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這個姐姐,大哥哥,你喜歡這個姐姐嗎?”
姜思雅大腦一片空白。
她和張文嫻同時被宣進宮,在御花園里等著皇后的召見。
誰知道跑出來一個女孩,還摔了一跤,自己一時熱心腸帶她來洗手,結果就被她帶著見到了皇后和太子?
“姐姐,姐姐……”
盼盼的喊聲驚醒了姜思雅。
“臣女姜思雅見過皇后娘娘,見過太子殿下。”
“免禮。”
皇后第一次認真的打量姜思雅。
嗯,這姑娘第一眼看去確實沒有驚艷的感覺。
但是長著一張國泰民安的臉,為人處事倒也大方得體。
皇后看向兒子。
只見兒子微微點了點頭。
好了,兒子到底是認定了她了,和皇上想要的結果一樣。
三人投票,兩人一樣,她還掙扎個啥。
“姜思雅?”
“臣女在。”
“今年芳齡多少?”
其實早就知道她的一切資料了。
“回娘娘,臣女還有一個月十六歲。”
臉已經開始泛紅了。
在這個年紀,其實早已開始相看人家了,但是她還沒有,懂的都懂,這是因為姜家想要角逐那個位置。
她心里雖然有些不愿,但是身為家族中的女子自然要擔起為家族榮耀的責任和擔子。
既然家族需要她付出,那就接受這個任務。
“可曾婚配?”
“回娘娘,未曾。”
這一次,臉紅了一半。
“可有心儀之人?”
皇后是過來人,少女懷春再正常不過,她可不想娶一個心里有別的男人的人回來給兒子當媳婦。
“回娘娘,不曾。”
嚇死人,真要有心儀之人,怎么敢肖想那個位置?
還是說怕這一家子的命太長不成?
“閑時都做些什么?”
“回娘娘,臣女喜靜,閑時會看看書,做做女紅,偶爾也和姐妹們一起喝喝茶聊聊天。”
“都看些什么書?”
“回娘娘,《女戒》《女誡》《內訓》《女論語》《女范捷錄》、《詩經》”姜思雅道:“偶爾也看看《本草綱目》之類的書。”
“你涉獵倒也廣泛。”
“不敢,臣女就是打發時間,隨便看看。”
事實上,她還看閑書來著,這話是萬萬不能講的。
從小就被嬤嬤教導的是宮中的禮儀,什么話該說什么不該說一清二楚。
不過,姜思雅一向就不是那個被拿捏的人。
祖父書房里的書,她沒有翻完也翻了一大半吧。
“聽聞姜小姐才名在外,琴棋書畫樣樣精通,今日天氣好,賞花正合適,不如請姜小姐彈奏一曲助助興?”
“是。”
姜思雅能說什么呢?
讓彈就彈吧。
御花園里的張文嫻聽得不遠處的琴音直接皺眉。
“姜思雅在搞什么?她以為在那里彈琴就能吸引太子的嗎?”
真正是可惡!
玩才能小伎倆!
“小姐,咱們不管她,只是,小姐,在這御花園里待了好久了,皇后娘娘……”
“住嘴,皇后娘娘也是你能編排的。”
這蠢丫頭,以后還是不要帶進宮里了。
真是沒大沒小,這是宮里,人家是皇后娘娘,想什么時候召見什么時候召見,豈容她嘴碎。
這不是妥妥的蠢嗎?
“是,小姐。”
能怎么辦,等著唄。
殊不知,旁邊的偏殿里,皇后和太子聽了一曲后很是滿意,皇后還賞了一個玉手鐲,然后在盼盼的帶領下讓她出去了玩兒去。
“姐姐,宮里有好玩兒的地方,要不要一起去玩兒?”
“你叫盼盼?”
姜思雅又不傻,怎么會不知道皇后和太子的意思呢?
新的選秀要開始了,皇后自然是要先摸一個底。
坊間的傳言都是真的,太子妃就是在張家和姜家之間選一個。
所以她們才會同時被召喚進后宮。
沒想到,她得了頭彩。
嗯,沒錯,這事兒,全靠了這個叫盼盼的小姑娘。
盼盼是誰?
