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九卿第66章 心頭血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問九卿 >>問九卿最新章節列表 >> 第66章 心頭血

第66章 心頭血


更新時間:2025年03月11日  作者:姒錦  分類: 言情 | 古代言情 | 古典架空 | 姒錦 | 問九卿 


平樂公主是崇昭帝最疼愛的女兒,這一出事不打緊,半個太醫院都快被搬過來了,原本謝皇后打算在春日宴上為太子充盈東宮的計劃,也被這突如其來的變故攪亂,只能無奈擱置。

她懷疑平樂裝暈,卻不得不趕緊將人送去華宜殿。

“母儀天下”的皇后,不能不“母儀”自己的庶女。

崇昭帝更是健步如飛,心急如焚地趕過來,看著昏迷不醒的女兒面色蒼白地躺在床上,心愛的蕭貴妃在嚶嚶啼哭,一室子混亂……

崇昭帝氣黑了臉,指著太醫就怒訓。

“公主為何還沒有蘇醒?你們是做什么吃的?”

“平常你們一個個的,大談岐黃之術,吹噓醫術高明。關鍵時候,連這點小事都辦不好!朕要你們何用?”

太醫們渾身虛汗,大氣都不敢出,只能磕頭請罪。

“公主許是氣極攻心,情志過激引發肺氣上逆,體內氣血逆亂,經絡阻滯,蒙蔽了清竅,以致心神被擾……這才,這才會陷入昏迷……”

崇昭帝臉一轉,便看向謝皇后。

春日宴是謝皇后精心籌辦的,他不用出聲,只是厲目一掃,謝皇后已然從那雙帶著怒火的眼睛里,看出了皇帝對她的責怪。

皇后不好當。

一個偏心眼皇帝的皇后更不好當。

她疲倦地一笑:“妾身方才受了驚嚇,身子也有些不爽快,先去外間歇息一下,再去長春閣安撫姑娘太太們,以免引來人心惶惶,內外不安……”

朝皇帝欠了欠身,謝皇后便轉身退出了內殿。

華宜殿內的氣氛格外凝重。

眾人屏氣凝神,不敢發出一絲聲響。

長春閣里,命婦們也已經無心吃喝和賞花,一個個都在曬著太陽在等公主的消息,私下里,也議論紛紛。

薛月沉攜了薛綏的手坐下,小聲吩咐。

“你跟著母親不要再亂跑,我去華宜殿探一探情況,若是公主無事還好,要是有事……”

她停頓片刻,抿了抿嘴,擔憂地看著薛綏。

“我去求求王爺,看看如何是好。”

“多謝王妃。”薛綏唇角的笑意很淡,“我并沒有做錯什么,還救了小郡主的性命,想來貴妃通情達理,只會感謝我,陛下更是明君,又哪會責罰我呢?”

薛月沉看著她,欲言又止。

然后微微嘆息一聲。

到底是鄉野陋巷長大,不知宮中險惡。

陛下是明君,可對待平樂公主的事,便只是一個寵女無度的父親。

他可以為了公主不講理,連皇后和太子都得靠邊,她薛六算得了什么?

薛月沉怕薛六出事,也怕薛家受她牽連,又叮囑她。

“要是華宜殿質問下來,你便恭順一些,等王爺來周全。”

薛綏笑著嗯聲,沒有搭話。

薛月娥坐在傅氏身側,看大姐姐對薛六無微不至,而薛六卻若無其事的樣子,心底又是嫉妒又是窩火。

“母親,為何凡事扯到六姐姐,就會有人倒霉?”

傅氏看她一眼,緊緊抿著嘴巴,不說話。

薛綏唇角卻翹了起來,側目一笑。

“那九姑娘可要小心些……”

薛月娥哼聲,扭開頭去,挽住薛月滿的手,小聲咕噥。

“她真是晦氣!”

這時候,不遠處一個公公模樣的人走過來,路過眾夫人都沒有停留,徑直走到傅氏和薛月沉這邊,朝薛月沉施禮請了安,目光便望向她身側的薛綏。

“薛六姑娘。”

眾人微怔,紛紛看過來。

薛綏:“公公找我何事?”

