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自己的客房后,羅恩首先檢查了房間的隱私保護措施。
沙海學派作為學術機構,對客人的隱私保護相當到位。
房間四壁鑲嵌著“靜音石”,能夠有效阻隔聲音和魔力波動的外泄。
確認安全后,他開始著手準備一次深度占卜。
希娜贈送的那本《古代植物病理學圖鑒》靜靜躺在桌案上。
“想要安全獲取其中的知識,首先要徹底了解其本質。”
羅恩從儲物袋中取出星盤占卜的完整工具組。
與簡化版的吊墜占卜不同,完整的星盤占卜需要更多的準備工作。
但獲得的信息也更加詳盡準確。
他先在地面鋪設了一張由銀絲編織的占卜毯,毯子上繡著精密的星座圖案。
接著,他將主星盤置于毯子中央。
羅恩在心中默念著《噬星者的囈語》的冥想節律,意識開始向內收束。
隱者星的深邃銀光首先被點亮,為他提供了洞察表象之下真相的能力;
學者星的溫潤金輝隨即響應,賦予了他解讀復雜符號的智慧;
觀測者星的復合光譜最后加入,確保他能夠捕捉到最細微的信息波動。
三重星光在他的精神空間中交匯融合,形成了一個穩定而強大的認知增幅場。
“讓我看看,這本書究竟隱藏著什么秘密。”
羅恩將右手輕撫在星盤中央,開始輸入占卜的核心問題:
“這本書中隱藏著什么,如何安全獲取其中的知識?”
星盤立刻產生了反應。
表面的符文開始按照某種神秘的規律次第亮起,形成復雜的能量回路。
光芒如水波般從中央向外擴散。
當觸及占卜毯邊緣時又回折匯聚,在空中編織出朦朧的影像。
第一層畫面逐漸清晰:
依然是那張巨大的蛛網,但這次的視角更加清晰詳細。
羅恩能夠看到網上的“花朵”并非簡單的偽裝,而是精心制作的陷阱裝置。
每一朵花的花瓣都是鋒利的金屬片,花蕊中隱藏著釋放麻痹毒素的細小噴嘴。
整張網的構造極其精密,就像一臺專門為捕獲特定獵物而設計的復雜機械。
讓他皺起眉頭的是,網的深處隱約可見其他受害者的痕跡。
顯然,羅恩并非第一個被這種“學術誘餌”吸引的受害者。
第二層畫面開始重迭顯現:
偽裝的花朵開始褪去表面的華麗外衣,露出內部的真實構造。
那是一朵朵奇異的黑色蘑菇。
這些蘑菇的形狀詭異扭曲,表面覆蓋著如同人臉般的花紋。
當羅恩仔細觀察時,能夠聽到從蘑菇中傳來的微弱呢喃聲。
那是死者的低語,是被遺忘靈魂的哀鳴。
“死靈蘑菇……”
他在心中確認了這些意象的象征意義。
在占卜學的傳統解讀中,死靈蘑菇代表著禁忌知識,特別是與死亡和靈魂相關的秘術。
“所以希娜的書中,確實隱藏著死靈學的知識。”
第三層畫面的出現,讓整個占卜達到了高潮:
就在死靈蘑菇散發著誘人毒香的時候,天空中突然出現了一只銀色的鳥兒。
這只鳥的外形極其優雅,翅膀如薄紗般輕盈,周身時間能量充盈。
銀鳥沒有任何猶豫,俯沖而下,將整朵死靈蘑菇連根吞噬。
令人驚異的是,那些致命的毒素和負面能量,不但沒有傷害到銀鳥,反而讓它的羽毛變得更加光澤亮麗。
吞噬完成后,銀鳥展翅高飛,在蛛網上空盤旋了一圈。
仿佛在嘲笑那些精心設計的陷阱,然后消失在天際。
占卜畫面逐漸消散,星盤重歸平靜。
但羅恩的內心卻如被閃電擊中般豁然開朗。
“銀鳥……時間的象征……”
他下意識地摸向胸前的銀懷表,突然意識到了占卜想要傳達的信息:
“獵食能力!”
