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入侵現代第202章 秦王掃六合之始(求月票!)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科幻>> 科技入侵現代 >>科技入侵現代最新章節列表 >> 第202章 秦王掃六合之始(求月票!)

第202章 秦王掃六合之始(求月票!)


更新時間:2025年07月03日  作者:鴉的碎碎念  分類: 科幻 | 超級科技 | 鴉的碎碎念 | 科技入侵現代 


“雷總,不是我不想答應,我知道沒有法律上的風險,但卻有道義上的風險!”林燃婉拒道。

尼瑪這樣搞,法律上肯定是合規的,畢竟人名款,之前少有人搞。

但從道義上來說,華為難道想不到有這個風險嗎?他就是想著我們之間有深度合作關系,因為同病相憐的緣故,大家后續在操作系統、數據庫、工業軟件等方面都可以密切合作,所以不把條款卡的那么死。

結果我轉手就和小米合作,道義上實在說不過去。

雷總義憤填膺道:“林總,我覺得是您多慮了。

您個人授權給小米賺一筆錢,用于改善您本人及家庭的生活,這有錯嗎?

前面我說過我們內部一直強調永遠相信美好的事情發生,同樣的,每個人都有追求美好生活的權力!哪怕華為知道也說不了什么。

這絕不是什么道義上的問題。

我保證給您個人的報價一定不會比華為低。”

林燃輕聲道:“華為一年40億。”

雷總訕笑道:“我們確實在資金上有自己的難處,沒辦法和華為比,但我們的誠意絕對是滿滿的,我們后續所有林燃聯名款的產品,同配置增加的那部分售價會全部給到您。

比如我們去年的旗艦小米10ultra,發售價是5299起,那么我們的林燃聯名款發售價在這基礎上加500,那么賣了多少臺,這賣的臺數乘500的加價會全部給到您。

像我們預計在后年發售的小米汽車,也是同樣的道理,加價全部給到您。”

林燃瞇著眼睛道:“雷總,您這是把我當猴耍呢?”

不是,這不就相當于拿米粉或者我個人支持者的錢來給到我,那這樣我為什么要和你們合作?我們自己不能賣登月紀念品嗎?你們相當于平白無故賺了名聲。

雷總見沒能忽悠住眼前這位年輕人,對方在談話過程中居然就能意識到不對,一個坑都沒踩進去,他知道這回得出點血了,“10億,授權期限五年,我們再給到您一次性10億的授權費,上面的條件不變。”

林燃聽完后嘆氣:“我心動了,雷總,可惜我真的不差錢。”

如果單純從金錢角度出發,自己在60年代什么沒有享受過?什么沒吃過用過,他對錢是真的不感興趣。

而在現代時空,他的工資和各方獎金也綽綽有余,足夠他用了。

香江富豪有各種獎勵科學領域成果的基金,光是這些基金給林燃頒發的獎金加起來都接近一千萬了。

婉拒后,雷總離開阿波羅科技總部的時候,看了身后的大廈,心想現在的年輕人怎么不好忽悠呢?還是沒有校友身份就是不好使。

林燃拒絕,奧爾德林不差錢,是真正意義上的不差錢,都半只腳入土的人了,還從鵝廠那撿了五千萬美元,雷總想找他人都找不到。

不過不代表小米沒有B計劃,還有登月第一人阿姆斯特朗呢,阿姆斯特朗固然已經去世,但不代表他的商業運作就沒有在繼續了。

阿姆斯特朗在去世之前把自己個人形象的商業授權給了普渡研究基金會,這是普渡大學的一家機構,而阿姆斯特朗曾在這里上學。而普渡大學基金會則把他的個人形象商業運作交給了GMC,一家名人商業形象的專業運作機構。

至于推出阿姆斯特朗的登月特別版產品,被人罵美奸,這是問題嗎?林燃能帶奧爾德林上月球能幫NASA把旗幟插在月球上,我致敬一下登月第一人怎么了?

大把米粉會幫我洗的。

不過雷總還是頗感失望,自己居然連二十出頭的年輕人都沒說動,自己的說服(忽悠)能力是不是下滑了?趕緊回公司排練一下演講,避免到時候的登月特別版發布會打動不了米粉。

“林教授,告訴你一個好消息。”電話那頭是華人數學大佬丘成桐,對方現在基本上大部分時間都在水木,致力于把水木打造成壓燕大一頭的數學圣地。

從林燃在數學界初出茅廬的時候,丘成桐就注意到了這個年輕人。

第一篇論文發出去的時候,他就派人聯系上了林燃,希望能把林燃給挖到水木來,給水木的丘成桐數學中心再添一員大將。

因為從論文的角度,林燃掛在Arxiv上的初稿寫的無比嚴謹,數學上這叫做美的東西。

當然他也覺得林燃確實有希望獲得菲爾茲,一旦水木有青年教師拿菲爾茲,至少在輿論宣傳上,立馬就能壓燕大一頭,坐擁三位菲爾茲,燕大的黃金一代還紛紛出走,燕大拿什么比?

