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一漁獵西北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有人舍不得鐵飯碗,有人巴不得跳出這個坑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重生八一漁獵西北 >>重生八一漁獵西北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有人舍不得鐵飯碗,有人巴不得跳出這個坑

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有人舍不得鐵飯碗,有人巴不得跳出這個坑


更新時間:2025年08月22日  作者:羈中馬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羈中馬 | 重生八一漁獵西北 


洪水來的快,去的也快。等第二天的時候,葦上面下來的洪水已經淺的沒不過膝蓋了。

李建國開著拖拉機到了西防洪渠那里,掛著推土板把卸洪水給堵起來,這里干渠水還要往下游送,先前為了泄洪把口子打開,現在洪水退了,那就得堵上,不然過段時間水管站往這邊放水,那水就流葦溝里去了。

其實大家都清楚,六七月份的時候,還會有大的洪水過來了,不過到那時候再說,現在先管眼前的事情。

第二天李龍再到四小隊的時候,就聽到了另外一個消息。

“東大溝里,洪水過去的時候,把上水庫、中水庫、下水庫都給沖掉了!”

東大溝就在四小隊東面不到三公里的地方。緊鄰后面建設的呼克公路,很久以前是一條河,后來上游河水改道,這里就成了干溝,李龍先前還在里面逮過兔子。

去年還是前年,不知道什么人一拍腦袋做了決策,在東大溝上游、中游和下游用推土機攔了三道壩,然后把壩前面進行了改造,搞成了三個水庫——不過沒水。

建壩的人應該是想著等洪水一來,把洪水用壩攔住,這水庫就成形了,到時無論是養魚還是蓄水都是挺好的。

修水庫的人還是有點常識,用壩攔住后,還專門修了三個閘門,意思就是上水庫和中水庫在洪水來的時候放開閘門,讓水先去下水庫,下水庫水存的差不多,如果洪水有多,就繼續往下游放,下游直接連通到大海子和白土坑水庫,可以分流。

如果水量不夠,那就分別下閘,這樣讓三個水庫里都能存滿水。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水庫的北壩線是直接推土機推出來的,幾乎沒有進行壓實處理,在這些人眼里,壩線堆了三四米高,上面拖拉機壓兩下,應該就能擋住洪水。

畢竟在他們的經驗里,每年的洪水并不算大,不可能沖破壩體。

而且他們修的閘門也不在地勢最低處,反倒是在壩體的中央,處于不高不低的位置。

理想的情況是壩體把水攔住,水量到達壩體一半的時候,開閘放水,讓水往下游去,同時在水庫里慢慢積蓄水量。

然而,今年就是個例外的情況,洪水的水量比往前大個三四倍不止,而且屬于那種齊頭水,一股子洪峰過來,直接將上水庫的水壩在地勢最低的地方沖出一個二十多米寬的口子,然后一路奔騰向下,中水庫、下水庫遭到了同樣的命運!

三個水庫還沒啟用,就直接廢了。

“也不知道那些人咋想的,直接堆土就想成壩?當年小海子堆壩的時候,那是用拖拉機壓了多少回,我們還用石頭夯了好多天才起來的!”許成軍臉上帶著譏諷的表情,“腦袋一拍就想成事?哪那么容易?”

李龍的印象里,這樣的事情不止一次,再過十年,又有人想起了這三個沒建成的水庫,就把口子給堵上,然后開春的洪水倒是擋住了,這些人還暗自高興,直接在三個水庫里投放了大量的魚苗子,準備秋天發一筆。

沒想到七月份融雪性洪水再次來襲,然后三個水庫被一股子洪水串了糖葫蘆,再次垮掉,這次可不一樣,三個水庫里價值不菲的魚全都被沖了下去,損失慘重啊!

好像是九六年?

