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您覺得這黑板報不好嗎?”馮艷鼓起勇氣問,笑的很勉強。
這次的領導不愛打擊人,見她又是個清清秀秀的女老師,不忍心說重話:“還行,有進步的空間。”
有進步……的空間?
這不就是側面說她這黑板報出的不行嗎?
尤其還同時當著自己喜歡和討厭的人。
畢竟才是剛二十的小姑娘,從小到大又沒受過挫折,馮艷當即一個沒繃住,捂住嘴跑了。
大隊長臉黑的不行,一開始信誓旦旦的保證,結果黑板報出成這樣,又沒批評,還忍受不住失禮離開,他就多余給這次機會。
他們安和鄉公社好不容易得此表揚,就這樣被拉了后腿。
若是之前沒有姜榆就罷了,明明有更好的在面前,卻還是信了這馮艷的話,都怪他意志不堅定。
大隊長郁悶的帶著領導走出學校,就見兒子肖衛國對姜榆招手:“姜榆知青,有你從省城來的信件。”
從省城來的?
姜榆想到自己寄出去的那兩篇文章,是有了結果?
兩封信件一個薄,一個厚,摸著厚的那個,她心里已經有了猜測。
懷著激動的心情打開,映入眼簾的是一張最新日期的文匯報。
肖衛國不解:“一張報紙也值當專門郵寄嗎?”
楚宵聽著心中已經了然:“是你寫的文章被錄用了?”
“應該是。”
報紙旁邊還有一個小信封,里面裝的有十塊錢稿費,以及對她文章的贊揚和期待下次寄稿的鼓勵。
大隊長想起什么急忙靠近,看上去比他倆還要高興:“姜榆,你上次讓我郵寄的的文章被發表了?”
“是的,大隊長。”
姜榆將文匯報展開,文章就印刷在背面右下角,“安和鄉見聞”的標題清晰明顯,標題下面,就是她這個作者的名字。
“你這個知青還登了報?”領導忍不住上前,好奇心越來越重。
“視察這么多公社,還是第一次聽說有人寫文章上報紙,還是省城的文匯報?”
大隊長咧著嘴夸個不停:“姜榆知青是不一樣的,打從第一天來咱們公社,就知道這位同志與眾不同,不僅會寫文章,平時上工也是積極、上進,從不喊苦喊累。”
他們兩人從姜榆手里接過報紙仔細研究,這不僅是安和鄉公社的榮耀,也是領導動員有方的功勞。
相比榮耀,姜榆更看重的是稿費,沒想到一篇文章能有十塊錢。
別看十塊錢不多,她現在下地一天也就八個公分,還不到五毛錢,這都抵她大半個月的公分了。
看著她的小財迷樣,楚宵也不禁微微勾唇。
她究竟還有多少優秀的地方沒有被自己發現?越是了解,就越是著迷,同時內心的危機感也越來越重。
“恭喜。”他舌尖抵了抵上顎,擋住快要洶涌噴發的情緒。
但話可以憋住,眼神卻不行。
看著他深邃的眼眸,姜榆似乎能感到里面的灼熱,心里有些慌張的趕忙避開。
“你很厲害。”低沉的嗓音帶著誘惑。
姜榆思緒有些亂,需要緩慢呼吸才能平復,這男人長得太犯規了,她一個不以貌取人的人,都有些遭不住。
“謝謝。”
感受到她的慌亂,楚宵也有些懊惱,他不想冒進的,剛剛就是有些忍不住,該不會又被討厭了吧?
兩人一個逃避,一個懊惱,誰也不敢多看。
“肖隊長、姜榆同志,這次在文匯報發表文章的事,我回去之后一定好好匯報。”領導看完文章,非常滿意。
雖然只描寫了安和鄉的景色和風土人情,但這不正是因為管理得當,所以村民們才安居樂業嗎?
“等回去我就幫你們公社申請先進獎章,作為第一批來安和鄉的知青,就能快速融入集體當中,應該讓別的公社也都學學。”
大隊長笑的臉上的褶子都深了許多,先進獎章啊,他們安和鄉公社多久沒得到了?
喬市大大小小幾十個公社,他們安和鄉算是比較小的,產業也非常單一,這次終于!
而這些榮譽,都是姜榆和楚宵知青帶來的!
若不是領導還在,他恨不得上前擁抱兩人。
獎勵,他一定要給兩人獎勵!
送走領導,大隊長便迫不及待的告訴村民這個好消息。
正好下工交工具,人聚集的比較齊,聽見公社即將被評先進,都忍不住高興起來。
姜榆瞧著臉上也很歡喜,這年代的人們集體榮譽感很強,在有些人的心里,得表彰甚至比吃飽飯還要重要。
“艷艷,這其中是不是也有你的功勞?你的黑板報肯定受表揚了吧?”聽到村民的歡呼,黃妙妙抓著機會恭賀好朋友馮艷。
誰知這一下卻是剛好踩中了馬尾巴,馮艷紅著眼睛:“讓你多嘴。”
黃妙妙頓時氣也不是,不氣也不是,她和其他知青關系不睦,如今就馮艷這么一個聊的來的,尤其馮艷家在本村條件好,真不好得罪。
因此將憋得自己臉色鐵青,胃都開始痙攣。
大隊長的講話還在繼續:“這次我們公社評先進最感謝的除了楚宵知青給我們公社和省城日化工廠建立筍干供應,還應該感謝姜榆知青。”
姜榆?
“大隊長,因為她寫了兩副對聯?”
“不全是。”
在村民疑惑不解中,他小心的展開報紙:“這是省城的文匯報,姜榆知青描寫我們安和鄉公社的文章,上報了!”
上報?
人群一下轟動起來,姜榆寫的文章被印刷到報紙上了?
真的假的?
“當然是真的,報紙就在這兒,我還能騙你們不成?人家編輯部稿費都給姜榆知青郵來了,剛剛視察領導親自見證的。”
大隊長看著被震驚到的村民,內心越發激動和驕傲。
“等會兒我將報紙張貼在公社門口,有感興趣的,自己來閱讀,姜榆知青寫的可都是我們安和鄉的所見所聞。”
被上百雙眼睛注視著,姜榆微微有些不自在,臉上的笑容都有些僵。
就是一篇文章而已,真沒必要這樣大張旗鼓。
她不知道,發表文章和印刷上報對村民的沖擊有多大,在他們的認知中,這都是文化人才能干的事,那些人距離自己多遙遠啊!
但姜榆可是活生生的就站在這兒,而且寫的還是和他們安和鄉有關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