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禾堂姐,曾叔祖母在信里寫什么了?”
裴燕的頭湊了過來。
裴青禾索性將冒紅菱也叫了過來,一同看信。
李氏在一個月前寫了第一封信,在信中描述了裴氏老婦們向建安帝投誠受禮遇一事。木已成舟,裴青禾捏著鼻子認了,在回信中囑咐李氏等人在渤海郡里低調過活,不要和勢大跋扈的張家起沖突。
這封信里,又會有什么要緊的消息?
孟六郎和龐丞相之女已定下親事。
裴青禾目光掃過,眉頭微皺。
裴燕嘖了一聲:“這個孟六郎,倒是尋了一門好親事。”
“龐丞相是東宮老臣,深得皇上信任器重,如今是新朝廷的丞相,文臣之首。”裴青禾淡淡道:“孟家忠心耿耿,北平軍當日第一個去京城救東宮太子。孟將軍戰死沙場,現在的北平軍,招募大批新兵,戰力大不如前。孟氏兄弟再被張氏排擠,處境頗為艱難。”
“孟六郎是北平軍主將,竟被打發去守城門。”
“現在孟家和龐家結親,一文一武互為倚助,結成同盟,或許能勉強壓一壓張大將軍的氣焰。”
裴燕有些不解:“這和我們有什么關系?”
裴青禾忍不住拍了裴燕一記后腦勺:“你能不能動一動腦子。怎么會沒有關系?裴氏長輩們都在渤海郡,我們裴家軍至少在表面上向天子投誠了。新朝里的權勢之爭,難免會波及到我們。”
裴燕被拍得齜牙咧嘴,用手揉著后腦勺呼痛:“本來就不靈光,你還總拍我腦袋,越打越笨怎么辦。”
裴青禾氣樂了,又拍了裴燕腦門一下:“你這塊不可雕的朽木。我在你身上花了這么多心思,通通白費。你哪天才能真正成熟,能獨當一面!”
裴燕見裴青禾真的惱了,不敢吭聲,縮著脖子躲到冒紅菱身后。
她又高又壯實,苗條的冒紅菱哪里遮得住?
冒紅菱忍著笑,為裴燕解圍:“她還年少,心性不穩,再磨煉幾年就好了。”
裴燕無聲默默點頭,表示贊成。
裴青禾輕哼一聲:“她只動手不肯動腦子。哪天能長大?不及二嫂和蕓堂姐,也就罷了。裴萱裴風都比她機靈多了。”
冒紅菱輕聲笑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裴燕是沖鋒陷陣的猛將,你偏要她智勇雙全,獨當一面。其實,她就一直跟在你身邊,也挺合適。”
“裴家軍的地盤越來越大,你身邊信任得用的人一個個派出去,裴蕓在昌平縣,顧蓮在泉州縣,馮長去了雍奴縣。裴甲去了渤海郡,裴乙方大頭去關外了。總得留一個忠心可靠之人,做你的親衛營首領。”
這話可說到裴燕心坎里了。
裴燕將頭探出來,瘋狂點頭。
裴青禾看她那副模樣,就覺得手癢,又敲了裴燕一記腦門,才道:“二嫂說的,我也想過了。裴燕太過魯莽沖動,實在不適合單獨領兵。也只能留在我身邊。親衛營一事,暫且不急,我們三人心中有數便可。”
裴燕大喜,咧著嘴樂個不停。
裴青禾回屋提筆,給李氏寫回信。在信中,裴青禾再次叮囑李氏言行謹慎,別和張家結怨。和孟氏兄弟可以來往,也別過于密切頻繁。
半日后,孟六郎和龐姑娘定親的喜訊,傳到了時總管耳中。
時硯心情愉悅,嘴角壓都壓不住。
董大郎董二郎對視一眼,心里都為自家主子暗暗高興。
孟六郎其實算不上什么情敵。當日孟六郎帶著五百軍漢毅然離開裴家村,就不可能再回頭。現在孟龐兩家結親,自家主子心里就更踏實了。
“去備一壺酒,今日晚上我要喝兩杯。”
好嘞!
董大郎麻溜地去了庫房。周氏在冊子上記了一筆,隨口笑道:“今兒個是什么好日子。時總管怎么忽然要酒?”
董大郎口風緊得很:“主子的事,我哪里知曉。”
周氏晚上回屋,和自家夫婿陶峰說笑提起此事。
陶峰曾做過孟六郎的親兵,當日孟六郎堅持要走,陶峰和另四個北平軍軍漢卻留了下來,做了裴氏贅婿。如今都做了一營頭目。
陶峰消息也靈通得很,低聲笑道:“我們六公子,和龐丞相的孫女定了親事。時總管心里高興,可不得喝上兩杯。”
周氏失笑:“照你這么說,紀公子日后定親,時總管豈不是更高興?”
裴家軍崛起,裴六姑娘在燕郡里如日中天。瞄著裴六姑娘贅婿位置的,頗有幾個。譬如湯郡守打發家中子侄來送裴家軍送信,譬如廣寧軍的楊將軍,也流露過結親之意,還有盧家等大戶,子嗣興旺,都很樂意送一個后輩到裴六姑娘身邊。
其中,相貌最俊美才學最出眾的,當屬泉州縣紀縣令的長子紀君澤。
陶峰也樂了:“他們誰能爭得過我們時總管。”
夫妻兩個說笑一回,陶峰大手溫柔地撫摸周氏隆起的肚子,心滿意足地嘆道:“我一個臭軍漢,往日里吃了上頓等下頓,渾渾噩噩,過一天算一天。現在手下有一百人,有你這個好媳婦,過幾個月還要當爹。真是想都不敢想的好日子。”
周氏將頭靠在夫婿堅實的胸膛上,柔聲道:“四年前被流放,我差點就用一根繩吊死自己。”
“是青禾鼓勵我們,讓我們這些裴氏媳婦活了下來。是青禾給我們裴氏媳婦撐腰,我們才不必一直守寡苦熬,能招贅婿進門。這幾年里出生的孩童,都姓裴。舒蘭嫂子生的小望兒,名字都是青禾取的。”
“青禾說過的話,一樁一樁都算數。”
“我這條命,都是青禾的。她一聲令下,刀山火海我都不會皺眉頭。”
在裴家軍里,女子地位極高。周氏是裴青禾的堂嫂,身手平平,不能領兵,便去管庫房。
離開裴家軍,何處能有這樣的好日子?
所以,周氏等一眾裴氏媳婦,是裴青禾最忠實的追隨者擁護者。
這才是最真實的人性。
實實在在的利益好處,遠勝過空喊口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