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要完第998章 烏利亞諾夫同志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清要完 >>大清要完最新章節列表 >> 第998章 烏利亞諾夫同志

第998章 烏利亞諾夫同志


更新時間:2025年07月26日  作者:大羅羅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大羅羅 | 大清要完 


柏林,威廉大街,帝國總理府。

1887年6月的柏林,夏日的熱浪裹挾著槐樹的花香涌入總理府的窗戶。俾斯麥的辦公室卻依然籠罩在雪茄的煙霧中,厚重的窗簾半掩著,將午后的陽光過濾成昏黃的色調。

軍需總監瓦德西站在歐洲地圖前,指尖重重敲擊著圣彼得堡的位置:“陛下已經批準了‘北方鐵錘’行動,但挪威只是第一步。俄國必須徹底崩潰,否則他們遲早會卷土重來。”他的聲音低沉,帶著普魯士軍人特有的冷硬。

門被推開,一股熱風卷著街上的塵土涌入。施利芬大步走進來,軍靴在地板上敲出鏗鏘的節奏。他手里攥著一份電報,額頭上的汗珠在昏暗的光線下閃著微光:“首相閣下,圣彼得堡的聯絡人回信了。”

俾斯麥抬了抬眼皮,煙斗里的火星在陰影中忽明忽暗:“民意黨接受我們的條件了?”

“接受了,但”施利芬停頓了一下,掏出手帕擦了擦額頭,“他們比我們預想的更激進。”

瓦德西皺眉,走到窗前將窗簾完全拉開。刺眼的陽光頓時充滿了整個房間,照亮了辦公桌上堆積如山的文件:“什么意思?”

施利芬將電報遞給俾斯麥:“他們不是紅色法國的工人協會,不是那種有綱領、有組織的革命黨。”他的手指在電報上劃過,“他們更狂熱,更不理性,更加急躁——他們不滿足于罷工和示威,他們要的是沙皇的人頭。”

俾斯麥盯著電報,嘴角緩緩扯出一絲冷笑。陽光照在他花白的胡須上,勾勒出一道銀色的輪廓:“激進、狂熱、不理性和急躁”他放下煙斗,聲音中帶著嘲諷,“這不就是俄國人的本性?”

瓦德西和施利芬交換了一個眼神。窗外,柏林夏日的蟬鳴突然變得刺耳起來。

“首相閣下,”施利芬謹慎地向前一步,軍裝上的勛章在陽光下閃閃發光,“如果我們資助他們,他們可能會失控。革命一旦爆發,俄國可能會陷入無政府狀態,甚至”

“甚至比我們想要的更混亂?”俾斯麥冷笑一聲,站起身走到窗前。他的身影在陽光下投下一道長長的陰影,“那更好。”

他凝視著窗外威廉大街上往來的馬車,繼續說道:“俄國人只有兩種狀態——要么是沙皇的奴隸,要么是瘋狂的野獸。現在,我們要幫他們變成后者。”

瓦德西走到他身邊,低聲提醒:“但停戰協議還有一個月才到期。如果事情鬧得太大,太平天國的觀察員可能會.”

“太平天國?”俾斯麥突然轉身,眼中閃過一絲精光,“羅耀國提出九十天停戰期,不就是想看歐洲繼續流血嗎?”他走回辦公桌前,從抽屜里取出一份文件,“這是昨天收到的情報。太平天國的商船正在向英國運送朝鮮‘生產’的大炮和炮彈,而英國人轉手就賣給了俄國人。”

施利芬接過文件快速瀏覽:“直接運送武器彈藥?這違反了停戰協議的精神。”

“協議?”俾斯麥冷笑,“協議是用來約束弱者的。既然大家都在玩火,那就看看誰的火把更旺。”他拿起桌上的銅鈴搖了搖,“通知總參情報局,立即執行‘冬宮行動’。”

六月的圣彼得堡,白夜的光芒讓整座城市籠罩在一種詭異的光暈中。涅瓦河的水面泛著銀灰色的微光,倒映著永不落下的太陽。在瓦西里島一棟不起眼的公寓地下室里,煤油燈的火苗在悶熱的空氣中搖曳,將十幾個人的影子投射在斑駁的磚墻上。

亞歷山大·烏利亞諾夫站在一張鋪滿文件的木桌前,汗水浸透了他的亞麻襯衫。他的眼睛布滿血絲,手指不停地敲擊著桌面,指節因長期接觸化學藥品而泛黃。桌上散落著傳單、炸藥配方和一張手繪的冬宮平面圖。

“同志們,時機到了!”他的聲音低沉而狂熱,“武器已經到了,都藏在碼頭倉庫,足夠武裝五百人!”

角落里,一個穿著褪色海軍制服的男人猛地站起來,椅子在地板上刮出刺耳的聲響。“但波羅的海艦隊怎么辦?”他的聲音因為激動而顫抖,“停戰期結束后,他們就要出海送死!我親眼看到了命令——‘不惜一切代價突破德國封鎖’!”

房間里頓時騷動起來。幾個水兵交換著不安的眼神,有人低聲咒罵,有人攥緊了拳頭。烏利亞諾夫冷笑一聲,從懷里掏出一份文件拍在桌上,紙張在煤油燈下泛著陳舊的黃色。

“看看這個!”

