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柳夫子被迫親筆將如何虐待梁明軒的事情寫了下來,又將許知春今日如何上門誘他夫妻親口說出真相之事簡單亦寫了,簽字畫押。最后寫明,今日之事到此為止,誰也不準再提,梁明軒與柳夫子再無半點關系。兩位里正、姜大夫、許知春亦做了見證人畫押。
一式四份,兩位里正、許知春、柳夫子各收一份。
臨走前許知春又道:“柳童生以后不要再教書誤人子弟了,若是叫我知道柳童生還在教書,別怪我不遵承諾把這事抖出來。”
柳童生臉色灰敗,只有一雙眼睛依舊兇狠:“許娘子,殺人不過頭點地,做人還是留一線的好,我不教梁明軒了,你還想怎么樣?”
不教書讓他干什么?難道下田種地?他一個讀書人怎么可能干那種粗鄙低賤的農活兒。
他可是穿長衫的人。
許知春:“柳童生這樣的品行還敢教書,豈不是把好好的孩子都教壞了,我們這些人豈不都成了你的幫兇?你無所謂,我們還怕損了陰德呢。”
“你!”
柳童生不甘心的看了一眼孟里正、梁里正,見他二人也神色不虞的看著自己,顯然也贊同許知春的話,心知無望,閉了閉眼,一片絕望。
梁里正帶著許知春離開。
梁里正逼問著,將梁明軒的束脩也要來了。
“我知道你心里還有些不痛快,不過這事兒能辦成這樣已經算好的了。這柳童生是孟里正大張旗鼓特意請來村子里的,當時不知多少村子都羨慕,說他們泉山村風水好,所以能請來先生。有了學堂這文脈怕是也起來了,以后就要發達了。孟里正和泉山村人別提多得意了。這事兒若是爆出去,孟里正和泉山村都沒面子,怕是要落不少笑話。”
“那明事理的即使知道不怪你,心里怕是也會膈應,更有那不明事理的糊涂人,只怕就要遷怒你和明軒了。咱們兩村相鄰,難免有往來見面的時候,咱自家問題解決了便好,沒必要招惹別的麻煩。你放心,他落不著好,孟里正不會輕易放過他的。”
“你不是說明軒下月要報考童試嗎?若是此時鬧出這事兒來,難說會不會對他有什么影響,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啊。”
“人多口雜,許多事傳著傳著,指不定就會被傳成什么樣了。誰又能找上門去一個個糾正呢?”
要是傳出什么梁明軒告發老師的話來,得不償失。
盡管這柳童生著實不是東西,但如果傳出這樣話來,梁明軒多少還是要吃虧的。
許知春心里還是有點兒膈應,但也明白這事兒是肯定要給孟里正面子的,否則梁里正也難做。
里正伯已經幫自己很多了。
如果不是他出面,自己不可能請得動孟里正、村里威望很重的姜大夫配合演這一場,那么說不定自家想要忍氣吞聲來個惹不起躲得起都不一能能成。
畢竟,那柳童生長了嘴啊,他是會胡說八道污蔑的啊。
許知春點點頭:“里正伯,我懂的。這事兒能有這樣的結果已經很不容易了,如果沒有您幫忙,我根本做不到。只要明軒能摘的干干凈凈、那柳童生也遭到了懲罰,就夠了。”
梁里正哈哈一笑,欣慰點頭:“我就知道你是個懂事明白人,明軒有你這個大嫂照顧,明朗也算沒看錯人。”
這就不知道怎么接話了.
許知春只好尷尬而不失禮貌的笑笑。
孟里正的大孫子本來也在柳童生那里念書,沒想著考科舉,只想著認識幾個字好進城找一份活計。
考科舉當官這種事,真沒幾個鄉下村里人敢想。
出了這事兒,當然不去了。
孟里正細問自己的大孫子,那小子竟然傻乎乎的、非常羨慕的說:“夫子說明軒可聰明啦,我們學一天他不到半天就學會了,所以夫子讓他去幫忙干點兒雜活,鍛煉鍛煉筋骨。我也想去給夫子干雜活兒,可惜我怎么背書都背不會”
念書哪有干活好玩啊,他就喜歡上山放牛、打滾、爬樹、掏鳥蛋、抓螞蚱、摘野果就是不喜歡念書啊。看著那一個個黑魆魆長得奇奇怪怪的字就忍不住眼睛發花、腦袋一片漿糊、哈欠一個連著一個他有什么辦法啊。
不喜歡就是不喜歡嘛。
孟里正一整個無語
這傻小子!
算了算了,這也算認識幾個字了,這書不念也罷。念得簡直叫人生氣。
花錢買氣受,何必呢?
人和人之間的差距啊。
他都有點嫉妒梁明軒了,甚至嫉妒梁里正。
原來文脈落在梁家村啊。
那梁明軒如果不出意外,只怕是個會出頭的,到時候他們梁家村豈不得意死?那梁老頭不得美死他!
怪不得柳童生折騰梁明軒別的小孩都不知道,原來他連那些孩子都遮掩隱瞞著,果然是個陰險的東西。
幸好那梁家村的許氏想出這么個法子揭穿了他,否則誰敢相信呢?平日里見人都客客氣氣、溫溫和和一派讀書人派頭的柳童生,竟是那種嘴臉。
孟里正毫不客氣逼走了柳童生。
柳童生不得不以身體不適為由,遣散了所有學生,帶著妻子兒子灰溜溜回自個那偏僻、閉塞很多的村子里去了。
泉山村村民們相當惋惜,孟里正心里冷笑,這才叫知人知面不知心吶。
許知春回家后,看到梁明軒的溫度又有些起來了,忙又弄了一次藥給他服下。
一邊告訴他柳童生的事情解決了。
生怕他擔心,許知春將經過簡單說了,好讓他知道,這事兒不會有人說出來,因此半點兒也不會影響到他。從今往后,他與那柳童生再無半點瓜葛了!
梁明軒滿心震撼,鼻子酸酸的,忍不住抱了抱許知春,“謝謝大嫂.”
一句謝謝哪里夠?
大嫂那么溫柔的人,竟為了他豁出去同那陰險柳童生夫妻大鬧,他都不敢想大嫂當時是什么心情。
梁明軒胸中激蕩,熱血沸騰,暗暗握拳:他一定要把書念好,要考舉人、考進士,一定要為大嫂爭光、為大嫂親手掙一份誥命回來。
小小的胸腔中,燃起了野心。
(本章完)
小說相關
就在你最值得收藏的百書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