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天的火車,從烏市火車站下車的時候,李龍舒展了身子,感覺好像重新活了過來。
小王給他訂的是下鋪票,應該是很舒服的。火車也不像長途大巴車那么憋屈,走廊里是可以站起身子的。
一路走過來也是吃著餐車的食物,要說待遇肯定是沒差的,但李龍就感覺在火車上那么狹小的空間里呆著不舒服,這下了火車,哪怕天氣很熱,但哪哪都感覺身子是舒展的,呼吸都是廣闊的。
背著包提著小王給準備的特產,先去到上次玉素甫一起吃過飯的地方吃了個拌面,好好的把自己的胃給補償了一下,然后去找玉素甫買了一些干果。
雖然駐京辦也有拌面,不知道是面粉不對還是肉菜不對,反正感覺味道不是那么好。也就是在這里吃一頓,才覺得正宗!
葡萄干紅棗這些,雖然在二三十年后,是南北疆居民家里最不喜歡吃的零食干果,但這個時候能吃的零食種類還比較少,放在家里當個零嘴還是不錯的。
玉素甫在,看到李龍很高興。他的兒子不在,李龍問了一句,玉素甫說他兒子去學做飯了。他不想跟自己的父親一樣在這里擺攤,他想開個拌面館子。
也算是有自己的目標,不錯。
“阿達西,你可以在你的攤子里擺一些玉器來賣嘛。”李龍聊了一會兒,說道,“玉雕廠邊上有個側門,那里買一些小的玉雕器,這玩意兒過這里來旅游的人是喜歡的,你進一些,加價在這里賣,每天哪怕賣掉一個,也就把本賺回來了。反正你也懂玉,也會和他們聊這些,光賣葡萄干和紅棗核桃這些的,賺的不多吧?”
“我可以試一試。”玉素甫覺得過來玩的或者打工的回去帶特產的話,和田玉的確是個不錯的選擇,但這只是他和李龍的看法。以前他在廣場前面擺地攤賣過,現在這樣擺攤不知道行不行。
“試試嘛,反正那些學徒工的玉雕也不很值錢,從小件開始做,可以試試的。”
現在其實一些人已經對北疆感興趣了,來這里玩的人雖然不多,但有。
北疆地區后來的一些富人,在這個時候大都是從做小買賣開始的,完全可以試一試。
從玉素甫這里離開,李龍把葡萄干紅棗都等都放進背包里,然后去托運部把自己和顧曉雨買的給家里人帶的那些東西取了,然后就帶著東西去了客運站。
這一來一回半個月的時間,他已經有些等不急了,想來李向前那里也會著急。
雖然在燕京打過電話說明了原因,但李向前最關心的還是當前的任務。
好在和其他幾個地方打電話,扎大掃把的活干的都不錯。說是這么說,李龍也得看到才算。
回到縣里,李龍提著東西大步走回大院子。楊大姐和韓芳兩個正在院子里陪著明明昊昊,院子靠近廚房的地方小桌子上擺著幾牙西瓜,用罩子罩著。明明昊昊兩個看到李龍回來,先是愣了一下,隨后叫著搖搖晃晃跑過來,抱著李龍的腿不撒手。
還行,還認得,李龍原以為自己這一走半個多月時間,他們都不認得自己了。
把東西放下,把兩個孩子抱起來一頓親,然后回答著楊大姐的問題。
“一路都好著,反正坐著臥鋪,舒服,也不擠。吃的也好,我覺得我都又胖了。”李龍笑著說,“明明昊昊也重了,這半個月肯定又胖了。”
“胖了才好哩。”楊大姐笑著說,“胖了有福……”
這時候胖人不多,能胖起來的,家庭條件一般不差,所以才有“胖人有福”的說法。
