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招呼半日貴客的裴燕推門而入,仰面倒在裴青禾的床榻上,心滿意足地嘆出一口氣:“總算熬過這一日了。”
低頭看兵書的裴青禾,抬頭看過來,隨口笑問:“怎么?楊淮說什么難聽的怪話酸話了?”
裴燕撇撇嘴:“他沒那個膽量,就是時不時地沖著我撂臉子。我裴燕什么時候讓人欺負過!今天我半點沒客氣,句句都噎得他面色難看。”
眉飛色舞地說起了白日兩人相處的情形。說到得意處,眉頭都快飛起來了。
裴青禾放下兵書,聽得饒有興味,順帶夸一句:“我們裴家軍里,也就你能降得住這位眼高于頂的楊小將軍了。”
裴燕得意地嘿嘿一笑。
裴青禾順理成章地吩咐:“接下來幾日,都由你招呼他。”
裴燕被捧得心花怒放,也沒多想,一口就應下了:“放心,這事交給我。”
裴青禾笑了笑,捧起兵書繼續看。裴燕一個鯉魚打挺翻下床榻,坐到桌邊和裴青禾一同看兵書。
沒到一盞茶功夫,呼嚕聲就在裴青禾耳邊響了起來。
裴青禾哭笑不得,推了一把:“去床榻上睡。”
裴燕睡意朦朧地應一聲,夢游一般爬去床榻上,繼續呼呼大睡。
叩叩叩!
敲門聲輕輕響起。
裴青禾起身去開門,站在門外的是堂姐裴蕓。
裴燕睡著的時候,放炮仗都驚不醒。姐妹兩個閑話,不必另外尋地方。裴青禾拎起水壺,給裴蕓倒了一盞溫水:“你打算什么時候回昌平縣?”
裴蕓笑道:“不急,難得回來,我想多住一段時日。”
范陽軍大敗,裴家軍聲名鼎沸,誰敢來主動招惹?
裴青禾笑著略一點頭:“那就多住些日子。”
裴蕓輕聲問道:“曾叔祖母她們在渤海郡,日子過得如何?”
裴青禾拿出幾封書信:“這都是曾叔祖母寫來的信,你自己看看。”
裴蕓細細將信看了一回,待看到孟六郎和龐丞相幼女定親時,忍不住抬頭看一眼裴青禾:“孟家和龐家聯姻結親,一文一武,都是天子心腹。兩家聯手,或許能和張家平分秋色。”
裴青禾淡淡道:“你這么想,就太小瞧張大將軍了。孟龐兩家聯手,也斗不過張家。”
裴蕓有些驚訝:“沒想到,你對張氏如此忌憚!”
裴青禾扯了扯嘴角,眼里卻無半點笑意。
前世她死在追殺渤海軍士兵的路上。背后那一箭,來自她的心腹手下,和張氏豈能沒有干系?
這份生死血仇,她肯定要報。只是,時候未到。現在的裴家軍,還不是渤海軍對手。
裴蕓繼續低頭看信,看完后低聲道:“她們在渤海郡,張大將軍以為有人質在手,對我們裴家軍倒是沒那么忌憚了。皇上也在拉攏安撫我們。”
裴青禾默然片刻,輕聲嘆道:“祖母是真心想去投奔。曾叔祖母她們,想來是一開始就打著以身為魚餌的主意了。”
她們走的時候,留下了所有孩童和六旬以下的青壯年婦人。
裴蕓心里沉甸甸的,有些酸澀。
這個話題有些沉重,裴青禾也不愿多說,很快轉移話題:“你比我年長三歲,今年已經二十了。要不要今年給包好一個名分?”
包大夫對裴蕓一片癡情,一直默默等著入贅,此事眾人皆知。
裴蕓不答反問:“你打算什么時候給時總管一個名分?”
裴青禾啞然失笑:“你不想成親,直說就是了。攀扯我做什么。”
裴蕓笑著嘆一聲:“實在是太忙了,根本沒空閑想什么男女情愛。”
可不是么?
裴青禾心有戚戚焉:“每天一睜眼,就是練兵,大事小事都要過問。恨不得一個人多生出兩張嘴四條胳膊來。哪有閑空成親。”
床榻上的裴燕翻了個身,繼續打呼嚕。
裴蕓笑著瞥一眼,忽地低聲笑問:“你今日怎么讓裴燕去招呼楊淮?”
裴青禾失笑:“裴燕傻乎乎的,壓根沒覺得不對勁。倒是你,第一個就看出端倪了。”
拿起楊將軍的信,遞到裴蕓手中。
裴蕓看了之后,輕笑個不停:“楊將軍一直想和我們裴家軍結盟。眼看著爭不過時總管,索性就換個人。”
“說起來,楊淮確實不錯。將門出身,一身武藝,會領兵會打仗。高壯結實,站在裴燕身邊也算相配。”
裴青禾嗯了一聲:“他明知楊將軍用意,還是領命來了。可見是個知道輕重心中有數的人。如果裴燕看他順眼,招做贅婿倒也無妨。若是裴燕不開竅或是不愿意,那就作罷。”
裴蕓轉頭看著床榻上睡如死豬的裴燕,抿唇一笑。
隔日一早,裴青禾送呂將軍等人出裴家村。
被俘虜這些時日,裴青禾并未折辱范陽軍的軍漢們,一天供兩頓飯。呂將軍獨居一室,每頓還多一個菜。
這都是十幾萬兩銀子外加五百匹戰馬換來的!
呂將軍每每想到這些,就心痛如割。吃什么都味同嚼蠟。
好在裴青禾還算守信,昨日收了銀子和戰馬,今日一早就讓他們離去。還體貼地準備了幾日干糧給他們。
至于兵器,被繳得干干凈凈。
裴青禾和顏悅色地說道:“呂將軍帶著五百多人回范陽軍營。一路上蟊賊流匪絕不敢驚擾。”
呂將軍僵硬地扯了扯嘴角,將怨恨憤怒不甘通通咽下:“裴六姑娘今日肯容我帶人回軍營,這份恩德,我呂先銘記于心。”
裴青禾沒有翻臉殺人,肯放他離去,頗守信諾。
這確實是恩德,不領不行。
裴青禾悠然笑道:“他日在戰場上相遇,如果我落在呂將軍手中,還望呂將軍記得今日恩義,也同樣給我一條生路。”
呂將軍一顆心被扎得鮮血淋漓,勉強撐著應了。匆匆拱手作別。也別放什么狠話了,敗軍之將連喪家犬都不如,夾著尾巴趕快走吧!
憋著一口濁氣走出了五里地。
呂將軍原本想張口鼓舞士氣,一轉頭,見眾人如喪考妣的模樣,悲從心頭起,淚水悄然滾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