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陌生的大街上,莫林生頭一回這么清晰的明白什么叫“恍如隔世”。
他因為行動不方便,走的比較慢,正好方便觀察。
小縣城其實比自己家鄉縣城落后不少,沒幾棟樓,幾乎都是平房。路也不算平,商家不多,行人更少。
但在山里呆了這一個多月,就是這為數不多的行人,都讓他有種淡淡的恐懼。
山里見到人首先要保持警惕,現在行人這么多反倒不習慣了。
他這樣看著行人,行人們也用異樣的目光看著他。莫林生知道自己現在的形象,他找了一家理發店,進去把頭發理了。
“你這頭多久沒洗了啊?”理發店的師傅皺著眉頭,“這頭發咋說也有一兩個月沒理了吧?”
“嗯,有一個半月了。”莫林生說道,其實是沒有的,只是不知道為什么在山里頭發長的似乎更快一些。
“行吧,先洗洗再理。”
理完發,莫林生付了錢,出去的時候感覺清爽不少。
至少別人再看他的目光沒那么異常了。
李龍給他的勞保服還是新的,所以衣服不用換,就是有點臟了,他打算回到招待所里洗一洗。
得先有換洗的衣服。他去了市場,找了賣衣服的店買了衣服,又去了百貨大樓買了一套洗漱的東西,包括肥皂,回到招待所,找服務員借了盆子,換了衣服開始洗。
傷口再次隱隱作痛,但莫林生覺得這不算什么了,畢竟更重的傷都受過,眼下這個,都已經算是好的了。
洗完衣服晾上之后,莫林生才感覺到餓了。招待所里現在沒飯,他出門找了家食堂,要了一份米飯帶著一份菜。
身上有錢,莫林生也沒虧待自己,點了份紅燒肉算是補償了。
在服務員詫異的目光中,莫林生吃了兩碗米飯,一整盤紅燒肉連湯汁都沒剩下。服務員覺得不可思議,這么瘦的人,是怎么吃得下這么多飯的!
莫林生感覺這才是正常的生活嘛。在山里吃的那是啥?充其量只能叫食物。
回到招待所的時候,莫林生有些意外,他碰到了吳本勝叔侄兩個。
“咦?你怎么在這里?”吳本勝有些意外,“你不是在山里嗎?這……”隨即他恍然大悟:“你是坐著李老板的車回來的?”
“是啊,你們也住在這里?”莫林生笑了笑說道,“剛到?”
“嗯,剛到,這不,住下后,我們出來準備收拾收拾,這跟個野人一樣,別人不嫌棄,我們也不好意思睡那床啊。
你這可以啊,頭發理了,衣服換了。要不是今天上午咱們聊了一會兒,我都不一定能認出你來!”
“哈哈,我也是剛剛理了頭發吃了飯。我給你說,理發店在那邊,師傅手藝不錯。”回到人類社會里的莫林生熱情了不少,“順著這條路往前走,過個十字路口往左手走,沒幾步就到了。”
“行行行,那你先休息,我們去理發。”吳本勝點點頭,走了。
莫林生感覺還挺神奇,早上才在山里一起聊過,下午現在又在縣里碰上了。
不過想想也正常,畢竟縣城就這么大,碰上才正常。
吳本勝也是感慨,他原以為莫林生還會在山里呆幾天,等到貝母季結束后才出山,沒想到今天李龍就把人帶出來了。
“跟著老板就是好,我們累死累活的出了山,還是花了錢才在村里找了個拖拉機帶到了縣城,人家倒好,在山里就坐著小車子出來了。”吳東海覺得也挺不公平的。
“行了行了,別光看人家人前顯貴,要想想人后他是怎么受罪的。”吳本勝見的多了,勸著侄子,“那一身傷是好得的?”
