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子打掃被水淹過的屋子可不是個簡單的工程。
因為屋子地面上布滿了淤泥,連墻壁和房梁上亦是如此。
他們需要把屋內地上的淤泥,一一鏟除,然后讓人抬出去倒在外面,接著要取來水,潑在墻壁和房梁上進行下一步清理。
等墻壁和房梁上淤泥和污漬清理干凈了之后,地面上的污漬,還要重新打來水進行沖刷。
這個工程,他們六人忙活了足足七天的時間,這才完工。
這還是初步清理,接著還要晾干,之后修補房梁,再往屋頂鋪上草甸子,費了兩天的時間,各個房間內的炕燒上了,等屋子慢慢晾干回暖之后,李天星一家子這才從溶洞里面搬出來。
像張二嫂、張里正、張留安、三兒、來福他們這些人家,建的大磚房要比李天星他們小的多,早在李天星家之前就把家里頭收拾好了,比李天星他們提前了三四天搬進去住了。
“安心、安好,現在天氣冷下來了,今年你們姐弟兩人在干娘家過冬了,等明年回春之后,再讓你大哥他們幾個去你們家收拾收拾。”這日,正值李天星一家子從溶洞搬下來,把家里頭各個東西歸類,忙活著各自屋里頭的事情,李天星交代安心姐弟道。
“行,我們都聽干娘你的。”安心笑著答應了下來,也沒有拒絕了。
“娘,我們兄弟趁著現在還沒有下大雪,先上山打些柴火和挖些煤炭回來冬天燒了。
要是下雪了,這可不好弄了。”張火他們把東西從溶洞里面搬下來了后,細致的活兒留給他們媳婦兒干,張火兄弟幾個一個個拿著鋤頭,背著背簍便上山去了。
“現在路還滑,小心些,別摔倒了。”李天星抱著自家大孫子,她囑咐她家老大幾個。
她家老大四兄弟,加上安好都上山去了。
老五和安心兩人帶著姐妹花,周秋和張彩霞妯娌兩個忙著給他們各個房間鋪上被褥,收拾房間的東西。
“秋,彩霞,你們兩人忙完了?
你們兩人去倉庫瞧瞧,咱家還有多少余糧和可以吃的東西呢?”等周秋和張彩霞兩人忙完了,周秋想上前接過手中的大孫子后,李天星單手朝周秋擺了擺手道。
李天星、張淼、安心三個圍坐在火爐子旁邊烤火,說說笑笑。
周秋和張彩霞妯娌兩個又走到倉庫,忙活盤點家里頭還剩下可以吃的東西。
也不知道過了多久的時間,周秋臉上帶著些許污漬,張彩霞擦著額頭上的汗水走了過來。
“如何?”李天星給周秋和張彩霞兩人拉了一張凳子,示意她們坐下再說。
“娘,我盤算了一圈下來,咱家剩下的大米大概有八百斤左右,白面八十斤,玉米面百斤左右。
土豆、番薯各有四十斤,各種野菜干有三十斤左右,之前攢下來的雞鴨蛋咱家還沒有吃完,大概有兩百個。
豆子還剩下四十斤,發大水咱家捕上不少魚,沒吃完曬干儲存起來的大概有七十多斤,就這些吃的了。”周秋告訴她娘家里頭剩余的吃的。
要是放在從前,家里頭有一千多斤吃的,那是難以想象的富足,足以過個肥年、肥冬了。
可是按照他們之前每日的吃食,這點糧食似乎有些不夠他們一個冬天吃的了。
“這點吃的,似乎有些不夠的。”李天星心中盤算了一圈,搖了搖頭道。
他們家一餐,除卻早晚可以少吃點,兩餐要消耗六斤糧食,中餐吃的多一點,需要消耗五斤糧食,一天下來就是十一斤,一個月下來就是三百三十斤。
現在距離過年還有兩個多月、三個月的時間,這點糧食就有些不夠吃了。
除非,他們能夠再打兩頭野豬過冬,補足缺少糧食這塊吃的。
“干娘,我家還有三百來斤糧食的,可以吃我家的。”安心出聲表態道。
“娘,我回娘家瞧瞧,看看能不能夠從娘家弄點糧回來。”周秋也跟著道。