李龍卻知道娃娃小的時候不能吃的太胖,往后想減起來很難。所以他想著等扎大掃把的活結束了,自己得給兩個孩子制訂一個鍛煉的計劃了,要把身上的肥肉變成肌肉才行。
當然也不是那種純力量耐力的,哪怕每天打幾遍八段錦活動開身子也行。
知道李龍已經吃了飯,楊大姐就給他說了一下最近的情況,還讓韓芳再切個西瓜去。
“切開就行,我拿一半用勺子搲著吃。”李龍說道,“這半個瓜我還是能吃下的。”
韓芳瞇著眼笑著,過去抱個大西瓜過來,利落的切一半,把帶著瓜把子,甜的那頭抱著過來給了李龍,然后又快速的去拿了個鐵勺子,李龍接過來笑著說:“小芳長成大姑娘了啊。”
“嘿嘿。”韓芳就在那里笑。
“傻著哩。”楊大姐也笑,“上學晚,學習成績還行,知道努力……”
“那是一點也不傻。”李龍一邊吃著西瓜,一邊說道,“以后考個好學校,到時工作了,大姐你也就享福了。”
明明昊昊見李龍吃瓜,立刻就過來想湊熱鬧,李龍就時不時的一人給喂一塊。
“那個叫孟海的過來一次,”楊大姐想起來一件事情,說道,“就三天前過來的,說他們村里和附近其他村里扎的大掃把已經有三千多把了,問你啥時候回來,有空的話過去檢查一下,拉一趟。”
李龍走的時候,給孟海那里留了七千塊錢,是兩千把大掃把的錢,現在有三千多把,那錢肯定不夠了。
大哥那里好說,哪怕留的錢不夠,大哥和老爹手里有錢能墊上,就算墊不上,村里那些人也能先讓錢欠著。
兵團的連隊,王明軍那里已經有了信任關系,而趙宗明那里是主動求上來的,所以兩邊都沒給錢。
但李龍想著自己既然回來了,就先把這兩個地方的大掃把收了,把這一部份的錢結了,這樣至少人家那邊壓力能緩解一下。
不過先休息半天再說,再怎么收,也得到明天了。
“哈里木他們過來了,把拖拉機拉走說去打草,留下的東西還在廂房里放著呢。”楊大姐指了指。
李龍現在也沒空看,想著等先拉走一批大掃把,再說吧。
晚上顧曉霞、顧博遠回來看到李龍也很高興,李龍把從燕京買回來的東西,包括顧曉雨讓帶過來的東西都拿出來。
小王讓帶過來的特產最受小孩子們歡迎,主要是一些存得住的吃食,果脯點心之類。
而顧曉雨貼心的給每個人準備了衣服帽子玩具文具等也不錯,大人孩子都很開心。
顧博遠則聽著李龍講和那位領導的對話,隨后感慨著:
“能和這位領導在一起說話,你這番去燕京真是去對了。咱們的這個收購站,以后算是真正有了靠山了。”
李龍也覺得是這樣。雖然只是簡單的會面,聊的事情也很簡單,但外面的人想到的可不是這樣。
其實李龍也想的簡單了,他自己作為全國表彰的先進個人,那位領導主政北疆多年,在表彰大會的時候對他有所留意很正常。但把人召見到辦公室聊了半個多小時,那就不一樣了。
有心人很快就會了解到這個信息,然后會調整對李龍的評估和應對。
不過李龍不需要管這個,他想著下次過去,給那位老爺子帶點這邊的真正特產——畢竟這一次帶過去的東西太過于隨意了。
晚上李龍給大哥打了個電話,說了自己回來的事情,李建國很高興,他說他那里也已經收了有三千多大掃把了,今年大家扎大掃把的熱情很高,為了割芨芨草甚至有人打了起來。
“文玉那邊也扎了不少,應該得有一千多把吧。”李建國說了一個李龍忽略的情況,“問我今年你再收不收,我說收啊,就是還是要求質量高一些。他說沒問題,你看那邊咋弄?”