也是,想想那一身的傷,還是算了。
晚上三個人還一起吃了飯,在房間里聊了不短的時間,然后約好明天一起坐車去烏城。
接下來的幾天,李龍每天都要去山里,幾乎都是在中午就能拉回來一車貝母。
顧博遠都在感慨,他這邊收購站算是不錯的了,即使如此,現在一天收到的貝母還沒李龍吉普車拉回來的多。
李龍是知道今年林業隊卡點收緊之后,山里的那些人把希望寄托到小木屋這里,在這里至少能換成實實在在的錢拿走。
如果背著貝母出去,指不定半路上被攔了,那就竹籃打水一場空了。
少賺點至少是賺的,被收了那就全賠了。
六月初,接連兩天,李龍在山里都只收到了十來公斤貝母,他知道貝母季算是結束了。
波拉提幾乎每天都會過來,這一天中午他過來蹭飯的時候也說林業隊那邊現在也收不到什么貝母了,艾里隊長讓李龍抽空過去一趟,把隊里那些貝母收了。
李龍答應了,想著如果那邊貝母不多的話,跟著把阿布來提隊長那邊的一起收了。
到六月六號的時候,李龍游動式收貝母的過程徹底結束,兩個林業隊的貝母都收完,李龍過去送物資收貝母的時候順帶著去了哈里木和玉山江的家里,給兩家人送去了一些物資。
他大致統計了一下,這個貝母季,收的貝母前所未有的多,加起來得有十二三噸。
八七年算是他的財富之年,半年還沒過完,毛收入已經超過了百萬,除去成本,純收入也差不多有了近七十萬。
收購站最后一批貝母還沒賣掉,李龍就已經開始發半年獎了。
顧博遠那邊分的并不多,老顧不管錢,只管收,心里大概有數,卻并不多拿。
他多次給李龍說,自己有自知之明。現在能收這么多貝母,其中有一半多是李龍去兩個林業隊,和山里收來的,他不能參與分紅。
所以顧博遠只拿了一萬塊錢。
李龍給孫家強和梁雙成一個人五百塊錢的獎金,還給兩個人分別給了兩天假,當然不光是他們兩個,貝母收完,收購站也間隔一個星期多放了兩天假。
這段時間還有野蘑菇,貝母也還有收尾,但已經不那么緊張了。
肉干加工作坊的工業三相電已經拉通,因為李龍的身份,加上本身縣里私營企業就不多,一些領導也知道上面有意把他打造成一個創業明星,所以各方面都很支持。
烘干機利用起來,肉干的加工速度和效率就高了不少,楊大姐已經能夠熟練操作烘干機了,這方面李龍基本上不用操心。
六月八號,陳紅軍打來電話,說他那邊收購站休息一天,要過來找李龍談一些事情。
李龍自然是歡迎的。
陳紅軍九號上午到了縣里,李龍是在客運站接的他。
“你還那么客氣,瑪縣我在這里工作了這么久,要說熟悉,不比你差。”坐在李龍的吉普車里,陳紅軍笑笑說道,“從這里到收購站到你家那么近,哪還用接啊。”
“好歹你也是我的引路人。”李龍一邊開車一邊笑著說道,“現在又是合作伙伴,咋說這該有的待遇還是得有的。”
等吉普車到了收購站,陳紅軍看著院子里排隊賣東西的人,有些意外,隨即感慨著說道:
“曾經我們在這里干的時候,哪想到這里會有這么紅火啊。”
“哈哈,時代不一樣了嘛。那時候許多事情都不讓做,大家也沒那么大的膽子,積極性也沒那么高。現在上面讓咱們大力發展副業,大家都想過上好日子,積極性自然就高了。”
李龍一邊說著一邊把車子開進了后院。
陳紅軍下來的時候看著滿院子曬著的野蘑菇干,和數量不多的貝母,笑著說道:
“也是,原來沒人進山采野蘑菇,偶爾有,也成不了規模。看看你現在這樣,有多少人指著從你這里賺點錢過好日子呢。”
李龍笑笑,帶著陳紅軍進了會客室。
原來這里是自己上班辦公的地方,都比較熟悉,現在看著有些地方還保持著原樣,有些地方已經大變樣了。
進了會客室里,陳紅軍給李龍說了自己收購站最近的情況。
“現在貝母比較值錢,不少人都盯上了。最近連著開了兩家收購站,算是搶生意吧。我同事開的那家因為流動資金不夠,黃了,欠了不少錢。
另外一家謹慎一些,看著收的收的沒錢了,就關門,想辦法把貝母賣掉一部分后再重開。反正是開開停停,也就是我這里,因為你入股的那些錢在,加上老賈過來收貨比較及時,所以資金周轉的比較順利。”
“這一行看似好干,但實際上還是有不少需要注意的地方的。如果準備不充分,肯定會出大問題。以前有上面兜底,自然不需要注意那么多,現在自己干,要注意的就多了。”
李龍是開了好幾年私人收購站,有了經驗。陳紅軍是開了多年的國營收購站,處于轉型期,以前的有些經驗能用,有些已經過時了。
兩個人在這方面探討的不少,聊的也多。
陳紅軍比較謙虛,他清楚目前自己在這方面是比不上李龍的,所以李龍所說的那些東西,他都記了下了來,打算回去檢驗一下。
李龍也沒因為自己已經做大做強,就擺前輩資格,他清楚自己只是吃到了時代的紅利,所以才有現在的發展。
所以他也不會亂講,給陳紅軍說的,都是服務質量和遵紀守法方面的事情。
“說實話,以前在國營收購站,根本不會去管那些東西,收購站有自己的規章制度,遵守就行了。現在開了自己的收購站,什么規定都是自己摸索著來,國營的不少方面都不適用。”
陳紅軍也在感慨:
