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一漁獵西北第九百六十七章 小木屋被破,馬曉燕來訪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重生八一漁獵西北 >>重生八一漁獵西北最新章節列表 >> 第九百六十七章 小木屋被破,馬曉燕來訪

第九百六十七章 小木屋被破,馬曉燕來訪


更新時間:2025年07月11日  作者:羈中馬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羈中馬 | 重生八一漁獵西北 


中午的飯菜比較簡單,中午就是一道燉野豬,一道猞猁肉湯,就是吃肉喝湯。

那頭半大的野豬處理完還有二十多公斤的帶骨肉。李龍取了一半剁開煮到鍋里。猞猁也是,把皮子細細剝了,抹鹽晾上之后,卸了兩條前腿,放了大料燉了吃。

剩下的都是泡在水里,放著,等中午吃過飯之后李龍打算連著著那頭小野豬一起帶回家去。

來干活的一共就二十多個人,燉煮的肉塊子能保證每個人分兩三塊,再加上漂著油的肉湯,沒什么不滿足的。

一上午的勞動成果也挺喜人的,砍下來三十多棵樹,都已經拖到了平灘上,不妨礙走路。而孟海開著拖拉機往前將原本只有兩三個并排走的路推寬,寬到足以容納一臺半的小四輪拖拉機。

目前這一段往山里走的路是完全貼著一條小河,算是沿河而上。

目前這一段還算是比較好開拓,這一截的河灘比較平坦寬廣,只需要把擋路的樹砍掉,然后再把一些高低不平的地方用推土機推平就好了。

因為短時間里沒有什么障礙,所以一上午從修路起始點往里推進了有一百米不止。孟海很樂觀,他來吃飯前去往里看了看,前面的路還要更好收拾一些,樹木希少了不少,可以繼續往前推進近兩百米。

一天三百米,三天多一公里……真要算的話,實際的工作日一年可能就干完了。

當然事實是不可能這么算的,李龍知道有些時候可能一個避不開的障礙,就會花費一天的時間。

當然開局順利是個好兆頭,李龍也挺開心的。

更高興的是過來干活的這些人,原本以為今天可能就是啃干饅頭就著河水,沒想到李龍一下子打著了好幾個東西,中午直接吃肉了。

多好!

李龍看到有一個村民啃完了肉,把骨頭收集起來包起來打算帶回去。

孟海也發現了,他過去問:

“何東風,你弄這骨頭干嘛?”

“嘿嘿,我們家養狗了嘛,這骨頭拿回去喂狗啊。”那個叫何東風的村民笑著說。

“野豬骨頭狗敢吃呢,那猞猁骨頭狗敢吃嗎?”有人不解的問。

“猞猁骨頭……嘿嘿,這個就不喂狗了。”何東風已經把骨頭弄到手了,也不怕別人學,他說道,“這可是好東西,拿回去洗干凈,炮制一下,這個泡酒好的很呢!”

“泡酒?治啥?”頓時就有人來了精神。

“風濕啊,腰腿疼啊什么的。”何東風把撿到的骨塊猞猁骨頭珍重的裝進兜里,“反正是好東西,有錢都買不到的。”

原本大家都知道猞猁主貴,但有些人沒想到會這么主貴。

有些人在舀肉湯的時候沒要骨頭,只要了肉,有些人分到了骨頭。分到帶骨頭的肉的有些把骨頭上的肉啃干凈后就丟掉了,還有些則和何東風一樣,把骨頭給收了起來。

這可是猞猁骨頭,哪怕什么都不做,拿回去給別人看也能炫耀一下。

現在何東風這么一說,那些把骨頭丟掉的就有些后悔了。

但鍋里面只剩下湯了,而有些人的目光瞄向了李龍泡在水里的剩下的那些猞猁肉。

沒人敢過去找李龍要——能把野豬肉和猞猁肉拿出來這么多給大家當中午飯,已經是很不錯了,不能太過分。

孟海叫出來的這些人都是比較本份的,不太本分的,之前就已經被剔除出去了。

李龍也拿著一塊馕啃著,不時喝一碗肉湯。

猞猁肉就這么吃說實話是真不好吃,雖然大料味道把膻味給壓住了,但畢竟這玩意兒是野生的,纖維很粗,沒羊肉好吃。

不過既然在野外,就沒那么多講究了,他一邊吃一邊和孟海說著下午的計劃。

“呆會兒我要回去一趟,這邊干活你看著來,今天下午的計劃工段活比較輕松,沒什么大的障礙,如果中間出了什么問題搞不定的話,停下來或繞過去。對了,一定要注意安全——記住,安全第一!”

