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是最終的答案
林序當然也沒有指望這一條咒語能直接成為打開最后的大門的鑰匙,但從江星野的表述來看,這次的“咒語”.
效果似乎相當有限?
“有多少個世界因為這條咒語完成了升維?”
林序開口問道:
“不要說數量,盡可能用百分比來表述。”
聽到他的話,江星野聳了聳肩。
“事實上,哪怕是用百分比,我們也沒辦法準確地表述出這條咒語所影響的世界數量。”
“我們只能通過‘時間軸完整度’來量化咒語的影響。”
“比如,這一條咒語,最終給我們帶來的時間軸完整度影響是2。”
所以這算多還是算少?
似乎是看穿了林序的疑惑,江星野繼續說了下去。
“2這個數字并不算大,但對我們來說,已經是突破性的進展了。”
“在你的影響之下,我們獲得了新的能力。”
“當然,也可以說,這是我們早就已經擁有的能力,只不過是因為這一句咒語得到了補全。”
一邊說著,江星野一邊輕輕揮手。
在林序眼前,一副如同“千里江山圖”一般的畫卷瞬間顯現。
“我們獲得了,‘讀取世界記憶’的能力。”
“在這些世界的記憶中,我們可以去窺視這條咒語是如何將影響力施加在這個世界之上的。”
“這或許可以給你帶來新的靈感。”
她的話音落下,眼前的景象開始迅速變化。
林序定睛看去,一片遠古的大地,已經開始呈現在畫卷之中
蠻荒的大地之上,身穿著獸皮的古人正在風雪之中跋涉。
猛犸象留下的巨大足印指引著他們向更遠的南方遷徙。
極寒的氣候幾乎將這只遷徙的隊伍徹底摧毀,但也就在他們倒在冰原上的前一天,遠處的天際線上,隱約出現了裸露涂層的暗黃色痕跡。
冰雪消融,溫度上升。
劫后余生的部落找到了一個被猛獸遺留下來的山洞,點燃了文明的第一簇篝火。
篝火的溫度烤熟了食物,同時也帶來了新的信息。
在火焰之中,一條信息如同“神諭”一般浮現出來。
“空處不空”。
這條信息并不依托任何語言、任何文字、或者是任何“畫面”來傳遞。
它只是一個概念,深入到了篝火旁的每一個人的腦中。
如同受到神諭,圍坐在篝火旁的古人呆愣著相互對視,互相使用手勢和簡單的語言溝通著他們剛剛經歷的神跡。
直到天色大亮,他們才確認自己“看到”的東西。
當太陽升起時,當新的獵物被捕獲時,這個山洞的墻壁上,也出現了一副用獸血和巖石繪制而成的壁畫。
那是一個圓環。
圓環的中間是更小的圓環,一圈一圈,幾乎將整個圓填滿
部落時代在冰雪消退后開始。
茅草為頂、巖石為墻的小屋外,滿臉稚氣的孩童正在聆聽著頭上插滿羽毛、皮膚上布滿紋身的薩滿祭司的教誨。
“風雖然看不見、摸不著,卻能帶來聲音和氣味;夜空看似虛空,卻滿布星辰和變化;部落的火光無法照耀之處,神靈的影子填滿著每一處虛無.”
孩子好奇地看著薩滿手中被炭火炙烤出來的煙霧,當那些煙霧被他吸入鼻中之后,辛辣刺鼻的氣味同時帶來的,還有夢境一般的眩暈和迷離。
幻覺之中,他仿佛看到了一切。
風中有聲、影中有形、靜中有動.
空心木管吹奏樂聲,部落的眾人頂禮膜拜、狂熱地舞蹈。
這一刻,他仿佛看到了空的妙用。
冥想之中,孩子進入了“空”,他看到了祖先的靈魂。
他用夢囈一般的語言描述著死后的世界,而這個部落也漸漸開始相信,死亡并非終點。
所有消散都有下一層次的存在,靈魂的概念出現,真正意義上的宗教,在這個世界上出現了第一次閃光。
但,這樣的閃光,似乎又與林序熟悉的“閃光”,有著巨大的區別.
