燃燒29秒,進入更低軌道。

110:20:38時,啟動總時長為717秒的動力下降。

比恩注視著窗外,期待看到雪人圖案的隕石坑群。

戈登被留在了指令艙內。

當它出現時,他驚呼:“博士,我們正中靶心!”

奧爾德林迅速切換到手動控制,精確導航避開巖石和斜坡。

110:32:36,無畏號順利在南緯3.01239°、西經23.42157°完成著陸,距測量者3號僅535英尺,約合163米。

塵土飛揚,引擎熄滅,比恩興奮地說:“哇,教授,我們終于到了!”

歷時約4天半。

著陸后4小時,奧爾德林率先邁出腳步,踏上月球表面。

比恩隨后跟上。

他們設置了阿美莉卡國旗,部署了阿波羅月球表面實驗包,包括被動地震儀、月球離子層探測器、太陽風光譜儀、冷陰極離子計和帶電粒子月球環境實驗。

這些儀器旨在監測地震、離子層和太陽風,提供長期數據。

第一次艙外活動持續3小時56分鐘,他們收集了約15.6公斤的巖石和土壤樣本。

休息后,第二次EVA于11月20日開始,持續3小時49分鐘。

他們步行至測量者3號,一個1966年著陸的無人探測器,距離著陸點僅200米。

奧爾德林和比恩仔細檢查了它,切割下部分部件,如相機和鏟子,準備帶回地球分析。

比恩不小心用錘子砸壞了電視攝像機,導致傳輸中斷,但他們繼續采樣,收集了更多地質樣本,包括從一個名為長凳坑的隕石坑底部取材。

他們在月球表面總共停留31小時31分鐘,行走約1.3英里,感受著六分之一重力的奇妙。

月球活動結束后,登月艙上升級于131:51:03分點火,燃燒248.7秒,進入軌道與指揮艙會合。

134:58:11時,對接成功,三人團聚。

戈登在軌道上獨自等待時,曾拍攝月球照片,調侃道:“你們在下面玩得開心,我在這里數星星。”

他們拋棄登月艙下降級,讓它撞擊月球表面以產生人工地震,供地震儀記錄。

這里多說兩句,每次阿波羅登月都會在登月艙的降落點留下地震儀,而登月艙撞擊月球表面的人工地震讓地震儀進行記錄只是最淺顯的功能。

最重要的是通過人工撞擊提供已知時間、位置和能量的校準信號,用于驗證儀器靈敏度和網絡精度,幫助調整被動地震儀陣列,改善對自然月震的檢測。

而每次月震收集的數據,匯總起來能夠分析月球內部結構。

NASA為什么能夠找到像沙克爾頓隕石坑這樣的好地方,就得益于他們在月球部署的地震儀工作一直持續到了1977年,提供了無數數據用于分析。

當然這些在2020時空為阿波羅科技做了嫁衣,但阿波羅科技那也是阿波羅啊。

從NASA含量來說,阿波羅科技恐怕比NASA本部還要更高。

服務推進系統于任務時間145:14:59時燃燒58.1秒,進入跨地球注入軌跡。

返回途中,他們進行電視廣播,展示樣本和經歷。

11月21日,進行中途校正。

11月24日,任務時間244:22:00時,服務模塊分離,指揮艙“揚基快船”以0.57°角度進入大氣層,峰值減速達10.38g。

244:36:29時,主降落傘展開,安全濺落在南太平洋,距目標船USS黃蜂號僅2.55海里。

回收團隊迅速趕到,機組被直升機接走,結束了這場精確而冒險的旅程。

這次從月球帶回的總樣本重量75磅,為后續地質研究提供了寶貴資料。

這次登月完成后,林燃回到了自己忠實的紐約。

他的教子,新開的政治脫口秀節目《學徒》,正在等著他呢。

大T已經迫不及待,要用采訪林燃,作為他《學徒》節目的開門紅了。

至于弗雷德的意見,重要嗎?

弗雷德壓根阻止不了大T的行為。

原時空里兩人的“父慈子孝”環節要等到弗雷德出現阿爾茨海默癥狀后,大T貶低了弗雷德,并參與了涉嫌稅務欺詐的財富轉移方案。

這個源自于其侄女瑪麗在2020年出版的回憶錄《太多卻永遠不夠》,大T嘲笑父親的病情,將其比作嬰兒或白癡,并在家庭會議中公開羞辱他,說父親像個孩子一樣。

但大T方面反駁了這一觀點,屬于有點羅生門。

在紐約時報2018年的深度調查報道中,聲稱在弗雷德生病期間,大T實施了一系列財富轉移策略,這些策略包括稅務規避、回避和涉嫌欺詐,幫助其從弗雷德那里獲得相當于今天價值的4.13億美元資金,而非大T自己聲稱的“僅100萬美元貸款”。

紐約時報的報道會更具可信度,因為包括了弗雷德的稅務記錄、銀行文件以及訪談。

總之因為在越戰一戰成名后,大T野心迅速膨脹,弗雷德還沒得老年癡呆的時候,他就敢公開反抗。

另外一方面,林燃答應接受其采訪,也給了他莫名的信心。

教授接受我的采訪,加上我本人的名氣,我還有什么失敗的理由嗎?大T的想法很簡單。

“歡迎大家來到《學徒》的現場,讓我們有請我們今天的開幕嘉賓,NASA的皇帝,數學界的明燈,永遠的教授,倫道夫·林~”

最后這個字被大T無限拉長,臺下響起一陣尖叫,顯然紐約的觀眾們就喜歡這種風格,欣賞大T這樣跳脫愛表演的性格。

更何況,對方還是從越戰一線回到紐約的英雄,老美就欣賞這種。

只有坐在第一排的珍妮,鼓掌鼓的很敷衍,她實在想不明白,教授為什么要和大T這種人渣搞到一起去。

哪怕大T最近名聲大噪,在珍妮看來,也難掩其卑劣本性。


上一章  |  科技入侵現代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