李龍再三強調安全,主要是因為這個和其他干活不一樣,砍樹、弄石頭啥的,都是有一定危險性的。

“放心吧,我這邊記著呢。”孟海笑著說道,“先前我帶著人在前面冬窩子那里不是干過嘛,知道呢。”

李龍便放心的把肉從水里撈出來,用編織袋裝了放在車后面,開車離去。

“嘿,有小車子就是好,這想去哪里,一腳油門就走了。”有人羨慕的說道,“哪像咱們,還得靠兩條腿丈量。”

“想啥呢?能像老孟那樣買臺小四輪拖拉機就行了。那小車子是快,但不能裝不能拉不能干活的,看著好看而已。”有些人的想法就很實際。

“努力干活,多賺錢,后面都能買得起。”孟海笑著說,“李龍同志說了,現在小汽車咱們國家能生產了,那種屎趴牛(屎殼螂)一樣的小汽車現在還貴,以后生產的多了就便宜了。”

“咋可能買得起呢?”有些人不相信,“那得多少錢啊……很多個萬元戶吧?”

“你想想,當初就想買個自行車吧?”有人覺得孟海說的有道理,“現在呢,自行車有了吧?那小四輪拖拉機以前想都不敢想吧?現在不也快能買起了嗎?這才幾年?”

“那還是多虧了跟著老孟干活,賺來的。”有些人覺悟很高,“咱們公社其他村子,那不少人家里還買不起自行車哩。”

“那不是跟著我,”孟海急忙糾正,“那是跟著李龍同志。這些活不都是李龍同志給咱們分來的?還就是當初人家看上咱們能做大掃把,這信任一點點建立起來的。”

其實孟海沒多說,其他人多少知道一些。就認識李龍以后,孟海每次知道李龍進山,都會給帶些東西。逢年過節也會給李家送一些土特產,雖然不說多值錢,但那是心意。

李龍的兒子出生的時候孟海也帶人過去看望了。

人與人不就貴在交心嘛,經常走動著,人家有啥好事才會想起你來——當然,首先干的活得過硬,大掃把扎得好,抬把子扎的質量好,李龍才會放心把活交到這里來。

“對對對,李龍同志是真不錯,能一直念著咱們,有啥活也記得咱們,這兩年生活變好了也是多虧了他。”有人說道,“就咱們修這路,能一天掙這個數,放到廠子里,可比那些老技術工人強多了!”

“行了行了,不說了,走吧,趕緊干活去。”孟海說道,“別說著說著到時今天的任務完成不了了。”

然后修路工作繼續進行。

李龍開著吉普車先繞了一圈到了木屋那里,果然如他所想的,今年的木屋門鎖被人給撬了,里面的東西倒還在,就是灰挺大。

鍋灶什么的倒沒破壞,門是關著的,只不過鎖沒了。

李龍進去轉了一圈,把木炕上面的被褥拿出來到外面。外面的案子倒還在,原來綁在兩根桿子上的鐵絲不見了,不知道被誰給拿走用去了。

他用掃把把案子上的灰掃干凈,然后把被褥放在上面曬著。

小房間里木頭架子倒還好,木地板上有些樹葉子,不知道是人弄進去的還是曾經門開著風刮進去的。他用掃把把里面清理干凈后,又從吉普車里找鎖子把兩個門鎖了。

等會兒過來再看看。

好在后面要在這里修路,每天或隔一兩天過來看看。這木屋是哈里木和玉山江等人幫著自己蓋起來的,算是自己在山里的一個點,肯定不能放棄。

從木屋這里離開,李龍開著吉普車出了山,回到了大院子。

楊大姐正給明明昊昊講著故事,講故事的時候還在順便教他們兩個背古詩,這讓李龍有些意外。

吉普車開進院子,明明昊昊爬起來就要往跟前湊,楊大姐急忙把兩個孩子拽著,等車停好熄火后才放開。

“爸爸臭!”