這是他的打算,可惜當時林燃婉拒了,婉拒了丘成桐也不覺得可惜。

不過后面林燃的速度讓他感到后悔不已,自己最開始要是多堅持一下就好了,只要多堅持一下,把林燃挖來,現在還有燕大什么事啊,燕大往后站。

都不用登月,登月和數學無關。

光是徹底解決孿生素數猜想,這就已經是頂級成果了,這個成果足以橫壓燕大二十年。

他想到這里,在電話那頭內心又長嘆一聲,自己怎么老是錯過人才呢。

“丘教授,你說。”林燃在電話里客氣道。

這讓丘成桐內心略有不虞,你一個小輩怎么能不稱呼我一聲您呢,不過他也沒太在意:“你獲得了今年的菲爾茲獎,頒獎委員會那邊讓我通知你,然后希望你能夠去現場領獎。”

別說什么丘不會說的這么篤定,換別人來,電話通知會說你有很大可能獲獎,但丘的話,絕對是直接說獲獎,而不會打馬虎眼。

畢竟他可是和自己學生通信,都能在信里直接說周煒良的數學可能比陳省身更好的人,能絲毫不在意自己吐槽自己老師留痕可能被知道,又怎么可能在菲爾茲獎獲獎上打馬虎眼。

(他的學生季理真寫了本《百年科學往事楊振寧訪談錄》,然后引起丘的勃然大怒,你怎么能把我私下和你說的給說出去呢?

ps:關于私下到底有沒有說過這是羅生門,因為季沒有出示過證據。)

委員會和丘說的是極大可能,他直接就變成了獲獎,不過也是,在丘成桐看來,如果徹底解決孿生素數猜想都不能獲獎,那什么能?

林燃疑惑道:“今年的國際數學家大會不是在線上舉辦嗎?”

丘成桐說:“是這樣沒錯,但領獎還是得到現場去。”

今年的頒獎典禮本來在俄國的圣彼得堡,但因為戰爭的緣故,所以臨時更改地點,變成了芬蘭的赫爾辛基。

“抱歉,我沒辦法親自去現場,我只能以遠程的方式線上領獎。”林燃說。

丘成桐疑惑道:“為什么?”

“我怕我的人身安全出意外,你應該很清楚阿美莉卡現在把我當眼中釘肉中刺,我去了,可能芬蘭方面在我獲獎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把我給引渡到阿美莉卡接受審判。”林燃直言道。

丘成桐無語:“這個我幫你問過了,國際數學家大會委員會方面會保證你的安全,確保你能回燕京。”

林燃依然拒絕:“抱歉,我不相信他們,他們也拒絕不了阿美莉卡。”

林燃心想,說啥呢,數學家群體能拒絕白宮?芬蘭政府都拒絕不了好嗎。

丘成桐不以為意:“好,你做了決定就行,那我就這樣回復那邊。”

他倒也不認為林燃不去現場,國際數學家大會就敢不把獎頒發給林燃。

數學畢竟還是成果說話的地方,林燃做出的就是無可辯駁的成果,近二十年來數論領域最大的成果,再往前追溯也只有費馬大定理能和他相提并論。

菲爾茲獎怎么都忽視不了對方。

盡管此時已經是晚上了,但在探照燈的照耀下,發射場依然和白晝一樣明亮,火箭在燈光下熠熠生輝,像是一柄指向星空的利劍。

體積小就是劍,要是體積大一點,那就是塔了。

這臺由阿波羅科技打造的可回收火箭,即將迎來它的終極考驗:軌道測試飛行。

任務目標是將華國航天一顆名為“先鋒號”衛星送入350公里高度的低地球軌道(LEO),同時回收第一級,驗證其可重復使用能力。

這顆華國航天是與申海交大聯合開發的,搭載了新型通信技術實驗設備。

“各組報告狀態。”上次李瑞成功了,那就不會換人。

像他們在文昌出差,普通員工一天有兩百的異地出差補貼,李瑞這種基層管理能有三百。

沒成家的小年輕很樂意來文昌出差。

“推進系統正常,七臺YF102發動機待命,推力矢量控制已校準。”李斌回答道。

他特別關注著四號發動機,在靜態點火測試中曾出現短暫波動,盡管已解決,但仍保持高度警惕。

“燃料加注完成,液氧和煤油滿載,混合比2.6:1。”燃料組工程師報告,聲音中帶著興奮。

因為他知道今天的燃料系統將承受更長時間的燃燒考驗。

“導航與控制系統在線,格柵鰭和著陸腿已檢查,響應時間優于100毫秒。”肖章所在組設計的格柵鰭控制算法在亞軌道測試中表現出色,今天他希望在更高速度和更復雜條件下再次證明其可靠性。

