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
那幾位領導見了祝聞……
唔,怎么說呢?
應該是用“熱情”來形容吧。
或者,又要比熱情多一點點,幾乎達到了狂熱的地步。
他們用驚嘆又稱贊的目光打量著她。
說她英雄出少年,說國家有了她是最大的幸運。
那態度,就好像祝聞是什么活生生的國寶!
……直接把祝聞看得都不自在了!
老實說,這個世界上能讓祝聞感覺不自在的人和事,很少很少。
于是祝聞干脆主動出擊,問領導們提前見她是為了什么事。
很快她在領導的你一言我一句里,知曉了答案——
原來,領導和相關科學家們在給她發去邀請函、等待她抵達京城的這段時間里,并沒有閑著。
他們整理了最近幾十年國內科學家的各種研究成果,其中有很多都是絕密檔案。
很快他們發現,其中有不少都符合了祝聞那份建議書里的狀況。
不過有一點區別。
那就是他們研究出來的東西,要么研究者本人自己都弄不懂有什么作用,要么就是在偶然機會下出了成果。
總之,那些就像是一塊塊散落、沒有秩序的拼圖。
美麗,卻無用。
直到祝聞給出一條脈絡明細的線,把這些拼圖全部串了起來!
“……我們本來是想提前隨便討論一下,結果這討論起來,一下子收不場……所以他們派我們來跟你談談,看能不能提前邀請你過去。”
領導說話時,滿臉都是不好意思。
畢竟人家祝聞剛剛才到,連行李都沒來得及放呢,就要催著人家去開會,未免太黑心了些!
哪知,祝聞很是爽快地一點頭:
“好啊,現在就過去吧!”
她拜托賓館經理把她的行李送到房間,緊接著就踏上了去開會的路。
路上,幾位領導給她做了不少思想工作。
他們說科學家們天天沉迷工作,對人情世故不怎么擅長,有時候說話可能比較直接,讓她多多擔待。
祝聞表示自己能夠理解:
“我都明白。聽說有些專家對我的建議書不太認同?其實我能理解,畢竟我的一些想法比較激進,不是所有人都能夠接受。”
祝聞發覺,她說出這番話后,另外幾位領導的臉色有些古怪。
難道……是她說的有錯?
祝聞好奇發問。
領導們支支吾吾,只說祝聞到了就知道了。
懷揣著好奇,祝聞抵達了一個秘密研究所,并在這里的會議室見到了當下這個時代最頂尖的科學家們!
他們有些人的名字,被后世人所熟知。
但是更多人的名字,卻是被歷史暫時掩埋,直到有一天重見天日!
然而對于這些人來說,隱姓埋名并不是什么痛苦的事情。
他們追求著比出名更加崇拜的理想,在真理的大道之上拔足狂奔。
朝聞道,夕可死矣。
一點小小的名譽又算得了什么呢?163.
……可想而知,擁有這樣思想的科學家們,是怎樣純粹的性子。
他們見到祝聞后,幾乎沒有過多寒暄,在簡單介紹了自己的身份后,就迅速把她拉入討論!
很快,祝聞就發現自己之前想錯了。
她原本以為,之前蔡教授說支持和反對她的人五五開,意思是有一部分科學家并不認為她的想法正確,而是持另外的看法。事實卻是——
所有人都支持祝聞對未來戰爭形態的看法!
他們唯一的意見在于……
激進派認為,要盡早布局信息化戰爭!
畢竟國家的經費有限,如果能有更好的東西,就沒有必要在無用的東西上浪費時間和金錢!
而保守派卻認為,激進派的想法太過落后,既然我們認可戰爭終究要走向太空戰爭,那為什么我們干脆不一口氣邁兩步臺階呢?
雙方各執一詞,爭論不休:
“就算往天基武器的方向發展,也不能盲目追求效率,建造空中閣樓!地基都打不好,上層的建筑能穩住嗎?”
“什么空中閣樓,這叫彎道超車!人家老m已經開始做相關的研究了,難道咱們就知道跟在人家屁股后面吃土嗎?”
“你這是好大喜功!任何科技的進步都需要基礎的夯實!”
“這根本是兩條道路!你要讓思維跳出限制!”
好家伙。
原來不是一方贊成,一方反對。
而是一派激進的想法很激進,另一派保守的卻覺得激進派太過保守!
這把祝聞都給看懵了!
誰知道,下一秒戰火都燒到了她身上——
“小祝,你怎么看?”
在場的科學家們,年齡都足以做她的阿姨奶奶叔叔爺爺,叫聲小祝倒是沒什么。
只是被這么多雙蒼老卻睿智清澈的眼睛所望著,祝聞后腦勺發麻!
“我認為……你們說得都很有道理!”
果然,和稀泥是最好的解決方式!
不過這些長輩們對祝聞的回答卻是有些不滿,拉著祝聞又是一通爭辯。
所幸祝聞做足了功課。
尤其是她了很多時間去鉆研zr088機器人的資料,對很多東西小有心得,面對前輩們的提問也是游刃有余、半點不慌。
那些前輩們對她的反應也很滿意,看她的眼神越發熱切。
還有位滿頭銀絲的可愛老太太,悄悄避開旁人,拉著祝聞說自己有個很優秀的孫子,比祝聞小三歲,正所謂女大三抱金磚,他們倆的年齡實在是太合適了,便問祝聞有沒有意向跟她孫子見個面?
等等,這位老太太剛剛不是一口一個“追求真理和科學”嗎?
怎么突然就迷信了?
這是什么薛定諤的科學與迷信啊。
祝聞有些尷尬,解釋說自己前不久剛離婚,女兒已經六歲了。
她原本以為老太太聽了會知難而退。
結果老太太眼也不眨:
“沒用的丈夫趕緊丟!這樣才能騰出空找下一個!”
祝聞微妙地沉默了數秒。
隨后,找話題轉移開了老太太的注意力。
不知不覺,天色漸暮。
祝聞都餓得饑腸轆轆了,可是看這會議室里一群前輩們,個個有如打了雞血,精神頭兒比她這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還要好上百倍!