李龍在許成軍家里坐了一會兒,就去了大哥家里。

“你老爹沒事干,去巡渠去了,說是渠里面應該有魚,他要過去看看。”

魚是肯定有的,說不定還有大的。畢竟洪水量大,裹挾著魚兒往下游去,無論是葦溝里還是干渠支渠里,洪水退了后魚就會擱淺,那正是逮的好時候。

大嫂在清理門前面那些淤泥,洪水過了,太陽暖和,路面一天就干了,但先前筑的壩,和洪水帶過來的淤泥是需要清理的,不然路不平。

李龍跟著一起干,把這活干完,李青俠也回來了,他挺開心,雖然現在小海子里亂七八糟,下不了網,但從渠里弄了七八公斤大大小小的魚,倒是挺不錯。

“這海子里的魚太單一了,要是老家,像這樣的洪水過了,那咋也得有一些蝦、蚌殼子、蝸螺牛啥的。”

李青俠說的蝸螺牛就是田螺,老家河里有,無論洪水過不過,想逮的話都比較容易。

北疆這邊眼下還沒這些東西,或者說至少小海子里是沒這些東西的。再過幾年,養魚的多了,從口里弄魚苗進來,到時會帶一些蝦、田螺什么的。

甚至于現在李龍在北疆都沒見過青蛙,只有癩蛤蟆,叫聲他能聽出來,不一樣。差不多十年后吧,在渠里見到過第一只青蛙,還是雜交的,身上有癩蛤蟆一樣的疙瘩,不過不明顯,主要是背上三道綠線比較清晰。

另外就是這里的癩蛤蟆不會跳,青蛙會跳,這是能分辨出來的主要特征。

至于蝦,差不多也是那個時候出現的,而螃蟹這玩意兒,得再過十年,新世紀初才會在大海子里出現,有人養的。

其實李龍想著如果能讓趙輝或者黃磊從口里弄一些蝦苗、螃蟹苗什么的帶過來也行,只不過現在從口里過來不像后世,過來至少得好幾天,這好幾天過來,那些苗子,估計都死差不多了吧?

也只是想想。

“想那么多干啥?那老家能有這狗魚?”杜春芳對這邊滿意極了,老家啥啥她現在都看不慣,“那水一發,全村都得去守壩,說不定就把村給淹了……”

“這里不也淹了嘛。”李青俠不以為意,甚至于不認為這是拌嘴,“就是老家要有這么些魚,可輪不著咱們。這里不一樣,我看就沒幾個人逮……那渠里的小魚還多著哩,我都不稀得撿。”

行吧,老李頭現在也是闊起來了,魚都挑著大的來。

李龍中午在這里又正大光明的蹭了一頓午飯,然后提著開剝好的魚回家去了。

回去的時候,看到有學生提前放學,又或者是根本就沒去上學,褲腿挽在膝蓋上面,提著一個不大的洗衣粉袋子,就在葦溝里趟著,時不時的彎下腰,從葦葉子上撿一條鯽魚放進袋子里。

那些鯽魚初一看跟死了一樣,伸手拿的時候,鯽魚就跳一下——實在是沒力氣了。

任人宰割的模樣。

偶爾還能看到有孩子趟水的時候就碰到了有大魚在葦葉子下面躲著,然后突然竄起來,能把小孩子嚇一跳,隨后就是驚喜,沖著往魚的方向追去。

有可能會被葦茬子劃傷,但只要能把魚逮著,哪怕腿上受傷流血,也顧不上了。

李龍就看到有個孩子抱著兩三公斤的大白鰱,興奮的和他的同伴炫耀著。

沒兩天,黃磊和趙輝再次打來電話,肉干已經賣完了,讓他趕緊再制一批。

李龍心想著怎么搞?

老馬號里,自己存了一年的冬羔子,現在就剩下十幾只,這是備用著這一年吃肉用的,不能再宰了。

哈里木他們那里倒是可以再搞一批,但眼下才開春,李龍不想再去搞他們的牛羊。今年哈里木他們的草料夠,牛羊的膘沒落下,這一開春,想來應該有人過去買牛羊,得讓哈里木他們賺一些。

給自己的牛羊價格比較低,李龍不想再占他們的便宜。

所以他想著,那就去瑪河邊上的牲畜批發市場吧,這頭一回洪水已經退了,那牲畜批發市場應該能開起來吧?

