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分家了,他們越過越窮關我啥事第124章 風波罷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都分家了,他們越過越窮關我啥事 >>都分家了,他們越過越窮關我啥事最新章節列表 >> 第124章 風波罷

第124章 風波罷


更新時間:2025年05月18日  作者:依依蘭兮  分類: 言情 | 古代言情 | 經商種田 | 依依蘭兮 | 都分家了 | 他們越過越窮關我啥事 


秦老爺幾乎疑心自己聽錯了,不敢置信看著秦繡荷。

秦夫人敏銳道:“妹妹這是什么話?你出閣家中備了十萬嫁妝,就算是省城里也沒有幾家比得上,你還要算計秦家的產業不成?這都是寧安的,跟天耀、天瑞有什么關系?難道莫家養不起兒子嗎?若真養不起,我們倒是不介意接濟一二,但秦家的產業,什么時候是你兒子的了?”

秦老爺的目光也冷了下來,他本就不是蠢人,有些事不深究的時候沒事,一旦深究,清楚得如同退了潮的沙灘。

怪不得,這個妹妹三天兩頭回來,怪不得,隔三差五給他介紹人試圖插手秦家生意,怪不得,她兩個兒子變著法的欺負打壓寧安,他曾經也以為是小孩子鬧著玩,如今看恐怕未必。

就算他所猜測不全對,也不會差去太遠。

他這個妹妹,認定寧安將來沒出息,莫家想要貪了秦家的產業啊。

秦老爺心都冷了,這就是他的胞妹

秦繡荷自知失言,這話不是現在能說的,她慌忙道:“大哥,我沒有別的意思!我可沒說秦家的產業是我兒子的,我、我只是想,大哥大嫂待我這么好,咱們本來就是一家人,本就不分彼此,既然這樣,為何大哥不能幫幫忙,讓天耀進縣學呢?天耀進了縣學能與寧安作伴,以后學成了以后能幫大哥,也能幫寧安啊。咱們是一家人嘛,對不對?”

秦老爺神色漸漸緩和,但他不是蠢貨。

秦繡荷這番狡辯,不過是一層遮羞布罷了。到底是他胞妹,他不會因此便跟她決裂,他得給她留點兒面子,但也不會再像從前那樣待她了。

他會提防著她。

秦繡荷看到大哥的神色漸漸緩和了下來,似乎是將自己的解釋聽進去了,心里暗暗松了口氣,也有些暗暗得意:他們是血脈親人,打斷骨頭連著筋,她就說呢,大哥一向來心疼自己,又怎么可能不相信自己呢。

只是,天耀去縣學的事兒是沒法再提了。

秦繡荷柔聲道:“既然大哥為難,我也不忍心讓大哥為難,天耀上縣學的事兒就算了吧。只是因為這個縣學在,青山縣的書院學堂也都得了益處,我想找個好書院或學堂讓天耀、天瑞在這兒上學,大哥你看成嗎?”

秦夫人瞪眼。

真是陰魂不散啊!

都到這地步了,還不死心呢。

好好好,她倒要看看她能作到什么地步。

秦老爺點點頭:“這倒好辦,你先打聽打聽,若有中意的就去,縣城里左右不過那么三處學堂。”

“好好,我先打聽打聽,若拿不定主意再跟大哥請教。”

“好。”

“對了大哥,你們蓮花酒樓的冰粉——”

“唐掌柜說了,人家賣主不肯賣方子,咱們也不好強人所難,這事兒就算了吧。”

秦繡荷有些失望,也有些不快,一個方子罷了,大哥若是花個幾百上千銀子難道拿不來?其實憑秦家的本事,威脅敲打一番,頂多二三百銀子就能到手。誰還敢跟秦家硬杠不成?

尋常人家能掙個二三百銀子,還有什么不滿足的?

那冰粉她是真喜歡吃,兩個孩子也喜歡,她想要了方子帶回夫家去,在他們家酒樓里也賣,尤其如今入夏了,一天賣個幾百上千碗肯定沒問題。

雖說冰粉賺的不多,但能吸引客人啊。

秦繡荷還是不太死心,那唐掌柜可惡,不肯告訴她冰粉方子的主人是誰,但沒關系,她總能打聽到的。

秦老爺叫來心腹吩咐:“姑太太前陣子介紹來的那個叫什么——張叢,是在碼頭上做了個三等小管事是嗎?明兒起提拔他做二等管事,把那碼頭上的木材進出貨和倉庫都交給他來管。”

“老爺,這——”

“按照我說的去辦。然后,盯好了他。”

“是”

他礙不過情面,到底留下了這么一個人。

本想隨意安排著拉倒,不過既然胞妹那么鍥而不舍,他便成全成全,他倒要看看這個張叢會怎么做。

秦繡荷很快為兩個兒子挑好了學堂,挑的是青楓學堂,聽說考中了兩個童生,挺不錯。

秦老爺自然沒有異議。

縣學坐落在距離縣城東面八里之外的鹿鳴山,雖然要求學子們都住在學中好心無旁騖好好用功,但也并非完全封閉。

十五歲以上的學子,白日里若無課業也可外出散散心,只要在太陽落山之前回到學中即可。

十五歲以下的,則不許外出。但無課業時若有家里人前來帶領也可出去,家里人逢一逢五的日子可前來探望送東西,若有要事,其他日子也可來尋,但無事最好不要來,以免打擾學子分心。

許知春心里一直默默數著日子,因為早就跟梁明軒說好了,每個月的初五、十五都會去看望他,每個月二十九,去接他回家。

這是第一個十五,也是許知春第一次去看望梁明軒,早幾天便盤算好了準備些什么。

也不知道縣學里的伙食如何,為了給梁明軒加餐,許知春還特意買了兩個三層提梁食盒,可以替換著用。

這天過去看望,打算給梁明軒帶切好的鹵肉、油炸小酥魚和蝦餅、一只買來的燒雞,分別裝在三層食盒中。

另外小布袋里裝了十五個鹵好的茶葉蛋,兩包點心蜜餞。

當下枇杷、李子正當新鮮,便也買了幾斤裝著。

又用個小陶罐裝了些自己熬的雞丁辣椒醬——特別下飯!

中午收攤之后便出城,前去縣學正好合適,這時候上午的課程也正好結束了準備吃午飯,許知春帶去的可以加餐。

許知春本以為前去探望學子們的家長會絡繹不絕,說不定還會造成交通堵塞,看到一路上冷冷清清,她幾乎疑心自己記錯了日子,忍不住問了曾小燕他們才確定沒有記錯。

后來一想,才知道自己想多了。

主要是先入為主,將古代現代混為一談了。

縣學里大部分的學子年紀都在十七八以上,有的自己都是家中頂梁柱了,哪有那么多家長前來探望呢?

不像現代,誰家家長不關心孩子啊?

縣學這等在普通人心中堪稱神圣之地,輕易沒事兒也沒幾個人敢來啊。交通也不方便、家里也不一定有空啊。

況且,超過一半的學子都是其他兩個縣的人,家里更不可能來人了。

對比之下,許知春這帶的大包小包,就顯得相當顯眼了。

(本章完)

小說相關

就在你最值得收藏的百書齋


上一章  |  都分家了,他們越過越窮關我啥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