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啟人生0263【陳十億與成功學】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重啟人生 >>重啟人生最新章節列表 >> 0263【陳十億與成功學】

0263【陳十億與成功學】


更新時間:2025年07月15日  作者:王梓鈞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王梓鈞 | 重啟人生 
全國高校開學之初,新東方在美國紐交所上市了。

陳貴良拿著上學期的《大學英語》課本,一邊裝模作樣準備復習補考,一邊想著要不要去新東方報個班。

這學期無論如何得把英語四級過了!

能不能拿到畢業證還另說,主要是傳出去太特么丟人。

“唉,我高三咋看進去的英語書?居然還每天背25個單詞。”陳貴良感慨不已。

看了一陣單詞,陳貴良把英語書扔到旁邊。

他拿起紙筆,開始給去年資助的貧困兒童回信,同時又給今年資助的孩子們寫信。

兩批加起來,總共資助了13個。

都是學習優秀但家庭條件不好的,資助一個也花不了多少錢。

這年頭還需要有人資助,再過十多年就沒必要了。只要愿意學習,肯定不愁學費。

現在卻是真有很多學生,因為付不起學費而輟學。

他倒是挺佩服閔文宇師兄,每年暑假都去山區支教。換做陳貴良自己,可沒有那種毅力堅持下去。

“陳貴良,你這個學年的課程還沒選好?”元培班的小組長發來短信。

龍翔師兄已經畢業,并且保送研究生,現在陳貴良沒有輔導員。

都大三了,也用不著什么輔導員。

于是他們導師手下的11人,就選了個小組長負責傳達信息。

陳貴良說道:“選好了,我發電子郵件給你。”

“還沒確定專業方向?”

“先混著吧,專業什么的不著急。”

“還是你厲害,一點都不慌。”

大二下學期就可以選定專業,但元培班有一半學生都沒選。

現在大三上學期了,同學們開始慌起來。這幾天,大家一直在校內網群組討論,互相對照看該選什么專業合適。

陳貴良繼續做自由人。

而且,大一、大二的必修課,他已經全部學完了。這學期的自由度更大,可以撒著歡的隨便選。

歷史方向:《中國古代政治制度史》、《中國近現代思想史》。

文學方向:《古代小說研究》。

哲學方向:《西方哲學史(近代)》、《現象學導論》、《宋明理學》。

社會學方向:《中國社會思想史》、《經濟社會學》。

政治學方向:《西方政治思想史》、《國際政治理論》。

經濟學方向:延續去年的管理類并深入學習。另選抱籃球游泳那位林教授的《中國經濟專題》。

他報的經濟學和哲學課程最多。

“陳先生,你好。我們到北大南門了。”楊嵐打來電話。

陳貴良說:“等一下,我去接你們。對了,叫我小陳就行。”

“那怎么行,還是得正式稱呼,”楊嵐說道,“你報一下宿舍樓號吧。”

“可以,你們在樓下等著。我去找樓長阿姨和值班宿管,否則你們進不來……”

楊嵐每次采訪,都跑去受訪者的工作或生活場所,一點也不嫌累得慌。陳貴良嚴重懷疑,她是因為沒有正規演播室。

她自己搞了個私人電視臺,《楊嵐訪談錄》放自己的電視臺首播,然后再賣給東方衛視等電視臺復播。

陳貴良跟宿管商量好之后,發現楊嵐團隊正在被幾個同學圍觀。

“楊女士你好。”陳貴良也用比較正式的稱呼。

楊嵐說道:“我們上去吧。”

陳貴良再次表達意見:“你這又是攝像機,又是燈光、收音設備,寢室里根本就擺不開。”

“可以在你寢室門口的過道錄,那種訪談場景,觀眾肯定感興趣,”楊嵐解釋著自己想要的節目效果,又笑著說,“等訪談完了,我們還要去你的兩家公司拍一組鏡頭。”

陳貴良只能答應。

上樓之后,他挨個到同層各寢室拜訪,如果擋著過道了還請包涵。

同學們都很好說話,還趁著楊嵐團隊調試燈光和收音,紛紛跑來看熱鬧順便聊天打屁。

楊嵐很平易近人的樣子,一邊跟學生們交流,一邊對攝像師說:“錄一組寢室和過道鏡頭,自然光就可以,呈現他平時的生活場景。”

又遞給陳貴良訪談稿:“陳總可以先看看。有不想談的話題,我可以臨時更改。”

陳貴良掃了一眼:“都可以談。”

等所有機器都調試完畢,同學們非常自覺的散去。

楊嵐對他們說:“只要別出聲就行,你們可以自由通過,不小心入鏡也沒關系。”

她要做一期很特別的節目,因為這期的嘉賓就很特別。

訪談開始,沒有按稿子來,一開口就是現掛。

而且一路現掛下去!

