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沒料到,冬梅的選擇是那么的明智。
打起來了,這一次打仗是朝廷的夏將軍帶兵平叛。
昌州城里才恢復了三分的煙火氣息被戰爭的血腥所代替。
圍城三天了,叛軍抓了百姓去當肉盾。
只要夏廣成攻城,叛軍就把綁著的百姓趕到前面去。
哭聲喊聲罵聲,聲聲震耳。
“將軍?”胡副將無奈的看著夏廣成。
這城,怕是攻不下來了!
誰敢下令進攻啊,那是百姓啊!
是大夏的子民。
若是刀箭砍在他們的身上,御史的彈劾就會飛到皇上的御案上,到時候午門外的大刀就會落在將軍的頭上。
更何況,將軍是保家衛國的人,怎么可以將刀對準自己的百姓,再大的功勞都會掩蓋不了那份殘忍。
“先圍著吧。”
夏廣成也是一個頭兩個大。
誰能想到他們會這么無奈啊!
是的,在邊境打敵人,他絕對是什么都不怕,絲毫沒有顧忌。
但是在這兒打仗,他三番五次下令,對叛軍士兵,只要投降的就不要傷他們。
如果為是為了自己的士兵著想,他甚至想下令讓他們盡量不要害了他們的性命。
當然,身為三軍主帥他如果這樣說話是很不負責任的。
誰的命不是命呢,打仗就是你死我活的事兒,他讓自家兄弟顧忌別人的命,那些人可不會顧忌這些。
刀劍無眼,保命才是最重要的,對對方的仁慈就是對自己的殘忍。
當然,他也知道只要對方傷的是手無寸鐵的百姓,這仗就沒法打下去。
圍城的結果就是:城內的百姓生不如死。
“城中除了一個叫百草堂的藥鋪在正常開門營業外,所有的商戶都關門閉戶了。”探子將得來的消息告訴夏廣成:“以前憑戶籍每戶可以買點糧,現在糧店也不開門,無糧可買,有些百姓家中已經斷糧了,餓了三天三夜的大有人在。”
“他們的在罵將軍您。”
這話探子是經過深思熟慮才說出來的。
“說吧,怎么罵的?”
“他們說您沒來時,至少街上還太平,每日埋在也能買到點糧。”
哪怕那糧是高價呢,至少能買到。
“現在商戶都開門了,糧買不到,已經餓得不像樣了。”
最關鍵的是,現在他們門都不敢出。
出門就會被叛軍逮著去做人肉盾牌。
有些人實在餓得不行了,干脆就故意沖到街上去,讓叛軍逮了去做人肉盾牌,因為他們還會每天給兩個窩窩頭吊著這些人的命。
為了兩個窩窩頭,他們什么都顧不上了,甚至主動出去了。
在他們看來,怎么都是死路一條。
能多活一天也是賺。
“所以,這些百姓將逮他們的叛軍看成是好人,而我夏廣成卻是罪大惡極的壞人了?”
這都TM什么邏輯啊?
夏廣成有時候覺得可憐之人必有可惡之處。
可是,又拿他們毫無辦法。
“將軍,皇上那邊……”
怎么說呢,他們家將軍就是頭鐵,居然會主動請纓,偏偏,皇帝還給了期限,限他一年之內平定蜀地內亂。
一進入蜀地到處都是小毛賊。
這里的山多路窄,風俗民俗完全不同,再加上不少人打著叛軍旗號四處作亂以搶百姓為營生,真正是民不聊生的地方了。
“本將知道了。”
不就是期限嗎?
讓他先理一個頭序出來。
只要能理出一個頭緒,一切事情就簡單了。
真正的打仗,從來都是速戰速決的。
這一天,夏廣成突然接到了一個信息:有人想要見他。
“將軍,這會不會是叛軍的設的圈套?”
胡副將很是擔心,建議不要去見來人。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夏廣成道:“更何況,未必就真是敵人,萬一對我是有利的呢?”
“可是,將軍,咱們在蜀地人生地不熟的……”
哪來什么熟人呢?
