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合適的地方挖掘水井后,他們迅速行動起來,按照張富貴的指示,開始清理地面的雜物,圈定挖掘范圍。
張火和張富貴兩人拿起鏟子,率先開挖
大滿和小滿也沒閑著,兩人負責搬運挖出的土石,張焱和張燚負責遞東西,幾人配合得十分默契。
隨著挖掘的深入,一個圓形的井坑逐漸成形,周圍的泥土也因挖掘而略顯松散,空氣中彌漫著一股清新的泥土芬芳。
在年三十這一天,他們這才把這口水井給挖通,出水了,幾個勞動力費了十幾天的時間。
水井挖成了,并不意味著馬上就能夠投入使用,立馬可以喝水井里面的水。
在古代,可沒有檢測水質的機構。
還需要放置烏龜進去,測試水質是否安全。
因為烏龜對水質敏感,若水質突變或含毒,烏龜會死亡。
若存活數日,則表明水源安全可飲用。這種方法既能檢測水質突變,也能預警投毒風險,這也是古代另類的測試水質的辦法。
“阿奶,恭喜發財,紅包拿來。”年夜日,張鑫源這個小不點端著一個茶杯,走近李天星跟前,依偎在她旁邊,笑著恭喜道。
旁邊的張鑫雅、張鑫婷姐妹兩人也笑呵呵的跑過來,齊聲道:“阿奶,發財,紅包來來。”
“好好好,一人一個。”李天星看著自己的孫子孫女,臉上的笑容越發的燦爛。她從身旁的小桌上拿起三個早已準備好的紅包,一一遞給了張鑫源、張鑫雅和張鑫婷。
孫子孫女如今都有一歲半了,學會了走路不說,話兒也說的流利,往日帶著他們三個,既忙碌又充滿了樂趣。
有時候,他們的童言童語常常惹得李天星開懷大笑的。
“謝謝阿奶!”三個孩子興奮地接過紅包,小臉上洋溢著幸福和喜悅。張鑫源更是迫不及待地打開紅包,看到里面的壓歲錢,眼睛笑得瞇成了一條縫。
“娘,祝您新的一年身體健康,萬事如意!”旁邊的張火笑著恭喜李天星道。
“娘,我也祝您長命百歲,天天開心!”張炎也送上了自己的祝福。
“娘,我。”接著家里頭的娃兒和媳婦都笑著祝福李天星。
“好好好,一人一個紅包,咱吃飯了。”李天星笑瞇瞇的取出紅包,一一的遞給家里頭每個人。
穿越而來,這日子越過越紅火,李天星心中滿是感慨。
在這個異世她從一個孤獨的旅人變成了被親情緊緊包圍的長輩,這份溫暖是她前世從未體驗過的。
飯桌上,熱氣騰騰的菜肴散發出的香味,一家人圍坐在一起,歡聲笑語不斷。
張鑫源、張鑫雅和張鑫婷三個小家伙更是興奮異常,他們用小手抓著食物,吃得滿臉都是,妯娌和睦,兄友弟恭,一家子和睦。
李天星看著這一幕,心中涌動著前所未有的幸福感。
“娘,我還有個好消息告訴你。”這時,周冬臉上露出開懷的笑容和李天星道。
“你先別急著說,讓娘來猜猜?
冬兒,你是不是有了?”李天星笑著開口問道。
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樣,似乎早就知道了一般。
周冬聞言,臉頰上瞬間染上了一抹緋紅,猶如春日里初綻的桃花,既羞澀又甜蜜,眼中有些詫異,她輕輕的點了點頭道:“是的!娘你咋知道的?”