明明一湊到李龍跟前就聞到了血腥味兒,直言不諱。

“這是什么味道?”昊昊也在問。

“血啊。爸爸在山里打到了野豬和猞猁,所以有血的味道。”李龍一點也不避諱讓兩個孩子看猞猁皮以及拉回來的肉。

兩個孩子就好奇的問猞猁是啥。

“是一種比貓大,比老虎小的動物,很兇猛。”李龍一邊解釋一邊把肉取下來,提著到廚房,拿了大盆放進去,然后又端到壓井跟前,壓了水進來泡著。

“嘿,這可不少哩。”楊大姐笑著。作為做飯的人,有好的食材她自然是高興的。

“野豬肉先解開看是鹵上還是風干上。這個猞猁肉不好做,估計也就紅燒,多放料能壓住味道。”李龍說道,“先在水里拔著,晚上或明天做吧。”

“那就晚上做,他叔你還出去不出去了?”

“出去,我還得進山看看,回來晚點兒。”

“那就等晚上紅燒上,到時你和他顧爺喝兩杯。”

李龍覺得也挺不錯,便點點頭。

簡單洗洗,抱著明明昊昊親熱一下之后,李龍便又開著吉普車往山里而去。

他還是先回到小木屋那里。這短短兩個多小時時間,小木屋這里沒啥變化。李龍把曬在外面的被褥又放了回去,鎖上門,開著車去修路的地方了。

干活的地方熱火朝天,李龍發現根本不需要自己在邊上呆著。他不在的時候,孟海把開拖拉機的事情交給了另外一個人,自己則在路上來回跑著協調指揮著。

每前進一段路,小四輪和拖拉機都會輪番的在路上壓著,要把新推好的路壓平,有些閑下來的人還會從河里挖來砂石扔在路上。

這樣的場景,李龍覺得自己呆著都是多余,便干脆開著吉普車返回到冬窩子這里,然后沿著原來修的路往里走,一邊是看看路的情況,一邊也是看看他們離開后冬窩子的情況。

路還行。玉山江他們轉場之后,山里下了幾次雨,路被雨沖刷過后,有些地方有堆積的泥砂,但大部分情況還算不錯,沒什么變化,說明這路經得住普通的考驗。

不過冬窩子的情況不太好,至少有六個冬窩子有人進去住了,原來攔門的木頭被取掉,有三個冬窩子里面堆著不少的垃圾。

現在里面沒人,應該是挖貝母時候那些采藥人住進來的。

有些人借住完之后還能打掃干凈后離開,有些人素質就比較差了。

李龍一路走一路看一路幫著清理,總的來說還行,路況不錯,冬窩子整齊上也沒啥問題,水管子流水情況也正常,李龍比較放心的回來了。

這天太陽下山的時候孟海他們才結束,李龍是把錢直接給了孟海,然后就回去了。

東方紅七十五拖拉機就留在了修路的這里,孟海是開著小四輪拖拉機把村子里的人拉回去的,一直拉到他們家里,然后給每個人發了錢,讓他們自己回。

李龍回到大院子,就聞到了紅燒肉的香味兒。

“下午你們臥室里的電話一直響著,不知道哪里打來的。”楊大姐說,“打了四五個吧。”

李龍有些意外,這是誰打來的呢?

電話固定在了臥室里,這時候沒那么方便,后世隨處可以買帶水晶頭的電話線,可以隨意把電話線挪地方,現在想找材料都難。

沒一會兒顧博遠從收購站回來,給李龍解開了這個謎團。

“下午供銷社那邊打來電話,讓我給你說一下,說縣里的馬干事問你啥時候還修路,讓你給回一個,我就給供銷社的說了,說你今天就去修路了。”

李龍恍然大悟,看來是馬曉燕要后續跟蹤報道了。

楊大姐端出來原計劃的晚飯,大米粥,炒菜,饅頭,以及紅燒出來的猞猁肉。

“這是今天從山里打來的猞猁,”李龍笑著說,“楊大姐紅燒了,顧叔,咱們喝一杯?”