不過這回回都是自己在搞牛羊,李龍覺得不是長久的事情。

他把收購站交給顧博遠,把七十五拖拉機交給大哥和孟海,又慫恿著陳紅軍在北庭開個收購站,實際上就是想偷懶。

本身搞這個牛羊肉干也只是一時的興趣,誰能想到竟然做成一個事業了呢?

總不能把自己一直拴著搞這個牛羊吧?

李龍想著是不是找個人專門給自己批發牛羊肉,這樣的話,自己這邊只管著生產的質量和銷售就行了。

定期有人送來牛羊肉,自己也不用東奔西跑了。

他先想到的是姐夫陳興邦——陳興邦干的就是這個,比較專業。

有了口里的銷路,李龍相信每個月至少需要兩百只羊,十頭牛。哪怕一只羊陳興邦賺一塊錢,這一個月賺的錢也不少了。

而且怎么可能賺一塊錢?加上皮子下水啥的,賺的十塊八塊的絕對沒問題。畢竟自己只需要純肉——李龍目前能感覺得到,純肉干賣的快一些,帶骨頭的就比較便宜。

所以后面他想著盡量要肉,骨頭什么的,負責送肉的自己去處理。

一個月能賺個一兩千塊錢,陳興邦會不會干?

李龍不確定。

所以他需要去問問。

第二天一早,李龍開著吉普車往西,路過瑪河的時候,太陽還沒升多高。

瑪河兩邊的河岸能看到洪水曾經沖刷過的痕跡,現在水量已經小很多了。

河灘兩邊有人走動,李龍想著是不是撿玉石的?上一世聽說和田那邊的白玉河、墨玉河發洪水后,就會有人搶著去河里翻撿,因為每次洪水都會帶著一些上游或者河道里面的玉石出來。

想來瑪河這邊也差不多吧?

過了瑪河,他專門往牲畜市場拐了一下,發現現在果然已經有羊群在那里集結了,只是目前好像買賣的人不多。

李龍沒著急,他開著吉普車又拐上了三一二國道,往老街方向駛去。

老街依然熙熙攘攘,不說人頭攢動吧,至少川流不息。

李龍把吉普車停在車場,這里看車子的人沒給他面子,過來給了他一張牌子,收了一毛錢停車費,然后讓他離開。

李龍拿著牌子鎖了車,順著街面走過去。

鼻端聞到了各種各樣的味道。擺攤的很多,兩邊的門面房已經建起來了,但好像還沒完全建好,李龍想著是不是等過段時間來問問,買幾間門面房吃租子?

就像瑪縣自由市場里的門面房一樣,每年的收益雖然不多,但勝在穩定。

他可沒想吃壟斷,但有這玩意兒保底,后面想插一腳的話就比較容易。

當然這也只是想一想,放以前的話可能還比較迫切一些,現在有了收購站打底,這點子租金連錦上添花都不完全算,所以就跟上一世他買彩票一樣,碰上了有心情了就買一注,壓根就沒想過中不中。

老街上現在賣魚的、賣工具的、賣筐賣大掃把的——好在不是張強,還有賣自己做的吃食的,這些人已經不再來回跑,而是有固定的攤位了。

李龍看了看幾個賣魚的,沒有四小隊的,也沒認識的,不知道是大海子還是夾河子、白土坑又或者鴨洼溝水庫打來的魚。

瑪縣北面大大小小的水庫有許多,哪個水庫里都是產魚的,當然主要還是鯉魚、草魚、鯽魚、鰱子,現在還有五道黑,后面就越來越少了。

東西太多,搞得李龍都想買一些回去放著。

他想著女人逛街是不是就這么個心理?哪怕用不上,但看著東西不錯,而且不貴,就想著買個回去?

逛到了陳興邦的攤位前,李龍看著這時候人不多,但攤子上三只羊已經有一只半剩下了骨頭架子,旁邊半頭豬也賣掉了。

顯然,最早上吃飯的那一波購買的人已經散去。

陳興邦正圍著皮圍裙,抽著煙和邊上的人諞著傳子。

看到李龍,陳興邦愣了一下,笑了:

“嘿,小龍過來了啊?你可是有段時間沒到老街來了,來來來,這回是有啥事?”