“那肯定收啊。”李龍自己是真把梁文玉那邊給忘記了,主要還是那邊沒有芨芨草的資源,再加上當時李龍走的比較著急,所以就忽略了。
不過他能想起來找大哥,也是有心,既然扎了,那肯定是收的。
“那就行了。”李建國說,“我讓他直接拉到我我這里來吧,到時一起運走比較好。”
也對。
李龍說道:“那就這樣吧,讓他拿拖拉機拉吧,明天一早我先帶車去兵團連隊那邊檢查驗收拉運,后天或者大后天再回咱們隊里去。”
“你忙你的,看你自己的計劃。”李建國說道,“啥時候都行。”
掛了電話,李龍看天色已經晚了,不好再給李向前打電話了,便想著明天帶點特產過去,順便說一下運輸的事情。
第二天李龍吃過早飯,帶著一些特產就去了供銷社。
李龍開著吉普車到供銷社大院的時候,李向前騎著自行車也匆匆趕過來,看到李龍提著盒子下來,他放好自行車,沒好氣的說道:
“回來了?看你這派頭,不知道的還以為你是主任呢!走,去辦公室!”
李向前和李龍一起進了辦公室,周園趕過來匯報工作,李龍正好把順手要給他的那份特產遞了過去。
“嘿,還有我的呢?”周園笑著接過來,“李龍同志啊,有心了。”
“還有一些在車里,呆會兒給大家分一下。”小王讓帶的果脯比較多,說實話李龍還真不是很看得上,就帶了一些過來,給大家分著吃。
當然,李向前的不一樣。
“那交給我了。”周園心領神會,看李向前沒啥和他說的,就出去了。
李龍便匯報了一下這趟行程的各種事情,包括見了那位領導。
“真的?”李向前一聽李龍這么說,真就坐不住了,站起來在辦公室里轉兩圈,“小李,你有大造化啊!能讓這位領導見了你還能聊半個小時,嘿!羨慕死我了!”
“哈哈,主任你說的太夸張了,”李龍笑笑說,“這位老爺子也就是看我是咱們北疆人,所以特殊照顧而已。”
“就算是這樣,那你也入了人家眼了。”李向前感嘆著,這個小年輕運氣真是太好了。最開始見他的時候是什么樣子的?落魄不足以形容他的那境遇,但這才幾年?
原來一直是自己的貴人的錢主任對他贊賞有加,甚至于感覺錢主任的家屬比對自己還要上心。
而現在又和那位大領導有了關系,這能不讓人羨慕嗎?
也就是說,李龍如果在體制內的話,三五年內趕上自己都不算問題。
只不過李龍志不在此,李向前才感慨——有這么好的機會啊。
“主任,燕京那邊我自己的事情辦完了,這邊大掃把的事情我今天打算開始,咱們社里的車子能用嗎?能用的話,今天我就打算帶人到兵團連隊那邊驗收著把大掃把拉回來。”
“今天不行。”李向前搖了搖頭,“車子都派出去拉運物資了,你等明天,明天車子回來,一早我就開單子讓你帶車去。”
李龍想了想說:“那我能不能直接去運輸公司雇車拉到縣里來?”
“不用不用,不差這一點。”李向前擺手,“兵團那邊扎的大掃把去年可是在州里露了臉的,明天我和你一起去,到時驗收完,拉著直接去州里。我今天給錢主任匯報一下,各方面都有時間安排。”
李龍沒想到李向前還想著這么一出呢。
也行,反正一兩天不影響,也幸好他還沒給王明軍他們打電話。
現在時間確定,就可以打電話了。
周園把李龍帶來的一些果脯分給了各辦公室,大家倒也挺稀奇,畢竟這玩意兒雖然普通,但一說是燕京過來的,天然就帶著一層高級貨的顏色。
等李龍出來,大家打招呼的時候更熱情了。
李龍開著吉普車回到大院子,開始給王明軍他們打電話,打完又給趙宗明打電話。
王明軍開心壞了,李龍這一走就是半個多月,比預定的時間長了一些,他帶著連隊職工扎了那么多大掃把,如果李龍這邊放鴿子不要了,那事情就大了。
現在李龍打電話說明天就收貨,他的心一下子就落了地。
李龍自然把燕京多呆幾天的原因給解釋了一下,反正這玩意兒撒謊也容易查證,而且還能扯個大虎皮,有大領導在那里頂著,別說多等了幾天,就多等一個月,這邊人也不會再有啥意見。
掛了電話,王明軍對鄭向陽說道:
“看吧老鄭,我給你說小李這個人靠譜,人家是在燕京有正事呢!是去看人老爺子了——那家伙——嘿,小李龍還真是深藏不露啊!”