“娘,我娘家糧食肯定有多,咱家要是不夠吃的話,我去要些回來給咱吃也可以的。”張彩霞也緊跟著道。
“這些事情你們就別操心,咱家還有錢,到時候家里頭缺糧的話,就找村民購買了。
要不是鎮上遭了水災,這個時候估摸著沒東西買,不然的話,娘早就讓老大他們兄弟去鎮上買去了。”李天星讓眾人別操心。
李天星知道會鬧水災,本來想著自家收上三畝地的水稻,肯定會夠自家冬天吃的,只是沒有想到還是估算錯了。
早知道,趁著水災之前,就讓他老家大幾個去鎮上買上一些糧食囤到溶洞里頭了。
山上溶洞之內。
“村長,現在我們這些建土胚房的人家,房子都被大水給沖走了,現在可怎么整啊?”有村民見建大磚房的村民都從溶洞里面搬走了,留在溶洞里面的村民,都是自家的房子被大水沖走了之后,頓時有村民拉著張里正哭訴道。
“等明年回春了之后開始各家建各自的房子了。
你還咋整?不想整的話,就一家子都住在這溶洞之中了,反正這兒冬暖夏涼,也不用費錢,自己看著辦了。”張里正沒好氣的道。
早先李天星建房,只要出人幫忙,給他們家建上十幾天房子,就能夠給自家賺上一間大磚房的,如今自家土胚房被大水沖走了,怨天怨地的,早知今日何必當初了。
“叔,你能不能夠和張火家的說道說道,我們也想建大磚房,能不能夠讓他們把磚塊賣便宜一些給我們的?
咱都是一個村子,鄰里鄰居,今年又遭了大災,也都不容易。”有村民心里頭打著小九九道。
“你們想怎么買張火家的磚塊的?”原來是在這兒等著他,張里正沉聲問道。
“一文錢十塊,十二塊也不嫌多。”
“要是張火家嫌不劃算的話,讓他們教我們自個燒磚也行,這樣來他們也不用費力氣了,皆大歡喜。”
“你們臉真夠大的,這事情你們自個和張火家的去說了,我管不著了。”張里正聽到有村民這么不要臉后,他直接被氣到面色鐵青了。
隨即甩袖離去。
然而,周家村也正在商量著一件大事情。
“叔,現在咱村子有一半的人家的房子被大水給沖走了,讓他們住在山上的木屋里頭,怕是很難熬過今年的冬天的,這些人怎么處理了。”
“咱村子不是有一半的人家建上了大磚房,把無家可歸的村民安排在建上大磚房的人家擠一擠,先讓他們渡過這個冬天再說了。”周里正沉吟了一下道。
今年鬧水災,提前得到消息,讓他們村子提前避開了水災,但是在山里頭沒有找到合適的避難場所,整日下著大雨,在山上頗為寒冷,不少老弱病殘染上了風寒,沒熬過去。
周里正登記了一下人數,這次沒有熬過水災的有三十多人。
這還是他們提前得知會發大水、鬧水災的具體日期,要是沒有提前得知消息的話,這個人數還要往上翻上幾倍人也說不準的。
“被大水沖走屋子的人家,明年有什么打算沒有?咱村子有沒有想過,和張家村并村合二為一的?”周里正不知道想到了什么,他心中突然冒出這個想法道。
“張家村有一個可以和菩薩通夢的村民,要是和張家村并村了之后,咱就是自己人,可以以最快的速度得到第一手消息之外,還能趨吉避兇。
都是一個村子了,菩薩肯定會保佑咱們,我聽說,這次鬧水災,他們張家村就沒有死一個人的。
再說了,張家村有人會燒磚,并村之后,被大水沖走屋子的村民,能夠更便宜購買磚塊,還能夠省下一筆錢的。
還有,最重的是,咱周家村距離張家村不遠,走路快的話,也就一刻鐘的時間,剛好咱兩個村民都是相連在一塊的。
被大水沖走房子的村民,明年往左側那片空地接連往前建房,五十幾戶人家往左側接連建的話,很快就可以連通整個張家村的。
之后,再開辟兩村中間那片荒地,接連咱村子這邊的地,鏈接就形成了。”周里正越說越覺得可能,說到最后,甚至是激動了起來。