在昏暗的燈光下,水兵們看清了文件上的內容——這是一份偽造的艦隊命令,上面蓋著海軍部的印章,命令波羅的海艦隊在7月15日(停戰結束后的第一天)全體出擊。命令的末尾用紅墨水潦草地寫著:“不計傷亡。”

“這不是真的”一個年輕的水兵喃喃自語。

“重要嗎?”烏利亞諾夫的聲音突然提高,在密閉的地下室里回蕩,“沙皇寧愿讓你們去送死,也不愿意改善工人的生活!”他猛地掀開桌布,露出下面藏著的幾支左輪手槍和幾捆炸藥,“現在,選擇吧!是去海上當炮灰,還是在陸上爭取自由?”

沉默。只有煤油燈的火苗在不安地跳動。

終于,一個滿臉胡茬的老水兵站了起來,他的制服袖口磨得發亮。“我在艦隊服役二十年,”他的聲音沙啞,“但我不會為了一群老爺們的野心去送死。”他伸手抓起一把左輪手槍,動作熟練地檢查彈巢。

烏利亞諾夫的嘴角微微上揚。“很好。”他轉向其他人,“明天,鐵路工人會罷工,全城的糧食供應會中斷。當彼得堡陷入混亂時,我們要讓沙皇的血染紅冬宮的臺階!”

“然后呢?”一個瘦削的學生問道,“沙皇死了,誰來統治俄國?”

烏利亞諾夫的眼神變得狂熱。“人民!工人、農民、士兵——我們自己!”他從口袋里掏出一枚銅質徽章,上面刻著民意黨的標志,“這不是謀殺,這是革命!”

窗外,遠處傳來哥薩克騎兵的馬蹄聲,但地下室里的人已經不再畏懼。他們一個接一個地拿起了武器,在煤油燈下宣誓。烏利亞諾夫看著他們,仿佛看到了未來的烈火——它將吞噬整個俄國,然后,重塑它。

“記住,”他最后說道,“7月15日不是結束,只是開始。”

1887年6月30日的深夜,柏林終于迎來了一絲涼意。帝國總參謀部的會議室里,厚重的木門緊閉,窗簾嚴密地拉上,隔絕了外界的一切窺探。巨大的水晶吊燈將光芒灑在鋪滿地圖和文件的桌面上,而俾斯麥坐在陰影里,煙斗的煙霧在他周圍形成一團灰色的迷茫,仿佛他本身就是這場陰謀的化身。

施利芬站在桌前,手指按在一份行動計劃上,他的聲音冷靜而精確:“第一批武器已經通過瑞典的漁船運抵圣彼得堡,包括500支毛瑟步槍、30000發子彈和200公斤炸藥。”他的指尖在地圖上劃過一條虛線,從波羅的海沿岸一直延伸到涅瓦河口,“第二批將在三天后通過普魯士商人的渠道運送——偽裝成工業機械零件,經陸路從東普魯士入境。”

瓦德西俯身查看地圖,眉頭緊鎖:“俄國警察最近加強了邊境檢查,尤其是在芬蘭灣一帶。”

施利芬的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絲狡黠的笑容:“所以我們換了個方式——步槍零件藏在機器配件里,子彈混在面粉中,引信則偽裝成鐘表零件。”他頓了頓,“我們的線人報告,民意黨已經收到了第一批武器,他們計劃在七月初發動總罷工,同時刺殺沙皇。”

俾斯麥緩緩吐出一口煙,灰藍色的眼睛在煙霧中閃爍:“沙皇會怎么應對?他不會一點風聲都聽不到吧?”

“根據內線情報,”施利芬推了推眼鏡,“他已經下令哥薩克騎兵進駐主要火車站,任何試圖破壞鐵路的工人將被當場槍決。”他冷笑一聲,“但越鎮壓,反抗就會越激烈——民意黨的人已經滲透進了近衛軍,甚至波羅的海艦隊的水兵也開始動搖。”

瓦德西沉思片刻,手指敲擊著桌面:“如果民意黨成功刺殺沙皇,俄國說不定會立刻崩潰,但.誰來接管?”

“沒人。”俾斯麥的聲音像鐵塊般冰冷,“俄國會陷入內戰,軍閥、貴族、民意黨互相撕咬,至少十年內都無法威脅歐洲。”

施利芬點頭,補充道:“而英國人會失去最后一個大陸盟友。”

“不僅如此,”瓦德西突然直起身子,眼中閃過一絲銳利的光,“我們還可以趁亂在東線發起一輪猛攻。”他大步走到另一張軍事地圖前,手指點向波蘭和烏克蘭的邊境,“一旦俄國爆發革命,我們就立即進攻,奪取里加、基輔,甚至明斯克——然后停戰。”

俾斯麥的煙斗微微一頓,目光轉向他:“停戰?”

“是的,停戰。”總參謀長毛奇的聲音低沉而冷酷,“我們不需要占領整個俄國,只需要拿走最肥沃的土地,然后——”他的手指在俄國廣袤的疆域上劃了一個圈,“向剩下的各個派別提供武器裝備,讓他們自相殘殺。”

施利芬的眼中閃過一絲贊賞:“讓各種派別的俄國人自相殘殺,自我消耗,一起毀滅.”

“最好,”俾斯麥緩緩接話,聲音如同深淵中的回響,“讓俄國永遠陷入內戰。”


上一章  |  大清要完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