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球展開,呈現的畫面讓羅恩徹底愣住了。
那是一副兒童畫風格的簡繪,用蠟筆般的質感描繪著一個童話場景:
《小熊與蜂蜜罐的故事》
畫面中,一只胖乎乎的黃色小熊正坐在一棵大樹下,面前擺著一個巨大的蜂蜜罐。
但這個蜂蜜罐非常特別。
它仿佛永遠裝不滿,又仿佛永遠倒不空。
小熊的表情既貪婪又糾結,一只爪子已經伸向蜂蜜罐,另一只爪子卻在撓著腦袋。
故事用稚嫩的文字娓娓道來:
“從前,有一只叫做維尼的可愛小熊,它非常非常喜歡吃蜂蜜。
有一天,它發現了一個神奇的蜂蜜罐。
這個罐子里的蜂蜜永遠吃不完!
每當維尼吃掉一口蜂蜜,罐子就會重新裝滿。
維尼覺得,自己一定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小熊了!”
插圖開始發生微妙的變化。
隨著故事推進,背景中的森林細節在不斷調整著。
“但是,隨著吃得越來越多,維尼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
每次蜂蜜重新裝滿時,味道都會變得不一樣。
有時是花朵的甜味,有時是果實的香味,有時甚至帶著一種說不清的苦澀。”
小熊的表情變得更加困惑:
“維尼開始思考:這些不同味道的蜂蜜,是從哪里來的呢?
它爬到樹頂向四周望去,發現了一個驚人的秘密:
原來,每當它吃完一罐蜂蜜,整個森林都會悄悄地改變一點點。
花朵會換成不同的顏色,小鳥會唱不同的歌,甚至連陽光都會變得不太一樣。”
畫面展現出森林的微妙變化:同一片樹林,但細節在不斷地調整,樹葉的形狀、花朵的排列、小徑的走向……
更詭異的是,一些原本存在的東西開始模糊,仿佛從未存在過。
“維尼終于明白了:
這個神奇的蜂蜜罐,其實是用整個森林的‘變化’來制造蜂蜜的!
每一口蜂蜜,都意味著森林要失去一些原有的東西,然后生長出新的東西來填補。
故事的轉折點到了:
‘維尼面臨一個艱難的選擇:
繼續享受美味的蜂蜜,但要看著熟悉的森林逐漸變得陌生;
還是放棄蜂蜜,讓森林保持原來的樣子,但自己就再也享受不到那種甜美的味道了。’
插圖中的小熊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周圍的森林在緩慢而持續地變化著。
最讓維尼困擾的是:
它發現森林中的其他動物——小兔子、松鼠、小鳥們,似乎都沒有注意到這些變化。
它們每天依然快樂地生活著,仿佛一切都和昨天一模一樣。
只有維尼知道真相,只有它記得森林原來的樣子。”
故事在這里戛然而止,留下了一個開放性的結尾:
“小朋友們,如果你是維尼,你會做出什么選擇呢?
是繼續吃蜂蜜,讓世界保持‘有趣的變化’?
還是放棄甜味,讓一切回到‘無聊的永恒’?
想想看,也許答案就在你的心里……”
“好了,故事就到這里。”《超凡全解》的聲音輕柔地響起:
“這是一個有趣的小故事,不是嗎?
你覺得,這只小熊面臨的困境,像什么呢?”
羅恩凝視著插圖中那只陷入糾結的小熊,腦海中開始快速分析著各種可能的寓意。
“小熊代表的是……知曉真相的存在?”他試探性地開口:
“那些能夠察覺到變化的觀察者們?”
“很好的開始。”書籍鼓勵道:“繼續,蜂蜜罐呢?”
“蜂蜜罐……”羅恩仔細思考著:
“如果森林的變化是為了制造蜂蜜,那么蜂蜜本身代表的應該是……某種好處?
某種,嗯……只有高層次存在才能享受的利益?”
“而森林……”他的聲音變得更加沉重:“指代整個現實世界,所有普羅大眾?”
《超凡全解》沒有直接確認,而是繼續引導:
“那么,森林中其他動物的反應,又說明了什么?”
這個問題,讓羅恩心中涌起一陣寒意:
“它們察覺不到變化……這意味著絕大多數生命,包括大部分巫師,都無法感知到現實被修改的過程?”
“即使歷史被改寫,記憶被調整,它們也會認為新的現實就是‘一直以來’的現實?”