這是一個他一直忽視的可能性。
懷表的“獵食”能力,理論上不僅能夠吞噬生命體,也能夠作用于非生命的物體。
如果能夠用這種方式獲取書中的知識,既能避開希娜設置的陷阱,又能確保自己的安全。
回想起“獵食”能力初次覺醒時的情景,羅恩低嘆一聲。
最開始,他準備對一只具有微弱超凡血脈的信鴉進行分析,判斷其作為煉金材料的價值。
當時的自己,還沒有完全理解這個新獲得能力的真正性質。
只是抱著試驗的心態,將精神力探向銀懷表,嘗試激活其中沉睡的“獵食”機制。
然而,能力發動的瞬間,連他自己都被嚇了一跳。
一股幾乎凝為實質的恐怖威壓從懷表中爆發。
那是混雜著“饑餓”與“占有”的原始渴望。
就像是有一頭看不見的巨獸,正用饑餓的目光審視著房間內的一切生靈,隨時準備將它們撕碎吞噬。
實驗桌上的信鴉,作為直接的目標,承受了最強烈的威壓沖擊。
這只因為被從小調教,平時頗為鎮定的超凡生物,瞬間炸毛,渾身羽毛如爆炸般散開。
它發出刺耳的驚恐鳴叫,拼命撲騰著翅膀想要逃離。
但身體卻因為恐懼而完全僵硬,只能無助地癱軟在籠中。
他又想起自己剛剛獲得這個能力的時候,愛蘭和黛兒的反應。
兩位平時溫順可愛的助手,當時感受到他身上的異質性氣息,也都暗自警惕。
那次經歷讓羅恩深刻意識到,“獵食”更像是一種終極的“攻擊宣告”,而非隱秘的偵測手段。
它會暴露使用者內心最原始的貪婪和占有欲,在需要謹慎的社交和偵查場合完全是負效果。
相比之下,“超凡辨識”和“觀測之眼”等技能,不僅更加隱蔽,使用起來也更加安全實用。
此后的日子里,這個潛力巨大的能力一直被他雪藏起來。
一方面是因為遇到的敵人(如黯日級的希娜)要么過于強大,貿然使用可能引來更大麻煩;
另一方面,大部分可以無威脅“獵食”的,都是普通人或低階超凡者,讓他毫無吞噬的欲望。
但現在,占卜的結果如同一道閃電,劈開了他思維中的誤區。
“如果能夠吞噬死物,那我是否可以吞噬空氣中的游離魔力來快速補充自己?
或者吞噬一塊蘊含特殊礦物質的黑曜石來強化體質?”
這些可能性讓他感到興奮,但同時也保持著必要的謹慎。
任何強大的能力都有其使用代價,他必須先進行小規模的實驗,確認安全性和效率。
他的目光落在桌案上的一支普通鵝毛筆上。
這支筆是房間的標準配置。
由普通的鵝毛和簡單的木桿制成,沒有任何超凡特性,是理想的實驗目標。
“就用它來測試一下獵食能力的具體機制。”
羅恩深吸一口氣,將銀懷表取出,輕放在鵝毛筆旁邊。
然后集中精神,小心翼翼地激活懷表中沉睡的力量。
這次他控制了威壓的強度,盡量讓能量釋放得更加溫和。
懷表果然產生了反應,表盤上的三根指針開始以不同的節奏轉動。
時針和分針按照正常方向緩慢移動。
但那根黑色的“獵食指針”卻開始逆時針快速旋轉,仿佛在倒轉某種看不見的進程。
一股無形力量籠罩了鵝毛筆,就像是有無數只看不見的觸手,正在仔細“品嘗”著目標的質地和價值。
鵝毛筆開始發生微妙的變化,表面的光澤逐漸黯淡,仿佛其中的某種本質正在被慢慢抽離。
然后,出人意料的事情發生了。
懷表傳來一陣明顯的“不滿”情緒。
那種感覺,就像是一個美食家面對粗糙食物時的失望。
緊接著,羅恩感到胸口一陣劇痛,仿佛有什么東西被強行從他的身體深處抽走。
那不是魔力或精神力的消耗,而是更加根本的東西——生命本源的流失。
“什么?!”