那公公慈眉善目,一臉笑意地躬身。

“還請薛六姑娘移步華宜殿,貴妃娘娘有事相請。”

眾人神色古怪,都為她捏一把冷汗。

薛綏笑了笑,面色出乎意料的平靜。

“是。有勞公公帶路。”

薛月沉心下很是不安寧,跟著起來,“我陪你同去。”

薛綏和她對視一眼,笑了笑。

那公公自然不會阻止端王妃去看婆母和小姑子,掛著笑容躬身在側。

“請!”

二人相攜離去,越走越遠。

長春閣安靜了片刻,便又響起竊竊私語。

傅氏皺起眉頭,臉上泛起一層不可言狀的擔憂。

今日的事情實在蹊蹺,她心內有不少的疑惑,也隱隱有答案浮上心頭。

她在薛府里跟薛六幾個回合的交手下來,早認定她不是外表那么良善無能。

這件事,八成脫不了薛六的干系。

但她不明白太子李肇,在中間充當的是什么角色?

薛月娥看主母臉色不悅,趁機挑撥:

“母親,大姐姐是不是被六姐姐使什么妖術迷惑了?大姐姐處處護著她,生怕不夠麻煩似的……”

“閉嘴!”傅氏小聲斥責,嫌棄她不看場合胡說八道。

“你大姐姐是心地良善……”

看蘇宛繡和趙端儀似笑非笑地看過來,她頭痛地撫了撫額際,又瞪一眼薛月滿,松開緊皺的眉頭,神色如常地道:

“你們兩個都給我安分些,少惹是生非。”

薛月娥應聲低頭,“女兒明白了。”

薛月滿嘴角微微一抿,“是。”

長春閣里不時有宮人前來添茶續水,侍候筵席。

但眾人心里都七上八下,忐忑不安,哪里能安心。

約莫盞茶的工夫,謝皇后才從華宜殿過來。

“今日天公眷顧,晴朗宜人,百花爭奇斗艷,競相盛放,原是一樁大喜之事,奈何宮中突生變故,平樂公主身體抱恙,到底也不能圓滿如意了。諸位也無須擔憂,公主自有太醫照料,你等繼續暢快游樂,賞花斗草,莫要辜負了這大好的春光。”

皇后語帶笑音,大度溫和。

眾人紛紛笑著謝恩。

薛綏去到宜華殿的時候,平樂公主尚未蘇醒。

蕭貴妃雙眼通紅地坐在外殿,等著她。

薛月沉率先屈膝問安,薛綏緊跟其后,福了福身,低著頭,盯著打磨光潔的青磚石地面。

“民女薛綏,請貴妃娘娘安。”

蕭貴妃下意識看一眼她的穿戴,染著丹蔻的纖纖細指端過丫頭遞上的茶碗,緩緩吹散熱氣,飲了一口方才放下,重重一嘆。

“坐下說話。”

便有宮女過來替她引坐。

薛月沉朝她深深看一眼,坐在貴妃下首,等薛綏規規矩矩坐下,她關切地詢問。

“母妃,平樂公主可康愈了?”

蕭貴妃搖了搖頭,雙眼微紅,仿若隨時都要垂淚。

“尚未蘇醒,太醫們也是束手無策,你父皇心急如焚,氣得差點要了胡太醫的腦袋……”

相比謝皇后的溫婉端莊,蕭貴妃尋常在皇帝面前是一副無害且嬌媚楚楚的模樣,但在其他人的面前,與平樂相比,倒是不相上下。

只不過她年歲大些,行事老道深沉,更為含蓄有度,不似平樂那么表相于外。

薛月沉做了她十年的兒媳,很受了一些明里暗里的磋磨,深知她的為人秉性,哪怕句句和善,看似無害,也不敢掉以輕心,每說一句都要小心斟酌。

她先是安慰蕭貴妃,接著話鋒一轉。

“今日也不知是犯了什么煞,還是皇后娘娘沒看好皇歷。先是太子宿醉惹出事端,再是小郡主差點落水,然后把平樂也急出了毛病來……”

這話里說得隱晦,但幾重意思,蕭貴妃都聽明白了。

她笑著看一眼薛月沉,然后再斜睨薛綏。

“聽說是薛六姑娘救了小郡主?這般大恩,待平樂醒來,本宮定要讓她備上厚禮,親自登門致謝……”