“非常敏銳的洞察。”書籍的聲音中帶著贊許:
“那么,你認為這種‘森林的變化’具體指什么呢?不要只停留在宏觀層面,想想那些微妙的細節。”
羅恩回想著插圖中森林的具體變化:
消失的路徑、改變的花朵、甚至是某些模糊掉的存在。
“不僅僅是大的歷史事件……”
“還包括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調整?”
“比如某個過于危險的個體,從歷史記錄中被抹除?”
“某些可能導致失控的技術,被從發展軌跡中剪除?”
“那些容易招來可怕污染的知識,被封禁或篡改?”
每說出一個可能性,羅恩就感到更深的疑惑涌入心中。
如果這些推測是正確的,那么他們所認知的歷史,很可能只是經過無數次“優化”后的版本。
“那些真正危險的存在、真正禁忌的知識、真正可能改變一切的事件……都被悄無聲息地修正了?”
“你的理解力令人贊嘆。”《超凡全解》的聲音變得深沉:
“這就是現實運行的真實機制。
所有人都享受著‘調整’帶來的穩定秩序,而代價則是文明被限制在特定‘軌道’上。”
“但是。”書籍話鋒一轉:
“你有沒有想過,為什么你能夠理解這個童話的真實含義?”
這個問題讓羅恩心中一動。
按照童話的邏輯,如果他是森林中的普通動物,應該察覺不到這些變化才對。
“我……”他的聲音帶著不確定:“我不是森林中的動物?”
隨著這句話,羅恩下意識地想到了自己職業面板中那些記錄與數據顯示。
以前的多次危機關頭,自己都是靠著那些數據提示及時出現,才得以從危機中掙脫。
它們似乎不受外界影響,從不因為他的認知變化而改變,記錄的是某種“絕對真實”的狀態。
但隨即,另一個問題浮現在他心中:
“雖然我知道了這些真相,但對于我現階段的成長來說……”
他皺起眉頭:
“除了增加緊迫感之外,似乎沒有直接的實用價值?”
他回想著與《超凡全解》的每一次交流。
這本書給出的知識,總是能精準地契合他當前的需求。
從血脈協調的烹飪技巧,到虛骸構筑的建筑理論,沒有一次是純粹的閑談。
“您不會無緣無故地告訴我這些。”他胸有成竹地說道:
“這個童話,一定隱含著某種對我現階段修煉有用的指導?”
“精彩的推理。”
《超凡全解》的聲音中帶著贊許:
“提示一下,你覺得一個擁有‘森林外視角’的存在,在你現在最主要的‘魔力壓縮’過程中會有什么獨特優勢呢?”
這個問題,讓羅恩重新審視剛才的故事。
他仔細回味著每一個細節:
“森林的變化……是通過‘失去舊的,獲得新的’來實現的。”
他慢慢說道:
“而且,這種變化是……漸進式的,持續性的,每次都只是微妙的調整。”
“說的不錯,繼續。”《超凡全解》鼓勵道。
“魔力壓縮的痛苦,是不是也類似于……森林在變化時的‘不適應’?”
羅恩的思路逐漸清晰:
“我一直把壓縮視為一種強制的、暴力的過程。但也許,真正高效的壓縮應該是……漸進式的重構?”