他立刻中斷了能力的發動,但已經太晚了。
一縷細若游絲但極其精純的本源力量,已經被懷表強制性地抽取,用作“消化”鵝毛筆的“消化液”。
雖然數量很少,但這種損失帶來的虛弱感卻是全方位的。
不僅身體感到疲憊,連思維的運轉也變得遲緩。
就像是整個人的“生命密度”都降低了一個層次。
最關鍵的是,這種虛弱感無法通過常規手段消除。
他馬上嘗試使用時間懷表的“時間重置”功能,試圖將身體狀態恢復到幾分鐘前的水平。
銀色的時間之力如潮水般涌過全身,修復了一些表層的疲勞,但那種源自生命本質的空虛感依然如影隨形。
“本源力量的流失,連時間重置都無法恢復……”
就在幾乎絕望的時候,羅恩突然想起了自己身上還有一種特殊力量——“恩惠”。
那是通過與學生建立師生關系而獲得的純凈能量,具有治愈和凈化的特質。
他試探性地調動體內的恩惠之力,讓那股無形無質的高維恩賜流淌過受損的本源。
奇跡發生了。
恩惠之力仿佛天然就具備修復本源的特性,溫和但有效地填補著那道細微的缺口。
雖然消耗了一小部分恩惠儲備,但虛弱感終于開始消退。
“原來如此……”
恢復正常狀態后,羅恩凝視著桌上已經化為光點的鵝毛筆殘骸,心中涌起強烈肉痛感。
懷表雖然成功吞噬了目標,但反饋回來的能量微乎其微。
與消耗的恩惠相比,完全是虧到了極點的賠本買賣。
“獵食能力的啟動,如果價值不夠,就需要消耗自身的本源力量作為“補充”。
這意味著,我必須確保目標具備足夠高的價值,否則就是得不償失的愚蠢行為。”
這個限制讓他冷靜下來,也讓這個看似逆天的能力顯得更加平衡合理。
畢竟,在巫師世界中,一切都遵循等價交換的規則,沒有什么力量是可以無代價獲得的。
明確了“獵食”能力的使用機制后,羅恩不再猶豫。
希娜的書籍明顯具備足夠的價值,占卜結果也表明這是安全獲取知識的最佳途徑。
他將那本偽裝成《古代植物病理學圖鑒》的書籍放在桌案中央,然后將銀懷表輕放在其上。
深吸一口氣,調整心境,他再次激活了“獵食”能力。
這次的反應比吞噬鵝毛筆時強烈得多。
懷表的所有指針,都開始以違反物理規律的方式瘋狂旋轉。
時針、分針順時針高速轉動,而獵食指針則逆時針狂飆。
表盤中央的水晶玻璃面開始產生詭異變化,原本堅硬透明的表面如水波般蕩漾開來,形成一個深不見底的微型漩渦。
漩渦的邊緣閃爍著銀色的光芒,中心卻是絕對的黑暗,仿佛連光線都會被吸入其中。
整本書被一股無形的力量拖拽著,開始發生不可思議的形變。
書頁如同面條般被拉長、扭曲,然后一頁頁地被吸入漩渦之中。
這個過程完全沒有聲音,但意識中卻清晰地傳來了紙張被撕碎和咀嚼的幻聽。
書籍的吞噬過程持續了近十分鐘。
期間,羅恩能夠感受到懷表對于“食物”價值的實時評估。
與吞噬鵝毛筆時的不滿不同,這次懷表表現出了明顯的“滿意”情緒。
“成功了……”
羅恩松了一口氣。
最后一頁紙被吸入漩渦后,懷表的瘋狂轉動逐漸平息。
表盤重新恢復透明,但其中卻多了一些以前沒有的細微光點,那是被“消化”知識的精華。
懷表也沒有像上次那樣掠奪他的本源力量用于彌補。
這說明希娜的書籍被認定為“高價值獵物”,完全值得消耗的能量成本。
隨著漩渦到了個虛幻的“飽嗝”,一股龐大而精純的知識洪流如決堤之水般涌入他的腦海。
但這并非簡單粗暴的信息灌輸,而是經過懷表“消化”和“過濾”后的純凈精華。
《古代植物病理學圖鑒》的虛假外衣徹底剝離,真實書名如烙鐵般深深印在他的意識中:
《生死邊界概論》
作者署名隨即浮現:“凋零之手”巴納巴斯
這個名字對羅恩來說并不陌生。
在歷史記錄中,巴納巴斯被描述為“生命之樹”學派全面衰落后,最后一位死靈學大師。
他的研究觸及了生命形態的終極禁忌,試圖徹底解構死亡的本質。
最終因為理念過于激進而被學派除名,隨后在一次“意外”中秘密處決。
但現在看來,他的理論遺產并未隨著肉體一同消失,而是以這種隱秘的方式流傳至今。
書的引言在羅恩腦中如鐘聲般回響,字字珠璣:
“世人畏懼死亡,視其為終結。
然智者觀之,死亡非終結,乃形態之轉換,存在之延續。
吾輩所為,非褻瀆亡者,乃是搭建橋梁,聆聽彼岸回響。
生死如晝夜,表面對立,實則統一。
掌握此理者,可得窺宇宙運行之奧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