“你別忘記了,本將軍現在運勢好得很,車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橋頭自然直。”
是的,夏廣成有一種強烈的預感,來找他的人是自己的貴人,是能助自己破局的人。
所以,他讓人帶進了軍營。
“將軍,人帶到了。”
夏廣成看到眼前的年輕人時點了點頭。
“百草堂的三少爺,趙明華?”
趙明華點頭,是他!
“不錯,不愧是暖暖那丫頭親自挑選的人,很有膽量。”
從外面帶進來,他絲毫不怯色,這就是為什么春暖能挑中他的原因吧。
是的,夏廣成屬于愛屋及烏的類型,他對肖春玉的事兒了如指掌,對肖家的人也特別的關注。
特別是這個肖春暖,從小就與眾不同,是一個可塑之材。
當然,越是有才華的女人對嫁人越是有所苛求。
章家那小子退親是他沒有福氣,他一直比較好奇,什么樣的男子才能入得了小姨子的眼。
沒想到會是這個小子。
小主,這個章節后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后面更精彩!“那是因為我撿了漏,運氣好,被挑中了。”
趙明華絲毫不覺得尷尬,還能自嘲一下。
“你就不怕本將?”
京城那些公子哥兒見到他就像老鼠見到貓一般。
“趙某從不做對不起百姓之事,也不會對將軍造成傷害,又何來怕之說。”
很好,確實是個有膽識的人。
夏廣成沖著站在旁邊的護衛揮了揮手,示意他們退下。
“將軍……?”
胡副將有點懵,他們交談之中提到了某個女人,將軍和他是認識的人?
“退下吧,本將有話要問他。”
沒辦法,退下。
不過,他們都不敢走遠,就在門外候著,萬一有什么情況也好第一個沖進去。
“趙明華見過大姐夫。”
這樣不是巴結他,是家禮。
之前見將軍是國禮,待沒有的時候,就用家禮了。
“你很聰明。”
夏廣成被這一聲大姐夫叫得心情愉悅了。
“不過,這個時候來見我,你就不怕城內的叛軍對你家人造成傷害嗎?”
“所以我繞了很多圈,換了好幾個身份才來到你的身邊。”
“你急于見我,是有什么事兒?”
夏廣成對這個妹夫家庭是有所了解的,傳說中昌州出了名的紈绔。
據說那個兵荒馬亂中依然堅持開門營業的百草堂就是他家的產業。
這家的人家,養出來的“紈绔”又會紈绔到哪兒去呢?
“我想我可以助將軍破城。”
夏廣成就這么看著他,等待著他的下文!
這小子,知道自己在說什么嗎?
那是破城啊,千軍萬馬都搞不定的事兒,他憑什么這么說?
就憑他的一兩句話嗎?
不過,不管他說什么,夏廣成都是要聽一聽的。
集思廣益是他的優點。
都說旁觀者清,當局者迷,或許他真的有什么好主意呢。
“坐,上茶。”
立即就有小兵上前給趙明華倒茶。
趙明華呷了一口茶,怎么說呢?
真不好喝啊!
這茶比自己家下人喝的都還差。
只能說,這當將軍的人也是挺辛苦的,吃香的喝辣的只能是京城里的那一群吧。
這位長年在外行軍打仗,功勛卓越,賞賜百千強,卻沒有時間和機會去享受,就……挺可憐的。
這么輕輕的瞄了一眼夏廣成,已經被人逮了一個正著。
“你那什么眼神,收起你的同情心,本將不需要。”
“沒有的事兒,沒有的事兒。”
尷尬啊,自己就是昌州的一小娃,和人家京城來的大將軍說什么享受什么的,真是井底之蛙,自不量力啊。
是他自大了。
這種人,明察秋毫觀察細致入微,自己可憐他,他會不會發怒殺了自己?
“說吧,怎么破?”
他的時間很寶貴,有話快說,沒話就走。
趙明華……這還真是冷血啊,都不問問丈母娘他們還好嗎?
“將軍知道城中情況嗎?”
這不廢話嗎?
他的探子每個時辰都在往外傳話。
“百姓已經活不下去了,紛紛走上街頭,甚至主動去當人肉盾牌。”
這才是讓他無從下手的地方。
“他們之所以當人肉盾牌,是因為想要一天兩個的饅頭,是想活下去。”
夏廣成很懂這其中的道理。
“如果,將軍能許諾,待城門開了平定叛亂后每家每戶有平價糧供應,您說會是一個什么結果?”