“我不也沒說啥嘛,主要是咱們的職工一直說沒拿到錢,有人抱怨嘛……”鄭朝陽其實超過十天的時候就已經有點牢騷了,畢竟去年是直接見到錢的,今年卻沒有,自然是有點意見。
現在這話一放出來,啥都不能說了,這誰敢說?
李龍又給趙宗明打了電話。趙宗明那邊比王明軍還著急,如果李龍再不打電話,他都要跳腳了。
已經答應了職工,扎好的大掃把就有錢,連隊截留五毛,一把三塊。按流水線的貢獻分錢。
現在大掃把都堆成山了,沒人拉貨,沒人結賬,這玩意兒不嚇人嗎?
不能白干啊!
李龍打來電話,成了趙宗明的救星了!
“實在抱歉,”李龍再次解釋自己在燕京多呆幾天的原因,他這么一說,趙宗明也沒辦法怪他了——這誰敢怪?
“后天是吧?行,后天我這邊準備好,不過我們已經扎了七千多把大掃把了,你得多帶幾臺車啊!”趙宗明把數量強調了一下,李龍明白他的意思,這錢得帶過來啊。
“放心,錢會帶夠的,車子我也會帶夠,只希望趙連長你們那邊的大掃把,和王連長那邊一樣過硬!”
“這個你放心,我不敢說絕對比他們強,但和他們差不多還是有信心的!”一說到質量,這半軍事化的連隊,那信心肯定足得很!
李龍這就放心了。
王明軍那里有八千多把,因為信心比趙宗明的足,而且準備的早,所以扎的多一些。
兩者合起來就已經有一萬五六千把了,再加上四小隊和清水河村的,這任務已經能完成一半了。
不錯不錯!今年的效率很高啊!
李龍在大院子吃了中午飯,然后就趕著去了清水河村。
孟海正在自家院子里檢查著別人送來的大掃把——他們家里已經堆放不下了,有些大掃把就只能堆到隊部去。
放在別人家里也不放心啊。
他還專門找了幾個民兵晚上值夜,主要就是看著這些大掃把,一來不讓人偷了,二來防火。
李龍到的時候,孟海剛把一驢車的大掃把給驗收完,其中三分之二收了,剩下的三分之一讓人退回去了。
可能先前孟海發過火,所以拉來大掃把的人乖乖的簽字,然后離開。
“嘿,老孟,威信不錯嘛。”李龍下了吉普車,把手里的盒子遞了過去,“這是從燕京帶回來的特產,你拿著給孩子吃,對了,給孩子還買了塑料帶吸鐵石的鉛筆盒,上面這畫還帶彩板,兩色的,給孩子用的。”
“你來就來吧,還拿啥東西呢?”孟海很高興,不過話還是要說的。
“拿著就是了,現在大掃把有多少了?”
“那天去了你家,說有三千多,這兩天又收了不少,合格的有四千一百多把。”孟海說道,“隔壁村子也在扎,一起往這里送,我也沒拒絕。你都不知道,現在為了割芨芨草,真有人打起來了——好在附近芨芨草灘比較多,有些人大清早能跑出十幾公里外的地方割草……”
李龍知道原因,還不是錢鬧的?大家都想往好的生活里奔嘛。
想過好日子,有什么錯呢?
“你這里我再過三四天才過來拉,今天是過來和你說一趟。對了,收大掃把的錢不夠了吧?我給你帶來了,”李龍說道,“給你再放七千,你先用著,等驗收的時候咱們一起核算。”
“不用不用,我這點威信還是有的。”孟海擺手。
既然他堅持,李龍也就沒再給錢,反正過幾天會一起給。
他今天還要進山一趟,看看哈里木他們打草的情況。(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