《超凡全解》發出滿意的輕笑:
“杰出的推論,精彩的提問,完美的答案。”
“你能從一個簡單童話中,提取出如此深刻的規律,能夠馬上將宏觀概念映射到具體技術問題上……”
書頁開始輕微震動,似乎在表達某種興奮:
“這種思維敏銳度,這種哲學洞察力,坦白說,是我見過最高層次的悟性表現之一。”
“你知道嗎?當年卡桑德拉來問我時,我同樣給了她一個寓言故事。
但她花了整整三天才勉強理解其表面含義,從未觸及深層的哲學內核。”
《超凡全解》的聲音中帶著明顯的對比意味:
“而你,不僅把握了核心,還能主動進行邏輯延伸,從抽象推導出實用。
這種智慧品質,正是我們最需要的素質。
既能看透現實的荒誕本質,又不會因此而迷失在虛無中。”
書頁翻動得更加激烈:
“我現在完全理解,為什么那么多高位者都對你另眼相看了。”
“作為對你哲學天賦的特殊獎勵,我決定提前激活你的‘修煉伙伴’。”
隨著《超凡全解》的宣告,書頁最后一頁出現了一個小小的身影。
那是一只極其可愛的白羊,大約巴掌大小。
它戴著一頂小巧的學者帽,眼睛如黑寶石般閃爍。
“咩……”小羊發出一聲軟萌的叫聲。
然后有些羞怯地躲在書頁后面,只露出半個毛茸茸的腦袋偷看著羅恩。
“這是‘概念導師’,雖然它不會說話,但對抽象概念的理解超越了大多數學者。”
《超凡全解》溫和地介紹道:
“它會在你進行高深修煉時,通過直觀的方式幫你理解其中原理。”
小羊似乎聽懂了介紹,從書頁后面完全走了出來。
用小蹄子拍了拍自己的胸脯,發出一聲自豪的“咩~”。
然后它突然想起什么似的,連忙從小帽子里掏出一根細如發絲的指揮棒,并認真地向羅恩揮舞了幾下,仿佛在說“我很專業的”。
但可能因為太過緊張,小羊的動作有些笨拙,差點把自己的帽子給揮掉了。
這種呆萌的表現讓羅恩忍俊不禁,原本因為前面童話而產生的沉重感緩解了不少。
“而這,也是我準備接下來給你的知識。”
書頁也在此時開始翻動,顯現出一幅精美的樂譜。
這張樂譜的五線譜上,密密麻麻地標注著各種音符。
許多音符之間用紅線連接。
“這是一份……樂譜?”他疑惑地詢問。
“當然,這是一首無法被‘舒適地’演奏的樂曲。”
《超凡全解》的聲音變得富有詩意:
“它的核心特征,就是‘有意的不協和’。”
看著這張樂譜,羅恩開始解讀其中的寓意。
“您的意思是……魔力壓縮過程中的痛苦,實際上是一種必要的‘不協和音程’?”
“不僅僅是必要的,更是可以被‘指揮’和‘解決’的。”
書籍的聲音變得更加深入:
“大多數巫師在壓縮過程中試圖消除痛苦,就像音樂家試圖避免一切不協和音程。
但真正的秘訣在于,主動創造特定的‘不協和’,然后按照其內在的解決傾向,讓沖突自然地轉化為更高層次的和諧。”
“讓我們的小導師來給你一個直觀的演示。”
《超凡全解》繼續說道:
“它會用最簡單的方式,讓你理解什么叫做‘張力與解決的藝術’。”
小羊聽到指令,立刻變得認真起來。
它輕輕一跺蹄子,整個房間開始發生奇妙的變化。
墻壁變得透明,顯現出一個精致的音樂廳。
但這個音樂廳的觀眾席上坐的不是人,而是各種抽象的概念實體。
金色的“和諧”光球、紅色的“沖突”尖錐、流動的“解決”彩帶……
小羊蹦蹦跳跳地來到演奏臺前,指向一架特殊的鋼琴。
這架鋼琴的每個琴鍵都標注著不同音程關系,并且會發出相應顏色的光芒。
“咩——”小羊先是輕輕按下標著“純一度”的琴鍵。
立刻,一道純凈的金光升起,在空中形成完美的球體。
整個音樂廳中彌漫著寧靜和諧的氛圍。
“這就是完全協和的狀態。”
《超凡全解》適時解釋:
“穩定但缺乏推動力,就像你體內魔力完全靜止時——安全,但無法產生進步。”
小羊點點頭,然后有些緊張地看了看羅恩。
確認他在認真聽講后,才小心翼翼地按下“大二度”的琴鍵。
這次的光芒帶著明顯的顫抖感。
觀眾席上代表“沖突”的紅色尖錐,開始輕微震動。
小羊立刻用小蹄子指了指自己的表情,做出一個皺眉的樣子,然后用動作表示“不舒服但可以忍受”。
“感受到那種微妙的不安了嗎?”《超凡全解》繼續解說:
“大二度創造的張力,讓聽者本能地渴望解決。
就像你魔力壓縮時的痛苦,那不是錯誤,而是力量尋求新平衡的自然反應。”
接下來,小羊先同時按下“大二度”和“增四度”,整個音樂廳便被刺耳的不和諧包圍。
小羊立刻做出夸張的痛苦表情,用小蹄子捂著耳朵,身體搖搖晃晃,差點摔倒。
“咩咩咩——!”它發出抗議的叫聲,明顯在說“太痛苦了!”
