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83元培班什么鬼?0083元培班什么鬼?
回到農村,躺了一天,啥都不想干。
次日,大清早。
堂弟陳貴榮拿著雞樅菌上門:“我媽撿的雞絲菇,給你送幾朵過來。”
“謝啦,”陳貴良順口問道,“中考準備得咋樣?”
陳貴榮硬著頭皮說:“還行。”
想了想,堂弟又說:“哥,要不你去勸勸我爸媽?我就不是讀書的料,想去技校學技術,早點出社會賺錢。他們非要我讀高中,我讀不進去書啊!”
陳貴良才不想摻和:“你可以先去高中試試,實在不行,讀一年再退學轉技校。”
陳貴榮想了想:“這法子不錯。”
這家伙就快中考了,卻一副躺平狀態,樂呵呵回家拿來兩副扳網。
這種扳網很小,是用廢舊蚊帳做的,只能用來扳小魚小蝦。
陳貴良頓時生出童趣,用菜籽粕、玉米面、小麥粉做餌料,跟堂弟一起到河邊扳河蝦玩。
多虧了全市工廠倒閉大半,如果換成幾年前,這條小河就是個臭水溝。
當然,污染嚴重也有其“好處”。
尤其是在夏天,工廠借著下暴雨集體排污,污水一來就把魚給藥翻了。下游農民歡呼雀躍,連老人小孩都帶上抄網,把將死未死的魚撈回家吃。
陳貴良從小吃著污水魚長大,長期經受元素周期表考驗,早已煉成百毒不侵之體。
諾基亞鈴聲響起。
陳貴良放下抄網,從褲兜里掏出手機。
“喂,我是胡瑋時。”
“瑋時姐好。”
“高考感覺如何?”
“還行,能過一本線。”
“那就預祝你北大生活愉快。有沒有寫長篇的打算?跟你同時拿一等獎的李海洋,已經著手寫長篇了。”
“我再想想。”
“你初賽那篇科幻,就完全可以擴寫成長篇嘛。”
“歷史小說如何?”
“也可以。你把前幾章稿子寄來我看看。”
“那我先準備一下。”
掛斷電話,堂弟一臉羨慕地看著他。
陳貴榮說:“哥,你真牛逼,還在讀書就有手機。”
“我自己掙稿費買的,”陳貴良說,“你要是能考上大專,我就送你一部手機。”
“真的?”陳貴榮突然又不想讀技校了。
“我騙你干嘛?”
半上午,太陽越來越大,天氣變得炎熱起來。
陳貴良提著兩三斤河蝦回家。
“喵”
熊貓兒大老遠就聞到腥味,飛快沖過來,在他腳邊繞來繞去。
陳貴良抓了一把河蝦,隨手扔在地上,小貓咪大快朵頤。
下午,陳貴良坐車前往市區,直奔新華書店而去。
意料之中,只在塵封的角落里,找到一套滿是灰塵的《明史》。
至于《明實錄》什么的,想買都買不到,網上也找不到,這年頭查找資料非常痛苦。
陳貴良想干嘛?
《明朝那些事兒》唄。
賽博朋克那本小說,陳貴良只寫到第二章,便擱筆扔開不寫了。一是寫起來困難,二是注定沒啥讀者。
因為他想塞進去太多私貨!
《明朝那些事兒》就挺有市場,內容足夠淺白,只要不是文盲,就不存在什么閱讀門檻。
當然,陳貴良寫出來的東西,肯定跟原作者當年明月不一樣。
他連高考作文題目都忘了,哪里記得住《明朝那些事兒》?必須自己翻資料慢慢寫,借用原作者的創作方式,即寫一部充滿趣味性的歷史小說。
是的,《明朝那些事兒》屬于小說。
當年明月老師,出于個人好惡,添了不少私貨進去。
某些私貨,陳貴良不是很喜歡。比如把名臣張璁寫得近似反派,就著實有些離譜。
不過小說嘛,完全可以理解。
《三國演義》還把周瑜黑成那樣呢,《大明王朝1566》也把趙貞吉拍成了不粘鍋。這并不妨礙《三國演義》和《大明王朝》特別牛逼。
陳貴良選擇寫《明朝那些事兒》,不僅僅是為了賺稿費。
他想為《三國殺》鋪路!
《傳奇》那樣的RPG游戲,太吃啟動資金了,而且研發周期也長。
《三國殺》就不一樣,可以低成本快速上馬。
而且,這款游戲的壽命足夠長。
二十年后,你覺得它已經涼透了,其實變成了氪金游戲,月流水維持在3個億左右。
陳貴良完全可以靠《明朝那些事兒》,積攢名氣和粉絲,再順勢推出《三國殺》游戲和實體卡牌。
嗯,還可以把北大當成《三國殺》推廣平臺!