訪談稿幾乎變成廢紙。

楊嵐:“我記得老式學生宿舍,每層都有公共區域,用來看電視或者學習交流。你們這棟樓怎么沒有?”

陳貴良:“北大的多數老樓都有,但我們這棟樓特別老。寢室里連水龍頭都找不到。”

楊嵐:“你現在開公司非常成功,會不會覺得住宿條件艱苦?沒想過校外租房或買房嗎?”

陳貴良:“我怕自己去外面住,就徹底不回學校上課了。我這人沒啥毅力,得有一個環境逼自己。至于條件艱苦什么的,大家都能住,我為什么不能住?”

楊嵐:“你是留守兒童,從小都這么艱苦嗎?”

陳貴良:“還行。”

楊嵐:“你好像不想談這方面。在避諱過去?”

陳貴良:“以前相關報道太多,每次都提這個,我覺得會招人煩。有賣慘的嫌疑。”

楊嵐:“這種出身經歷,可以博得同情和關注,有人把它當成一項資本。”

陳貴良:“很少有人只存在光明面。一味的賣慘吸引眼球,等哪天被扒出黑料,遭到的輿論反噬會很嚴重。”

楊嵐:“你也有黑料?”

陳貴良:“有,但不算太黑,公之于眾也無所謂那種。未來我也有可能做錯事,這個誰說得清楚呢?”

楊嵐:“你很理智。”

陳貴良:“我是個感性的人,經常特別沖動。但盡量保持克制。我這學期報了《宋明理學》,哈哈,或許可以學學養氣的工夫。”

楊嵐:“元培班好像可以隨意選課。你都選了哪些?”

陳貴良:“這學期選了……”

楊嵐:“這些包含中外政治、思想、哲學、經濟、社會、文學,你報的課程非常全面。看來你的學習也很優秀。”

陳貴良:“我這樣報課,算是非常偷懶的。字節跳動的股東郭楓,他報課程才叫一個厲害。剛開始他主修生物專業,結果報一堆古建筑修復之類的課程。跟我一起開公司之后,他負責字節跳動的技術,才又把專業換成計算機。”

楊嵐:“很有趣的一個人,我下次再去采訪他。你覺得元培班這種自由度,對你的成長和事業有什么影響?”

陳貴良:“方便逃課。元培班的學生,授課老師不會點名。因為有時候不去上課,是報的課程撞車了。連期末考試都有可能撞車,導致老師不得不出一套副卷。”

楊嵐:“特別新奇的教學模式,居然連考試都會撞車。所以你經常逃課,然后去公司處理事務?”

陳貴良:“對。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字節跳動的員工已經突破200人,游戲科學的員工也有160多人。我得為他們的飯碗負責,也得對投資人負責。”

楊嵐:“所以,你之前說怕自己徹底不回學校上課了。是因為工作和寫作太忙?”

陳貴良:“現在輕松得多,公司已經正常運轉起來了,管理層可以處理大部分事務。剛開始創業的時候才忙,現在想想都不知道自己怎么過來的。”

楊嵐:“聽說校內網用戶破千萬了?”

陳貴良:“對,而且以大學生居多。估計全國有接近一半的本科生、大專生,都在使用我們的校內網。”

楊嵐:“令人震驚的數據。你掌控著一半大學生的網絡社交。”

陳貴良:“不能叫掌控,只能說給同學們提供一個網絡社交平臺。海內網在兩個月前,注冊用戶就已經破千萬,那是給所有人提供的平臺。包括許多明星,也選擇在我們的網站跟大家交流。”

楊嵐:“你還沒畢業,就做出這么大的事業,心態上有什么變化嗎?”