薛綏微笑,“舉手之勞,娘娘這么客氣,要折煞民女了。”

蕭貴妃看她恭敬,瞥一眼薛月沉,語氣更為柔和。

“你大姐總說你乖巧懂事、善解人意,身世說來也是可憐,本宮便格外憐惜你幾分,不待入府,便給了你孺人位分,說來你也是王府的人,只待時日和桓兒圓房……”

她說到這里,皺了皺眉,表情肅然地一嘆。

“也罷,那我便不同你見外。這時叫你過來,是想借你一點東西……”

薛綏道:“娘娘請說,凡是民女有的,無不應允。”

蕭貴妃似是不好開口,對旁側的丫頭使個眼色。

很快丫頭出去,再進來時,后面便跟了一位太醫模樣的男子。

蕭貴妃道:“這位是太醫院的胡太醫。”

又道:“胡太醫,你來說。”

胡太醫戰戰兢兢地躬身行禮,語氣略帶遲疑。

“微臣以為,公主所患似是離魂之癥,因情志大慟,傷及心神,臟腑受邪,氣血難行,人便難以蘇醒,非要尋得一味藥引不可……”

薛月沉問:“是何藥引?”

胡太醫看一眼薛綏,拱了拱手。

“據《靈樞異術》上記載,陰年陰月陰日陰時出生之女,心血別具靈性,蘊含天地間至陰之氣。若有一劑陰女心頭血,或可修復靈竅,令氣血順暢通行,公主便可蘇醒如初……”

薛月沉聽得心驚肉跳。

“那如何能行?取了心頭血,人還能活嗎?”

胡太醫結結巴巴地道:“這……取心頭血倒也沒那么可怕,無須深入內腑,只需在膻中穴處,以特制的金針刺入,使心血緩緩滲出,待取夠分量即刻止血,創口淺且易于愈合,只是小傷,多養一些時日便大好了……”

薛月沉也信那些神秘莫測的玄奇術數。

可此時此刻聽來,巧合得就好像是針對薛六一樣。

因為要抬薛六入王府,薛六的生辰八字,蕭貴妃是一清二楚的。

這時候胡太醫這一番言論,是不是早做好的打算?

心頭血的說法,民間有傳聞,可真正用于治病,卻只在話本子里聽過……

薛月沉眉頭微蹙,委婉地道:“母妃,這等荒謬的醫術從未聽人提過,此方似有不妥……”

蕭貴妃朝她輕輕一睨,嘴角凝著冷薄的笑意。

“王妃認為胡太醫的話不妥,可是有旁的什么法子可救公主?”

薛月沉張了張嘴巴,沒有發出聲音。

薛綏突然開口:“王妃,薛六便是四柱純陰之女。愿取心頭血,為公主祛疾。”

她答應得十分爽快,不僅薛月沉和胡太醫,便是蕭貴妃都有些意外。

“薛六姑娘,你不怕?”

薛綏笑道:“能救公主是薛六的福分,豈有推辭之理?”

蕭貴妃微微瞇起雙眼,眼中多了幾分贊許之色。

“倒是個深明大義的好孩子,你且寬心,待公主痊愈,本宮定不會虧待了你。”

薛綏隨即起身,笑著頷首,在薛月沉驚懼的目光里,轉身對胡太醫道:

“勞煩太醫取來金針,我自己取。”

太醫是男子,取姑娘家的心頭血,當然不便親自動手。

許是為免薛六使詐,他從宮里叫來一個醫女,拿了金針和盛血的器皿,帶著薛六一同去了華宜殿的內室。

薛月沉心頭震蕩,“六妹妹,我陪你……”

“不用。”薛綏微笑看她,“一樁小事,王妃不用擔心。”

薛月沉看著她挺直的脊背,心里頭沉甸甸的。

也不知為何,腦子里反復出現她小時候被吊在梨香院里被人毆打欺負的畫面……

比起薛六小時候的遭遇,就太醫說的金針取血,確實算不得什么大的傷害。

可她為何如此坦然,坦然到她都不忍卒睹。

醫女是親眼看著薛綏取血的。

她褪去外袍,輕拉中衣,將金針刺入膻中……

醫女睜大雙眼,嚇壞了。

不僅因為她眉頭都不皺一下的從容。

更因她身上那些細微的傷疤……

她看到了。

鮮血從她的指尖緩緩淌出,滴入細釉的白瓷碗里,薛六姑娘嘴上帶著笑,雙眼一眨不眨地看著那血流入碗里,眼底仿佛都染成了鮮紅的顏色……

不知過了多久。

醫女全然是呆怔的狀態。

薛綏卻十分平靜,淡淡相問。

“這些血,可夠了嗎?”

