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一場宴席只是一個開始,家里有人成圣,留下萬古不朽名,按照古制,是要大擺宴席一百天。
李家自然也是這么打算的,至于大擺宴席一百天的花費,那根本就是九牛一毛。
不僅僅是擺宴席,同時大戲,也是要唱上一百天。
只是這些瑣碎的事情,和李啟就沒什么關系了。
一直到第二天早上,隨著李啟蘇醒,日志亦是刷新。
日志:寰宇所在,強者輩出,早年你因為在路邊多看了九海魔圣一眼,所以結下了惡因惡果,遭遇九海魔圣手下追殺,好在你手段驚人,成功脫身保命。
如今你覺醒前世力量,獲得道尊無敵之力,終于讓九海魔圣重視,其跨海而來,欲要將你扼殺。
九海魔神自東海而來,魔染乾坤,使得山河化魔域,蒼生不得寧。
危機時刻,我們的天命大主角終于出手,以無上神通,悍然轟殺強敵,了卻一段因果。
寰宇又震,山河再驚!
日志:判定中……
日志:……
日志:你獲得特殊天命點數3,可強化天命冠冕。
“九海圣王不怎么值錢啊,他弄出那么大的動靜,竟然只加了三點天命點數。”
“不過我現在也參悟了天命玄奇,約莫一個月的時間,就能自然凝聚一點天命。”
“天命這種力量,很玄奇,看似源于天,實際上源于人心。”
“人心匯聚即是命運,天命也在命之中,可以從人心里提煉出來……”
李啟心想,隨后直接將這三點加在了天命冠冕上,進度變成了20/100,這種情況下,他對那冥冥之中的宙光感應愈發清晰,只是還不能形成質變。
不過,也就是這么一點點的提升,讓李啟的意念突破了某種閾值,竟是知悉了自己要是開啟死線降臨,會引發什么變化。
“原來我要是開啟死線降臨,會讓眾生做三個夢,眾生三夢,有了記憶,有了認知,所以會念念不忘,必有回響,加速一些東西的蘇醒和歸來。”
“不過,劫運本是一體,這對我其實不是什么壞事。”
李啟心想,然后也不等待了,直接溝通天命冠冕,開啟了死線降臨。
剎那間,偉力爆發,李啟的意念逆著光而行,降臨在了自己的未來身身上。
一瞬間,李啟只感受了無限的力量。
沒有任何短板,全方位的強!
甚至自己證魔神,也就是一個念頭的事情。
只是李啟這時候,冥冥之中生出認知,現實世界的魔神之路被封鎖了,自己若是證就,便會有大厄難。
“果然有坑!”
李啟生出這種認知后,并不驚奇,反而感覺本該如此。
“不過,我就算不證魔神,五秒之后也會有大厄難,就是兩種厄難,不是同一個東西。”
李啟心想。
雖然他并不能控制未來的自己,但如今他已經足夠強大,是以洞悉能力有了一個巨大的提高。
只是李啟也發現,這個未來,很多東西都是空妄的,比如說未來的各種技術資料,他所感應到的,就和自己在道夢狀態一樣,看似存在實質,實際上空空蕩蕩。
“或許我的天命冠冕強化到彩色,會有全新的變化,乃至是意念降臨真正的未來,也是有可能的,而不是一種源于宙光算法的推衍……”
這樣念頭浮現的同時,李啟的未來身也在這時候動了,竟是直接開始證就魔神。
與此同時,整個宇宙的時間,都在此刻定格,某種恐怖的力量,在此刻降臨,整個世界,就像是被凍在琥珀里的蟲子,李啟隱約看到,一個模糊的影子,將整個宇宙都抓在了手中,就要將之捏碎。
這時候,他的未來身也開始證就魔神,但同時,濃烈的黑暗力量,比李啟證就第六重大限時候,還要濃烈萬億倍的黑暗力量,也在此刻狂涌而出。
那黑暗力量,和那凍結整個宇宙的力量對沖,竟是形成了某種短暫而奇妙的平衡。
只是李啟這時候也發現,自己未來身身上,竟然沒有超魔神態,有的只是魔神態。
似乎超魔神態,就連宙光算法,也無法容納全部。
同時,這兩種力量的對沖,也是未來的李啟用驚世智慧想到的破局之道。
外有強敵內有坑,就讓強敵和坑打起來,這樣他就有機會了。
只是李啟知道,既然自己死線降臨來了,那自己的這個未來身,絕對是死定了。
果不其然,剎那之間,凍結宇宙時間的力量退去,但李啟自己卻不能停下涅化魔神的過程,而那濃烈的黑暗力量,更是直接讓他陷入自毀,很快就將他吞沒。
生命的最后剎那,李啟看到凍結宇宙的力量又一次降臨,隨后一整個宇宙都被凍結成了齏粉,一面鏡子顯現出來,落在了一只手掌里。
現實里,李啟睜眼。
“那摧毀宇宙的力量是什么等級?!”
“不朽?!”
“似乎不到不朽……”
“我要是證了原初魔神,絕對可以把他按地上打。”
“就是原初魔神里的坑也不小。”
“典型的先成道阻止后成道。”
“死線降臨里未來的我沒有面板,不能在副本里先證原初,然后練假成真越過里面的坑,但我可以。”
“區區天外來敵……”
“也不知道天外究竟是什么情況。”
“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外面絕對是有著璀璨的修行文明的。”
雖然又死了一次,但李啟心中沒有任何憂慮。
剛剛他看了一眼未來的時間,那個時間是2040年,距離現在還有十幾年。
這么久的時間,足夠他打通幾十個副本了,他迭模塊都可以迭到無敵。
甚至,在李啟自己的估算里,自己現在證不朽都要不了十年。
等到中午的時候,李啟的第四塊碑和第五塊碑一同到了,第四塊是武狀元的狀元碑,第五塊,是封圣的碑,其中第四塊碑,是整塊的紫金石,至于第五塊,是整塊的昆侖玉。
這里面,前者是王侯專屬,后者是圣人專用。
李啟只是靜靜地看著石碑篆刻,然后立下,心中卻寧靜到了極點,沒有任何的波瀾情緒。
這些事情,已經是尋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