說話的時候陳興邦猛吸兩口煙,把煙屁股扔了,抄起刀,在那頭還沒動的羊身上劃拉兩下,直接卸下一條后腿來,然后又切一條子有兩三公斤的五花肉,羊腿和五花肉用繩子系上遞給李龍:

“來,拿著回去做上吃。明明昊昊該長個了,多給他們做點肉吃,長得快!”

陳興邦的態度讓李龍有些意外,他笑了笑說:

“姐夫,我那里不缺肉……”

“那是你的,這是我給明明昊昊的,不一樣。”陳興邦很堅定的說,“那啥,每回到四隊過去,都是你給紅琴帶東西,我這個當姑父的咋也得給明明昊昊弄點肉吃嘛。”

李龍笑了,沒再拒絕。

“這是我小舅子!”陳興邦看李龍接了肉,很自豪給邊上的人介紹著,“全國表彰的先進個人!利害著哩!”

李龍心說姐夫這變化挺大啊。

旁邊的人客氣兩句,李龍便進了攤子里面,看眼下一時半會兒沒人,就問起了陳興邦目前的工作情況。

“還行,一個月,工資加獎金也能弄個百十塊。”陳興邦挺自豪,“比不上你,但比以前強多了。家里人吃肉也不缺,紅琴現在也長個子了……過年的時候你也見過,可比剛來的時候高多了,我都著長太高以后咋整……”

“長高好啊,總比長不起來強。”李龍覺得有必要糾正一下姐夫的態度,不過看他一眼,又算了,姐夫這是明貶暗褒嘛。

“家里老爹老娘咋樣?”陳興邦問起了老人的身體情況。

“都好,前兩天發洪水,沖到家門口了,不過沒啥事,這兩天老爹順渠撿魚哩。”

“那他可高興了,以前在老家他就喜歡摸魚弄蝦……”陳興邦樂了,“在這里算是找著頭了。”

李龍能感覺得到,陳興邦對現在的工作其實是挺滿意的,他猶豫了一下,還是把自己的想法說了。

果然,陳興邦想了想,搖了搖頭說:

“要放一年前,我就干了。現在……廠子里對我挺好,給我一個組長的待遇,后面說還要提哩。我現在雖然是在這里擺攤子,但咋說也是個正式工人待遇。

要是直接辭了,錢是賺多了,但以后有沒有保障呢?你這個生意現在好,以后咋樣誰也不好說,我這工作雖然現在沒你說的賺的多,但穩定啊,我一直能干到退休……這活,我就算了。”

李龍點點頭,也不算失望。

陳興邦和陳紅軍不一樣。陳紅軍到工作年齡就進了體制,對于體制內的事情很清楚,所以他并不是很珍惜,反倒因為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缺錢而且工作沒有激情,所以才想著出來。

陳興邦是平頭百姓,好不容易有一個鐵飯碗,抱緊還來不及呢,怎么可能輕易撒手?

就跟圍城一樣。

李龍和陳興邦又聊了一會兒,提著肉離開了。

陳興邦想著李龍所說的前景,每個月能賺一兩千塊錢……錢是真不少啊。

但他是真不敢輕易去嘗試。眼下的工作也是難得,畢竟后面有許多人想走他這樣的路子,但已經不可能了。現在食品廠收緊了進人的口子,不少人和他前后腳進來,卻是臨時工,到現在都沒轉正。

甚至聽消息說都不太可能轉正了。

他這崗位可緊俏著呢,怎么可能就這么舍去?

至于平時上班,下班的時候去做這一行,那更不可能。這個肉攤作為食品廠一個重要的對外窗口,上班時間就比平時其他工種上班時間早,下班也晚一些。

不然哪來的加班費?

李龍提著肉,順勢就走到了克尤木的奶茶館門口。

想了想,他走了進去,先喝碗奶茶再說。


上一章  |  重生八一漁獵西北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