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寧找到了鏢局,請到了鏢師。
肖家回京的事兒提上了日程。
讓許氏她們不解的是:春暖不打算同行。
“開春開恩科后,二公子中舉的可能性很大,到時候趙家舉家遷往京城,那時候孩子也長大一些了,再回京也不遲。”
“那倒也行。”
許氏點頭:“你考慮得周全。”
是啊,她們都是被喜悅沖昏了頭,忘記了暖暖的孩子還小。
“二姑姑,沐陽會想姑姑的。”
初來蜀地時,肖沐陽還在朱氏的肚子里,這會兒儼然一個公子哥兒的樣子站在了春暖的面前。
“姑姑也會想哥兒的。”
春暖拍了拍他的肩膀:“回到京城后不可懈怠,你母親會為你請先生,至于以后的路,是讀書還是從醫甚至經商都由你自己選擇,但你一定要記住,沒有哪一條路好走,都需要努力需要堅持,都是千辛萬苦走出來的。”
肖家不能出紈绔。
當然,肖春暖相信,從小就在蜀地長大的肖沐陽會是肖家很杰出的嫡長孫。
“是,姑姑,沐陽謹記姑姑的教誨!”
這孩子,逗人愛得很!
“回到京城后,你父親也會回來了。”
“嗯,沐陽會好好孝敬祖父和父親的,他們辛苦了。”
“好孩子。”
春暖點了點頭。
都辛苦!
肖家的所有人能堅持到今日,真正是從苦水中泡出來的,好在,他們都熬到了回京的這一天!
羅嬸子聽說肖家要回京了,很是為她們高興,也很不舍。
“春暖啊,以后我怕是見不到你了。”
“羅嬸子,你們可以來京城找我們呀。”
“哪能啊。”羅嬸子笑道:“要不是你,我連昌州都不可能去。”
因為有春暖的幫襯,羅家這幾年如日中天,不僅由當初的幾間破房子換成了八間大瓦房還由佃農變成了買了二十多畝的農戶;在鎮上和昌州都買了小院子。
這種生活要是放在八年前,羅嬸子連做夢都不敢這樣想。
“春暖啊,你們家要回京城了,有什么需要我幫忙的嗎?”
“家里的產業都留下,不處置,會請吳媽看守。”
吳媽和侯爺家派來的那位先生成了一家人,春暖不覺得她會被人欺負,但是還是拜托羅嬸子一家幫忙看照一下。
畢竟,羅家是這兒土生土長的,羅大叔成了遠近聞名的羅大夫,他的推拿術一流。
“沒問題,我們肯定會看顧著的,誰也別想動。”
羅嬸子問:“趙家也會舉家遷去京城嗎?”
羅嬸子是知道的,趙二公子要科舉,趙三公子成了皇商。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趙家自然也是水漲船高了。
“不會。”春暖道:“大哥一家會留在昌州經營祖業。”
“對對對,一般大戶人家都會有祖業的,都會有人經管。”
羅嬸子感覺自己也是長了見識了,以前她就只知道煮飯洗衣縫縫補補的,現在對大戶人家的事兒也有所了解了。
嗯,如果不出意外,未來羅家也會是大戶!
春暖正和羅嬸子聊著,有丫頭來報:張老爺和張太太來了。
張老爺和張太太也是聽聞肖家要離開蜀地了,特意來餞行的。
“這是我們家做的一些臘肉香腸。”張太太對許氏道:“知道您們即將回京,我家老爺就一直在琢磨想送點什么,想來想去后就只能把這些臘肉香腸送來了,保存時間久,您們回京城也能吃。”
“張老爺張太太有心了。”
不僅張老爺張太太,羅嬸子一家也在準備送肖家的禮物,商量的結果也是送香腸臘肉。
結果肖家的馬車又生生的多了一輛出來,滿車的香腸臘肉,一塊都沒留下,全帶走了。
不為別的,回京城送人也是極好的。
畢竟,這也是蜀地的特產不是?
還有一點就是,肖家在蜀地住了這么多久,還真的很喜歡這種味道的肉。
就算不送人,留著自己吃也是極好的。
送肖家人啟程時,春暖的眼眶紅了。
她不是不舍,而是看著肖家走上了回京的路就想起了祖母!
如果祖母也能跟著一起回京該多好啊!
祖母的牌位倒是被春寧抱上了馬車。
想當年……真的,當年的事兒是真的不能想。
與此同時,漠北,肖家的男丁換洗一新,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紅了眼睛!
七年,整整七年,他們在漠北熬了七年之久。
當年意氣風發的人現在已是兩鬢斑白。
“大哥,我們可以回京了。”
“是啊,我們可以回京了。”
“我們終于熬過來了。”
“最難得的是,我們一個不少的回京了。”
“可是,京城再沒有父親母親了。”
一個個的鼻子發酸,眼眶發紅!
想著父親當年的慘狀,想著肖家當年的橫禍,居然連怨恨都不敢有!
何其無辜!
回京后,一家人團聚,第一要務就是給成年的孩子娶妻生子。
還有家中的幾個成年姑娘,早已過了婚嫁的年紀,都不知道談什么樣的人家才合適。
一路上,許氏和徐氏黃氏也是憂心忡忡,都在商議著這些事兒。
“七年時間,太久遠了些。”
硬生生的將孩子們拖成了老姑娘。
黃氏想著當年娘家寫信的要求,再想著自己當時犯的蠢,都覺得很是諷刺。
差一點啊,她就真的葬送了女兒的一生!
如今回京了,希望女兒能找到一戶好人家。
京城,肖春玉帶著下人回到肖家指揮著她們打掃和擺放。
“大小姐,當初這兒好像有一張書桌,是老太爺和二姑娘聊天時用的。”
“擺上。”
“是。”
“大小姐,書房還差一些書。當年老太醫在時,醫書就堆滿了書架,如今找不齊了。”
“祖父和暖暖最喜歡看的就是醫書,讓人去買,不管什么醫書都買些回來擺上,不要有空隙。”
“是。”
“大小姐,太太她們還有幾天到,大廚房是不是要準備起來了?”
“都準備,還有,讓人牙子帶人來,我要買幾個丫頭。”
正說著話,外面一陣喧嘩。
“捷報,捷報,八百里加急,邊關傳來捷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