“行啊!猞猁肉,小老虎啊,這可是好東西!”顧博遠笑了,“能吃上這肉的人不多,這骨頭應該也有用吧?”

李龍笑笑,沒回話,這骨頭應該有用,不過自家人就別用了,有真的老虎骨頭能用,這個可以給別人用了。

楊大姐做紅燒猞猁肉的時候用了不少的酒,還有大料等壓味兒,吃的時候基本上沒感覺到有膻騷之氣——順便說一句,這猞猁也是個公貨,那鞭被李龍留了下來,可能比不上老虎的,但肯定是會比尋常動物的強。

所以吃的時候,李龍把骨頭都收集了起來,打算到時清理干凈后,送人。

別看是吃剩下的骨頭,這玩意兒炮制過后,普通人還受用不起呢。

畢竟物以稀為貴嘛。

兩個人喝著的是從王明軍那里拿來的陳酒。當年李建國在的時候,連隊就釀酒了,每年都會留一些當陳釀,現在最老的酒已經有二十多年了,這酒喝著沖,但一點都不上頭(和我自己存的特曲一樣)。

兩個人酒量都不錯,邊喝邊聊邊吃。楊大姐和顧曉霞、韓芳早早吃完就撤了桌子,就他們兩個在這里。楊大姐還專門給拌了一個皮辣紅作為爽口菜,不然光吃肉也不好。

“山里東西是真多。”顧博遠感慨著,“這兩天收購的貝母還是多,一天好幾百公斤,都有點嚇人。”

“鐵蘭花清洗貝母沒啥吧?不影響她的身子吧?”

“不影響,這女人干活也是下死力。”顧博遠感慨著說,“一天洗了幾百公斤,真是不拿自己當人啊……清洗的還很干凈!”

李龍也嚇了一跳,急忙說道:“顧叔,明天你得讓她悠著點,肚子里有孩子呢,不能這么干。”

“嗯,我知道了。”顧博遠說道,“最近賣皮子的也不少,這大夏天的,還有打獵的?”

“后面就少了,”李龍感慨的說道,“咱們國家要頒布野生動物保護法了,以后這皮子少了,皮子可能更值錢了。”

“野生動物保護?”顧博遠像聽笑話,“保護啥?保護狼還是保護野豬?”

“都保護,連老雀都保護。”李龍半開著玩笑,“反正以后不能隨便打了。”

顧博遠愣了一下,端起酒杯一飲而盡,隨即說道:“這啥時候,連野豬和狼都要保護了?那些年,咱這里被狼咬的,以及失蹤的可能被狼咬的人可不少啊!”

“時代不一樣了吧。”李龍給顧博遠把酒又倒上,“這玩意兒原來多,也是越打越少吧。咋說呢,反正以后皮子可能會少了,慢慢的這藥材可能也會保護,咱們收購站的收購方向,還得慢慢調整。”

“嗯,調整吧,大方向不是咱們能把控的,只能順著時代走了。”

這一點顧博遠還是很能理解的,畢竟國家是要從全局上來制定政策,不可能就看一個地方的情況。

兩個人喝了一瓶,沒盡興,倒也微薰,剛好。

第二天吃過早飯,李龍準備出門的時候,剛好碰到馬曉燕來到了門口。

“昨天打電話聽說你已經開始修路了,我就和領導匯報了一下,今天打算和你們一起進山看看,怎么樣,行不行?”馬曉燕問道。

“行啊,肯定行了。”李龍笑了,“那我還得感謝你呢。”

“那就走吧。”

PS:感謝書友鱷魚的眼淚L的大額打賞!感謝許多書友們的打賞,我在這里用老酒敬你們一個!


上一章  |  重生八一漁獵西北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