“夠了夠了。”醫女回過神來,不敢看她的眼睛,趕緊從藥箱里取出紗布遞上去,手指都在顫抖。

“薛六姑娘按壓住傷口,在這兒里多坐一會,我出去向娘娘復命……”

她收拾起東西,仿佛逃命般快速離開了。

醫女一出門,小昭和如意兩人便沖上前來。

一左一右扶住她。

“姑娘,姑娘你沒事吧?你痛不痛?”

如意急得雙眼泛紅,咬著下唇才沒有讓眼淚掉下來。

小昭這回倒是沒再提“殺了嗎”,幫薛綏整理好衣服,從懷里取出一個小藥瓶,從中倒出一粒黑灰色的藥丸子,塞入薛綏的嘴里,又替她取來水。

“好歹毒東西!必不得好死。”

薛綏安撫地拍拍她的手背,慢慢地坐下來,用力按住膻中,神色淡然自若,仿若剛剛經歷的羞辱不過是一場微不足道的小插曲。

“眼下,不知他會如何應對。”

小昭和如意對視一眼,不知姑娘說的是何人。

直到外頭傳來一道尖細的聲音。

“太子殿下駕到!”

日頭偏西,余暉灑落在宮道上,一片金紅。

李肇大步邁入宜華殿,昂首闊步,神情冷峻,衣袂飄動間是撲面而來的壓迫感。

“不知皇姐貴恙?孤特來探望。”

蕭貴妃知曉他沒那么好心,卻也不便阻止。

何況,這時候皇帝就守在公主床前,太子便是想做什么歹事,也沒有機會。

“勞煩太子惦記,平樂眼下仍未蘇醒,太醫說是離魂之癥……”

李肇掃視一眼那個拿著白瓷碗的醫女,見她要拿著東西離開,低喝一聲。

“慢著!”

那醫女手一抖,嚇得差點跪下來。

李肇指著她手上的碗,“這是怎么回事?”

醫女瞥蕭貴妃一眼,戰戰兢兢地說了原委,便躬身低頭,渾身緊繃。

李肇突然便笑了,“好新鮮的方子。”

他慢慢走過去,看著胡太醫揚了揚眉頭,“如此別致的藥引,孤很是好奇療效。”

在眾人詫異的目光里,他帶著幾分戲謔與玩味,那笑容仿佛一頭嗜血的狼,充滿了惡意。

“孤今日要看著皇姐,一口一口地喝下去。”

蕭貴妃皺了皺眉頭,沒說什么。

太子素來如此,我行我素,算不得反常之舉。

胡太醫臉色略變,低下頭躬身作揖。

“那微臣這便下去,配藥方。”

李肇瞥一眼來福,“你跟著胡太醫去。”

胡太醫心下微微一震。

心頭血的說法,當然是假的。

這平樂公主有無數收拾人的手段,這次為了羞辱薛六,給東宮一個下馬威,可謂是下足了血本。

眼看一計不成,竹林雅閣沒有困住太子和薛六,她居然自行服下迷魂安睡的藥物,再讓他來做這個唱雙簧的“黑臉”,把陛下和貴妃娘娘都蒙在鼓里。

這些年,胡太醫這個太醫院的院判,在平樂的手底下茍活,沒少撈好處,買房置宅,家財萬貫,更沒少幫平樂做一些不干不凈的事。

可今日牽扯東宮,攪黃了謝皇后的春日宴,他心下也是惴惴不安,如履薄冰。

尤其這一碗“藥引”。

平樂當然不愿意喝下去。

誰沒事喜歡喝人血?那不得犯惡心?

但太子這么說了,還派人跟著……

平樂公主是喝也得喝,不喝也得喝了。


上一章  |  問九卿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