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穿書了誰還種田第129章 各司其職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都穿書了誰還種田 >>都穿書了誰還種田最新章節列表 >> 第129章 各司其職

第129章 各司其職


更新時間:2025年07月22日  作者:天麻蟲草花  分類: 言情 | 古代言情 | 經商種田 | 天麻蟲草花 | 都穿書了誰還種田 
“李先生,你繼續負責學堂這塊,教導孩兒讀書之外。

另外,負責村子所有賬本收入、開支的記錄書寫。

我知道這份事情繁瑣、占據的時間也多。所以,學堂可以再招收一位先生,幫助你教導學堂的學生。

招收先生,這事情你比我們清楚,你自己看著辦了。”李天星繼續安排李先生道。

“好。”李先生也很滿意李天星的安排,另外還要讓招收一個先生作為助手,給自己分擔的擔子之外,還掌握了村子的銀錢大權,這無疑是對他能力和信任的極大肯定。

李先生心中暗自思量,定要將這份職責盡善盡美,不負村子的厚望。

“里正叔,你負責對外衙門、以及處理村民的瑣碎之事。

除此之外,監督村子賬本支出明細,每筆銀錢不管是支出還是收入,都需要兩人簽字。

最后,每月都要匯總,確保每一筆賬目清晰無誤,公開透明。”李天星繼續安排張里正道。

“好,此事我知道。”張里正面色嚴肅的點了點頭。

聽起來,安排的職責雖然比不上張留安、張魯等人,實際上也是村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他深知,作為里正,自己的職責重大,既要維護村子的日常秩序,又要確保村民們的利益不受侵害,尤其是賬目管理,更是容不得半點馬虎。

“至于兩位周叔的話,我想把果園交給你們兩人管理。

可別小瞧了果園,一旦果園成了,會成為村子經濟支柱。

以后巡邏隊也不會再去果園忙活,需要果園自行招收村民前來幫忙,兩位周叔看著辦了。”李天星繼續道。

“至于魯小姐的話,你負責村子商源開發。

比如:引入新的商鋪入駐村子,以后果園成了之后,銷售果子,給村子開源賺錢。

魯小姐,你的任務艱巨而重要。村子的發展,就看你能給村子賺多少銀錢了。”李天星看了一眼魯姣姣道。

“張火娘,你倒是給我出了一個難題了,行這事情交給我。

我回頭琢磨琢磨一下了。另外,很多地方都要招人干活兒,這工錢多少一個月合適呢?”魯姣姣躍躍欲試道。

“村子現在沒有多少賺錢的路子,前期可能給不了太多的銀錢。

果園、巡邏隊人工,一月按照五十文錢發放了,市集人工這邊,一月也只忙活三日,就給十文錢工錢了。

至于我們幾個,就不算工錢。”李天星沉吟了一會兒道。

“行,就按照這個來了。”張里正點了點頭道。

“張火家的,我看你都安排我們各種事物了,你給自己安排什么事情呢?”周里正見狀問道。

“我負責每次的會議主持就行了,其他就不參與了。”李天星純甩手掌柜道。

自己在家遛遛狗帶帶娃還不快活嗎?攬事情干是不可能的。

倒是其他人聽到李天星這話,也深以為然的點了點頭。

她只要主持會議,把握大概方向就行了。

“既然說到市集鋪子的事情,我有點想法。

我們不可能等有商鋪入駐市集了之后,這才建商鋪,這樣來,擔心途中會變卦之外,早一日建成,也能早一日吸引人流,為市集聚攏人氣。

我們不是有兩條街的市集嗎?先根據市集的規劃布局,提前建造一批標準化的商鋪,用一條街用來打造商鋪。

一旦有商家想要入駐我們村子,有現成的商鋪可以直接入駐,無需再耗時費力去搭建,這樣能極大地提升他們的意愿和效率。

我們可以將這條專門用于商鋪的街道設計得風格統一,既美觀又能體現我們村子的特色。

除此之外,這些沒賣出去之前,也可以租借來擺攤的村民,收些擺攤費用。”這時,魯姣姣提議道。

“我倒是覺得可以提前建上一些商鋪,不用建的太多,先試試水。

畢竟,想要建一條市集的商鋪,需要花上大量的時間、人力、物力。”張魯也沒有反對魯姣姣的提議,反而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也行,可按照魯叔的來,先建上一些商鋪來試試水了。”魯姣姣也沒有再堅持自己的想法。