有好些被這次水災沖毀房屋的村民聽到周里正說道并村的好處后,不少村民神色莫名了起來。
除了并村之外,還有一種叫做遷村。
遷村是指在原來的村子遷移到另外的一個村子落戶生根居住,前提是落戶到的那個村子能夠同意接收他們才行的。
既然并村得享這么多好處,那還不如直接遷村了,不少周家村的村民神色莫名了起來,不少人也打起了小九九。
“這樣行嗎?張家村會接受我們周家村并村嗎?”不少周家村的村民還是很意動的。
反正也沒有背井離鄉,就是挪了一點位置,反正住哪里不是住,住在和菩薩的信使近一點,反倒是能夠讓他們更安心一些。
既然如此,那就并村了。
“周冬家就是和那人是親家,讓周家的前去說和說和。
不過,在此之前,咱村子需要先通過氣,先定下此事,免得到時候咱村子有人唱反調,耽誤事情了。
之后,在讓周冬家的去和她親家母說道說道了。”周里正也是一個很有魄力的人,覺得此事可行之后,他想盡快定下此事的基調。
以免遲則生變了。
“叔,那我召集咱村子各家各戶的主事之人,想投票決定這個事情了。”
“對,立馬召集各家主事之人,少數服從多數了。”
這邊,周家村的村民立馬行動了起來。
把各家主事的人召集起來后,周里正說道并村的重重好處,周家村的村民一聽,九成九的村民也同意并村到張家村的。
周里正見村民也都同意并村到張家村后,立馬找到了吳氏,和吳氏交了一個底,讓吳氏明兒找她親家母說道說道此事。
這日,晚上。
“老大,明兒早上你和秋帶著鑫源回一趟你岳母家。
一來,看看他們家要不要咱幫把手的地方。
二來,秋也許久沒回娘家了,親家母想必也想外孫了,讓她樂呵樂呵了。”這日吃完晚食后,李天星沖她家老大道。
“行,明兒兒子帶著他們母子回岳母家了。”張火也笑著答應了下來。
“咱家也有牛了,你讓牛拉著他們母子回家。”
等第二日一大早,張火、周秋他們吃早飯之后,張火架著牛車就往吳氏家中趕去。
很巧的是,他們剛剛到吳氏家中,便見吳氏和周冬兩人提著大包、小包東西鎖著門,正好是要出門了。
張火見狀,連忙下了牛車問道:“娘,你和周冬兩人這是要去哪里呢?”
“是啊!娘你們要去哪里,我和小火剛來你們就要走?”周秋抱著娃兒下了牛車,走了過去問道。
“這是趕巧了,娘和冬兒正要去你們家的,你們兩口子就來了。
外婆的乖孫啊!讓外婆抱抱,想沒想外婆了。”吳氏瞧見張火和周秋兩人回來,還看到周秋懷中的娃子后,吳氏雙目微微一亮。
她連忙上前接過周秋手中的娃子,笑著和張鑫源蹭了蹭臉頰,逗弄著他。
“行,那咱就回我家去了。我娘原本是想讓我和秋回岳母家看看,要不要我們搭把手的地方的。”張火也沒有多想,把牛車掉頭,扶著吳氏坐上牛車。
“今日娘去你家也不是臨時起意,是有很重要的事情和你娘說的。”吳氏想起村子里正和她說的話以及交代她的任務后,吳氏面色一臉凝重的道。
“發生了什么大事情了?難不成周家村這次鬧水災損失很大嗎?
我婆婆不是早就告訴你們什么時候會發大水、鬧水災的嗎?怎么就不聽呢?”周秋瞧見她娘面色凝重一片,還以為村子出了什么大事情了。
“損失是有一些,但是還在接受的范圍之內。
不過,大事情不是這個,是另有要事。
可以說是好事,但是也不一定是好事,總之以后你們就知道了。”吳氏口風很緊,在沒有確定并村之前,她沒有絲毫告訴張火、周秋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