別人可能不知道,京城貴人圈的人都清楚得很:夏夫人帶去的閨女,嫁到了懷遠將軍府,將軍府老夫人都視作親孫女。
有說盼盼時常進宮陪著皇后玩兒,皇后很喜歡這個小女孩。
若是一個十五六歲的妙齡小姑娘那還真是麻煩,但是一個三四歲的小女孩一點兒威脅都沒有。
姜思雅也沒將這事兒這人放心上。
沒想到自己進宮首先遇上的就是這個盼盼。
還是在這個盼盼的助力下先于張文嫻見到了皇后和太子,而且,幾乎可以說拿到了入場券。
心情就相當的復雜。
“對呀,姐姐,我叫盼盼,姐姐,咱們去玩兒。去看花。”
“好。”
皇后也讓陪著她玩兒的,這可是皇后的懿旨。
姜思雅牽著盼盼的手出現在了御花園,張文嫻一臉的嫌棄。
“姐姐,這個花叫什么名字?”
盼盼指著芍藥問。
“這叫芍藥,它不僅是花,還是一種藥,有活血祛瘀、清熱涼血的功效。”姜思雅小聲的介紹:“它能治療溫毒發斑、目赤腫、肝郁脅痛、跌打損傷等,還可以養血斂陰、平抑肝陽、柔肝止痛,主要作用是治療肝血虧虛、肝脾不和、肝陽上亢等……”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哇,姐姐知道的這么多,您是大夫嗎?”
“不是大夫,我不會看診治病,我只是看過就記下了。”
“姐姐,你真厲害啊,過目不忘。”
“盼盼這么小還知道過目不忘的意思?”
“知道知道,就像姐姐,長得好看,也讓盼盼過目不忘。”
姜思雅啞然失笑:這孩子,過目不忘用在這地方合適嗎?
“姐姐,我二姨會制藥噢,我二姨也是大夫。”
“你二姨是不是叫肖春暖呀?”
姜思雅記得這個人,有一年出席宮宴的時候見過,不過她比自己大三歲,那時候自己還只是一個小女孩,對肖春暖的印象還是很好,記得她是一個很和善的人/
后來回府后母親說過,滿朝文武皇親國戚的閨女,真正聰慧的只有肖大夫的二孫女,是一個大智若愚的姑娘。
若是她有意進后宮,都沒有別人什么事兒。
當然,以肖家的身份和地位,倒也不容易進后宮。
所以,她也就沒將那位姑娘當成假想敵。
怎么也沒想到,時隔多年后,自己靠著她的姨侄女進了后宮,比張文嫻捷足先登吃上了一顆定心丸。
“是呀,春暖,暖暖,是我二姨,好厲害好厲害。”
盼盼拍著手歡喜的叫道:“二姨很會制藥。”
一大一小聊得很是歡暢。
張文嫻看了癟了癟嘴,傻子才和一個小丫頭說這么多。
也不對,說這么多,是顯得她很厲害是吧?
正想著,就見一個宮女走了過來。
“張小姐是吧?”
“正是,姑姑,是皇后娘娘要召見我了嗎?”
張文嫻激動了。
“皇后娘娘有事兒要辦,今日不得空見張小姐,還請張小姐回吧。”
還沒見著人,就讓她走人了。
“有勞姑姑了,臣女這就告退。”走了兩步還是覺得不甘心,指著姜思雅道:“那她怎么不走?”
“娘娘交待過了,姜小姐先陪著小姐玩兒,回頭帶著小姐去用膳。”
皇后交待過讓姜思雅陪著這個小女孩玩兒?
“她是哪個府上的小姐?”
張文嫻突然間覺得有點失算了。
這小丫頭怎么會這么重要,莫不是……
“回張小姐,這是懷遠將軍府夏府夏大小姐。”
什么夏大小姐,不就是肖春玉帶的拖油瓶嗎?
這么看重了?
不好,壞事了,她忘記了祖父的交待:進宮時若是看到了盼盼,一定要對她好,她可能幫不上什么忙,但是,她可能會決定一個人一輩子的命運。
所以,這就是那個叫盼盼的小丫頭?
“她怎么會在宮里?”
“盼盼小姐進宮是不需要遞牌子的,想來就來。”
宮女下意識的看了一眼張文嫻:就這樣的腦子,怎么配進東宮的?
所以,被淘汰下去都是有原因的。
張文嫻看了一眼盼盼和姜思雅的方向,咬碎了一口銀牙。
這邊,姜思雅和盼盼邊看邊聊,御花園中的花花草草她們都能說到藥的功效。
說到激動時,盼盼還動手拔草拔花,搞得一團亂麻。
這要是換了一個人,誰敢在御花園中拔草拔花啊,不要命了還差不多。
“盼盼,這樣拔不好吧?”