畢竟張家村剛剛發展起來,一下子投入太多資源去建造大量商鋪,確實存在一定的風險。

如果市集的發展不如預期,那么這些提前建造的商鋪可能會成為村里的負擔,到時候還不如擺攤收取攤位費用來的劃算的。

“那我們就先規劃一下,看看具體要建多少商鋪比較合適?”張魯開始思考具體的實施方案。

“既然是試水就不用建太多,加上我家兩家的話,對稱各建五間,也就是十間出來。

那我們建出來的商鋪,咱村子是打算買賣還是租借,價錢又如何呢?”魯姣姣反問道。

目光卻是放在李天星身上。

她和眾人交談了這么久了,也知道他們這個決策團隊,是以李天星為主的。

只要她答應了下來的事情,基本就能定下整個計劃的大方向。

“現在鎮上買賣一間鋪子多少錢?租借的話,價值又幾何呢?”李天星反問道。

“這也是看位置和大小的,少則一兩百銀子一間,多則四五百兩銀子一間的。

租借的話,也是看位置和大小,價錢五兩起步,到三十兩封頂了。

合著你們賣村子的鋪子給我家,還不知道鎮上鋪子價值幾何不成?”魯姣姣說到這兒,她有些哭笑不得的道。

“我們村子現在還不能和鎮上比。

也是想著先吸引商鋪入駐,先把名氣給打出去,后面慢慢坐地起價的。

依魯小姐這么說,我們村子的鋪子還有很大的升值空間了?以租借為主最好了。

這樣,我們村子的商鋪以一百兩銀子為底價,多賣出去的銀錢,格外提百分之二十的銀錢給你,不管是誰,都是這個提成。

誰租借出一間商鋪的話,獎勵誰一兩銀子,租借商鋪目前暫定七兩銀子一個月了。

諸位,這么們意下如何呢?”李天星沉吟了一會兒后,她這才緩緩定下村子商鋪的價錢和租金。

“可以這么干,有銀錢獎勵,這也大大的刺激了眾人的積極性。”魯姣姣聞言,望向李天星雙目微微一亮道。

一介鄉野村婦,能夠想到如此激勵之法,簡直是命中平民百姓的軟肋。

在這個世道,錢財無疑是驅動人心最直接也最有效的動力。

銀錢獎勵確實能迅速提升大家的干勁。

“另外,你作為商源開發,我們村子會燒磚你也曉得,但是今年賣出去的磚塊大多是賣給在咱村子落戶需要建房的村民。

賣出去的太少了,還需要擴大范圍,這事情你且上心一些。”李天星想到此事后,她叮囑魯姣姣道。

多賣出一些磚塊,他們家能夠從中分得一半的利潤,李天星自然是十分的上心。

“好,我會注意此事。”魯姣姣點了點頭,示意自己知道了。

“還有一件事情,我要事先和大家說清楚。

以后肯定還會有人落戶在我們村子,甚至是和魯家一樣的大戶人家。

萬一,以后還有這樣的大戶人家,花幾百兩銀子,想進入村子的決策團隊,我們給還是不給呢?”這時,李天星面色凝重的在魯姣姣、張里正等人面上看了看問道。

李天星此話一出之后,頓時冷場了起來。

因為,進入村子的決策團,意味著擁有了參與村子重大事務決策的權力,這不僅僅是榮譽的象征,更是實打實的利益所在。

這其中的利害關系,若輕易放人進來,尤其是那些財大氣粗的大戶人家,恐怕會打破村子現有的平衡,引來不必要的紛爭。

“張火娘,既然你提出了此事,想必心里頭有了計較了,你且說來給我們聽聽了。”魯姣姣知道,他們家是鎮上第一家商賈落戶在張家村,花了小錢,進入張家村決策團,是占了很大的便宜。