“弟妹你有了?這是幾個月了?來年咱家又要添丁添口了。”旁邊的張彩霞笑著問道。
“估摸著一個多月。”周冬一手摸了摸肚子,算了算時日道。
“以后家里頭的活兒少干一些,想吃什么,娘拿錢給你買。老三你也照看一下冬兒,小心一些。
另外,秋,從明年起,娘想讓你當家了。”李天星笑著交代道。
“娘,家還是你當著,你吩咐我們干活就是了,兒媳年輕,怕當不好這個家,辜負娘你的期望。”周秋一聽她娘要讓她當家后,她心中有些不踏實,更多的是惶恐與不安。
像他們家這樣,上有老下有小,還有未成親的小叔子和未嫁出去的小姑子,中間還有諸多瑣碎事務需要打理,她怕管不好這個家。
周秋回想起自己嫁入張家以來,雖然一直盡力協助婆婆處理家務,但真正獨立掌家的經驗幾乎為零。
她感激婆婆的信任,卻又擔心自己的能力不足以支撐起這個家。
李天星見狀,輕輕拍了拍周秋的手背,眼神中滿是鼓勵:“秋啊,誰生來就會當家呢?娘也是從你這么大的時候一步步走過來的。娘相信你,你有這個能力,也有這份心。你就放心大膽地去做,有娘在背后給你撐腰呢。
再說了,我也沒有打算讓你一個管家,娘打算,沒分家之前,讓你們妯娌幾個輪流管家,一人管一年,鍛煉鍛煉你們。
免得到時候咱家分家了,你們不會當家的。”
“娘,那我試試。我會盡我最大的努力,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條,不讓您失望。”周秋眼中閃過堅定的神色道。
李天星滿意地點點頭,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這就對了。記住,遇到難題別硬扛,來找娘商量。咱們一家人,總能想出辦法來的。”
倒是張彩霞聽到她婆婆說,以后他們妯娌之間輪流掌家后,她臉上露出躍躍欲試的神情。
時間緩緩過去,轉眼來到二月初了。
這日,學堂的廂房之中。
“明日我們村子首次開集了。
張魯和留安你們兩人那邊準備、安排妥當了沒有?”明日他們張家村首次開集了,頗為重視,事關以后村民一部分的來源,他們幾人就聚集在一塊,在這兒查漏補缺。
“我這邊都準備妥當了,要是沒啥人來開集擺攤,我已經安排咱村子的村民擺攤,增加人氣,不收取攤位費用。
要是咱準備的攤位不夠多,擺不下怎么辦?到時候我怕來人會亂擺攤,也會影響收錢擺攤的村民,后續開集之后,有樣學樣就不好搞了。”張魯擔心這個道。
“這個簡單,我們準備攤位后面劃出兩排出來,讓他們在地面上擺攤,收取兩文錢。
要是碰到不給錢的,也別暴力驅除出去,咱讓幾個人圍著那個攤位,讓人沒有辦法做生意了。”李天星出了一個主意,顯的胸有成竹。
“我這邊也準備好了。也勞煩了李先生第一次收取攤位費,帶帶后面負責收費的村民,確保他們能明白規矩,公正執行。”張留安補充道,眼神中透露出一絲嚴謹。
“嗯,留安你想得周全。”張里正點頭贊同。
第二日。
不知道是張家村圍村建了城墻,還是抓到上百個土匪的事情宣傳出去,還是這次他們村子首次開集的宣傳做的非常好。
這日一大清早,就有不少附近十里八村的村民提著大包小包,拖家帶口來他們村子趕集,亦或是要擺攤賣東西,很是熱鬧。
要不是巡邏隊的人早就安排好,守在開集的地方,沒讓人胡亂涌入,不然的話,可能會造成一場混亂。
即便如此,集市的入口處還是人頭攢動,熱鬧非凡。
村民們或肩扛手提,或背負竹簍,臉上洋溢著期待與喜悅。
“他們張家村的村民家家戶戶都建了大磚房了,一家家的真有錢。”
“沒錢他們能夠圍村建城墻嗎?如今張家村氣派的很,安全又有保證,要不是我家沒錢,我都要來張家村落戶了。”
“你們看市集里面的小屋子是用來擺攤用的嗎?看起來都很氣派,也方便,價錢不貴的話,待會我租一個擺攤了。”
村民們議論紛紛,眼中閃爍著對張家村變化的驚嘆與向往。
孩子們在人群中穿梭嬉戲,不時發出歡快的笑聲,為這熱鬧的集市增添了幾分生機與活力。