見盼盼又動手了,姜思雅連忙阻止:“畢竟這里是御花園,這里的花花草草都有園丁打理的。”
“無妨。”身后伺候的宮女道:“盼盼小姐拔草拔花總是她的理由,皇上和皇后都交待過,她要拔什么都是可以的,只是小姐別動手,動口吩咐奴婢拔就行了。”
“芳姑姑,我要那幾朵花,最紅最紅的。”
“好,奴婢這就去給小姐摘。”
于是,姜思雅就看到了小姑娘指揮宮女禍害御花園。
所有的宮女看在眼里臉上都很淡定。
這……
姜思雅重新在心里掂量了一下盼盼在宮中的地位。
“時辰不早了,我該回府了。”姜思雅想了想:“盼盼,以后也歡迎你來我們姜府玩兒”
“可以啊。”盼盼道:“姐姐,你陪我吃一頓飯啊,要不然我一個人好孤單。”
陪玩陪聊還要陪吃,姜思雅也沒轍了,只好跟著她一起去用膳。
盼盼人小,待遇卻絲毫沒有怠慢。
伺候的客女們都很恭謹。
看她熟悉的程度就知道她是這宮里的常客。
“盼盼每次進宮都是自己一個人用膳嗎”
后宮人很多,但是后宮的人也很孤單。
“不是,有時候是皇后娘娘陪著,有時候是大哥哥陪,有時候是皇上陪著,今天一個都不陪盼盼,他們肯定都有事兒,盼盼很懂事,不能哭不能鬧,要乖乖吃飯。”盼盼自顧自的吃了起來:“不過,盼盼也不孤單,有姐姐陪著。”
姜思雅還能說什么?
皇宮中身份最尊貴的四人都有三個陪她用膳了。
“嗯,姐姐,以后你進宮了也可以常常陪盼盼用膳。”
“盼盼,姐姐怎么可能在宮中常常陪你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后面精彩內容!聽到盼盼這話姜思雅的心漏露了半拍。
“可以的啊,盼盼讓皇后娘娘召你來就來了。”
姜思雅……是我多想了。
用完膳,盼盼說要午休了,然后讓姜思雅回府了。
姜思雅早就想回府了!
今天所見所聞真是超乎她的想象,她腦子有點不夠用,得回去找祖父。
“盼盼?你在宮中見到她了?”
姜太師聽見孫女的話也是很震驚。
“是,孫女和張小姐在御花園中正等著皇后的召見,就見一個小姑娘跑來,然后就摔倒在我們的面前。”
“然后你就上前去扶她,關心她了?”
“正是。”
“然后她就帶你去洗手?”
“是孫女帶她去洗手……”也不對,確實是盼盼帶自己去洗手的,因為自己要走的方向和她要走的方向不一樣。
所以,這是……
“看來,盼盼對皇后和太子的影響不小。”
姜思雅好像也明白了一點點。
難不成,人選都由盼盼來決定?
“小雅啊,以后遇上這小女孩,你就將她當祖宗一樣供著。”
姜思雅錯愕不已。
“你記住祖父的話就行了,一定要耐心一點,好好對待這孩子。”姜太師摸著胡子點了點頭:“以后,我們姜府的人對夏府的都客氣著些,還有,此事一定要低調,越是關鍵時刻越不能掉以輕心。”
“是。”
姜家人心里都明白,姜府好事將近了。
“老太爺,那選秀之事?”
“正常選秀。”
正常選秀,思雅會被留牌,這是肯定的事了。
太子妃人選十有八九已經由盼盼選定了。
姜太師猜測得沒錯。
后宮,坤寧宮里,皇上陪著皇后和太子品茶。
“盼盼選的是姜家女?”
“是,皇上,兩位小姐都在御花園里,盼盼跑過去時摔了一跤,是姜小姐上前扶了盼盼起來,盼盼就帶了她進殿洗手。”
“這個小家伙,腦子可好使了。”皇上呵呵笑了:“朕也看好姜家女,太師府上家規甚好,府中對孩子的培養也不錯。澈兒呀……”
“父皇,兒臣在。”
“娶妻娶賢,太子妃人選更不能隨意。雖然姜家女沒有張家女的顏色好,但是,姜家女擔得起當家主母的名聲,未來也必然能成為你的賢內助。”
“兒臣聽父皇的安排。”
“那張家女你若是覺得好可以賜個側妃。”
“父皇,兒臣身子骨弱,娶一個太子妃足矣,不好再耽擱別人家的千金了。”
這倒也是,兒子身子弱,是真不能塞太多的女人給他,怕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