人類不再畏懼不可見之物,而是主動探索。
哲學、科學的雛形悄然誕生,在他所熟悉的“公元歷”還未出現時,這個世界的人類,便已經學會了使用熔爐。
鐵器出現,人類的進步被按下了加速鍵。
從最初的樂器、空心容器,到風箏、冶煉爐、洞穴回聲,都因“空”的奧義而得到創新加速。
人類對“看不見”的空氣、氣流、火焰、氣味、甚至情緒,都有意識的觀察與利用。
一個巨大的王國的花園里,王國的藥劑師小心翼翼地從柳樹皮里提取出汁水,他拼命瞪大眼睛,想要看清楚那些汁水中所蘊含著的,能讓人從高燒中解脫的成分。
他嘗試著用一層一層地濾網過濾掉汁水中的雜質,但無論他過濾多少次,哪怕汁水已經清澈得與清水無異,卻仍然能發揮出與清水截然不同的作用。
一次一次的實驗讓他意識到,看似“空無一物”的汁液里,同樣蘊含著他所不能理解的東西。
而這種東西,絕不是簡單的“溶解的藥物”所能做到的。
在不可見的領域,還有更小的東西。
他把這種東西稱作“分子”。
從這一刻開始,人類正式從“煉丹”走向“化學”。
而最初推動這一切進行的,僅僅是一個“藥劑師”。
當然,還有那一條所有人都清楚意識到的“公理”。
空處不空。
當化學開始走向現代化,現代物理也開始走向歷史舞臺。
在這個世界,萬有引力的發現并不來自于“落在物理學家頭頂上的那顆蘋果”。
事實上,早在遠古時代,人類就已經意識到,被舉高的物體會落向地面,一定是因為某種自己看不到、但確實存在的力量牽引。
一開始,他們把這樣的力量叫做“神序”,后來,他們將這種力量成為“中心力”,意指所有物體,都將向宇宙的中心、即地球的中心墜落。
到最后,這種力量最終被統一稱為“引力”。
人類漸漸發現,自己所生活的星球并不是世界的中心、并不是宇宙的中心,而僅僅是一個平凡到不能再平凡的星球。
巨大的落差讓神學在朝夕之間崩潰,甚至連“空處不空”這條所謂的“神諭”,也遭到了廣泛的質疑。
人類經歷了短暫的混亂時期,直到一名在后來被稱為“高維物理之父”的學者站了出來。
他提出了一個前所未有的觀點。
“神諭”并不是來自于神,而是來自于人類自己。
或許,在我們尚無法理解的理論的“空處”,確實有著某一條規律,能夠讓人類跨越時空,向過去的自己傳遞信息。
整個世界的研究因此而轉向,當人類已經意識到“粒子”的存在時,他們自然而然地便將目光投向了那些具有特殊表現的粒子。
波粒二象性被發現,量子物理的大門,也隨之被推開
從量子物理,到最終走向升維,這個世界的人類,花費了一百年。
在這一百年里,人類提出了“升維計劃”。
利用科技將意識、精神、物理空間融合,他們開始嘗試探索高維空間。
腦機接口、量子通信、虛擬現實、靈魂編程.
個人與集體都能體驗并操控原本隱藏在“空處”的高維現象。
死亡、虛空、精神、物質、能量各自的界限逐漸模糊。
“空處不空”這條“來自未來的信息”,成為引領人類向多維存在躍遷的最高指引。
文明發展有了新的目標。
他們要求自己既能在物質維度活動,又能躍遷至更高意識層面,真正實現“升維”。
但,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所遇到的阻礙,與林序所在的世界遇到的阻礙如出一轍。
能源、限制器、升維適應性.
這個世界,是一個幸運的世界。
他們用相對較慢的步調,一個接一個地解決了所有問題。
而更多接收到這條信息的文明,卻因為這條信息而選擇了更加激進的方向。
最終,他們不是被失控的負能量聚變湮滅,就是被限制器失效產生的時間風暴撕碎,又或者,他們在完全沒有解決升維適應性之前貿然嘗試升維,最終在高維空間的信息洪流中如同一顆水滴一般,徹底消散
只有這個世界,順利地進入了高維。
但,即便是這個世界,也并不是完整的高維文明。
他們距離末日的時間太短,他們的時間軸也極為有限。
最終,他們也只能成為補足文明的“一部分”,而不可能成為高維文明的真正“主導者”.
畫面最終消散。
林序長長吐出一口氣,眼前浮現出倒計時的時間。
距離他進入手環世界已經過去了40分鐘,而這時,周圍的投影還沒有開始消散。
四維文明的力量正在增強,但.還是不夠。
他轉向江星野,開口說道:
“這條咒語確實有很多問題。”
“其中最重要的問題就在于,進入到現代物理學階段之后,這條咒語的效力急劇降低。”
“在遠古時代,這條咒語簡直像是降維打擊一樣推動了人類的發展。”
“可一旦進入‘原子時代’,咒語所攜帶的信息,就已經完全失效了”
“或許,在下一次發出咒語時,我們需要加強這一方面的效力.”
如有侵權,請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