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毅沉穩的聲音從智能表里傳了出來,“只要合理安排,肯定夠用,有了這些積分我可以光明正大走流程,跟隊里申請執行這項任務,具體花費后續會有清單,公布出去給大家看,不用害怕大家非議。”
傭兵之所以叫傭兵自然是他們他們可以拿錢接任務,只要不影響政府工作安排,這些都是默許的。
江淼當著周藍天的面把那些積分全都轉給蘇毅,“好了,現在我們等消息就行了。”
周藍天強壓著激動的心情和江淼道謝。
當天蘇毅就把情況告訴趙慶豐。
趙慶豐一家雖然沒有住在棚戶區,但他手底下一波被政府安排對象的兄弟全都把家安在棚戶區,對于那邊的建設自然十分上心。
一聽是棚戶區的居民自發籌資建造助產院,立馬批了,還跟上頭申請,費用上面做了減免。
助產院雖然不是正規醫院,但也是要正兒八經給人接生或者做剖腹產的,應對一些危急情況,里面的規劃需要專業人士提供意見。
這個時候不得不請馬志超出手了。
馬志超一心救人,這種有利于政府和群眾的事情他表現得十分積極,百忙之中把自己的徒弟林昭喊了過來。
兩人一起圍繞棚戶F區的土地面積和周邊環境以及現有的資金情況規劃了兩天兩夜,終于給出了一張最合理的圖紙。
師徒倆拿著那份圖紙去見趙慶豐和蘇毅。
“棚戶F區的房子特別小,有用的是養殖區和種植區,雖然每戶合起來就一畝地,但八戶人家合起來就是八畝地,面積夠用,考慮到那片區域的住戶不少,萬一生孩子的多了,助產院不夠用,所以我們把使用面積定在65畝,剩下的15畝修建安置房,安頓那八人,你們覺得可以嗎?”
馬志超嚴肅地看著他們詢問。
蘇毅點了點頭,“那八人里面有三個是年邁的老人,茍延殘喘,剩下五個是孩子,最大的十一歲,最小的五歲,都是結伴討生活,互相抱團取暖。
15畝的土地拿出三分之一修建房子,剩下的一畝用來種植養殖足夠了。”
說難聽點,那幾個老人還能有幾年?以后的房子和田地都是給那幾個孩子的,這幾個孩子雖然沒有血緣關系,但早就不分彼此,一畝地正好足夠他們過活,給多了他們也照顧不過來。
等將來成年可以重新申請分配房子,離開那個安置房。
趙慶豐仔細看完圖紙,拍了下大腿,“好,那就按照這個設計施工,蘇毅,這個任務交給你。”
說著他又看向馬志超,“馬醫生,畢竟是助產院,恐怕施工的時候還要你從旁協助,會不會太辛苦?”
傭兵團的醫生就三個,一個常年在實驗室搞研究,一個留守隊里,應對突發情況,還有一個就是馬志超,他一般是跟著危險任務走,一直在外奔波。
馬志超直接把林昭推出來,“趙隊,我還真沒辦法,但林昭可以,他是我打出來的,這份圖紙也是我們一起協商的,重點他都清楚,讓他跟著蘇毅。”
“好!”趙慶豐大笑,整個人都舒展了不少。
既然已經做了安排就不能耽擱。
蘇毅第一時間聯系隊里的兄弟,同時找內城區的人訂購建材。
當天晚上,浩浩蕩蕩的施工隊進了棚戶F區。
因著棚戶F區最偏僻,除了這邊的居民聽到動靜,其他區域的人都沒有察覺。蘇毅將那八戶人家叫醒,簡單說了下情況,暫時拆掉最邊上的兩戶,按照他們家的施工標準,硬是挖出半畝地的深坑,差不多有三米。
這段時間沒有下雨,坑里沒有積水,土壤潮濕程度正常,可以立刻打地基,下鋼筋,灌注水泥。
傭兵團857小隊只用了一夜的時間就把下面的框架做好。
此時F區的幸存者都準備出門淘荒,一個個遠遠看著傭兵干活,沒人敢湊上去。
被拆除房子的小五睜著黑白分明的大眼睛天真地看著身邊的哥哥姐姐,“大哥,這就是我們以后的家嗎?”
阿大摸了摸他的頭,笑了笑,“對!我們先去找吃的,過兩天就能搬進去了。”
話是這么說,但阿大心里也沒底,他們之所以同意把房子讓出去也是為了活命,冬天的時候他們差點活不下去,是徐阿婆不時接濟他們,才讓他們活了下去。
這次也是出于對徐阿婆的信任他才賭了一把,希望他是對的。
幾個孩子跟著其他人一起往外走。
很快棚戶F區的人都跑光了。
蘇毅看著那幾個穿得破破爛爛臟兮兮的沈英,目光沉沉,很快又收回視線,繼續干活。
只一天的功夫,一座三層樓的水泥房框架就弄好了,連著地下室的話就是四層。
第二天砌墻抹水泥,貼鐵皮板,第三天對房子內部刷水泥,做平整處理,還上了一層漆,讓房子看起來整潔明亮了不少。
第四天安裝門和屋頂上的通風通氣窗以及鐵柵欄。
同時將家具擺放進去。
棚戶區第一座樓房誕生。
蘇毅通知阿大八人搬家。
八人聚在一起,看著眼前氣派堅固的樓房,震驚得一句話都說不出來,完全不敢相信這是他們的新家。
其中一個老人抹著眼淚哽咽道:“我以為房子給出去以后就只能隨便挖個坑等死,沒想到竟然是這么好的房子!嗚嗚嗚”
自從E區那對夫妻被發狂的野獸咬死,F區的人一直害怕自己也會遇上野獸襲擊,畢竟他們住的房子并不結實,也沒有太大的能力對房子進行改造,天天活在恐懼之中。
現在這房子在他們眼里就是安全屋,住進去可以踏實睡大覺。
其他居民看著樓房艷羨不已,開始后悔當初沒有答應貢獻自己的房子。
傭兵們聞言心里也是百感交集。
唐正溫聲說道:“快進去看看吧,一層房子大概有三百多平方,考慮到你們不是一家子,所以只留了一個二十幾平方的公共休息區域,其他都規劃成單間公寓模式,就是一個小客廳,一間臥房,一間廚房和一個衛生間。
考慮到樓房最好不要燒柴,我們把廚房灶臺換成電熱設備,屋頂裝了兩臺能源轉換器,可以提供足夠的能源。
整座樓房全都安裝了燈,開了燈里面跟外面一樣亮堂,還有水管,每個單間里面都安裝了一個水龍頭,我們頭想方設法給你們弄來了一個自來水輻射凈化器,以后你們只要打開水龍頭就可以使用,不用擔心水中的輻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