既然張火娘提出此事出來,很明顯就是針對他們這種商賈提出來的制約。

“現在我們村子的決策團有八人,我個人以為,還可以增加一人,九為極數,這個數字吉利不說,以后遇上重大事情需要投票,也不會出現平局的情況。

八人投票時,若出現四票對四票,決策便陷入僵局,而增至九人,則能確保大多數意見能夠主導決策方向,減少分歧帶來的拖延。”李天星繼續道。

“我覺得可行。”張里正第一個同意的點了點頭。

其他人聞言,也都支持。

“還有,最后一個進入決策團的名額,可以找鎮上的商賈來填補這個名額。

魯小姐,你可以運作一二。

比如,你聚集鎮上商賈拍賣一個名額,或者私下與某位有影響力的商賈進行協商,以合理的條件邀請他加入決策團。

這樣做的好處顯而易見,商賈們往往擁有雄厚的資金和人脈資源,他們的加入不僅能為我們帶來更多的經濟支持,還能拓寬我們的視野和信息渠道。”李天星繼續和魯姣姣道。

“好,這事情我琢磨琢磨,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好消息。”魯姣姣聞言,她雙目微微一亮。

覺得李天星的想法獨特新穎,往往能夠給她帶來幾分驚喜。

為人處事老道,說話行事很有章法,瞻前顧后,走一步看三步,短短半日的時間,魯姣姣對李天星的佩服已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

她發現自己與李天星相處半日,那些關于人性的洞察、世事的處理,以及面對困境時的從容不迫,都讓魯姣姣深感欽佩。

這讓魯姣姣大開眼界。

“最后,咱們村子決策團永遠只有九個位置,不會再多增添一人。

如果有人上來,就必須有人下去。”李天星再次申明。

后面,眾人在商量了一些事情之后,便各自散去了。

時間一天天的過去。

果園、市集、巡邏隊這塊很快就招收了相應的人手幫忙,其實開的工錢很低,但是是建設張家村,護衛、發展自己的村子,很多村民都欣然接受了這份工作。

李天星他們也沒有苛待村民,有事就忙活,沒事情的話,就回家干自家的活兒。

要是碰到農忙,都會安排人輪流回家幫忙。

張家村各處都在運轉之中,特別現在白晝的時間越來越長了,等到四月初的時候,白晝的時間從晚上八點太陽下山延遲到晚上九點才下山了。

白晝時間延長,這也意味著村民有更多的時間來進行農事活動和日常生活。

之前天黑早,油燈又貴,舍不得點燈,晚上沒有亮光,嘮嗑嘮嗑就睡覺去了。

倒是現在天黑的晚,吃飯不僅僅晚,晚上八點多還在自家田地除草、殺蟲的村民大有人在。

村民給魯家建的兩間鋪子,原本需要一個月的時間,現在白晝時間長,村民們只花上一半個月的時間,就把魯家兩間鋪子給建完了。

四月初,魯家開始把自己要賣的東西,一一從鎮上拉到村子里頭來,開始布置這兩間嶄新的鋪子。

李管事是忙得腳不離地,一邊將貨物分門別類地擺放整齊,一邊還不時想著如何能讓鋪子看起來更加吸引人。

他們特意在鋪子門口掛上了兩盞紅燈籠,看起來溫馨而喜慶。

中途,他們村子也開集了兩次,在村民宣傳下,也得知張家村即將會有商鋪入駐了之后,來趕集的百姓絡繹不絕,比往常熱鬧了許多。

“聽說了嗎?張家村會開兩家商鋪呢!是布店和糧店。”一位大嬸邊挑著菜邊對旁邊的鄰居說道。

“是啊,以后咱們買東西可就方便多了,不用再跑那么遠去鎮上了。真羨慕張家村的村民。”鄰居點頭應和。

“現在張家村發展越來越好,這么搞下去,豈不是會發展成一個鎮子了?”賣東西的那個婦人也跟著道。

“我還聽說了,后面他們還會繼續建商鋪,打算今年把這一條街全部建成商鋪。擺攤放在后面那條街的。”旁邊有人湊了過來,神秘的道。

“這么看來,張家村老鼻子牛了。幸好我閨女嫁到張家村了!”


上一章  |  都穿書了誰還種田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