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禾丫頭會不會派人來追我們回去?”
夜里天寒,一眾老婦擠在帳篷里,裹著厚實的棉被。正在悄聲低語的是方氏。
頭發半白滿面皺紋臉孔消瘦眼窩深陷的陸氏冷哼一聲:“馮氏和小狗兒小玉兒都留給她了,我這個討嫌的老不死,她怎么會在乎。放心吧!她不會來!”
話糙理不糙。
方氏長嘆一聲:“我這一走,以后就見不到小婉兒了。”
“小婉兒有親娘和后爹照顧,你有什么不放心的。”陸氏瞥一眼過來:“你該不是后悔了吧!要是想回去,現在就走,正好讓裴甲他們送你,順便都回裴家村去。”
方氏有些惱了:“我什么時候說要回去了?惦記自家孫女也不行么?你這脾氣,愈發牛心古怪了。怪不得青禾丫頭燕丫頭都不待見你。”
陸氏板著臉孔:“她們待不待見,我不在乎。我要去渤海郡投奔皇上,做敬朝的良民百姓。”
方氏氣來得快去得也快,低聲附和:“大嫂說的對。我們裴氏一門忠烈,為東宮而死。如今郡王殿下坐了龍椅,我們正該去投奔。我就是擔心,皇上只見我們這些老婦不見年輕后輩,會不會心中憤怒不滿。”
年過八旬的李氏原本閉著眼,現在也睜開了,聲音有些含混不清:“廣寧軍的楊將軍也沒親自去渤海郡,只派了子侄后輩前去。我們這些裴氏老婦數百里奔波前去,更見誠意。皇上怎么會不滿。”
“就是張大將軍,對裴家的忌憚也該放下了。”
裴家軍聲名鵲起,日益壯大,已經取代北平軍成了幽州地界的第四股勢力。相比起其余三支軍隊的鮮明立場,裴家軍的立場就有些含糊。
不是朝廷正規軍隊,卻擁有強大的兵力。沒有起義反朝廷,卻將昌平縣安樂縣泉州縣雍奴縣四個縣城都納入麾下,占了燕郡一半地盤。另一半暫時沒有兵力入駐,其實也陸續將稅賦交給裴家軍。
年輕的建安帝,或許念著昔日情分,也可能是應對京城的喬天王已經耗盡了心思,并未追究裴家軍的立場。倒是張大將軍,當著眾人的面屢次提及裴家軍,言語中頗有不滿。
孟大郎特意寫信提醒,裴青禾哂然一笑,置之不理。陸氏等一眾老婦,卻為此輾轉反側心驚膽戰。
陸氏思慮了許久,決意要去渤海郡。李氏也是支持的。
陸氏想證明裴家的忠心,李氏想借此舉動打消渤海張氏的疑心不滿。不管是為了什么理由,終歸都做出了相同的決定。
陸氏聽著有些刺耳,撇撇嘴道:“我去渤海郡,是為了表明裴家還有忠誠于天子的人。可不是為了青禾那丫頭。”
李氏打了個呵欠:“不說這些了。都睡了吧!”
方氏閉上眼睛,很快就睡著了。
陸氏也閉上眼,腦海中閃過許多血腥可怕的畫面。
她仿佛被一片血紅籠罩住,拼力掙扎,卻怎么都逃不出去。胸口像被細針密密地扎,一陣陣刺痛,呼吸忽快忽慢,胸口起伏不定,難受極了。
耳畔陸續響起平穩的呼吸聲,眾人都睡了。陸氏沒有動,不知胡思亂想了多久,才勉強入眠。
似乎還沒睡多久,就再次被叫醒了。
陸氏強打起精神,繼續趕路。
冒紅菱十分細致,特意為她們備了幾輛馬車。車廂里有厚實的棉絮,擋住了初春料峭的寒風。有干餅子,還有裴家軍慣吃的軍糧,炒熟碾碎的粗糧里,摻了芝麻,用熱水泡一碗,噴香,解餓又解饞。
隨行護送的裴甲等人,也帶了許多干糧,還帶了許多肉干和干菜。準備充分,路途上沒挨餓遭罪。
冀州和幽州相鄰,陸氏一行人走了八九天,出了幽州,剛進了冀州,就遇到了一伙流民。
裴甲面無表情地拔了長刀,砍了幾個沖過來搶糧食的流民。其余流民一哄而散。
想當年,他也是渾渾噩噩的流民中的一個。
遇到裴六姑娘,改名換姓,是他裴甲人生中最重要的一頁。他吃了三年多飽飯,每日練武,身手悍勇,能領一百人,已經徹底脫變。
這些,都是裴六姑娘給的。他愿為六姑娘拼了這條命。
冒紅菱派他隨行護送的時候,就和他說過:“裴甲,此行去渤海郡,路途兇險。到了渤海郡后,你得留下保護祖母她們。”
裴甲二話不說,接下了重任。
接下來幾日,陸續遇到幾伙流匪。這些流匪面黃肌瘦,搖搖晃晃四肢無力。裴甲一行人卻身高力壯,個個手中有利器,還有弓箭。流匪還沒靠近,往往就被一波流箭嚇跑了。
難免有兇險的時候。這一日,遇到了一大股流民。流民瘦弱,架不住人太多了,一千多流民沖擊搶糧的場景,混亂且可怕。流民中男女老少都有。
裴甲硬著心腸,所有沖過來搶糧的流民都被殺了個干凈。
待流民退去,留下一百多具血淋淋的尸體。其中一個還沒死透,掙扎著爬到馬車邊,抓住糧袋,顫抖著抓一把塞進口中,心滿意足地死去。
不知是誰,轉頭吐了。
還有人紅了眼眶。大概是想到了自己曾為流民時朝不保夕整日饑餓的凄慘過去。
裴甲高聲吼道:“還有兩日就到渤海郡了。大家都撐住。”
眾人打起精神應和。
這么一路走一路殺,到渤海郡時,一營百人死了十三個,還有幾個受了傷的,全須全尾的還有八十二人。
打仗沒有不死人的。眾人早已習慣,給同伴挖坑埋尸的時候抹一把眼淚,起身之際就挺直胸膛,繼續向前。
渤海郡的城門在這一年多里反復修建加高,精兵把守城門,遠遠看著,也有了幾分京都模樣。
陸氏眼睛有些紅,看了一會兒,轉頭對裴甲道:“你去見城門官,就說裴氏前來投誠。”
渤海郡是新都城,建安帝是東宮嫡出,是正統的江山繼承人。每日都有人前來投誠。
裴甲亮出名號,很快便有人來相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