“過度的不協和,會創造無法承受的壓力。”
《超凡全解》解釋道:
“這就像強行壓縮魔力而不考慮其內在傾向——只會造成破壞性混亂。”
接下來,小羊開始演奏一個完整的旋律:
先是純一度的穩定,然后引入大二度的張力,接著是小三度的柔和過渡,最后回到純八度的升華完滿。
整個過程中,光芒在空中形成了美妙的舞蹈。
從靜止到騷動,從沖突到和解,從張力到釋放。
“這就是‘張力解決’的基本循環。”
《超凡全解》總結道:
“音樂的美感不來自于避免沖突,而來自于沖突的藝術化解決。”
羅恩看著小羊的演示若有所悟,開始將樂理與魔力操控聯系起來。
“我明白了……”他緩緩說道:
“魔力壓縮中的痛苦,實際上是不同頻率魔力流之間形成的‘不協和音程’。
我一直試圖消除這種痛苦,但真正應該做的是……引導它們按照內在傾向自然解決?”
小羊興奮地跳了起來,連連點頭,發出一串急促的“咩咩咩”聲。
“非常精準的理解!”《超凡全解》代替其肯定道:
“每種血脈、每種魔力特質,都有其固有的‘頻率’。
當它們相遇時,會根據頻率關系形成不同程度的協和或不協和。”
“比如說,你的雷火血脈可能與理性意識形成‘大七度’關系——接近協和但仍有微妙張力。
而混沌血脈與其他力量往往形成‘增四度’——最不協和但也最具變化潛力。”
“這就是高位巫師與普通巫師的區別。
普通巫師試圖避免魔力沖突,高位巫師學會指揮魔力沖突。”
小羊用力點頭,然后跑到羅恩面前。
用小蹄子拍了拍他的手,發出鼓勵的“咩咩”聲,仿佛在說“你一定可以做到的!”
羅恩凝視著眼前這只可愛的“導師”,忍不住伸出指頭薅了薅小腦袋。
《超凡全解》的聲音變得深邃:
“你要明白,樂理本身就是解構學的一個分支。
聲音傳播遵循波動方程,和諧形成基于數學比例,共鳴產生符合能量守恒……這一切都是現實規律的體現。”
“這就是為什么幾乎所有高位巫師,都至少擁有足夠的音樂鑒賞力。
不是出于愛好,而是因為樂理為他們提供了理解現實運作的另一個視角。”
“幻景之王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祂的每一次場景構筑都如同指揮一場交響樂。
不同元素的配比、幻覺層次的迭加、感官欺騙的節奏……”
小羊聽到這里,做了一個崇拜的表情。
“更深入地說,掌握了樂理的巫師,實際上就是掌握了‘操控’的藝術。
無論是元素配比、血脈融合還是法術迭加,本質上都是在調節不同力量之間的‘音程’。”
“當你能夠如指揮家般精確控制這些關系時,魔力壓縮就不再是痛苦的折磨,而是優雅的藝術創作。”
《超凡全解》做出了最終總結。
羅恩深深吸了一口氣,感受著這種全新理解所帶來的全新視角。
原來困擾他許久的魔力控制問題,答案竟然隱藏在樂理的智慧中。
尤特爾教授前面教導自己的時候,也特別喜歡用舉例子和觸類旁通的方式。
這種跨領域的真知洞見,或許也正是巫師體系的精髓所在。
“謝謝您的指導。”他向《超凡全解》表達了感謝:
“現在我明白了,每一份痛苦都是成長的音符,每一次沖突都是和諧的前奏。”
“不,是你自己的智慧讓你從中看到了規律。”
《超凡全解》的聲音中充滿了滿意:
“記住,你擁有‘森林外視角’的優勢。
其他巫師被困在沖突之中,但你可以站在更高層次觀察和指揮這些沖突。
就像童話中的小熊維尼,雖然孤獨,但擁有其他動物所沒有的洞察力。
這種洞察力,正是你在修煉中的最大優勢。”
隨著這番對話,封面上的巨眼眨了眨,然后徹底閉合,整本書重新回到了沉睡狀態。
而小羊則從書頁中探出頭來,對著羅恩發出一聲軟糯的“咩~”。
仿佛在說“我會在你需要的時候出現的”,然后才完全消失在書頁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