“載荷系統正常,‘先鋒號’已鎖定,太陽能板和通信模塊待命。”載荷工程師確認。

李瑞點點頭,目光轉向窗外。

火箭在發射臺上巍然屹立,YF102發動機的噴嘴在燈光下閃耀。

“開始倒計時。”李瑞下令。

“倒計時開始,T減60秒。”播報員的聲音通過揚聲器回蕩。

主屏幕上,火箭的實時影像和數據流同步更新,顯示推力、壓力、溫度和軌跡參數。

“T減10,9,8……”

肖章緊盯著格柵鰭控制面板,心跳加速,他不確定在高空風切變過程中格柵鰭仍然能夠完美應對。

“5,4,3,2,1——點火!”

七臺YF102發動機同時點火,火焰從噴嘴噴涌而出,巨大的轟鳴聲震撼著控制室。

屏幕顯示總推力迅速攀升至5845千牛,火箭緩緩離開發射臺,沖破夜幕,直刺星空。

“火箭已離塔!”

控制室內大部分工程師的目光都鎖定在主屏幕上,推力曲線平穩,七臺發動機協同工作,推力分布均勻。

“推力矢量控制正常,所有發動機參數在預期范圍內。”李斌低聲說,這回四號發動機的推力曲線沒有出差錯。

“高度12公里,速度600米/秒,接近最大動態壓力。”控制員繼續報告。

火箭繼續攀升,穿過云層,速度逐漸增加。

控制室內的氣氛緊張而有序,大家都在自己的崗位上忙碌,監控著火箭的每一個動作。

“通過MaxQ,結構載荷正常。”李斌確認。

“高度80公里,速度2.3公里/秒,準備第一級分離。”

“執行分離。”李瑞下令。

“第一級關閉,分離確認!”控制員報告。

屏幕顯示第一級與第二級分離,第二級點火,繼續加速向軌道前進。

主屏幕一分為二,一半顯示第一級的返回軌跡,另一半追蹤第二級的上升。

“第二級發動機正常,推力922千牛(真空),軌道插入進行中。”李斌報告,目光轉向第二級數據。

與此同時,第一級的返回成為焦點。

“第一級達到頂點,開始下降。”

“執行助推返回燒結,使用第一、第四、第七號發動機,節流閥調至60。”李斌果斷道。

YF102發動機的節流能力允許精確控制推力,三臺發動機點火,調整第一級的軌跡,使其返回發射場。

“助推返回燒結開始!”

屏幕顯示三臺發動機點火,火焰噴出,火箭速度迅速下降。

“格柵鰭展開!”肖章喊道,手指在鍵盤上飛速操作。

屏幕顯示格柵鰭從折迭狀態展開,調整角度以應對高空風切變。

肖章緊盯著控制數據,格柵鰭的響應時間在80毫秒內,算法實時調整火箭姿態。

“高度50公里,速度1.5公里/秒,進入大氣層。”

突然,屏幕上的遙測數據閃爍了一下,信號短暫中斷。

“遙測丟失!”通訊官喊道。

李瑞心跳加速,老天別玩我啊,軌道測試就出問題,連帶著交大的通信衛星一起爆炸,自己不至于背鍋,但也絕討不了好。

“怎么回事?立刻恢復!”他命令,試圖保持冷靜,他的腦海中閃過最壞的可能:信號丟失可能導致第一級失控。

“切換到備用頻道!”通訊官迅速操作,幾秒后數據流恢復:“遙測恢復,可能是高空電離層干擾。”

李瑞緩緩吐出一口氣:“繼續監控,別再有意外。”

第一級繼續下降,格柵鰭應對一陣突如其來的側風,略微偏離軌跡。

“格柵鰭正在補償,調整控制參數。”肖章報告,他的算法迅速調整,軌跡重新對準。

“高度10公里,速度800米/秒,準備進入燒結。”

“啟動進入燒結,三臺發動機點火,節流閥調至50。”李斌下令。

進入燒結是軌道測試獨有的步驟,用于減緩第一級在高空高速下降時的熱負荷。

“進入燒結完成,高度1公里,速度300米/秒,準備著陸燒結。”

“啟動著陸燒結,中心發動機點火,節流閥調至70。”李斌繼續指揮。

“高度500米,200米,50米……”

“著陸!”

屏幕顯示第一級穩穩落在發射臺中央,著陸腿牢牢支撐住火箭。

控制室沉默了一瞬,隨即爆發出熱烈的歡呼聲。

“第一級著陸成功!精度32厘米!”王磊興奮地報告,他調出著陸數據,顯示火箭幾乎完美落在預定位置:“比上次數據還要更精準!”