“諸位鄉親,本人是張家村巡邏隊大隊長,感謝各位遠道而來捧場我們村子的首次開集。
我們村子市集的攤位有兩種,一種是砌了小屋子那種,可以存放東西、遮陰避寒,收取三文錢一個攤位。
第二種,就是后面在地面上擺攤的攤位,這種攤位收取兩文錢一個。
不過,我們丑話說在前頭了,搗亂和不遵守規矩者,一律驅逐出村,絕不姑息。希望大家能夠互相轉告,共同維護我們集市的秩序。”張留安得知今天一大清早就來了許多村民來趕集后,他也顧不上吃飯了,匆匆趕來。
當看到趕集入口人潮涌動,村民們或肩扛手提,或背著竹簍,臉上洋溢著期待與喜悅,整個集市充滿了生機勃勃的氣息。
張留安快步走到集市上方,清了清嗓子,和眾人說道市集的規矩。
“現在誰是來擺攤的,趕緊進去挑選攤位了。”旁邊張里正剛剛也聽到張留安說的話,見他說完了之后,示意巡邏隊隊員讓開路,讓來人進去。
“我是來擺攤的。”
“我也是。”
“還有我。”
很快人群中響起了一片此起彼伏的應答聲,村民們迫不及待地想要占據一個好位置。
張留安心中暗自慶幸準備工作做得充足,攤位數量足以滿足大家的需求。
巡邏隊隊員迅速行動起來,他們指引著村民們有序地進入集市,按照先來后到的順序選擇攤位。
那些選擇了砌有小屋子的攤主們,滿意地安置好自己的貨物,有的還從家中搬來了小板凳,準備長時間守候在這里。
基本很少人會選擇地面上擺攤的攤位,因為價錢沒有便宜多少,地面上攤位雖位置開闊,卻易受天氣影響,風雨不測,貨物安全難以保障。
相比之下,那些砌有小屋子的攤位,雖需多花一文錢租賃,卻能為商品提供一個較為穩定的展示空間,免受日曬雨淋之苦。
加之小屋設計精巧,各有特色,無形中也為商品增添了幾分吸引力,引得過往行人紛紛駐足,流連忘返。
隨著時間的推移,集市上的攤位逐漸擺滿,各式各樣的商品琳瑯滿目,從手工制作的工藝品到農家腌菜、雞蛋、雞鴨等東西,應有盡有。
張家村的村民知道趕集來了很多,甚至很多攤位被租借了出去,張家村的村民很開心和興奮,因為收上來的攤位費用,是全村的錢。
加上看他們村子人氣旺,發展的越來越好后,一個個也很是自豪。
人又是看熱鬧群居的,張家村的村民見狀,想要賣一些自己東西,或者想買些其他東西的村民,亦或是想看熱鬧的,一個個閑著無事在家的村民,都往市集那片地方趕去了。
這一下子,市集更是熱鬧非凡,人聲沸鼎了。
后邊,還有源源不斷從附近十里八村的鄉親趕過來,有的看熱鬧的,也有人隨意逛逛,順便買點日常所需的物品。
“真的好多人。”張二嫂挽著李天星的手來到市集,看到市集這么多人擺攤和逛街、叫賣的聲音后,張二嫂微微有些吃驚的道。
她聽村民說過,說市集來了很多人,沒有想到人這么多,比她想象之中的還要多。
“這么多人擺攤和逛街,都比得上鎮上了吧?”劉杏花臉上也露出喜悅的笑容道。
“這人太多了也不行,地方小了,萬一出了什么事情,就容易出事故。”李天星看著熙熙攘攘的人群,眉頭微微蹙起,眼中閃過一絲擔憂。
她環顧四周,見行人摩肩接踵,偶爾還能見到孩童在人群中穿梭嬉戲,讓人不禁為他們的安全捏把汗。
要是出現一個吵鬧或是打架的,巡邏隊來不及阻止,就怕會出現誤傷,甚至是踩踏事情,要是出現了人員傷亡,那可就玩大了。
“這么看來,咱村子的市集還可以擴建,往后面再擴建一排,形成兩條市集街道。
這樣來,也不會太擁擠,市集小屋子的攤位都擺滿了,沒地方都擺到后面去了。
咱村子市集的規模比鎮上小的多,人卻少不了多少,當然會擁擠了。”劉杏花贊同的點了點頭,還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李天星聞言,看了一眼劉杏花,沒想到她改過自新之后,發現劉杏花還是挺有見解和想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