“良良,高考完了還看書啊?”母親姚蘭走過來問。
陳貴良說:“看看閑書,放松一下。”
姚蘭瞥了一眼《明史》,密密麻麻擺一排,她不覺得這玩意兒能放松。
但她很高興,兒子總是這么自覺學習。
接下來將近二十天,陳貴良每天翻著《明史》,摘抄自己認為可用的內容。
暫時還無法立即動筆寫作,他琢磨著去哪兒弄《明實錄》。
市面上現在買不到,但北大的圖書館肯定有。
轉眼就到了6月27日。
陳貴良坐著鄉村大巴,慢悠悠回學校看分填志愿。
再次見到熟悉的校門,陳貴良感慨頗多。
北大,招生辦。
一位本不該出現在這里的朱主任,卻在招生辦挨個給各省狀元們打電話。
“喂,是楊xx同學嗎?恭喜你考取全省理科狀元,我是北大招生辦的。你想報清華啊?其實也可以考慮北大,尤其是北大的元培實驗班。我們這里教學方式非常特殊……”
“喂,你好,請問是xxx中學嗎?我是北大招生辦的,恭喜貴校學生斬獲全省文科狀元,能不能把周xx同學叫來談一談……”
另一位盧副主任走進來:“怎么樣?”
“出去說。”朱主任道。
盧主任問:“有幾個狀元愿意來元培班?”
朱主任說:“有二十幾人說要考慮,只有兩個定下來了。”
“今年把元培班擴招到160人,步子怕是邁得有點大啊。”盧主任嘆息道。
朱主任道:“我再挨個聯系各省文理科前十名。”
第一屆北大元培班,是開校之后再招人,無論哪個系都可以轉來,只要通過了面試即可。
當時搞得比較混亂,而且各大院系頗有怨言——被元培班掐尖很不爽。
從第二屆開始,被迫改為入學前招生。
比如陳貴良填寫北大自主招生申請表時,可選院系名單排第一個的就是元培班。
但陳貴良填的是哲學系。
還有數理化比賽的全國一等獎、國際金獎,只要是保送北大的,元培班都要去搶人!
今年,元培班已經搶到20個全國學科競賽一等獎保送生,其中3個還拿到化學國際競賽金牌。
各省的文理科狀元,元培班也要去搶,能搶來多少是多少。
盧主任說:“陳貴良也可以招進來。”
“就是前陣子爭議很大那個?”朱主任問。
盧主任點頭:“反正名額也招不齊,他非常適合元培班。”
朱主任笑道:“也對,元培班確實缺這種學生,我很期待他入學之后的表現。”
“程部長那里……”盧主任提醒道。
“我去要人。”朱主任說。
盧主任嘿嘿笑道:“不關我事啊,我只是順口一提。”
朱主任道:“你繼續聯系各省前十名,我去程部長那里走一趟。突然擴招到160個名額,確實有些欠考慮,今年能招到150人就不錯了。”
程部長此時也在忙活。
見到朱主任的瞬間,他立即警醒起來:“你又要搶誰?”
朱主任滿臉微笑,恭恭敬敬給程部長的茶杯沖水:“什么叫搶人?講得跟土匪一樣。”
“別繞了,直說吧。”程部長沒給好臉色。
朱主任說:“從自主招生名單里撈個人。”
程部長問:“撈哪個?”
“陳貴良。”朱主任道。
程部長說:“他自主招生申請的是哲學系。”
朱主任道:“既然他喜歡哲學,大二可以再選哲學方向,最后還不是落到程部長您手里?”
程部長沒好氣道:“鬼知道你們把人培養成什么樣子,指不定他大二跑去選物理、化學、計算機。這樣的例子,不止一個兩個了。之前我好端端的一個省文科狀元,去年被你們弄去主修材料學!”
“那是他自己選的,又不是我們逼的,”朱主任嬉皮笑臉說,“而且,我們不也把一個國際化學金獎保送生,送到程部長您這里主修歷史和哲學了嗎?”
聽到這話,程部長臉色稍霽。
朱主任繼續說:“程部長要是害怕陳貴良學歪了,可以給他配個頂級哲學教授做兼職導師。徐來教授就很適合。”
程部長大怒:“你還想搶我的教授?”
“兼職導師,不耽誤時間。”朱主任說。
朱主任死皮賴臉磨了半天,程部長實在受不了他:“你自己給陳貴良打電話,看他的個人意愿。”
“哈哈,感謝領導。”
“去去去,別煩我!”
(元培班的導師和學生,有些人比較敏感,容易404。書中全部使用虛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