陳貴良:“說沒有變化是扯淡。有時候覺得自己特牛逼,天老大,地老二,我老三。這種心態不好,容易脫離群眾,變得高高在上不知所謂。”

楊嵐:“怎么調整?”

陳貴良:“慎獨。”

楊嵐:“嗯?”

陳貴良:“就是在沒人督促的時候,也要嚴格要求自己,并且自我反省的意思。我不是說要變成什么正人君子,而是每個人每天都會犯錯誤。認識錯誤,并盡量改正,就能不斷提升自己。”

楊嵐:“我又學到了一個詞匯。你更像一個文化人多過商人,從你寫的《明朝那些事兒》就能看出來。”

陳貴良:“還好,有很多教授幫我把關,盡量不出現常識性錯誤。”

楊嵐:“你的《明朝那些事兒》第四冊、五冊,最近沖到圖書暢銷榜第二了。”

陳貴良:“第一是什么書?”

楊嵐:“《世界是平的》,一本國外經管類圖書。”

陳貴良:“那我沒意見,人家在全世界都賣得好。”

楊嵐:“排第三的是《品三國》。同為歷史科普類圖書,你怎么評價《品三國》?”

陳貴良:“不想評價。”

楊嵐:“為什么?”

陳貴良:“易教授是中文系教授,而不是歷史系教授。我持保留意見。”

楊嵐:“第四名和第五名,分別是郭小四的《悲傷逆流成河》、韓韓的《一座城池》。你跟他們都是新概念作文大賽出身,他們還寫博客幫你推過書。現在還有聯系嗎?”

陳貴良:“保密。”

楊嵐:“未來還會繼續保持學生、作家、商人的三重身份?有沒有考慮過休學?”

陳貴良:“只要北大不讓我退學,我就死皮賴臉混著唄。寫完《明朝那些事兒》,我不打算再寫書了,至少不再寫這種長篇。這書預計寫八冊到九冊,查資料簡直累死人。”

一直聊了幾十分鐘,也不知道楊瀾最后怎么剪輯。

她還帶著團隊,跑去陳貴良的公司錄了一圈。

后來號稱高端訪談節目的央視《對話》,此時其實主要在走下層路線,普羅大眾很喜歡看名人在《對話》里撕逼。

《鏘鏘三人行》和《楊瀾訪談錄》,目標受眾則要中高端一些,尤其是受白領和學生群體追捧。其實聊天內容還是以閑談為主。

那期《鏘鏘三人行》已經播出了,電視臺的收視率一般般,但在網絡上卻很受歡迎。盜版下載量和網站播放量都特別高。

等《楊瀾訪談錄》播出,效果肯定更好,畢竟有東方衛視這種平臺。

可以刷逼格。

陳貴良沒有想到的是,他跟楊嵐聊了半天,最后火起來的卻是“慎獨”二字。

因為這節目有很多企業家、高管和白領收看,他們覺得“慎獨”特別有格調。打聽之后,知道了“慎獨”的出處,于是當成口頭禪掛在嘴邊。

甚至請來書法家,寫下“慎獨”二字掛在辦公室。

企業家也追時髦的,一會兒追《狼圖騰》的狼性文化,一會兒又追王陽明的心學思想,后來還一窩蜂去追大劉的《三體》。

正巧這段時間于丹很火,《論語》什么的可以拿來裝逼。

陳貴良說的“慎獨”二字,趕上了于教授的儒學時髦,莫名其妙就在某些圈子里流行起來。

尤其是那些草莽出身,沒啥文化又想把自己包裝成文化人的企業家!

企業家們既然喜歡,玩成功學的“大師”們,自然也要采用這玩意兒。正好陳貴良就比較成功,可以作為成功學的現實案例。

媽的,這種場面想象一下:

一個看起來就很高檔的大廳里,成功學大師西裝革履站在臺上,臺下是無數付費參加培訓班的成年人。

音箱里播放著《陽光總在風雨后》或《真心英雄》,大師講述著陳貴良的勵志創業故事,兜售時下最流行的儒家修身學問。張口“慎獨”,閉口“論語處世之道”……

人都給你忽悠瘸了。


上一章  |  重啟人生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