“發動機狀態呢?”李瑞追問道。

“所有發動機正常運行,無異常波動。熱保護系統有些燒蝕,但可修復。”李斌略帶得意回答道。

李瑞點點頭,轉向第二級的數據:“第二級情況如何?”

“第二級已達軌道速度7.8公里/秒,高度350公里,軌道傾角28.5度。”通訊官報告:“準備載荷部署。”

“執行載荷部署序列。”李瑞下令,屏幕顯示第二級的載荷艙門打開,先鋒號被彈出。

“載荷分離確認,衛星信號正常!”李瑞看著屏幕上顯示衛星狀態的符號說道:“太陽能板已展開,通信模塊在線。”

控制室再次爆發出歡呼,他們做到了,第一級成功回收,載荷成功入軌,比獵鷹九號順利多了。

“檢查著陸精度和結構狀態。”李瑞裝作冷靜地說,試圖掩蓋內心的激動。

“著陸精度在目標點32厘米,熱保護系統和發動機狀態良好。”王磊報告。

李瑞轉向團隊。“干得好,今天我們創造了歷史,但這只是開始,按照模板整理一份報告,我需要立刻向教授報喜!”

順利完成后第一件事是什么?肯定是報告領導啊。

別拿民營企業的領導不當領導。

大家都很清楚,在阿波羅科技,林燃就是不可替代的那個,甚至權威程度要比互聯網的創始人還要更強。

杰克馬有可能遠走海外,東子能消失不見,但在阿波羅科技,林燃是不可或缺的那個。

李斌帶領一小隊工程師走向著陸的第一級。

火箭屹立在發射臺上,表面有些許燒痕,但整體結構完好。

著陸腿穩穩支撐,格柵鰭仍保持展開狀態,顯示出其在高空高速下降中的出色表現。

肖章檢查格柵鰭,發現一側有輕微燒蝕,但仍在容差內。

“格柵鰭承受了高空風切變,表現超出預期。”他低聲報告道。

李斌蹲下檢查發動機噴嘴,發現熱保護涂層略有剝落,但無結構性損傷。

“發動機狀態良好,可翻新后重復使用。”他說,大家說的,都有錄音設備,最后轉化成文字形成更詳細的報告。

王磊站在一旁,盯著手持設備上的衛星數據:“‘先鋒號’的遙測數據完美,軌道參數完全符合預期。”

當天的新聞頭條都是,燃燒一號實際軌道測試成功,阿波羅科技在可回收火箭領域實現全國首家、全球領先。

8噸的載荷,比不上獵鷹9的22噸,但那也是全球除SpaceX外的獨一份,足夠讓老中感到贏麻。

至少從藍色起源到RocketLab,從歐洲航天局到印度航天局,企業也好,政府航天機構也罷,沒誰做到過。

其他機構想復刻還沒這本事呢。

“五年?半年!”

“還是阿波羅科技牛逼,獵鷹九號都失敗過好幾回才成功的,阿波羅的燃燒一號改測試跟吃飯一樣簡單。”

“燃神會不會是重生回來的?不然怎么可能真沒有失敗過?”

在阿波羅登月成功之后,林燃重生一時間都成為了熱門話題,一度爬到了微博熱搜的前十。

無數博主試圖論證林燃是重生回來的。

不過有一個問題沒有辦法解釋,那就是:“如果燃神真的是重生回來的,那為什么還要復刻什么阿波羅登月?難不成我們在未來還在用60年代的技術登月?那這樣的未來未免也太可怕了吧。”

不過這也就只是網友們的調侃罷了。

宋南平敲了敲門然后走進林燃的辦公室。

關于Pony來阿波羅科技任職一事,林燃已經提前和宋南平以及申海方面通過氣了。

宋南平不是不行,而是他管理現有規模已經有點吃力,更何況擴張到數萬人規模,要橫跨各個航天領域。

宋南平對此也很看得開,因為他仍然是高管。

他天然就會是林燃這一派的高管。

顯然,Pony入職后,會按照自己的喜好和做事風格招聘自己這一派的高管,而林燃肯定也得有自己的人,不然整個企業名義上的控制權屬于他,但實質上是被架空了。

這和意愿無關,Pony沒有這個意愿,只要他這一派的人多了,他都會被架在上面。

林燃作為NASA宮斗吃雞大賽最后的優勝者,就更明白這個道理了。

所以宋南平和李小滿作為一路跟著他創業過來的,肯定得有高管崗位,來保證自己在高層的影響力和知情權。

“教授,申海那邊托我來問問您,有沒有意愿把市面上這些研發可回收火箭的企業打包統一給收購了?”

如有侵權,請聯系:(##)


上一章  |  科技入侵現代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