結果就是不戰而勝!
甚至會有人打開城門迎接大軍進城。
“問題是,本將軍拿來糧供應?”
言而無信,百姓更會怨聲載道,只會適得其反。
這不是夏廣成能干得出來的事兒。
趙明華看著他笑了笑。
“到立秋收谷子大約只有一個月時間了,將軍要做的事兒就是在這一個月之內拿下昌州,讓百姓安居樂業……”
說得好有道理!
這小子,明明那么年輕,結果說的話就好像朝堂上的那些老古董一樣。
撐一個月?
他拿什么來撐?
平價糧?
且不說糧行的東家答不答應,就算刀架他們脖子上,他們也不一定有這么糧啊?
難不成讓他去別的地方調糧?
那也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這小子,真真是說得輕巧……
等等,他既然能說,就說明他能搞到糧!
“你手上有糧!”
這不問話,而是陳述。
“你想要什么?”
商人無利不起早,所有的付出都是等價交換的,夏廣成倒是想這位有什么野心。
高官厚祿,只要他上了折子倒也是可以為他爭取。
“我要進京城經商。”
“成為皇商?”
“皇商?”趙明華愣了一下,覺得還不錯。
他與春暖之間的協議就是這樣的,他所有的產業有暖暖都要有分紅,帶著春寧賺錢,讓肖家有足夠的財富換一種身份屹立在京城,讓肖家人大團圓。
“你若能做到,我必定上書皇上給你表彰,至于皇商,則要看你自己的本事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趙明華從不屑于與商戶有什么關聯,畢竟官商勾對的名聲并不好聽。
“可以。”
有名了,還怕沒利嗎?
“你得給我透個底,你有多少糧,能撐多久?”
“上百噸,撐到秋收,夠不夠?”
上百噸?
這讓夏廣成大吃一驚。
“你家不是開藥坊的嗎?”
又怎么會有糧,而且數量巨大。
蜀王作亂已有半年之久,糧食一直是重中之重的物資,糧行的人早就嗅著味兒不再平價賣糧了。
也就是說,趙明華手中的囤糧應當是在半年之前就已經到手了。
他為什么要囤這么多糧在手中?
難不成想改行做糧商?
不對,這不是重點。
重點是,他的糧是平價售賣,意味著他的糧購入的時候價格并不高。
是什么讓他做到未卜先知的?
又是什么讓他可以放棄巨大的財富去搏一個皇商的名頭?
要知道,按照現在的糧價來算,他這上百噸糧售賣了也能賺個盆滿缽滿了。
“是開藥坊,救人有很多種方式。不僅僅只有治病救人這一條,讓人能填飽肚子也算是一種。”
“從頭到尾,你就沒想過牟取暴利?”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趙明華道:“我趙家的家訓是上得起天下對得起地,摸著良心告訴眾人:我誰都沒有負過。發這種財會虧了自己的福報。”
“那希望你好人有好報。”
“那是必須的,我最好的運氣就是遇上了暖暖,并娶了她為妻。”
夏廣成……一不小心就看到他在得瑟了。
嗯,不過,他說的話也是事實。
真的,就很巧,他夏廣成也覺得最好的運氣就是娶上了春玉,還有了盼盼這個乖女兒。
對,因為有了肖春玉,他成了肖家孩子口中的大姐夫,于是趙明華上趕著來幫他破局。
“接下來要怎么做就是將軍的事兒了,草民告退。”
沒等夏廣成回話,趙明華站起身就往外走。
“將軍……?”
胡副將不知道這個年輕后生給將軍說了什么,但是將軍若有所思的樣子讓他覺得好像有情況。
“召集幾個副將和先生一起開會。”
開會的主題是:怎么讓城里的百姓知道破城后糧價會瞬間恢復平價?
“將軍,據探子得來的消息,城中存糧不足,別說恢復平價了,就是養活大軍都不夠了。”
飯可以亂吃,話是真不能亂講啊。
這會要人命的。
到時候激起了民憤,那才是莫大的損失。
破城的功勞也會被代替,這豈不是得不償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