“當初第一筆錢賺出來后,我真的挺害怕的,過兩天就過去問交稅的事情。”
“嗯,這方面咱們一定不能偷懶。”李龍點點頭,他們是吃著時代的紅利賺了錢,如果這時候還想著偷稅漏稅,那后面真查出來被罰,真就是活該。
陳紅軍從自己帶的黑包里取出一沓錢來,笑著說道:
“說實話,一開始和你商量開這個收購站的時候,我還是有些忐忑不安的。那時候你一下子投入這么多錢,我還想著是不是太多了。
后來收貨的時候我才發現,這收購站前期開起來,只是個吃錢的機器啊!錢要是不夠,真就開不起來,半路太容易倒閉了。
現在好了,現金流已經順暢了,這第一期的分紅我也帶過來了。咱們先前說好的,你三成五的股分,除去我留下了五萬塊錢流動資金,剩下的咱們就分了。”
陳紅軍給李龍這一回分的不算多,兩萬塊錢,不光有貝母的,還有其他的一些東西,皮子、藥材都有。
按陳紅軍所說,現在他的收購站業務基本上也鋪開了,走上了正軌。目前他和那個雇傭的工人完全照顧得過來,相關部門對于他這樣的小私人企業也是比較照顧,有一定的優惠政策,所以發展起來比較順利。
李龍能聽得出來,陳紅軍現在信心十足。
想想也正常,幾個月前,他還在為自己現在的工作無聊沒前景而發愁,現在就已經管上了一個小企業,雖然不大,但明顯能感覺到發展潛力十足。
而且就算再小,那也是自己親手一點一點建立起來的,和原來的工作崗位相比,有感情。
李龍收了分紅,和陳紅軍聊了下一步發展的情況。
一年四季,每個季節收的東西不一樣,這方面陳紅軍比李龍有經驗。但是哪些東西比較賺錢,每個季度收東西有側重點,這方面李龍就比較有發言權了。
因為李龍的兩大客戶是陳紅軍介紹的,黃磊又是陳紅軍原同事介紹的,所以李龍就主要圍繞著這三個人收的東西來說。
畢竟他大部分的資金來源也是這三個方面。
“今年動物保護法實行了,后面皮子這方面可能要注意了。”李龍也進行了善意的提醒,“具體的政策怎么說咱們不知道,但做好思想準備吧。”
“這一點我倒是沒想到。”陳紅軍點點頭,“嗯,后面我會注意。”
陳紅軍把分紅給了李龍后,站起來說道:“我在這里轉轉。說實話,原本我還是有些自信的。現在的收購站從無到有搞起來,走上了正軌,我還是有點沾沾自喜的。
但現在看到你這個,我覺得我需要努力的地方還很多。”
李龍笑笑說:
“我這開了好幾年了啊。況且我那算是天時地利人和吧,國營收購站一關我這邊就開了,正好接上。再加上你剛好介紹了幾個客戶,我收來的東西能順利的賣掉,有這個基礎我才算是發展的好吧。”
陳紅軍知道李龍是謙虛,他也沒多說,過來參觀一下,就是想多學一些過去。
前院排隊的人還很多,陳紅軍看著擺著的茶水有人在喝。院子里比以前多栽了一些樹,可以乘涼。南面的院墻那里也有一排木頭凳子,可以坐下來休息。
這些排著隊的人一個個也沒什么不耐煩的,互相有說有笑,看來大部分都認識。
“我這里的客戶,有近三分之二是二道販子。”李龍給陳紅軍解釋著,“他們去附近的縣鄉里把東西收來,轉賣到我手里。”
“怪不得,他們一個個手里提的袋子和東西都不少,我就說嘛,我那邊過來賣東西的人,每個人帶的份量就少多了。”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對收來的貨品次和級別比較熟悉,這一點陳哥你是高手。別小看這一點,這些販子對這些東西也很熟悉,如果故意壓低品次,他們肯定會在圈子里傳壞話,口碑一旦崩了,那想再樹起來就難了。”
這一點陳紅軍也清楚,所以他只是點點頭。
就收的貨的品次問題,這方面他還是很有信心的。入這一行他比李龍早的多,這么多年見的太多了,所以自信能比顧博遠要強。
看著有些人還帶著廢銅爛鐵,陳紅軍有些疑惑:“這些東西你也收?”
“嗨,大部分是沒啥價值的,但人家拿來了,那就收唄。”李龍笑笑,“我不是去過一趟燕京嘛,那邊古董收藏已經開始熱起來了。這么多東西,但凡有一件值錢的,那也就回本了。
就算沒值錢的,拿去廢品回收也行。”
陳紅軍想著這也是條路子啊。
既然說自己那邊是收購站,有些東西限收那就有點不合理。
所以花點小錢把這些古代的東西收來放著,像李龍所說,有用的留著,剩下的賣廢銅爛鐵也行啊。
又學了一招。
“野蘑菇前期出過事,雖然不是我這邊的,但還是要注意。”李龍想到了黃磊那邊的事情,又提醒了一句,“主要還是收羊肚菌和后面的黑虎掌菌。其他的盡量還是少收。這兩種蘑菇特征明顯,好辨認。其他的不好說,真要收到個毒的蘑菇,那麻煩就大了。”
陳紅軍連連點頭,這都是經驗之談。先前他在國營收購站的時候也是這樣,現在想著能增加一些是一些,但這些和古董不一樣,容易吃壞人,所以還是小心點比較好。
在李龍這里參觀完一圈,陳紅軍又多了不少的想法,連李龍留著吃飯他都不想,就想著趕緊回去,把那些想法實現了。
賺錢要緊啊。
如有侵權,請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