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晚一點時,蔡教授來了趟醫院。
起因是他愛才心切,想要盡快得到祝聞的回復,落實她入職研究所的事。
偏偏祝聞一直沒有反應。
這讓蔡教授不禁想起那句皇帝不急太監急……
他便“順路”拜訪了祝聞家里,想問她考慮得怎么樣。
那一整套院子都是蔡教授的,隔壁鄰居自然認得他,便說了祝聞母親住院的事。
蔡教授大驚,立即買了水果,到軍區醫院來拜訪——
“小祝同志你也是,母親住院這么大的事情,怎么不早點說?”
蔡教授的語氣看似責備,實則親昵。
他還對孟紅說,
“孟同志,感謝你為國家培養了小祝這樣優秀的人才!這是我們國家之幸啊!”
那誠懇得不能再誠懇的話,把孟紅聽懵了。
她女兒……這么厲害嗎?
孟紅剛聽祝聞介紹過蔡教授,那些涉及到保密的不能說,說了普通人也不懂,最震懾人的無疑就是省城大學教授的身份。
這讓孟紅既覺得茫然,又覺得欣喜。
病房里另外三張床的患者和家屬,也都悄悄豎起耳朵,關注著這邊。
孟紅儼然成了焦點的中心!
她緊張地攥著手:
“蔡教授,所以我女兒以后可以入職研究所當正式工嗎?那、那是不是就端上國家鐵飯碗了?”
對于鄉下人來說,當上干部、端上鐵飯碗就是最好的出路了!
之前的孟紅連想都不敢想!
現在,事實卻擺在眼前!
蔡教授笑呵呵的:
“豈止是鐵飯碗?等入職研究所,小祝同志的所有問題,我們都能幫著解決,孩子未來的讀書、教育,還有住房、醫療、養老……咱們國家對為國貢獻的科研人才向來是最重視,特別是小祝同志這樣優秀的!最近我還打算為小祝申請表彰獎勵呢!”
具體的內容不可能說,不過稍微透露一二,就已經足夠孟紅激動。
她是最艱難年代一路奮斗過來的,上過戰場,好幾次險些死去。
能夠安安穩穩活在一個和平年代,對于幾十年前的孟紅是不敢想象的事。
所以,他們這一輩人都懷著對國家最熱忱真摯的情感。
什么待遇的倒是其次,孟紅最在意的,是“為國貢獻”四個字。
“太好了……太好了……”
孟紅微微紅了眼。
她還把祝聞叫到跟前來,握著她的手,不斷叮囑:
“小聞,你要好好干,好好干吶……”
祝聞的心忽然被觸動了一下。
她望著孟紅眼角的熱淚,隱約有所動容。
許久,才緩緩回答:
“……好,我知道。”
等蔡教授離開時,祝聞送他到走廊。
祝聞口吻無奈:
“教授,您可是在將我的軍啊。”
蔡教授也挺不好意思的。
他身上有老一輩科學家的質樸和真誠,卻是鮮少做這樣的事情。
這讓他說話聲音弱弱的:
“我也是想讓你家里人為你驕傲嘛……”
祝聞本來還想調侃幾句。
可看到蔡教授臉上真實的羞赧和歉疚,她放棄原來的打算,也不再賣關子——
“好,我同意了。”
蔡教授還沉浸在不該這樣做的情緒里。猝不及防聽見這句,一時沒反應過來:
“什么?”
祝聞笑道:
“不是讓我入職你的研究所嗎?我說,我同意了。”
蔡教授大喜!
“太好了!放心,接下來的事情就交給我,我會幫你處理好的!還有該屬于你的獎勵和表彰,一份兒都不會少!”
祝聞倒是沒有推拒。
誰讓現在她是真的窮。
送走蔡教授后,祝聞轉身回到病房,看到孟紅被其他病友和家屬圍在中間,你一句我一句地詢問。
孟紅不太適應這樣的場面,平時總是爽利潑辣的她,難得顯露出幾分拘謹。
但這并不妨礙她臉上滿滿都是驕傲。
還有旁邊的祝曉。
也不知道小小的她,剛才聽懂了多少。
反正,現在有一堆大人在她面前夸贊祝聞多么多么厲害時,祝曉的小臉兒寫滿了認真,似乎要把那些夸贊一字一句全部記下來……
簡直太可愛了!
祝聞看著看著,也笑了。
她盤算著,最近這段時間學習積分已經積累得差不多。
等孟紅手術后,就可以進行第二次抽獎。
這也將成為她入職研究所后的第一份成績單。
希望“大國武器”系統不要讓她失望!
孟紅的手術如約而至。
江聽寒作為眼科主任,已經是做過無數臺白內障手術的老醫生了。
整個過程很順利,沒有出現任何紕漏,甚至比預定手術時間更早結束。
據江聽寒江醫生所說,因為恢復得比預期更好,所以孟紅只需要住院3天,就可以出院回家了,而整體的恢復時間大概在1個月左右。
當然,視力徹底恢復正常,那是一個緩慢而持續的過程。
但目前來看,孟紅已經不會再出現雙眼模糊、連東西看不清的情況了。
這對于整個祝家來說,都是值得開心的大事!
如果不是孟紅需要靜養,祝鈞恨不得帶一家子去國營飯店大吃一頓慶祝慶祝!
現在嘛,當然要低調修養,不能太過嘚瑟。
不過祝聞倒是沒忘記給家里的祝毅發了封電報,順便告訴他祝鈞也在這里。
祝毅的回信很快抵達:
等你母親平安歸來。
字里行間都是壓抑著的激動和歡喜。
祝聞特意把電報讀給孟紅聽。
她高興得把電報那張小小紙條摩挲了一遍又一遍。
孟紅想了想,告訴祝聞不用等1個月,1周后就打算啟程回鄉。
她這話,除了不想留在城里麻煩祝聞照顧她、耽擱祝聞工作以外,也是出于對丈夫的想念。
這讓祝聞陷入沉思。
她沒有急著說什么,而是回頭單獨和祝鈞商量著:
“要不把爸也接來吧,老讓他們兩口子分開,也不是回事兒。”
祝鈞驚訝不已:
“那家里的田不種了?還有爸媽的戶口、爸的大隊長位置……”
需要考慮的問題太多了。
祝聞知道,現在許多人的觀念仍然沒有轉變過來。
所以她并不急,只是說:
“慢慢來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